历史上真正的刘禅是怎样的?别被电视骗了,在位41年,投降是对的,大家认为呢?

疑今察古几复


总体来说,刘禅算得上是中才,那就是办大事不行,但是做一名守成之君还是可以的。以他的能力确实是不可能开国改朝换代,逊色于那些开国君王,但是能够在政局错综复杂的蜀汉帝国里当了39年一把手却也不会是庸才(比如诸葛亮跟李严的政治矛盾都能够摆平),在历朝历代的君王里,刘禅应该也可以排进前一百名。

对于蜀汉帝国来说,投降当然是对的!关于这个问题,鲁肃曾在赤壁大战前劝过孙权,鲁肃认为,投降一个比自己强的多的政权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因为打仗会死人,而投降的话不过是换个主子而已。真正的差别只在身为统治者的孙权本身而,将从万万人之上变成普通人,行不过一车,从不过数人。这个道理通用于此,蜀汉帝国投降,真正有损失的只有刘禅一人而已,对于其他人来说根本就没区别,只要刘禅自己没有意见就行了。

至于说刘禅本身,他没有提反对意见的硬实力上看。在绵竹城之战,刘禅把自己的1万御林军交给了诸葛瞻,结果贪功的诸葛瞻擅自出击,1.5万军队(临时又募集了5000人)竟然被邓艾的3000轻装步兵给打败,邓艾夺取了绵竹城之后蜀汉帝国的大势便已经去了。整个成都守军不过几百人,抓抓小偷还可以,守城是不可能的了。刘禅就算不投降想抵抗也办不到,也不过是白白被俘或者被杀而已,然后还会让自己的子民跟着生灵涂炭,投降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优己


刘禅并不是一个愚不可及的人,只是他生在了三国最弱的一个国家,成为了三国第一个亡国之君,所以才会背负上扶不起的阿斗的罪名。刘禅统治蜀汉的时间长达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开始独立掌握蜀汉的军政大权,在刘禅统治时期,蜀汉没有出现过一个权臣,没有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叛乱,是三国时期最稳定的国家。

刘备去世的时候,刘禅只是一个17岁的少年,为了保障蜀汉的稳定,刘禅将蜀汉军政大权都交给了诸葛亮,让诸葛亮拥有了开府的权利。从诸葛亮开府一直到诸葛亮去世,经历了长达十年的时间。

在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虽然刘禅的旧部亲信都已经去世,但是刘禅仍然轻而易举的就接管过来了蜀汉的军政大权。在正式掌权之后,刘禅将丞相的权利一分为二,分别交给了蒋琬和费祎,保证了蜀汉内部的权力平衡。在之后的30年里面,蜀汉都没有出现过权臣专权的情况。

夏侯霸投奔蜀汉的时候,因为父亲夏侯渊被斩杀而心中不满,刘禅特意召见夏侯霸,让皇子们出来拜见舅舅,对夏侯霸说:“你的父亲是在战乱中而死,并不是我的父亲手刃的。”然后刘禅指着皇子们说:“这都是夏侯家的子孙!”

刘禅的两任妻子都是张飞的女儿,张飞的老婆是夏侯霸的堂姐,所以刘禅才会这样说。从刘禅开导夏侯霸的事情来看,刘禅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并非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刘禅的缺点是比较贪玩,从刘禅继位一直到蜀汉灭亡,刘禅一直都是坐镇幕后,蜀汉的大小事务前期由诸葛亮负责,中期由蒋琬和费祎负责,后期由董允、黄皓、姜维负责。

由于刘禅长期不管理朝政,蜀汉后期的国力越来越弱,特别是董允去世之后,蜀汉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然而刘禅仍然只顾着玩耍,不愿意管理朝政,只要蜀汉的大权牢牢掌握在刘禅的手中,刘禅绝不愿意管理大臣之间的争斗。

刘禅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只是他没有把聪明用到合适的地方。不过刘禅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昏君,刘禅统治时期蜀汉没有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朝廷内部也没有权臣专权,而且刘禅没有大兴土木,他的昏庸仅仅表现在不亲自管理朝政方面。


史海泛舟摆渡人


历史上的刘禅不是演义、评书里的那个刘禅,不是文人集团为了标榜自己,而吹嘘诸葛亮,而刻意忽视、丑化的刘禅。

诸葛亮自己评价刘禅是: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翻译过来就是:刘禅非常聪明,超过人们的期望。

当刘备死时,刘禅还是个刚刚成年十七岁青年。刘备将政事交托于诸葛亮,军事交托于李严,但短短几年,诸葛亮就运用政治手段,将李严架空,集军政大权为一身,而刘禅名为君主,实无一点权力,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三国志》中的后主传和诸葛亮传中都没有刘禅主动将国家都托付给诸葛亮的记录,也没有刘禅荒淫纵欲、贪图享乐的记录。陈寿唯一诟病刘禅的,只因为他任用了阉人黄皓弄权。诸葛亮大权在握,支手遮天,刘禅二十二岁时,还把他当成小孩子管束,刘禅不把自己没有的权力“交给”诸葛亮,诸葛亮能还给他吗?!一个被诸葛亮党羽禁锢在宫廷中,连出宫去看一眼都江堰都不被同意的刘禅,除了面子上需要的祭祀活动,才可以出宫的“皇帝”,和一个傀儡有什么区别,他能做什么,能有什么可以让人民知道他的能力呢?!

