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他們一比,日本“狼式教育”弱爆了。

下面請欣賞俄羅斯人民搞笑育娃海報:


跟他們一比,日本“狼式教育”弱爆了。

自己作業自己完成


跟他們一比,日本“狼式教育”弱爆了。

學習獨立完成所有事情!


跟他們一比,日本“狼式教育”弱爆了。

尊重別人的勞動,自己扔的垃圾自己清理!


跟他們一比,日本“狼式教育”弱爆了。

別把孩子培養成小少爺(別過分溺愛)!


跟他們一比,日本“狼式教育”弱爆了。

你是這樣的嗎?


跟他們一比,日本“狼式教育”弱爆了。

任何時候都不能撒謊!


跟他們一比,日本“狼式教育”弱爆了。


俄羅斯總是被調侃成“戰鬥的民族”,這不是沒有原因的,至少某種程度上是從小教育培養的特質。與中國獨生子女家庭“父母把孩子當寵物養,子女拿父母當下人使”不同,俄羅斯小孩子打小起就被虎爸虎媽們“放養”,從小培養生存技能、獨立能力和責任感。

超過七八歲,父母就會像成人一樣對待自己的孩子了,無論在家裡還是外面都會按照成人的標準來要求。本期微看八五二帶你一起去看看俄羅斯的小盆友是怎麼成長,並逐漸突顯“戰鬥氣質”的。


跟他們一比,日本“狼式教育”弱爆了。


【耐寒皮實的寶寶】在中國父母的意識裡,剛出生不久的小朋友是絕對不能大冬天裡推出來遛彎的,但是俄羅斯的小盆友可能根本不怕風雪,冬天也照樣會被推出來散步,小寶寶也非常配合。

不管什麼樣的天氣,下雨或者下雪都安靜的躺在嬰兒車裡不哭不鬧,這種條件下使得俄羅斯小寶寶擁有了很好的抵抗疾病能力。


跟他們一比,日本“狼式教育”弱爆了。


【“家養”or“放養”】在俄羅斯不管多小的孩子,都可以充分的接觸大自然,或是深秋在樹林裡靜靜的享受陽光,或是盛夏在海邊吹吹海風,著涼感冒似乎和俄羅斯小寶寶沒啥關係,也許就在這個時候他們已經為健康體魄打下了堅實基礎。

相比之下,我們中國父母養孩子是“家養”,好像溫室的花朵被緊緊地保護起來,俄羅斯父母是“放養”讓孩子去接觸他身邊的一切,哪種方法更好呢挺值得思考。


跟他們一比,日本“狼式教育”弱爆了。

【朋友式交流】俄羅斯的爸媽對待孩子就像朋友一樣,從小幫助孩子建立了平等的觀念,讓他知道自己有選擇的權利並且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當中國的父母教孩子要對長輩有禮貌的時候,俄羅斯的小朋友已經開始尋找自己的興趣愛好,思考人生價值了。


跟他們一比,日本“狼式教育”弱爆了。

【責任感】從出生開始,俄羅斯寶寶就在不斷的適應周圍的環境,有意識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以至於到四歲左右俄羅斯小朋友就知道照顧弟弟妹妹啦。

經常聽到他們說的一句話就是:“雖然弟弟有時候會打我,但我還是很愛他”,讓人聽了心裡暖暖的。父母不在身邊時,這份責任感會表現的更加明顯,可以說這份責任感是一個四五歲的孩子不該承擔的,也可以說正是這份責任感讓俄羅斯的孩子成長的更快。

可能我們中國的小朋友很少能感受到這種溫情,因為在計劃生育國策下我們做獨生子女太久啦

跟他們一比,日本“狼式教育”弱爆了。

【自己走路】俄羅斯小朋友自從學會走路之後,就很少被家長抱,走路還不穩,已經被拉著一起跑著追公交車了,完全享受不到被抱的待遇。

即使在人群中也是自己打拼,儘量不被撞倒或踩到,即使這樣也很少見到俄羅斯小朋友哭,都會默默的在人群中做一個安靜的美男子。

跟他們一比,日本“狼式教育”弱爆了。


【顏值頗高】見到了俄羅斯小朋友才知道,原來洋娃娃都是照著他們做的,他們擁有頗高的顏值。

俄羅斯人的眼睛有綠色、藍色、褐色等幾種顏色,在寶寶出生之前探討孩子的眼睛將來會是什麼顏色,也是俄羅斯父母的一大樂趣


跟他們一比,日本“狼式教育”弱爆了。

【軍事訓練】在俄羅斯的一些地區,孩子從8歲起就要開始接受軍事訓練,在少年軍營裡,他們不僅要學習如何使用槍支,還要學會匍匐前進、緊急救護、鋪設管線以及應對生化武器攻擊等技能。

相比較在中國,我們的孩子從高一開始才能體會軍訓,要摸到真槍實彈那也許得上大學之後了。


跟他們一比,日本“狼式教育”弱爆了。

【14歲適婚】在俄羅斯最早的結婚年齡是14歲,這在我們中國父母看來有些不可思議,因為同一時期的中國少男少女們還是豆蔻年華,連“花季雨季”都沒盼來。

但是,俄羅斯人就是在這十四年的成長過程中,他們堅強過、成熟過、叛逆過,在他們身上早已深深地留下了俄羅斯人獨有的國民印記。


跟他們一比,日本“狼式教育”弱爆了。

澳大利亞人再富也要“窮”孩子,美國人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英國人通過“餐桌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素質,每一位父母都“望子成龍”,“老外”們也不例外。

無論中外,父母們都希望自己是孩子成才,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但是成才需要各種條件,如富有創造性和個性,逆境中磨練以及具有較高的文明素質等等,而絕不是僅僅停留在讓孩子吃飽肚子、多讀幾本書和溺愛孩子上。

我國有句古話,叫“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與其在孩子跌倒和失敗的時候我們扶他們站起來,不如教會他們如何才能站起來的方式和方法,讓孩子有個正確對待失敗的態度。同時也樹立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