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兵不血刃收降敵人,而痛恨反叛的曹操又是如何被徐晃說服的?

話說徐晃跟隨曹操在官渡之戰取得了以少勝多的戰績,並在四年後再次跟隨曹操北上,攻取了邯鄲,進而包圍了鄴城,而袁氏集團中負責把守易陽城的易陽令的韓範見勢不妙宣佈投降,然而隨後又反悔,率軍自守。曹操得知後大怒,派徐晃率軍前往討伐這個反覆無常出爾反爾的韓範。


徐晃接了任務,很快率軍就到達了易陽城,到了城下後,徐晃在城門前紮下大營,令部隊展開列陣,然後放眼打量著這座易陽城。要說易陽這座城也不是一座小城了,而且尤為重要的是,非常萬幸,雖然歷經了多年的爭戰時期,這座城依然能夠保持著繁榮和發展,這在地方諸侯勢力混戰時期,是難能可貴的。


因此徐晃在打量了易陽城許久之後,考慮到這座城難得能在戰亂中發展,而且城池堅固,而且韓範既然已經宣佈過投降,那麼在他的內心中還是有投降的想法的,只不過出於某種原因猶豫不定才會反覆。


兵法雲:兩軍作戰,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以心理戰為上,以短兵相接為下。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兵法的最高境界。而且兩軍作戰,往往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更何況還是攻城戰,傷亡可能會更加慘重。

徐晃兵不血刃收降敵人,而痛恨反叛的曹操又是如何被徐晃說服的?


因此在發起攻城之前,徐晃決定盡一切努力爭取讓韓範能夠看清形勢和未來,再次投降,而且是死心塌地的徹底投降。於是,徐晃回到自己的中軍大營,提筆給韓範寫了一封勸降信,在信中將袁紹集團內部不團結的現狀和曹操的能力以及官渡之戰以少勝多的現實,向韓範作了客觀的陳述,並以此為依據分析了未來的形勢發展。


最後徐晃又在信中對韓範說,你之前既然已經宣佈投降了,就說明你已經動了投降的心思,為何還要反覆呢?關鍵時刻猶豫不決可是大忌啊。你覺得就算是曹公這次不派我來圍城,而是撤軍回去,袁氏兄弟會依然像以前那樣信任你嗎?而曹丞相那邊,你放心,我這次率大軍前來沒有下令攻城,就是希望能再給你爭取一次機會,只要你放棄抵抗,真心投誠,我一定保你無恙。還望你三思啊。


勸降信寫完,徐晃一刻也沒有耽誤,讓弓箭手用強弓射入城內,交給了韓範。韓範看完信後,感到非常懊悔。徐晃的信寫得條裡清楚,利害關係陳述得明明白白。而且就連袁紹都沒幹過曹操,更何況他那幾個不成器的兒子?


韓範被徐晃徹底所說服了,因此韓範這次是實實在在的甘心投降了,打開城門獻城,迎接徐晃的大軍進了城。因此徐晃這次是兵不血刃,順利的拿下了易陽城。


回到曹操面前,徐晃交令覆命的時候對曹操說:“如今袁譚、袁尚還沒有被擊敗,那些尚未被咱們攻下的城池都在等待和觀望,韓範確實有反覆,但是最終還是放棄抵抗真心投誠了。如果這個時候我們不信任他,而斬殺他,並滅掉易陽城的話,今後冀州的其他城池恐怕就會以此為例,拼命抵抗死守,那樣的話,河北恐怕就很難有平定下來的一天了。而如果您能網開一面,原諒韓範的錯誤,接納他的獻城投降來給冀州的其他郡縣看的話,那麼那些郡縣很快都會望風而降的。”

徐晃兵不血刃收降敵人,而痛恨反叛的曹操又是如何被徐晃說服的?


就曹操而言,是對於反覆無常十分厭惡和反感的,但是如果因此而問罪韓範,遷怒於易陽城,確實就會如徐晃所說的那樣。更何況曹操自己也經歷過由於在徐州屠城而引發的張邈和陳宮的反叛,導致自己的形勢急轉直下,經歷了好幾年才又重新發展起來的經驗教訓。因此,曹操贊同並採納了徐晃的意見和建議,封韓範為關內侯。


有了易陽城這個先例,徐晃又率軍順利的收降了涉縣(今河北涉縣西北)長梁岐,以此軍功,同樣被賜爵為關內侯。


旋即徐晃又前往進攻毛城(今河北涉縣東南),設下伏兵大敗袁軍,順利拿下三處敵營。之後,徐晃跟隨曹操在南皮(今河北南皮)與袁譚軍展開決戰,結果袁譚臨陣裝瘋潰逃,在逃跑時馬失前蹄跌落馬下,被曹軍的虎豹騎追上一刀砍落首級。而後徐晃再次率軍平定了平原的叛軍。


這一路曹軍可謂是過關斬將,所向披靡,在陣斬袁譚之後,又一直把袁尚和袁熙兄弟倆趕跑逃奔了北方的烏桓部落。面對這個局面,在經過了深思熟慮之後,曹操力排眾議,決定北上繼續追趕袁氏兄弟,力求斬草除根。


於是,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徐晃跟隨曹操北征烏桓,經歷了艱難的行軍之後,終於突然出現在了白狼山一帶,烏桓的單于和部落首領大吃一驚,連忙倉促佈陣應戰。曹操手下大將張遼見狀請求率軍發起進攻擊破敵軍,曹操為了鼓勵和讚賞張遼的勇氣,將自己的指揮大旗交給了張遼。於是徐晃、張郃等將在張遼的率領下氣勢如虹,大破烏桓的敵軍,蹋頓及名王以下10多人於此戰中被殺,曹操最終討平烏桓,攻下柳城,徹底剷除了袁氏殘餘。


徐晃則因為在這場消滅袁氏集團徹底統一北方的作戰過程中有立大功,而被拜為橫野將軍。

徐晃兵不血刃收降敵人,而痛恨反叛的曹操又是如何被徐晃說服的?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在徹底統一北方後,親自統率大軍十餘萬南征荊州,想要吞併江南。一開始進展十分順利,荊州牧劉表聽說曹操南下,被嚇死,小兒子劉琮即位後,馬上選擇了舉荊州全境之地投降曹操。


徐晃則再次跟隨曹操出戰,這一次徐晃則單獨率軍屯駐在樊城,進攻中廬、臨沮、宜城等地,又與滿寵一起在漢津進攻關羽。


此次,曹軍一直把劉備軍趕到了長江以南,順利佔據了全部荊州之後的曹操還要繼續南下進攻孫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