除了诸葛亮的党羽和被荆州势力压制的服服贴贴、心怀怨愤不平的东、益二州本土势力外,荆二代中也没有一个可用之才,禁锢深宫的刘禅除了阉人黄皓,他还可以用谁来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力呢?!黄皓是个阉人,他帮助刘禅夺回军政大权,他弄权,刘禅再收拾他,不比收拾诸葛亮、费袆、蒋琬、姜维更容易吗?!实际上,黄皓只是刘禅夺回权力的工具,虽然他在费袆、蒋琬死后,顺利夺回了政权,却在夺回军权时失败了,姜维及时逃回汉中,拥兵自重,延续了拖垮蜀汉政权的失败战争,国家的军队常年在那屡败屡战,国家怎么可能治理的好,一个只有政权,没有军权的跛脚丫皇帝,再怎么努力,也是没有用的,国家经不起常年战争的消耗,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去为军队服务了,国家的财力也大多投入到军事上了,国家经济靠什么来发展,靠谁来繁衍生息呢?!

后人常受演义、评书和无用文人们的鼓惑,对真正的历史记录一无所知,把姜维建议刘禅派兵防守阴平、阳关,黄皓问卜,告诉刘禅魏兵不来,他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群臣,就不顾史书记录的事实,把实际上还是采纳了姜维建议,并及时派出了援军的史实,说成刘禅只顾贪图享乐,没有采纳姜维建议的谣言传了近两千年。姜维建议刘禅派兵防御的阴平与邓艾所偷渡的阴平山,根本不是一回事,虽然同叫阴平,但姜维所建议的阴平关是在今天的甘肃,而邓艾偷渡的阴平却是今天四川的阴平山,它位于阴平关、阳关、剑阁的深远后方,如果不是姜维放弃祁山险道不守,放曹魏军进汉中,偷渡阴平,根本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在邓艾偷渡阴平之前,刘禅派出的援军就己经到达阴平关,还与交战失败的姜维在阴平关会合了。邓艾偷渡阴平成功后,刘禅又派出了最后一支还忠于自己的军队,在才干平庸的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的率领下,被不听劝告的诸葛瞻白白浪费了,坐看邓艾夺取涪关得以喘息、补给,错失蜀汉最后的屏障,导致了蜀汉的灭亡。

骨气、气节从来不是成大事者的品质,成大事者,当审时度势,能屈能伸,懂得委屈求全,待机而动,留得青山在,而不是慷慨赴死。诸葛瞻之败,刘禅己无人、无兵可用,成都号称还有几万兵,实则己非刘禅可用,群臣一片请降之声,城是守不住的,明知失败,何必拉百姓无谓牺牲呢?!

刘禅聪慧过人、能隐忍,懂得权谋之术,审时度势,爱民不惜自损,其奈不得天时、人合,空有地利尔。欲成大事,孔明之流切不可大用,忠臣不等于良臣、成事之臣。勤奋不代表能做正确的事,好心办坏事,是经常发生的事。


