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中國傳媒大學金字招牌 華夏視聽教育資本化會能行多遠?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痛失中國傳媒大學金字招牌 華夏視聽教育資本化會能行多遠?

2019年9月9日,華夏視聽教育集團(下稱“華夏視聽”)曾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但申請資料已失效。3月19日,華夏視聽以教育集團的身份再一次遞表申請赴港上市。

痛失中國傳媒大學金字招牌 華夏視聽教育資本化會能行多遠?

影視製作業務營收波動大,客戶集中度高

華夏視聽傳媒成立於1998年,以影視製作業務、傳媒及藝術專業高等教育業務為主業。

華夏視聽電視劇製作業務在業內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投資製作有《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神鵰俠侶》等多部經典作品。

但是近些年,華夏視聽製作電視劇數量卻在不斷下降,而且受電視劇製作交付延遲等影響,影視製作這一塊的業績受到影響較大。

根據華夏視聽遞交的招股書,2017年至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為5.57 億元、3.68 億元和 7.47 億元,而淨利潤分別為1.81億元、1.49億元和1.95億元。

痛失中國傳媒大學金字招牌 華夏視聽教育資本化會能行多遠?

華夏視聽影視業務的營收波動比較大,2017年至2019年的影視製作營收分別為3億元、9139.6萬元、4.36億元,佔當年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54%、24.8%、58.3%,其中2018年的影視製作的營收大幅下降70%。

影視業務營收波動主要原因與華夏視聽的交付模式有關。對於2018年營收的大幅下滑,華夏視聽解釋稱,其於2018年完成《倚天屠龍記》的製作,2019年初才取得電視劇發行許可證並向騰訊交付母帶。

除此之外,華夏視聽還需面對服務提供商高度集中的風險。2017年至2018年,華夏視聽來自五大服務提供商的採購金額分別佔同期採購總額的91.3%、89.8%及70.5%。

再加上影視行業寒冬,影視行業製作未能全面復工,華夏視聽選擇在此時上市,能否如願嗎?

失去金字招牌後招生或受影響,效仿TVB開設演藝培訓班

華夏視聽這一次以“教育集團”的身份選擇上市,或是有自己的一番考量,但是若是沒有了金字招牌,還能如願嗎?

據瞭解,華夏視聽的高教業務主要是指旗下公司合作運營的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而“中國傳媒大學”這幾個字便是華夏視聽教育業務的“金字招牌”,其中,學費是其較為穩定的收入來源。

招股書顯示,從2016/2017學年開始,南廣學院的在校生人數從12164人上升至2019/2020學年的14256人,學費區間也在1.4萬元/年至1.8萬元/年。

華夏視聽表示,高等教育過去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品牌的市場認知度。但是在2019年7月1日,華夏視聽的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終止了與中國傳媒大學的合作,而華夏視聽也計劃在2020年將其更名為南京傳媒學院。

沒有中國傳媒大學的金字招牌後,華夏視聽在學生入學及就業方面將面臨重大不確定因素。在未來,華夏視聽教育業務的業績很大程度上將會受到影響。

但是華夏視聽希望憑藉自身積累起來的優勢,將業務擴大至開設演藝培訓班,在2019年8月推出首檔英皇南廣演藝培訓班。據悉,這一短期培訓班的費用高達20800元,一個月內仍有超過600名年輕演員申請報名,最終僅錄取30名。

華夏視聽此舉或是效仿當年TVB的做法。TVB為了培育出自身業務發展需要的演員在1972年便開設了《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並走出了周星馳、梁朝偉、周潤發、劉德華等實力派演員。

然而,形勢今非昔比,在選秀節目如此火爆的今天,華夏視聽的這一舉措能否如願還未可知。

而對於華夏視聽來說,民辦高等教育資本化能否走得通,依然是未知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