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形”——得意时与失意时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有得意时“忘形”的说法,殊不知还有失意时“忘形”的情况,只不过失意忘形,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罢了。正如南怀瑾先生的《金刚经说什么》所述“得意忘形与失意忘形,同样都是没有修养,都是不够的。换句话说,“得意忘形与失意忘形,都是修养不够的表现,属于心有所住,就被一个东西困住了,你就不能学佛了。


“忘形”——得意时与失意时


真正学佛法,并不是叫你崇拜偶像,并不是叫你迷信,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是解脱,是大解脱,一切事情,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我们常说“得意忘形”,但是,人生几十年同样有“失意忘形”的情况。比如:我老家的一个企业老板,为人很不错,经营顺利的时候,为村里捐资修桥、修路,每年春节都要买许多过年货,回村慰问孤寡老人,受到全村人的称赞和爱戴;但是,自从他的经营出了问题之后,就产生了自卑感,自暴自弃,往日的锐气、进取之心一下子就不见了,人完全就变了——失意忘形。

所以,孟子讲到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个人做学问,只要做到“贫贱不能移”一句话——能够受得了寂寞,受得了平淡,所谓“唯大英雄能本色”,无论怎么样,得意也是那个样子,失意也是那个样子,到没有衣服穿,饿肚子仍是那个样子,这是最高修养,达到这步修养太难了。


“忘形”——得意时与失意时


所以,子贡讲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确是不容易,很难得。可是,孔子并没有给他九十分,只是“可也”而已。下面还有一个“但是”,但是什么?“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你做到穷了,失意了不向人低头,不拍马屁,认为自己就是那么大,看不起人,其实满肚子的不够;或者你觉得某人好,自己差了,这样还是有一种与人比较的心理,敌视心理,所以修养还是不够的。

同样的道理,你到了富而不骄,待人以礼,因为你觉得自己有钱、有地位,非得以这种态度待人不可,这也不对,仍旧有优越感。所以要做到真正的平凡,在任何位置上,在任何环境中,就是那么平实,那么平凡,才是对的。让人值得称道的是,世界冠军、跳水皇后郭晶晶嫁入豪门后,没有珠光宝气、锦衣玉食,仍然保持低调、简朴的生活,却为抗御湖北新冠前疫情,捐出7000万元。如此大爱情怀,实属难得。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执德不弘”,执就是抓住,譬如信仰就是抓住某一思想为中心。“德”是广义的,包括道德之德,真理。

我们每一个人普通都有这种德,譬如看见别人做好事,心里一定肃然起敬,看见人家有好画,心里也很欣赏,读书时感到书中的道理很对,也很开心。

但是,我们照着做了没有?没有,这就是“执德不弘”。我们没有这样远大,我们也服从真理,看见好人好事也很钦佩,但是自己做起来,没有那么积极,不能发挥。

“信道不笃”的“道”并不只是宗教的“道”,包括一切真理。我们人生的体会,有时明明知道是这个道理,但到处理事情的时候,自己的个性、脾气一来,就啥都不管了,这就是“信道不笃”,不踏实。这八个字,是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


“忘形”——得意时与失意时

老实讲,不但是普通人如此,有许多宗教徒也如此,他们对信仰应该是坚定,但据经验看来,有时候只好对他们付之一笑,常常发觉他们都是“执德不弘,信道不笃。”他不见得对那个宗教真正有认识、有信仰,像这种人教他得意也不可以,“焉能为有”,他得意就会得意忘形,忘记了自己。让他失意也不可以,“焉能为亡”!他又会失意忘形。

说穿了,没有建立自己的一个人生观,自己没有中心思想,受环境的转变,有的人没事做时,或者做事不顺、失意的时候,会很痛苦,就是因为自己没有中心思想的修养,如果自己有中心思想而退休闲居,那也没有关系,否则的话,闲居时就很可怜,这情形就是子张这个话,“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子张认为,要做到“执德能弘,信道能笃。”自己有中心思想才可以,能处有处无,坦然自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