沉140769451


对于刘禅,人们对其印象大多来源于《三国演义》,叫“扶不起的刘阿斗”。但是,正史上的刘禅,虽然也是一个昏庸之君,但并非无能之辈,他只是属于那种胸无大志,贪图享乐之人。
关于他的才能,有二件事可以证明。
在诸葛亮生前,朝政多被诸葛亮所把持,刘禅没有多大发挥空间。诸葛亮死后,刘禅并没有再任命别人担任丞相,而是先后任命蒋琬为大司马,费祎为大将军。其中蒋琬主要管行政事务,同时也兼管一些军务,而费祎正好相反,主管军事,兼及部分行政。二人权力互有交叉,互相制衡,又直接对刘禅负责。而刘禅则居中掌控。这是一种非常高超的政治手段,不是无能的人所能做到的。
甚至在蒋琬去世以后,刘禅便直接将原先蒋琬所管的事务接了过来,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权力,做法非常老道。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发生在公元238年。那一年,魏国内部发生动乱,司马懿带兵出征辽东。在许多人看来,这又是一次北伐中原的好机会。这时,刘禅给蒋琬下了命令,令他带领军队进驻汉中,等待东吴行动,到时二家联合北伐干掉曹魏。这个命令,说明刘禅对自身实力认识得非常清楚,单纯依靠蜀汉是干不过魏国的,所以告诉蒋琬不要轻举妄动,而要和东吴联合进军。显然,一个无能的君王脑子是不会那么清楚的。
至于刘禅的投降,根本原因是统治集团内部出了问题,这当然和刘禅胸无大志,贪图享乐脱不了干系。
当时,邓艾出奇兵杀到成都附近,一来人数不算太多,二来长途奔袭士兵体力、后勤保障都成问题。如果刘禅能组织力量拼死抵抗,给姜维回援的时间,不是没有机会取得胜利的。但是,当蜀汉群臣得知邓艾兵临城下的消息后,满朝文武一派主张逃到吴国去,一派主张往南边逃,主张坚决抵抗的几乎没有。
这说明,蜀汉集团已经丧失了抵抗意志。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刘禅想抵抗,恐怕自己的意志也无法贯彻下去。就像后世的崇祯,当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的时候,文武大臣都跑了个精光,他想找人商量都找不到了。刘禅也是如此,加上他并非那种性情刚烈,敢于一拼生死的主,做出投降决定也就不难理解。
综上所述,刘禅是有点昏庸,但他的那种昏庸不是弱智,而是属于贪图安逸的那种,而且他也是有一定才干的。至于投降,名气虽然难听,但保证了刘禅后来岁月的荣华富贵,对他来说仍是一笔合算的买卖。

鄣南煮史


刘禅是蜀汉最后一任君主,他一共当了四十一年皇帝。最开始的十一年是相父诸葛亮掌权辅政,刘禅只是当一个名义上的皇帝。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后,刘禅才亲自执政。蜀汉帝国在他的手中又运行了三十年,直到邓艾兵入成都才灭亡。客观的来说,后主这个人是有可取之处的,有功也有过。


一,对诸葛亮高度信任。

刘备自从夷陵之战败退回国后,很快就病死,临死前他托孤诸葛亮,甚至说出如果阿斗不争气的话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感激涕零,表示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永远忠于蜀汉王朝。刘备死后。十七岁的刘禅继位,他遵从父亲的遗嘱,对诸葛亮以相父事之。并且这样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意思就是说国家大事都交给诸葛亮,自己只负责祭祀之类象征性的活动。刘禅是这么说的,他也这么做了。刘备死后,南方很快就叛乱,诸葛亮出师南征。刘禅也是任由诸葛亮带兵南去,提供其粮草辎重,并不以皇帝的身份插手军务。诸葛亮平南后,制定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政方针,前后进行了对曹魏的四次北伐战争,而作为皇帝的刘禅依然让诸葛亮行驶军政大权,毫不过问,让诸葛亮能安心北伐。君臣之间能如此高度信任的例子在历史上很少。有人会说,阿斗也是没办法,军政大权全在诸葛亮拿着,还能干什么呢!其实这种情况是真的存在,诸葛亮时代,事无巨细,皆决于丞相,甚至阿斗平时的个人生活诸葛亮都很关心。但是我觉得这是出于一种学生对老师的忌惮,而没有后世猜测的那么阴险。



从一件事可以看出阿斗对诸葛亮是真的信任和尊敬。诸葛亮死后,阿斗痛哭。此时一个叫李藐的官员对他说:“诸葛亮大权在握,很有造反的可能,如今他死了,陛下应该高兴才对呀!”刘禅很愤怒,下令处死了他。

藐上书曰:“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后主怒,杀之。《蜀志·杨戏传》注引《华阳国志》

李藐把诸葛亮比做架空天子的权臣,后主很愤怒,把他杀了。由此可见,刘禅与诸葛亮之间是真的互相信任,哪怕死了都不容许别人诽谤。刘禅能做到这一点,可谓大度。

二,宠信宦官用人失当。

刘禅的过失是在执政的后期宠信宦官黄皓,生活逐渐奢侈。黄皓专权,使后主与臣子之间离心离德,朝政日非。并且黄皓曾谗言后主阻挠姜维北伐,让许多大臣感到危险,从而闭口不言以避免被宦官祸害。然而,刘禅独自执政的三十年中,黄皓得以专权只是最后六年的事,之前一直被董允等旧臣压制。自从董允死后,黄皓方才爬起来,渐渐权倾朝野。刘禅也仅仅是在黄皓的挑唆下疏远大臣,并且还亲自调解黄皓与姜维的矛盾,也从未被挑唆的妄杀大臣。这说明黄皓的专权并没有达到控制后主的地位,只是彼此心照不宣罢了。有观点认为后主是想利用宦官平衡君臣之间的权利分配。这个说法也有几分道理。比起唐末的太监把控朝政,把皇帝架空成为傀儡,后主时代的黄皓专权简直小儿科。


