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在龙椅上玩耍,皇帝问“皇位坐着好玩吗?”小孩答4字后继承皇位,你怎么看?

勒克儿


小孩在龙椅上玩耍,皇帝问“皇位坐着好玩吗?”小孩答4字后继承皇位,你怎么看?(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自古以来,在老百姓心中,皇上是真命天子,是代表上天来管理人间的,皇权从来都是至高无上的,皇上使用过的东西叫做“御用”,皇上的任何东西都不能随便触碰,如果稍不留意,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龙椅是皇帝的专用座位,更是皇帝身份的象征,其他东西可以分享,这把龙椅除了皇上,任何人都不能坐上去,坐上去的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死。

所以就有了那句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这句话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说的,是说给南唐后主李煜听的,为了苟延残喘,李煜对赵匡胤是卑躬屈膝,但没有一点用,老赵还是毫不犹豫的发兵进攻,气急败坏的李煜派使臣去质问老赵:南唐有什么罪过,你要如此对待他?老赵振振有词的说出了那句传承千古、振聋发聩的”歪理邪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一句话道出了皇权是至高无上的,龙椅是独一无二的,龙椅之上只能放我老赵一个人的屁股,其他人想都不要想。

但是,就有这么一个人,不但爬上了老赵的龙床,还美美的坐了一会儿,老赵不但不怪罪他,还温柔的对他说:”皇位坐着好玩吗?“这个人说了四个字,老赵反倒非常高兴?这件事儿还要从北宋初年说起。

这个人叫赵恒,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的第三儿,他从小就表现的很聪明,异于常人,小时候跟其他小孩儿玩耍,就喜欢玩摆兵布阵,自称元帅,所以,赵匡胤非常喜欢这个侄子,赵匡义经常带赵恒进宫,赵恒长得可爱,也很会说话,宫中的太监们都很喜欢他。

有一天,赵匡胤把弟弟赵匡义召进宫,商量国家大事,顺便把赵恒叫过来,在一边玩耍,兄弟二人聊的专心,一边的赵恒感到无聊,就趁太监们不注意,偷偷溜出去,从偏殿走到大殿,看到里面富丽堂皇,就忍不住走了进去,一眼就看中了正中间放的那把金光闪闪的龙椅,跑过去就坐到上面,他哪里知道这是龙椅?擅坐龙椅可是杀头的大罪,就是皇帝的亲生子儿都不行,何况是侄子呢?

这时候,赵匡胤和赵匡义从偏殿来到大殿,赵匡义一眼看到儿子坐在龙椅上,吓得魂飞魄散,赶紧把赵恒抱下来,让他跪在赵匡胤面前赔罪,连连说小孩子不懂事。

赵匡胤倒是没有生气,笑着问赵恒”皇位坐着好玩吗?你觉得天子好做吗?“

赵恒也不知道自己犯了多大的错,顺口便说”由天命耳“,意思是坐上这个位置,是要听天由命的,无意中切合了王命天定的理念。

赵匡胤一听不得了,小小年纪就懂了天命的道理,如今自己坐在这个位置上,也是上天的安排,赵恒的话刚好说到他的心里去了,赵匡胤就把赵恒带到宫中抚养。

赵匡胤去世后,弟弟赵匡义继承帝位,而赵恒作为第三子,既不是长子,也不是皇后生的,根本轮不上他当皇帝,谁知道阴差阳错,他的大哥赵元佐因为叔叔赵廷美的死发疯了,焚烧宫殿,被赵匡义贬为庶人,失去了继承皇位的机会。二哥赵元僖好端端的上早朝,突然感到身体不适,抬回府中,不久就去世了,年仅27岁。

宋太宗就只剩下三子赵恒了,于是他就顺理成章的当上了皇帝,就是著名的宋真宗,真是应了他的那句话”由天命耳“。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读有趣的历史!


