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救民生再救經濟,金融救不救都行

美聯儲無限QE為什麼錯了?

如果用一句話來解釋的話,QE是對付2008年金融危機的招數,無限QE是用更猛的彈藥來打上一場戰爭。今天則是另一種戰爭。


先救民生再救經濟,金融救不救都行


區別在哪裡?

2008年是金融危機,2020年是經濟危機。2008年救金融,是因為不救金融,則金融垮了會把經濟也拖垮。2020年應該直接救經濟,因為經濟已經先停擺了。金融救不救沒有那麼重要了。

如果再用一句話來解釋的話,現代社會發生的一切危機本質上都是信心危機,當前的信心危機主要不是在經濟或者金融本身,而是在防疫。市場對美國疫情惡化程度沒有信心,人民對川普政府的應對沒有信心。不從根源上重獲信心,光是大撒幣,撒多少都沒有用。沒有信心這件事是個黑洞,負責吞噬一切。

川普政府第一應該做的,就是搞定防疫。美國醫療資源豐富,能力強大,社會彈性足,全世界最有能力對付新冠疫情的就是它了。本來對付新冠,打法有硬軟之爭。但目前看來,學術之爭先別爭了,軟拖打法明顯無法讓民眾獲得信心,只能延續恐慌,當下得堅決硬打。中國、韓國在硬打方向上已經有了一套完整方法:廣泛檢測,有效隔離,嚴防院感,重症救治。

廣泛檢測,把感染者篩出來,以便有效隔離,把感染者傳播的線路阻斷。廣泛檢測無須多講,就是把產能擴上去。美國這幾天檢測放量以後,不僅確診數飆升,檢出陽性的比例也在上升,說明前期堆積的患者數量相當大。

有效隔離,各國有各國的法子,中國是用方艙醫院實現集中隔離,韓國是用有監督居家隔離,只要有效無所謂用什麼法子。目前看,無監督居家隔離效果令人擔憂。此前絕大多數國家都採取了這個方法,以減輕醫院負擔,但只有日本可以說效果尚可,其他國家要麼已經失控,要麼在失控的路上。無監督居家隔離可能感染家人,從家來往醫院的路上還是移動傳染源,一旦向重症轉化,更有可能貽誤救治時機。中國將輕症患者集中到方艙醫院解決兩大問題,一是集中隔離,二是有專業醫護密切觀察,一旦有人病情惡化,能夠及時轉入專業醫院救治。

廣泛檢測與有效隔離是一套動作。如果只是檢測放量,但有效隔離跟不上,則徒然放大民眾恐慌。檢測則必隔離,只看美國怎麼做。


先救民生再救經濟,金融救不救都行


嚴防院感。醫院感染是最大威脅,是病毒進攻人類四兩撥千金之處。它將醫護人員變成傳染節點,更擊倒醫防人員崩斷治療體系。防止院感是重中之重,院感防不住一切免談。起初情況不明時,院感大多發生在與肺炎治療相關的醫院科室,在風險明朗後,從發燒門診到專門醫院均嚴陣以待,這時醫院其他科室反而可能成為院感薄弱環節。防範院感,一處都松不得。意大利和西班牙已經出現嚴重院感,醫護人員感染佔總量的10%,與武漢早期水平接近。美國也不能大意。

重症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有15%左右會發展成重症,重症患者必須住院救治,否則惡化成危重症的概率和下一步的死亡率都很高。目前救治沒有特效藥,主要是用維生設備為患者續命,直到病毒自限期的到來。製氧器、呼吸機、ECMO等設備至關重要。患者生死關頭,有設備可能救命,沒設備肯定沒命。生命就是如此脆弱。我相信美國在設備上肯定是強項。

全程透明。政府充分告知,宣示打法,說明理由,提供建議,如何居家,如何觀察,何時入院,民眾一目瞭然。全程透明可以緩釋傳染速度,避免民眾恐慌,防止醫療系統擠兌。

美國的透明度本身問題不大,但錯誤信息也不少。危機關頭,對領導人的要求除了正視危機、堅定領導之外,還有既不能撒很快就被揭穿的謊,也不能承諾很快就破滅的希望。川普是反著來。還是那句話,信心最重要,對政府的信心尤其重要。總統帶頭亂扯,對信心傷害太大。

其實,什麼時候堅決行動都不晚,只要廣泛檢測,有效隔離,嚴防院感,綱舉目張,釋放出美國全社會的能力,像中國一樣40天摁住新冠,不應當成問題。


先救民生再救經濟,金融救不救都行


說完了防疫,再來講經濟和金融。

目前正在發生的,是從中國開始,到發達國家,再到其他國家,人們減少乃至停止活動。所謂經濟,不外乎人的創造性活動,活動都停止了,經濟當然就停下來了。現在對美國經濟第二季度的預測,從負10%到負20%到負30%都有,準確是不可能準確的,但你們可以感受一下經濟戛然而止的樣子。