况且,历代君主多有宠信宦官的事例,刘禅作为一个太平天子,从小就生活在诸葛亮强大的光环下,蜀国内部老臣也基本是他老爹留下来的那批,自己还是受到各种限制的。先天的不足导致了后天无法成为一个英明神武之主,难免就容易崇尚奢侈浮华的追求,而善于逢迎谄媚的黄皓钻了这个空子,才一步步把持朝政。但是客观的说,当时蜀国国内有三大政治势力此起彼伏,国外又有强敌,在他的统治下,并未爆发内乱,背且姜维的北伐行动也得以顺利进行,这已经很难得了。

三,不战而降后世诟病。

后主最为后人诟病的是邓艾攻入成都后不战而降,把刘备辛苦一生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从此背上了懦弱无能的名声。但仔细看史料的记载,就会发现,当时投降是最好的选择。魏国派五路大军灭蜀,蜀军基本都在成都以北的关口抗拒魏军,而邓艾却用了从天险之地偷偷进入成都的奇袭战略。主力部队都在前方抵抗,敌军忽然从天而降直接插入蜀国心脏。这一招使蜀汉君臣百姓都猝不及防,诸葛瞻战死绵竹后,更是让成都的朝廷更加惊恐。从朝堂到民间已经混乱不堪。

汉人不意魏兵卒至,不为城守调度;闻艾已入平土,百姓扰扰,皆并山泽,不可禁制。《资治通鉴.魏纪十》

而此时朝廷内的大臣全都认为要么投降,要么南逃。只有刘禅的儿子打算背城一战。刘禅则主张逃到南方,又招来谯周等老臣的强烈反对,最后只好出城投降。

众人皆从周议,汉主犹欲入南,狐疑不决。周上疏曰:“南方远夷之地,平常无所供为,犹数反叛,自丞相亮以兵威逼之,穷乃率从今若至南,外当拒敌,内供服御,费用张广,他无所取,耗损诸夷,其叛必矣!”汉主乃降于艾。《资治通鉴. 魏纪第十》

蜀汉投降后,姜维等将领在回成都的路上就接到了投降的文告。这说明当时想要托到援兵回来是很渺茫的。先不说刘禅的投降有多么窝囊,让很多喜欢三国故事的人别了一口气。单从后世的人角度来看,刘禅投降,至少避免了战争的爆发,也保全了蜀汉全国军民的性命。这是没有争议的。所以我认为不必对后主不战而降大肆鞭挞。

总结:

刘禅这个人,没有像刘备那样,东征西讨创业艰难,继位后又有诸葛亮全权代理。根本不能体会江山得来不易。然而他气量大,能充分信任臣子,又有一定的政治手腕,利用宦官平衡各方面关系。最后虽然不得以亡国了,但客观上避免了一次生灵涂炭的战争。如果生在太平盛世,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君主,然而命运把他放在风起云涌的三国时代,也就注定平庸无能。蜀汉亡国后,他没心肝的留下那句“此间乐不思蜀”的千古名言,也就注定了在历史上是一个荒唐的角色。这是命运和现实的安排,我们几千年后的现代人又何必苛责刘禅呢!


闰土看历史


刘禅的人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 登基前,从207年出生到223年继位这16年。

2.诸葛亮时代,从223年继位到234年诸葛亮病逝这11年。

3.后诸葛时代,从234年诸葛亮病逝到263年蜀国灭亡这29年。

4.晚年,263年蜀国灭亡到271年刘禅去世这8年。

刘禅在人生头16年里有记载的就两件事,208年赵云在长坂坡之战救阿斗,212年张飞、赵云截江救阿斗,在两件事在《三国演义》中都有详细描写,经过了艺术加工,但这两件事是真实存在的。

刘禅的少年平淡无奇,文没有曹植、曹冲少年天才般的表现,武没有曹丕、曹彰少年英武的形象,初见是赵云怀中的襁褓婴儿,再见就已是蜀汉的皇帝了。

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遗诏敕后主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刘备在遗诏中嘱咐刘禅多学《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并由诸葛亮亲自抄写这些书让他学习,此时的刘禅17岁,这些“经世之学”刘禅之前有没有学习过,学得怎么样,我们不得而知,也没有记载表明刘禅有过什么内政,军事方面的经验,不管怎样,他还是个17岁的孩子,想想我们17岁的时候在做什么,摆在刘禅面前的是内忧外患中的蜀国,我们不能对他苛责什么,于情于理放权给诸葛亮都是最好的选择。

