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的鐵拳火箭彈和前蘇聯的RPG是同一種原理嗎,為什麼外形差距那麼大?

武器裝備秀

鐵拳火箭彈的彈和RPG的彈的戰鬥部設計是相似的,原理上都是聚能效應為基礎的破甲戰鬥部。不過話說回來,單兵反坦克筒子哪個不是破甲戰鬥部?

RPG-1和鐵拳相比,除了激發系統不同以外,其他原理基本都一樣。不過RPG-1確實是太差了,蘇聯人覺得太爛也把它扔進了垃圾堆裡。不過蘇聯人對單兵反坦克筒子的需求還是很大的,後面還得搞。

1947年農業部的GSKB-30設計局設計了RPG-2。這個設計局戰時是造手榴彈的,戰後轉業去設計農機了。但是局裡的小夥子顯然是耐不住寂寞。這裡有必要說下,RPG-2就不是火箭筒了,而應該算是無後坐力炮。

要區分火箭筒和無後坐力炮很容易,你就看看彈藥能不能單獨激發。比如巴祖卡,它的火箭彈能單獨拿出來發射。但是RPG-2的彈,如果沒有筒子激發,那你就只會看到黑火藥在燃燒,戰鬥部不會飛出去哪怕1米。因為無後坐力炮要激發是需要筒身的。

但是RPG-2性能不咋樣,除了易於大規模生產以外沒啥優點。RPG家族最有名的還是RPG-7。

RPG-7於1961年列裝。RPG-7和RPG-2相比,有很大的繼承性。尾部加了一個拉瓦爾噴管提高炮彈打出去的初速。同時還可以安裝PGO-7光學瞄具了,這是一款很優秀的瞄具。倍數2.7倍,可測距,測風偏,還有照明功能。

RPG-7本身沒啥改進,但是它有一個很優秀的設計,即超口徑。

RPG-7的彈,簡直可以說是藝術品。不過RPG-7也不是火箭筒,是無坐力炮。

發射原理跟無坐力炮一樣,火箭發動機是彈頭打出之後工作,增加射程的。發射時,彈頭飛出10米局裡然後火箭發動機工作,將彈速從117m/s提高到294m/s,5秒後自毀。要說明的是,RPG-7是可以在室內發射而不會被尾焰燒死。

RPG-7要提高破甲厚度,只需要改進這個彈頭,增大口徑。這就給了這款武器幾乎無窮的改進潛力。


貞觀防務

鐵拳戰鬥部構造圖

鐵拳的戰鬥部,大致上就是一枚高爆破甲彈。高爆破甲彈,使用的就是錐形裝藥的聚能原理。戰鬥部內的金屬殼體在高溫高壓作用下聚焦形成一條高速金屬射流,使得壓力能集中於一點以穿透裝甲,達到殺傷敵方車內人員、破壞武器裝備的效果(注意,高爆破甲彈並不是利用高溫來達到擊穿裝甲的效果,錐形裝藥金屬射流的溫度只有500至600度左右。實際上錐形裝藥是通過極高的壓力在裝甲上打出洞來)。

鐵拳戰鬥部解剖圖(炸藥已經去掉)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來,德國陸軍發現,步兵現有的便攜式反裝甲武器已無力對抗敵方的裝甲部隊,特別是1941年6月入侵蘇聯後,這種狀況更加嚴重。為了挽回劣勢,德國陸軍提出了新型步兵攜行反裝甲武器的需求。於是在1942年11月要求總部位於萊比錫的軍火生產公司,雨果·阿佛烈‧施奈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HASAG),開發一款發射高爆破甲彈的無後座力炮。

RPG-2的高爆破甲彈彈頭

隨後,HASAG研發部主任,海因裡希‧蘭格威勒博士,率領它的研發小組,開發出42式拳彈。42拳彈的構造,大致是個直徑80毫米的半圓形高爆破甲彈的戰鬥部,然後插入直徑2.8釐米的身管中,管內填裝30公克黑火藥做為發射藥。戰鬥部加身管總長35釐米,重約1公斤,有效射程僅有20至30米。命中時可擊穿30毫米的軋壓均質裝甲。少量FP 42曾在1943年初送往東線進行實戰測試,但是由於各種不足,前線士兵很難接受這種新武器。

