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職場中找對自己的位置?

最近特別想聊聊找工作這件事,或許剛畢業那幾年太幼稚太順利太不成熟,所以我對找工作這件事從不在意,也跟隨自己的心意和當時的能力能很快找到喜歡的工作。後來這幾年,我的社會閱歷越來越多了,工作能力也越來越強了,對於工作卻看得更加清晰了。

無疑,這幾年的經濟形勢不好,不知道你在找工作期間遇到了什麼麻煩?尤其現在疫情期間,你還敢隨隨便便離職嗎?你還能很輕鬆的找到工作嗎?或許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

如何在職場中找對自己的位置?

這幾年在工作上經歷了很多事,我也學會了適應這種不確定性,並冷靜客觀看待這個世界。現在的我,從來不愁找不到工作,可我擔心自己的判斷能力,公司資金斷裂很快倒閉的太多,即使很多公司歷時十幾年規模巨大,但依然從未盈利靠投資人支撐,一遇經濟不景氣隨意裁員。總之,我開始真正意識到商業的殘酷性和公司的現實性,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社會上活的遊刃有餘。

想起一路走來的求職路,往事歷歷在目。有時候就在想,如果青春再來一次,我還能像當初那麼勇往直前和歇斯底里嗎?一起來了解職場裡典型的四種角色,看看我們應該如何找對自己的位置。

1.職場裡的四種人

大多數的普通人都會經歷職場生活。說到職場,還會提到的一個詞“團隊”,這是職場裡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日復一日的職場生活中,你有沒有想過,你在職場中是什麼樣的位置?應該如何找對自己的位置?

我們先來看看職場中有哪些典型的角色。不管什麼領域的工作,是互聯網、金融還是餐飲;不管什麼類型企業,是國企、民企還是外企;不管多大的規模,是5個人、10個人還是100個人,一個團隊裡只有4種典型的角色:直接指揮者、間接指揮者、奉獻者、焦慮的馬屁精。

第一種角色:直接指揮者。

這類人非常好識別,從職位上就能看出來,一般是團隊名義上的領導,比如經理、總監、老闆之類的。這類角色一般不會參與執行層面的工作,而是通過發號施令來指揮團隊成員幹活。

有一個很生動的故事形容直接指揮者和團隊成員的關係。

有一隻小鳥和一群兔子,他們的目標是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到一片胡蘿蔔地。兔子不知道怎麼去往胡蘿蔔地,但是小鳥飛得高,可以看到路線。小鳥不僅要告訴兔子往哪個方向走,還要計算兔子要跑多快才能在規定時間內到達胡蘿蔔地。當兔子跑的慢的時候,小鳥會告訴它們要跑快一點。小鳥就是這個團隊裡的直接指揮者。

可以看到,直接指揮者站得高,看得遠,是確保團隊往正確的方向走的那個人。

第二種角色:間接指揮者。

這一類人的頭銜和其他團隊成員沒什麼顯著差別,但是對於團隊的成員來說,他才是真正的指揮者。

還是用回小鳥和兔子的故事。這群兔子裡,有一隻兔子業務能力強、執行能力高、樂於助人。在大家的眼裡很有威望,大家遇到什麼問題和狀況第一時間找他幫忙解決。小鳥也很清楚他在團隊裡的位置,也很器重他,具體到執行層面的事情會聽他的意見。

這一類人通常不需要自己去做事情,而是把任務分派給其他同事,這樣的人是團隊裡過得最滋潤的。

這樣的美差很多人都想做吧?但也不是每個人都做得來的。首先他需要得到同事的信服,其次要有直接指揮者的信任,而且還必須要有第三種人的幫助,第三種人即奉獻者。

如何在職場中找對自己的位置?

第三種角色:奉獻者。

奉獻者是一個團隊裡最珍貴的一類人。他們的業務水平很好,甚至不會比間接指揮者的水平低。但是因為性格、資歷、年齡的原因,他們選擇默默地幹活。一個合格的間接指揮者,要善於發掘和籠絡奉獻者來幫助他完成任務。

電視劇《歡樂頌》裡面的關關就屬於團隊裡的奉獻者。她業務能力很強,乾的活很多。但是你可能也發現了,她的工作一點也不輕鬆,經常加班。而且在很多時候,奉獻者並得不到直接指揮者的關注和重視,甚至時不時還會被第四種人給絆倒。

第四種角色:焦慮的馬屁精。

“馬屁精”是指那些為了達到目的毫無原則地取悅別人的人。而“焦慮的馬屁精”,比一般的“馬屁精”有野心,有心機,他們會為了得到某些東西,迫切地想要表現自己,有時候甚至不惜傷害別人。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裡面有一個叫小董的就屬於這一類角色。

唐晶進入晨星公司的第一天就把小董的上級凌玲解僱了。小董看到了機會,想要升職坐上凌玲的位置,於是她去討好唐晶。

唐晶問她:“你會覺得我不應該開除凌玲嗎?”