223年四月刘备在永安去世,刘禅继位称帝,开启了人生第二阶段:武侯辅政。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刘备在弥留之际,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刘备钦点了诸葛亮来辅政,把蜀国和刘禅都托付给了诸葛亮,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还有一位托孤大臣,尚书令李严,这个李严本是刘璋部下,刘备入蜀时,刘璋命李严率军抵抗刘备,没想到李严投降了刘备,所以刘备为什么要托孤给诸葛亮、李严二人呢,有人说是为了牵制诸葛亮,刘备也不放心诸葛亮大权独揽,也有说李严是益州派(原刘璋部下)的代表,这样安排是为了平衡蜀汉内部派系,后来诸葛亮与李严也确实有分歧,这是另一话题了。

回过头来,刘禅从始至终都是被动接受的角色,他是蜀汉的皇帝,名义上的统治者,但在诸葛亮辅政的11年里,我没有看到任何刘禅自己做的决定,不知道娶了张飞两个女儿算不算,“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刘禅仿佛是一位看客,看《三国志··后主传》就像在看流水账,也难怪《后主传》只有三千字,而《诸葛亮传》六千字。

怎样评价刘禅的前半生呢?“平庸”二字,何为平庸,普通、寻常而不突出,碌碌无为。就像评价官员,无作为、有作为或胡作为,刘禅是无作为,既然不能比诸葛亮做得更好,刘禅的无作为看起来也是不是件坏事。问题是诸葛亮在的时候什么事都能担着,就像是后世的君主立宪制,刘禅是虚位的国家元首,诸葛亮是首相大权独揽,那要是诸葛亮不在了呢?刘禅做好掌权的准备了吗?

234年八月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诸葛亮的去世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刘备集团经历了刘备时代,诸葛亮时代,来到了后诸葛时代,为什么不是刘禅时代,因为刘禅还不配为这29年打上个人烙印,有人说刘禅也不是一无是处之人,你看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不还存在29年呢吗,这就是典型的强加因果了,我还说要不是刘禅昏庸,蜀汉能延续更长时间呢,那到底刘禅在后诸葛时代表现如何呢?

诸葛亮刚一去世,蜀军就内讧了,这就是魏延造反事件,这件事就不在此展开了。结论就是魏延没想造反,但确实违抗诸葛亮留下的军令了,也确实想夺取军权了,这件事准确的说是魏延和杨仪内讧事件,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邀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刘禅为此事咨询了董允、蒋琬的意见,决定站在杨仪一边。

结果是魏延兵败被杀,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这是多深仇大恨啊,还要鞭尸,还灭族。

这件事暴露了一些问题,诸葛亮尸骨未寒,蜀国内部就有人争权了,杨仪先斩后奏,还灭魏延三族,造成既成事实,这两人都不把刘禅放在眼里,杨仪这人也膨胀得很,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又语祎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祎密表其言。十三年(235年),废仪为民,徒汉嘉郡。仪至徒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

杨仪当初说魏延造反,杀了魏延,现在自己竟说出诸葛亮死后,要是率军投降魏国就好了这种话,怕是失了智,该死。

据《资治通鉴》记载诸葛亮载临死前留下遗嘱:

福谢:“前实失不谘请,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

亮曰:“文伟(费祎)可以继之。”又问其次,亮不答。

说的是诸葛亮钦点蒋琬接替自己的位置,魏延和杨仪都想推翻这个遗嘱,但均以失败告终,刘禅的决定遵照了丞相的遗嘱,以丞相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蜀国完成了权力交接,度过了诸葛亮死后的危机,刘禅在此事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三国志》里陈寿把蒋琬、费祎、姜维放在一传是有其道理的,事实上此三人是后诸葛时代Big Three,掌握蜀汉军政大权的人,蜀汉能再坚持30年是这三个人的功劳,跟刘禅关系不大。

之前说过刘禅的前半生用平庸来形容,为何平庸,因为无能,这个无能不是在骂刘禅,而是说刘禅没有才能,没有能力也不能有所作为。这样的人是不适合做皇帝的,但无奈生在帝王家,刘禅也不得不接受这个身份,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你坐在了这个位置上,有句话叫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刘禅承担起作为一国之君的责任了吗?

显然是没有的,又有人说了,当时的情况,蜀国最弱,诸葛亮和姜维都不能更进一步,也不能怪刘禅无能啊,有道理,刘禅做不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不是他的错,这谁都做不到,但蜀汉的灭亡,刘禅要负主要责任的。

诸葛亮在《出师表》里教导刘禅“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亲”是亲近的意思,刘禅久居宫中,不问政事,自然亲近身边的人,而贤臣们在哪?