葛大小姐


宋太祖赵匡胤有一天早晨无意中看到有个小孩在自己的龙椅上玩耍,心中有些不悦,在身旁的弟弟赵光义此时也面如土色,慌忙跪地求情,原来这个小孩不是别人正是赵匡胤的亲侄子,弟弟赵光义最小的儿子,赵恒。

这时候赵匡胤上前几步,和颜悦色的问赵恒:“做天子好玩吗?”此时得赵恒不慌不忙的说了四个字:由天命耳,意思就是说,谁做天子都是上天注定好的,听天由命,赵匡胤闻听此言,脸上由阴转晴,心中大喜,感觉侄子小小年纪颇有见识,瞬间也就不生气了,古代上级和下级有礼法的约束所以分的很清,更何况是皇帝呢,皇帝的椅子叫做龙椅,只有他自己能坐,要是别人坐了就等于犯上作乱,是要杀头的。



赵匡胤死后,弟弟赵光义发动兵变,一开始说替侄子代为管理,后来竟然把皇位传给了小儿子赵恒,原本赵恒即便是老爸赵光义当上皇帝,也不会有他的份的,但是,赵恒的两个哥哥先后死去,所以赵光义就把皇位传给了他,他就是后来的宋真宗,这真应了他那就话,天意,听天由命。

结束语:赵光义夺了侄子的皇位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一开始说只是给侄子代为管理国家,但是后来,却背信弃义把皇位传给了儿子,把侄子晾在了一边,确实很不得民心。



姐依旧霸气2019


赵匡胤当皇帝后有一天发现一个小孩坐在龙椅上玩耍,他也没生气,跑着过去问了一句,当皇帝好玩吗?这小孩也不害怕,直接回怼了一句,这要看天命。这个小孩当然就是后来的宋真宗。

(宋真宗)


宋真宗算是赵匡胤的侄子。赵匡胤死后没有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孩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根据各种野史记载,反正赵光义在之后需要把皇位传给赵匡胤一脉,就是在还给他的侄子,但是他也没有这样做,而是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恒。所以整个北宋王朝,后来的历代皇帝都是赵光义一脉。

直到南宋,赵构将皇帝位传给养子赵昚,大宋王朝的皇位才重新归于宋太祖赵匡胤一脉。

说多了,扯回题目。

《宋史·本纪第六》记载:“幼英睿,姿表特异,与诸王嬉戏,好作战阵之状,自称元帅。太祖爱之,育于宫中。尝登万岁殿,升御榻坐,太祖大奇之,抚而问曰:"天子好作否?"对曰:"由天命耳。"”

也就是和中国几千年来历朝历代的皇帝一样,未来的宋真宗赵恒肯定也异于常人。小孩小时候都比较喜欢玩耍,小赵恒也一样,他和一堆小屁孩子就喜欢一起玩耍,玩什么呢?玩打仗的游戏。而且在玩打仗游戏的时候,他自己做元帅,让其他人当小兵。赵匡胤看到这个侄子,这么聪明,就留在皇宫中养育。

(赵匡胤)


有一天小赵恒又到处跑着玩,结果跑到召开大朝会的万岁殿上。一看大殿正中,呦,这把椅子好像不错,就上去坐着。正好这时候,赵匡胤估计也是吓一跳,这小屁孩儿就直接坐上去了,自己的亲侄子又是个小孩,没办法发火,于是摸着小赵恒的头问当皇帝好玩吗,也就是开头那一幕。

宋代的皇位传承一直是历史爱好者们比较关注的问题,所以是赵匡胤真的是爱弟弟爱侄子超过爱自己的儿子,所以将皇位无私让与,还是赵光义采取手段,夺了哥哥一脉的皇位,真的不得而知。

总之,从这里看似乎是一语成谶。


一盘拉条子


史上确有此事,《宋史》记载:“尝登万岁殿,升御榻坐,太祖大奇之,抚而问曰:天子好作否?对曰:由天命耳。”

宋朝乃是赵匡胤所立,赵匡胤有一个弟弟叫作赵光义,赵光义有一个儿子叫作赵恒,爬到龙椅上玩的便是赵恒。

赵恒自幼聪慧,经常和哥哥弟弟们玩游戏,并且是打仗的游戏,他自己则以只会天下兵马的元帅自居。

赵匡胤见了,心想这小子还挺有趣,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他或许是个可造之才,所以想着培养培养他,于是将他带到宫中培养去了。

只不过,赵恒生性跳脱,是一个坐不住的人,所以到了皇宫之后,这儿跳一跳,那儿窜一窜的,最后竟然窜到了万岁殿,这万岁殿是什么地方?赵匡胤的寝殿呀!赵恒突然窜门窜到了赵匡胤的寝殿还不算,还一屁股坐到了皇帝的御榻上。

赵匡胤一看,嘿,好小子,胆可真肥呀!