小董知道唐晶非常討厭凌玲,所以很有眼力勁地說道:“應該啊,凌玲這個人工作能力是有一點,但是做人確實自私,只是我們做下屬的平常都不敢說什麼。”

實際上,小董跟凌玲的關係很好,但是她為了討新上級的歡心,不惜詆譭前主管,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焦慮的“馬屁精”了。

這樣的人雖然聽起來挺討厭的,但是他們很會偽裝,一般人不一定看得出來,有時候還覺得他們人很好,很熱情。

2.我們應該成為哪種人?

對於普通人來說,最好是可以做一個間接指揮者。

如果你是一個初入職場的新人,或者剛進入一個新的工作領域,那麼你應該先成為奉獻者,踏踏實實幹活,把本分工作做好。

接著,找到一個可以信任的間接指揮者,通過他的幫助迅速提高自己的能力,不管這種幫助是他主動教你還是你觀察、模仿、請教得來的,這些都是很優質的經驗。

而且間接指揮者在團隊裡的威望高,人緣一般也不錯,跟著這樣的人做事,不僅能學到東西,還能提高自己在團隊裡的影響力。

當你慢慢提升自己的能力、建立起自己的口碑,在團隊裡有很好的影響力時,去尋找或者培養你自己的奉獻者。

這裡要說明的是,這並不是要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的意思,而是討論如何提高自己的職場影響力。

一個合格的間接指揮者,要善於發掘和“籠絡”奉獻者。有一個不錯的方法是,當有新同事入職的時候,你可以積極幫助他們。

當你對一個人的人品和事品都有一定的瞭解時,便可以考慮培養他成為你的奉獻者。而且,相對於尋找奉獻者,可能培養奉獻者更加明智,因為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既幫助了新同事,自己也得到了一個奉獻者。

最後,讓領導看到你、信任你,這個很關鍵。

如何在職場中找對自己的位置?

現在的企業管理越來越扁平化,基層員工見到公司高層領導的機會越來越多。很多企業甚至沒有獨立的辦公室,公司職員無論職位高低都是在一個開放式的空間裡面工作。

在這樣的環境裡,想要被領導看到,還是相對容易的。你可能會在茶水間、過道、電梯碰到領導,也可能有機會和領導面對面交流或者彙報工作。

很多人見到領導都恨不得繞道走,你可以從大方地和領導打招呼開始做起,慢慢地可以聊上一兩句,也就是俗話說的混個臉熟。這樣當你有機會或者有需要和領導交流工作的時候,更容易獲得領導的信任。

除了以上這些,一定要學會識別職場裡那些“焦慮的馬屁精”,因為這類人可能會是你進階為間接指揮者的絆腳石。

3.如何識別“焦慮的馬屁精”?

如何識別“焦慮的馬屁精”,可以簡單理解成如何識別有心機的人。

兩性關係裡,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有心機,可以看他在同性和異性面前是不是判若兩人。一樣的道理,在職場裡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有心機,可以看他在領導和同事面前是不是判若兩人。

比如有一個小組任務,大家討論和幹活的時候,“馬屁精”不怎麼參與討論,幹活的時候也用各種藉口不參與。結果和領導彙報的時候特別積極發言,好像事情都是他做的一樣。

除了在同事和領導面前判若兩人,“馬屁精”還經常在會議上問兩種問題:一種是假問題,一種則是真真假假的問題。

假問題是指那些答案根本不重要的問題。提問者的目的是為了讓在場的領導聽到問題後覺得他思考得很有深度。

如何在職場中找對自己的位置?

比如不管別人提出了什麼方案,不管他自己有沒有聽懂,他總是若有所思地問道:“聽起來不錯,但如果實際上不是這樣呢?”

“馬屁精”問這類問題只是為了表現自己,不針對被提問者,問的也不一定是爛問題,被提問的人還是有機會給出合適的答案甚至是出色的回答。

最怕的是又真又假的問題。又真又假的問題,答案很重要,但是提問人的重點不是希望聽到答案,而是想讓被提問的人出醜。

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面有這樣一個橋段,皇上、和珅和紀曉嵐在討論皇上的支出,紀曉嵐提出了看賬本的想法。這時候,和珅說道:“皇上花錢是為了自己嗎?!”紀曉嵐說:“那是為了?” 話還沒說完,和珅就搶著說道:“那是為了天下啊!”

這就是一個又真又假的問題,這個問題,捧了領導,表現了自己的高明,同時也讓對方難堪,無言以對。這是“焦慮的馬屁精”的極高境界了。

職場中你是哪一種類型呢?你是如何找對自己的位置的呢?不妨真正去思考一下這些重要的職場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