冬十一月,大将军蒋琬出屯汉中。

四年冬十月,尚书令费祎至汉中,与蒋琬咨论事计,岁尽还。五年春正月,监军姜维督偏军,自汉中还屯涪县。

六年冬十月,大司马蒋琬自还汉中,住涪。

八年秋八月,皇太后薨。十二月,大将军费祎至汉中,行围守。

九年夏六月,费祎还成都。

十一年夏五月,大将军费祎出屯汉中。

古代交通、通信不便,蒋琬、费祎、姜维大部分时间在汉中等地屯田练兵、防御魏国,所以刘禅身边出小人是必然的,贤臣们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功绩获得权力、地位,而小人们只用凭着自己离皇帝近,极力阿谀奉承,讨好皇帝就能飞黄腾达了。

刘禅也从平庸、无能变成昏庸了,糊涂而愚蠢:

先是宦官黄皓弄权,“初,永憎宦人黄皓,皓既信任用事,谮构永于后主,后主稍疏外永,至不得朝见者十馀年。”

刘禅的弟弟刘永因憎恶黄皓,被黄皓诬陷,刘禅竟然疏远刘永,十多年不见刘永……

维恶黄皓恣擅,启后主欲杀之。后主曰:“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维见皓枝附叶连,惧於失言,逊辞而出。

姜维见黄皓肆无忌惮的擅摄朝政,启奏刘禅将其处死,但刘禅不同意,说黄皓不过是一小人,不用太在意,姜维……

六年,维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

263年,姜维听闻钟会于关中治兵,于是上书给刘禅调兵遣将以作准备,但黄皓告诉刘禅敌人不会来的,于是刘禅也就没当回事,导致蜀汉群臣都不知道此事……

北地王谌怒曰:“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后主不纳,遂送玺缓。是日,谌哭於昭烈之庙,先杀妻子,而后自杀,左右无不为涕泣者。

北地王刘谌,刘禅的第五子,誓死抵抗,刘禅不同意,遂自杀,刘禅出城投降。

还有什么好说的,不说了,总结起来刘禅就是个平庸、无能、昏庸的亡国之君,至于用什么“乐不思蜀”保全自己来证明刘禅聪明……





静逸堂堂主


这几天在看《大明王朝1566》,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突然想到刘禅跟这个嘉靖好像!有没有?

一样的年少突然继位,刘禅17岁,嘉靖是15岁。




刚进庙堂之时,都有一位说一不二的权臣,而且拥立自己的也正是这位权臣!刘禅叫诸葛亮“相父”,嘉靖则是杨廷和拥立的。


等送走了这位权臣,自己亲了政。发现这朝堂是山头林立,于是都打起了太极拳,好的坏的一起用,愣是安抚住了各大派系。刘禅用费祎,用蒋琬,然后用了小人黄皓。嘉靖用夏言,用沈炼,最后用严嵩。



搞定了朝堂,还要照顾好外面打仗的将军。刘禅供着姜维打了无数次仗,基本上没断过粮草。后援工作做的非常棒!嘉靖则是对胡宗宪是有求必应,军需物资源源不断。


等做好了这一切,哎,这二位爷发现还有点空闲的时间可以自己打发。于是乎刘禅嘛,可以说吃喝嫖赌抽,样样都来!嘉靖还好点,就喜欢修道!总结起来就是都不务正业!

回到正题,刘禅是不是真的一无是处呢?我觉得还是多少有点用的,毕竟拖着蜀汉四十多年,中间也没政变过,自己的皇位也很巩固,蜀汉一直也很太平 ,没点脑子还真办不到。至于为什么会说“扶不起的阿斗”?个人感觉有点像长辈看到你在玩,觉得你不用功,会骂上一句“烂泥扶不上墙”!最早应该是这意思,说的应该是刘禅贪玩,不务正业。至于为啥后来跑偏了?毕竟刘禅的爹跟诸葛亮太出名了,白手起家到三分天下。诸葛亮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了无数读书人的榜样!刘禅自己却丢了江山,亡了社稷,这个锅,不背也得背了。。。

至于说刘禅投降对不对,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三国演义》里的另外一次劝降。就是赤壁之战前,曹操劝降孙权。当时整个江东都要求孙权投降,孙权直接拒绝了。鲁肃给的理由也很透彻:你投降过去,最多也就给个侯爵,以后也没机会封王拜相。而你手底下的这一群人却都能封侯。一个想要当王的人,就该面对一切困难,绝不投降!回头再看看刘禅,刘禅这一生都希望能安稳的过日子。早在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的时候刘禅就劝过诸葛亮,让他休养生息,不要再起战端。包括后来任用黄皓,最主要打击的人是姜维。这些举动是不是表明了刘禅其实并不想北伐,他只想安心的守着蜀汉,乐乐呵呵的过一辈子。他并没有雄霸天下的野心!如果可以,我想刘禅宁愿选择做一个无忧无虑的王爷。所以面对着敌人的大军,城中无兵,姜维又远在剑阁,远水解不了近渴!抵抗下去很有可能被攻破,那自己连个下场都没有。倒不如爽快点投降了,加上先前曹魏善待汉献帝的先例,自己再装傻充愣,封个候,安安稳稳的过完这一生也就行了!!反正到哪都是玩,吃穿不愁,皇帝跟侯爵没有什么区别的!!