史书说赵匡胤当时对此事觉得颇为惊奇,所以抚着赵恒的脑袋问:“小恒恒呀,皇帝好不好当?”

赵恒想了想,说:“哪有什么好当不好当,听从天命而已。”

可是,赵匡胤当时是真的只觉得惊奇惊讶,所以才会问赵恒“天子好作否”?

恐怕事情没那么简单。

赵匡胤本是后周将领,因为后周世宗柴荣病逝之后,无人能够压制他,所以他便仗着自己手中的兵权,自导自演了一出“黄袍加身”的好戏,夺走了后周恭帝的皇位。

所以,他当上皇帝之后便总是担心自己会重蹈柴家的覆辙,为此他特意跑去问赵普,自从唐末以来,皇帝换了一茬又一茬,你给朕出个主意,怎样才能避免赵家走他们的老路?

赵普一听便明白了赵匡胤的想法,所以也说得很干脆,收兵权呀!

于是,赵匡胤又导演了一场“杯酒释兵权”,你们要命要钱还是要权,你们自己在心里掂量掂量,掂量好了再告诉朕!

为了抑制武将集团,避免唐以来的藩镇割据,他又弄出了一套以文驭武的政策,打压武将的政治地位。

可见,赵匡胤是一个很注重维护皇权的人。

虽然说赵匡胤很喜欢赵恒,可再怎么说赵恒也不是他的儿子,他难免会揣度赵恒这个举动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阴谋”,赵恒此举究竟是自己无意为之,还是赵光义背后教唆所致?是不是赵光义在试探他?

如果赵匡胤想到了这一层的话,那他当时的反应可能就不是“奇”,而是气了,也会用冷冷的语气问赵恒:“当皇帝好不好玩?”

赵恒恐怕也没有想到,他儿时说了一句“听天命耳”,后来竟然一语成谶,他还真当上了皇帝!

开宝九年,赵匡胤于病重之际屏退众人,单独召见赵光义,随后崩逝于万岁殿,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赵匡胤竟然没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反倒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二人见面之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没人知道,赵光义对此当然也是讳莫如深,于是便有了“斧声烛影”之说,意即赵光义弑君夺位。

赵光义于976年即位,崩于997年,在位21年,随后将皇位传给了赵恒。

赵恒是赵光义的三儿子,但是长兄赵元佐因赵廷美之死而发疯,二哥赵元僖又突然病逝,这么一来,皇位也就落到了赵恒的头上。

这也正应了赵恒儿时在万岁殿所说的那句话:“听天命耳!”似乎他还真是天命所归之人,所以儿时爬上赵匡胤的御榻,只不过是提前感受了一下当皇帝是怎样一种感觉而已。

赵匡胤死于万岁殿,赵光义也死于万岁殿。

赵恒似乎觉得万岁殿这个殿名不详,遂将殿名更为延庆殿,他最后也死在了延庆殿。

赵恒口中的“天命”也没有一直站在赵光义这一边。

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军所掳,赵构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不过,宋高宗赵构唯一一个儿子被吓死之后,他突然决定将天下还给太祖皇帝一脉,所以在1162年将皇位传给了赵昚,也即宋孝宗。

赵匡胤是北宋的第一个皇帝,他死后,皇位落到了赵光义的手上。

赵构是南宋的第一个皇帝,他主动将皇位还给了赵匡胤一脉。

这像是一个轮回,仍然还是应了赵恒的那句:“听天命耳。”