經濟活動停擺,意味著信用收縮。信用收縮,就是人們不再接受信用,只要現錢。

所謂錢,就是社會認為最後結算用的那個東西。買了貨,接受了服務,最後付錢,大家兩清,這事才真正結束;如果給的是支票、信用卡,那這事還沒結束,支票和信用卡只是你會付錢的保證,最後要拿到錢才算數。

所謂信用,就是將來還錢的承諾。支票、信用卡、信貸、債券、ABS、MBS,等等等等,都是錢的衍生品,是人們交易時願意暫時接受的將來還錢的承諾。衍生鏈條可以很短,用車貸買輛車,車貸表達了未來還錢的承諾。衍生鏈條也可以很長,銀行把車貸證券化成ABS,在金融體系內流動,誰都可以拿著車貸ABS去作回購融資,這鏈條就長得多。車貸ABS回購對應著一層未來還錢的承諾,ABS本身對應著一層,而底層對應的就是你和其他成千上萬買車人的車貸。

經濟增長對應於所有這些還錢承諾的層層疊加,信用擴張。現在經濟停擺,就是所有這些還錢承諾層層垮塌,一層層要求兌現承諾,還錢。

一個社會的信用擴張還是收縮,取決於借貸雙方的信心。錢借出去能不能收回來?政治穩定、經濟形勢、行業前景、企業管理、個人誠信,這些都影響判斷。以美國為例,社會總信用的數量是錢數的15倍左右。錢的擴張取決於政府(央行)印錢的節奏。信用的擴張取決於整個社會中賣方接受買方將來還錢承諾的意願。樂觀的時候,意願強,信用擴張;悲觀的時候,意願弱,信用收縮。經濟增長必然伴隨著信用擴張,信用收縮意味著經濟收縮。

此時此刻,人們活動中斷,經濟驟然停擺,信用收縮勢頭猛烈無比。他要你還錢,你要我還錢,信用不好使了,人人只想拿現金。

信用收縮當前的最直接表徵,是資產價格暴跌。股市跌、商品跌、美元之外的其他貨幣跌、甚至美國國債也跌,只有美元相對於一切資產升值,顯示投資者此刻想的只有變現。信用層層塌縮,直到拿到現錢為止。


先救民生再救經濟,金融救不救都行


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直接說答案:金融市場最為敏感,此刻發生的是信用緊縮加速,資產價格暴跌,接下來會發生的大概率是必需品通脹,非必需品通縮。

為什麼呢?因為全球停擺,各國閉關,貿易受損,供給端必然受到廣泛擾動,現在看需求。需求還在的,價格必然上漲;需求消失的,價格可以下跌。非必需品通縮,必需品通脹,特別是生活必須的消費品,越是必須的,越會通脹。

什麼是必需品?什麼是非必需品?

看看你自己疫情以來的賬單,在什麼東西上花錢最多?什麼東西從賬單上消失了?花錢多的就是必需品,消失的就是非必需品。就這麼簡單。

資產價格下跌,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是把非常可怕的剪刀,威脅著所有人,每個人的資產負債表都惡化了:資產減值,現金流出上升。

對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國家來說,資源有限,現在能做的事情按優先序排列,如下:

第一,首重民生,不管用什麼辦法,不能讓底層大面積陷入生活困難。此時此刻向人民直接發錢,比任何時候的理據都更充分。救金融不如救企業,救企業不如救員工。

第二,必須支持生活必需品的生產不受擾亂,必須維繫生活必需品的全球貿易網絡不受擾亂。

第三,不能不救的關鍵企業,定向拯救就是,但此刻不必急於出臺全面經濟振興方案。人們還沒有從凍結中復甦過來的時候,全面振興經濟事倍功半,資源多半浪費。振興經濟方案要有節奏,與真實需求漸次恢復相同步,也就是與疫情控制同步,而且不光是與本國疫情同步,要與全球疫情同步。環球同此涼熱,病毒與經濟都是如此。

第四,不要在援救金融機構上耗費過多資源。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時,美國政府出臺援救方案,理由是救金融是為了救經濟。當時不無道理。此次則不然,此次是經濟直接停擺,已經在溝裡。該處理經濟中的什麼問題,就直接處理。金融機構面臨壓力,真有餘力就救,沒餘力的話該怎樣便怎樣。投鼠忌器了這麼久,總要讓見一回真章。

此時此刻,寧救民生,勿救經濟,寧救經濟,勿救金融。

撰文不易,日拱一卒,希望大家多多點擊下方平臺推送的廣告,此為賬號全部收入來源,感謝支持,望大家萬事順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