没事闹着玩


关于历史上真正的刘禅,这个话题的文章网上实在太多,我就不再多说。这里重点来给大家阐述下,为什么刘禅选择投降是件非常正确的事情?

首先,在刘禅投降前,虽然很多人把蜀汉的前途依然描绘得非常美好,比如姜维的主力部队在前线奋力抵抗,南方还有霍弋等众多带兵的将军,同时后方还有很多城池没有投降,但问题是,有两个基本的事实谁也改变不了:

一是邓艾先是在江油迫使马邈投降,接着又在绵竹击败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和张飞的孙子(张遵),随后他又一鼓作气攻陷雒县(今四川广汉北),随时可能兵临成都。

二是钟会先在汉中斩杀傅佥,迫使蒋舒投降,接着趁姜维放弃剑阁回防之际,已经率军杀入川中地区。

翻开中国的历史书,中原王朝的军队只要进入川中,征服蜀地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没有一次意外。并且,通常情况下,只要中原王朝的军队进入川中,蜀地军民不战而降,那几乎也是传统习惯。

所以毫不夸张的说,在当时的背景下,就是诸葛亮再世,恐怕也只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事实上,在当时的蜀汉政府内部,大约有这样五种可以选择的方案:

一是东下投奔孙权;二是南下到云南、贵州等荒蛮之地,凭借南部天险,继续和魏军作对;三是做无望的抵抗,总而言之,宁死不降;四是下定决心,调集剩余的所有军队,坚守成都打败邓艾和钟会的魏军;第五就是直接投降。

从当时的情形来看,蜀汉败局已定是绝大多数人都成的共识,所以认可第四种方案的人,那是少之又少,因此在当时的蜀汉朝堂上,刘禅和大臣们所思考的问题,主要就是选择往哪里逃?还是选择投降?或是做无畏的抵抗。

首先,如果选择投奔东吴,就意味着将来有可能还要面临一次投降。因为,曹魏把蜀汉灭国后,东吴就相当于失去了长江天险,因为曹魏可以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对东吴发起灭国战。

更重要的是,在蜀汉灭亡后,东吴就是以区区东南一隅来对抗整个天下,翻开中国的历史,就没有过成功的案例。

在这种背景下,刘禅投奔东吴,这不是没事多找一次屈辱受吗?所以,投奔东吴,还不如直接投降曹魏来得实在。



至于南下到少数名族地区继续和魏军抵抗,那也是典型的找死。

因为,刘禅为代表的中央政府迁到云贵这种荒蛮之地和魏军打持久战,必然会增加当地土著的负担。因为,刘禅和他的官员们,都要吃穿住用,更不用说还要维持庞大的军费开销,这都需要钱,也就需要向当地土著们征重税,这必然会引起当地土著的不满。

更何况,蜀汉政府一直对云贵地区缺乏强有力的控制,那里的土著都拥有自己的武装,在这种背景下,刘禅如果真跑到南方去玩持久战,最后的结果,只会是遭到当地土著们的背叛。

换句话说,最后大家必然会联合起来将刘禅等人抓起来送给曹魏。反正对于这些土著来说,曹魏统治也好,蜀汉统治也好,都要依靠他们来治理这片地区,都会尊重他们的既得利益。

既然如此,他们又何必要为刘禅这一干人等,把自己拖入战争的深渊呢?这明显就不划算!



至于宁死不降,坐在键盘旁边,相信很多人都会豪气干云,总而言之,宁可战死到一兵一卒,也决不投降,就算死,也要让邓艾和钟会付出大代价。但问题是,如果把自己放到现实的利害之中,恐怕就是另一回事。

话句话说,如果你是防守成都的士兵之一,或者是城中的百姓之一,你是希望刘禅主动投降,还是拿你当炮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从这层意义上说,当时不仅是刘禅等上层人士会思考自己的前途,蜀地的众多军民和大小将领等中下层人士,也都会思考自己的前途。

对于他们来说,如果继续抵抗能够看到希望,或许在刘禅等人的号召下,大家还会拼死抵抗;问题是,如果继续抵抗的结果,就是死亡这一条路,那这样的抵抗又有什么意义?留下一个宁死不降的好名声吗?问题是,作为失败者,很多情况下都是被史书定义为顽固不化。

在这种背景下,蜀汉的大多数军民,他们内心的抵抗意志究竟会有多大?答案显然不容乐观。这样一来,就算刘禅选择宁死不降,最后的结果,也可能是其他人偷偷打开城门,将邓艾的大军放入城内。如果是这种结果,刘禅又所为何事呢?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刘禅选择投降,显然是最明智的选择!