史不知味


孩童坐上龙椅吓坏亲父,皇帝问他坐得可舒服?孩童回了这四个字

古代的龙椅乃皇帝之专属宝座,是权力的象征,私自坐者就被认为想谋朝篡位且犯下欺君之罪。历代中敢坐龙骑的人不是被皇帝弄死就是他反过来把皇帝弄死成功继承了皇位,然而万事都有一个例外,在宋朝就有一个孩童坐上了龙骑,结果被皇帝发现,在紧要关头孩童说出4个字来挽回了自己的性命,甚至在他长大之后还顺利当上了皇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发生在宋朝年间,一天皇宫里的小皇子跟一个孩童玩耍,玩着玩着就来到皇帝上朝的地方。这时该小孩看见中间金光灿灿的龙椅大为好奇,加上身边没有太监宫女跟随,于是一屁股就坐到了龙椅上玩耍,此时办完事的皇帝赵匡胤走了进来,刚好就看到了这一幕。

他发现这敢私下偷坐他龙椅的小孩正是自己弟弟赵光义的亲儿子名为赵恒,这次估计是跟父亲进宫就跟皇子们玩到一块去了。赵匡胤并没有表现的很生气,倒是赶过来的弟弟赵光义吓得半死,这混小子不知啥情况敢坐龙骑,这岂不是在坑爹,要是别人看见认为亲爹有谋反之心,那可是要杀头的大事。

赵光义来不及迟疑,噗通一声就跪倒在哥哥赵匡胤面前请求对方降罪。此时皇帝仰天大笑一阵,不但没有怪罪他们父子,反而走到赵恒面前问他:“这龙骑好坐吗?”对于此问题,相信一般人都是被吓得脸色发青不知如何回答,因为回答说好坐,岂不是更加容易惹怒皇帝,要说不好坐,听起来似乎也在不同程度上侮辱了当今圣上。

听完这个问题旁边的赵光义再次吓得腿软,而此时赵恒却机智的说出四个字:“听天由命”,此言一出立马就逗乐了赵匡胤,而开心之下就不再追究赵恒偷坐龙椅一事了。

然而经过此事后,赵匡胤除了对这个小小年纪的侄子赵恒刮目相看之外,对赵光义也多了一份戒心。至于赵恒为何能说出这么高深的话语,个人认为这是得益于他喜爱读书的原因,这一点令赵光义跟赵匡胤十分欣赏,特别是赵匡胤对此侄子极为宠爱,为此当发现他坐上龙椅之后,只觉是小孩不懂事罢了,没有太过追究。

可惜多年之后,赵匡胤一病死,赵光义如日中天,没几一下把朝中大权全揽了下来,接着自己当上了皇帝,虽然他的这些手段很卑鄙,但百官无人敢指责皆是附和应会。

自赵光义称帝后,选太子就成了一个问题,有人觉得赵恒在幼年时敢大胆坐龙椅,有真命天子之相,而赵光义并不想把赵恒封为太子,一来是他当年的行为害了自己,二来是赵恒非嫡长子,在前面还排着两个哥哥,按传统他根本当不上太子。

眼看太子之位落入大哥的囊中,赵恒这次真的是听天由命了,但是上天偏偏注定要让他来称帝,事后赵恒的这两个哥哥不知哪根筋抽了逐犯下大错,赵光义一气之下把他俩撤除皇籍贬为了庶民。

为此赵恒就是人在家中坐,福从外边来,不经意就捡了一个漏,顺势被赐封成了太子。赵光义执权大概2年左右就因病离世。而赵恒接着合理登基,第二次坐上了龙椅。他的那一句“听天由命”在后来渐渐成为人们的常用词,按当时封建迷信的程度来看,确实是一句非常有用的话语。对此大家觉得赵恒能这样回复皇帝,其智商算不算高呢?


猫眼观史


历史上的确有这么一件事的,题目里说的小孩是宋朝第三位皇帝赵恒。

宋太祖赵匡胤是赵恒的伯父,赵匡胤很喜欢自己的这个侄儿子,经常把他养在宫中同自己的儿子玩耍。

有一次,赵恒随父亲赵匡义一起进宫,看见了金光闪闪的龙椅,觉得好玩就上去坐了,正在和赵匡胤谈事情的赵匡义发现后吓得面色铁青,噗通一声就跪下向赵匡胤请罪了,没曾想赵匡胤没有马上发脾气,而是笑嘻嘻走到赵恒的面前,问到:你觉得当皇帝好玩吗?