RPG-2高爆破甲彈的構造圖

不過在42拳彈實戰測試前的1942年12月,海因裡希‧蘭格威勒博士就提出了改良計劃。

HASAG研發部根據這幾個需要改良之處,於1943年初重新設計出一種射後即丟的無後座力高爆破甲彈發射器,可看成放大的42拳彈,這就是鐵拳的原型。這款鐵拳原型被稱為30式小型拳彈。另外,也可稱之為1式拳彈或小型30式鐵拳,因型號多達三種,所以後來全部簡化通稱為拳彈。之後HASAG研發部,根據研發及測試拳彈時發現的缺點再進行改良,發展出拳彈的後繼型,最初稱為2式拳彈,稍後改名為30式鐵拳,這款新武器也因此正式定名為鐵拳。在實戰中,這款武器威力巨大,足以擊毀蘇聯紅軍的重型坦克,沒多久就受到基層士兵的讚賞,德國陸軍下令於1943年10月開始量產鐵拳。

RPG-7高爆破甲彈解剖圖(最上方)

而後來前蘇聯的RPG,例如RPG-1,就是蘇聯根據美國巴祖卡火箭筒,和德國鐵拳和坦克殺手開發的武器。它所使用的彈頭也是高爆破甲榴彈。後來出現的RPG-2和RPG-7,都是在RPG-1的基礎上升級而來的。


鼎盛軍事

如果僅僅討論破甲原理,那麼鐵拳跟蘇聯的RPG原理確實一樣,都是所謂的帕斯卡原理,使用超口徑彈內的錐形裝藥推動金屬藥罩產生高溫高壓射流去穿透均質鋼裝甲。


但是如果討論整個武器,那麼二者的差異就很大了。首先鐵拳採取的是純無後坐力炮原理,而RPG則是無後坐力炮發射火箭彈原理。其次鐵拳是一次性的而RPG是可以連續裝填的。再次是從使用範圍考慮,鐵拳是一種近距離作用單一的武器,打擊土木工事時候效果很糟糕,而RPG射程則相對較遠,可以有效打擊土木工事並且還可以配備多種彈頭。最後二者的內部結構有明顯差異,鐵拳使用彈底機械引信而RPG使用彈頭壓電引信,鐵拳在使用時候一般是夾在腋下而RPG則是肩扛瞄準的。


這兩種武器的定位都是為步兵提供一種單兵攜帶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從外形來看也是有著一定相似度的,RPG在一定程度上是參考了鐵拳的設計思路和原理。RPG在設計時候就是看見了鐵拳有效射程過分的近帶來的種種痛苦,因此第一強調射程,第二才考慮破甲深度。那麼如果單純利用無後坐力炮原理,整個武器的體積和適用範圍都會受到限制,可是如果單純使用火箭彈原理,那麼射手又沒法招架火箭彈在發射時候尾焰帶來的惡果,因此將無後坐力炮和火箭彈的原理結合起來。


但是,鐵拳的彈藥是預先封裝進了一次性發射筒內,RPG則是在使用時候臨時組裝發射藥管和火箭彈一體然後裝入發射筒中。在彈藥上鐵拳飛行過程中完全是無動力的依靠摺疊尾翼穩定,而RPG則是藥管被擊發後燃氣推動彈體離開發射筒後一定距離,彈體後部的火箭發動機開始工作驅動尾部渦輪開始讓彈體慢慢旋轉穩定同時張開尾翼。


因為鐵拳的作用距離很近,所以瞄準具很粗劣就是幾個定位的標尺孔來確定距離,而RPG則有光學瞄準鏡,發射前還需要考慮風偏等等因素。


最後說一句,彈頭壓電引信比起來鐵拳的彈底引信還是可靠了不少,雖然著角問題和目標如果太軟等等還是同樣可能瞎火。


千里巖

首先糾正問答錯誤,RPG是RPG火箭筒的統稱,不表示某種型號,英文為“Rocket Propelled Grenade”,中文全稱為“火箭助推榴彈發射器”,屬於便攜式反坦克武器。

你想表達的應該是蘇聯著名的RPG-7吧,RPG-7是從RPG-2基礎上改進的,各部件基本與ROG-2相同,口徑都為40mm,直射距離在300m。

德國的鐵拳3和蘇聯的ROG-7不屬於同時代產物,ROG-7要比鐵拳3早二十多年,RPG-7可以穿透400mm裝甲,而鐵拳3可以達到700mm左右,不管是結構還是瞄具都要比RPG-7先進的多,RPG-7出名就是因為它簡單可靠實用,在摩加迪沙之戰中以較小的代價擊落美軍的黑鷹,像AK-47一樣在全世界氾濫,恐怖分子的標配就是蘇聯的AK-47,SVD,RPG-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