我是赵帅锅


一部《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让历史上的安乐公刘禅成为了昏君的代名词,其实历史上的刘禅不吹不黑的说在所有的帝王中他既不名列前茅也绝不是昏聩无能之君,只能说受于时代限制刘禅不能有所发挥,这才落得的亡国之君的名声。

假如刘禅处于一个王朝的中间时期,守成之君他还是可以当得的。在三国这样的乱世,诸葛亮想北伐,他无条件支持,无疑是最聪明的举动,因为一旦他反对,皇位能不能坐稳都成问题,所以诸葛亮对刘禅的评价是:甚大增修,过于所望。意思是刘禅气量很大,超出一般人对他的期望。


至于刘禅投降对各方来说都是最好的结局,一来蜀国实力确实在三国中是最弱小的,诸葛亮病逝后,以蜀国的实力和将领来说北伐无望,苟延残喘都成问题,灭亡是早晚的事;二来刘禅的投降使蜀国百姓免遭战火的荼毒;三来自己投降可以换得个人及家人的安稳,总体来说是最好的。

当然投降在世人的认知中总归是不好的,所以这就涉及了另外一个问题,不过多阐述,因此在投降这件事情上,确实是刘禅的一个污点。后世出于拔高诸葛亮的表现,刘禅被黑也就理所应当了。


历史这点儿小细节


现在觉得拔高刘禅的人,其心可诛。表面上看,好像是在为刘禅平反,其实骨子里就是在宣传一个东西,那就是“利己主义”。 一句“智量甚大”就能为刘禅在位的昏聩表现平反?诚然,刘禅绝对不是演义中那个低能儿,但是他也没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什么大的业绩,你说他大奸大恶确实不至于,但你说他高瞻远瞩那更是屁话。 诸葛亮辞世后,蒋琬、费祎、董允、姜维等能臣还在,诸葛留下的政治资本还没有用完,加之曹魏内部一直在闹矛盾(司马氏政变、曹氏失势等),孙吴又连年与曹魏开战,蜀汉不过是夹缝中求生存,这样的背景红利在某些人眼里就是杰出治世的水平了? 蜀汉内部矛盾确实多,蜀法严苛且负担很重,当年若不是诸葛亮自身能够以为标榜,益州士族恐怕早就满心怨愤、揭竿而起了。诸葛亮去世后,刘禅撤销了丞相,你以为他是有什么宏图大志?不就是确保没人妨碍和打搅自己了吗?之后宠幸奸宦,搞得大将军姜维都要退出成都去屯田。邓艾偷渡阴平,刘禅居然让奸宦起卦,最后兵临城下,束手就擒,这是明君所为?居然还有人去粉饰“乐不思蜀”,说是自保之计?你说刘禅一辈子都在想办法自保,我绝对相信,你说他有本事在司马氏面前玩虚与委蛇那一套,我觉得是痴人说梦。司马家起家就是玩政治斗争的,刘禅那点小手段,司马家会看不出来?你是瞧不起司马家是吗? 现在为了瓦解蜀汉正义性,最多的说辞就是扯战争的合理性和战绩,不从这个点出发,你怎么说诸葛亮穷兵黩武,怎么说姜维毫无建树呢?


只要你一说战争是正确的,马上就可以冠你一个无视疾苦、劳民伤财之罪,真是无比好使啊。历史背景和国家旗帜,这些大家是不管的,反正打仗就不对。 刘禅是不是真无能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人一生就是求富贵、求平安,没什么宏图大志,一生在一些高光人物的保护下,离开屏障靠着运气撑了一段时间,最终亡国却善终。这样的人,从古自今被文人雅士看不起是理所当然的,因为除了运气,实在不知道他有什么好说好学的地方,以至于后来强加一个低能的帽子给他,虽然不是事实,但却能看出长久以来古人们对刘禅的态度。 最后说一下,为啥这几年挺刘禅的出来了?市场经济下,每个人都想着不劳而获,走捷径,说到底,就是利己主义,这就跟刘禅的态度和人生哲学不谋而合了。所以,刘禅有了市场,耻辱投降可以说成是为保全成都之民、政治水平低下可以说是诸葛亮把持朝政不给机会、乐不思蜀可以说是为了自保而苦思冥想出的对策,什么叫无耻?这就叫做无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