这一问普通人肯定会吓得不知道怎么回答了,答好玩有谋夺皇位的嫌疑,回答不好玩又好像是藐视皇威,真的是陷入两难了,一旁的赵框义早就吓得六魂无主了,就怕自己被儿子所牵连。不料赵恒镇定自若,不紧不慢回答了四个字:由天命耳。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说做皇帝是听天由命的,是上天注定的。



这个回答让赵匡胤很是高兴,一是觉得自己这个侄子很聪明,二是这句话也刚好拍了自己的马屁,自己也是真命天子,是上天注定的。赵匡胤这一高兴,就没有追究赵恒了,要不然在那个时代,私坐轮椅肯定是犯上作乱,要被杀头的。这也说明赵匡胤是个比较仁慈的皇帝,不会乱杀无辜。

不过事后,赵匡胤多少也会有点想法,毕竟一个小孩子不可能情商会这么高,所以自然就联想到是自己的弟弟赵匡义教的,于是,赵匡胤对赵匡义多多少少有了提防之心。



赵匡胤死后,赵匡义就发动兵变,夺了侄子的皇位,说是替侄子代为管理,但实际上就是霸占。

赵匡义登上皇位后,其实并没有想要扶持赵恒的想法,一是因为赵恒当初坐龙椅的行为多多少少让自己被牵连,二是赵恒上面还有两个哥哥,继承皇位也轮不到赵恒。

可就是这么奇怪,赵恒的两个哥哥一个死掉一个疯掉,赵恒才有机会继承了赵匡义的皇位,成为宋朝的第三个皇帝。

所以说赵恒这个皇帝当得也是挺曲折的,与他小时候做龙椅说了“由天命耳”没有什么关系,但还真应了他说的那句话,他皇位的取得似乎真的是命中注定的。


煮酒温史


去故宫游玩,走到乾清宫去你最想看什么?龙椅。想一睹这只有皇帝才能坐的椅子的真容。龙椅,正是只有真龙天子才能坐,寻常人,就算你是皇帝的亲生儿子也不行。

如果你不小心坐在了龙椅上该怎么办,杀头大罪。可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人,年级轻轻,坐在龙椅上睡了一觉,皇帝问他“这龙椅坐的舒服吗?”他只回答了四个字,一语成谶,后来就当了皇帝。这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故事的主人翁应该是宋真宗赵恒,而故事里的皇帝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这天赵匡胤找自己的兄弟赵光义进宫商量点事,赵光义呢进宫的时候顺便带上了自己的儿子几岁赵恒,大人商量事,小孩子自然不感兴趣,就一个人跑去玩去了,玩着玩着就累了,想要睡觉,恰好这宫里就有把龙椅在那,金光闪闪的,赵恒就这么跑上去睡起来了。这一睡,在醒来的时候皇帝赵匡胤和父亲赵光义都站在自己面前,而且父亲的脸色极其难看,赵恒倒是不觉得有什么,说不定心里还在腹诽“不就睡了下他椅子吗,至于这么小气嘛”。可赵光义倒是吓的一身冷汗,他的儿子坐在了九五之尊的椅子上,这要是说的不好,那就是谋反大罪,诛九族的啊!赵光义赶紧将赵恒拉下来,并准备好好骂他一顿。

赵匡胤脸上倒是没表现出来什么不满,但心里怎么想我就不知道了。他笑眯眯地阻止了自己兄弟责罚侄子,还和颜悦色地问赵恒“皇位坐的好玩吗?”这句话,看似人畜无害,就像平常人家中的舅舅与侄子的日常对话,可天知道这里面隐藏了些什么东西。赵恒怎么回答的,他说“听天命耳”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龙椅坐的舒服不舒服都是听上天的旨意。我坐在这儿也是听上天决定的。谁能想到,若干年后,这个坐在龙椅上奶声奶气说听天命耳的小孩,真的顺应天命坐上了皇位。

这世间事真是无巧不成书啊!你觉得神奇吗?像是真实发生的吗?我倒觉得这应是野史杜撰的。哪会有这么巧合的事呢?光是赵光义带赵恒进宫议事就很不正常,一个大臣,皇帝找你有事,你还把孩子带上,何况为什么偏偏就是赵恒呢?赵恒是赵光义的三儿子,按理说也不该带他啊?未必当时的赵光义就像现在的人一样偏爱小儿子?再说赵恒在皇宫里玩耍就没有宫女或者太监陪伴,万一出点事怎么办?还有赵恒得多小才能不明白龙椅意味着什么,又或者说他既然不明白龙椅的意义,那又如何说出听天命耳这番话来的。疑点太多。

而且赵恒当上皇帝,完完全全是个意外,或许他都没有想过,皇位有一天会落在他头上。毕竟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三兄弟可是有金匮之盟的,皇位是要让他们三兄弟轮流坐的,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赵恒的。再说,他老爹赵光义背叛金匮之盟,不准备将皇位传给赵廷美也不会传给他赵恒,毕竟他上面还有两个哥哥,而且他又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都说无巧不成书了,赵廷美以蓄意谋反的罪名多次被贬,赵匡胤的四个儿子两个夭折,一个被赵光义逼得自刎,一个病逝;而赵廷美的两个儿子也没能逃过赵光义的逼迫;赵恒的两个兄长呢?一个太过正义,不满父亲对皇叔赵廷美的迫害,最终被二弟设计被贬,而赵恒二哥却在临门一脚时射空了,自己生病死了。皇位就这么巧合的落在了赵恒头上。

所以赵恒坐上皇位与文章开头的故事一点关系也没有,甚至这个故事的真实性都有待考究。民间的编剧可不比现在的狗血电视剧编剧差。


雨霁视角


这件事发生在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身上,当时那个小孩是赵匡胤的侄儿,要不然若是旁人做了龙椅,恐怕还来不及继承皇位,便被当作造反给处死了。

毕竟当皇帝,是古代无数人的梦想,但同时这也是个高危职业,时刻都有人期盼着皇帝出意外,好给自己制造机会。

赵匡胤看着自己的侄儿玩得正开心,觉得很惊奇,便摸着他的头,问了他一个问题:“当天子好当吗?”

赵匡胤的侄儿歪着头想了想,回答道:“由天命耳。”

《宋史·卷六·本纪第六》:尝登万岁殿,升御榻坐,太祖大奇之,抚而问曰:“天子好作否?”对曰:“由天命耳。”

这番对话在赵匡胤看来,只是叔侄二人打趣之言,毕竟他的江山是要传给自己儿子的,至于这个小侄儿恐怕只能得到一场富贵了。

但小孩的父亲,也是个颇有能力的角色,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拉着小孩的父亲一起喝酒,本来两兄弟喝酒是很寻常的事情,可他俩硬生生喝出了一件新闻——烛影斧声。

喝酒的第二天,赵匡胤这位年仅五十的开国皇帝便离奇去世,而小孩的父亲却拿出了一份能够助自己登上皇位的“金匮之盟”盟书来。

于是乎,本来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小孩,却一下子从皇亲,变成了皇位继承者的人选之一(他和自己父亲一样是老三,直到二哥不幸病逝后,他从成为继承人)。

《宋史》: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

小孩恐怕也没有想到,听天由命这件事之外,还有“事在人为”一说。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脑洞趣味历史


当年将军赵匡胤在弟弟赵光义的帮助下,通过陈桥兵变,结果赵匡胤黄袍加身,摇身一变成了宋太祖。后来在老太后的主持下,赵匡胤和赵光义定了“兄终弟及”的盟约。

编辑

但其中一段插曲差点让这一切改变。

有一次,赵恒随父亲赵匡义一起进宫,看见了金光闪闪的龙椅,觉得好玩就上去坐了,正在和赵匡胤谈事情的赵匡义发现后吓得面色铁青,马上跪下向赵匡胤请罪。但赵匡胤却笑嘻嘻走到赵恒的面前问:当皇帝好不好玩啊?

普通人要是这个时候肯定会吓得“失语”,但此时小小的赵恒不慌不忙的说了四个字:由天命耳。意思就是说,谁做天子都是上天注定好的,听天由命。

编辑

这个回答让赵匡胤很是高兴,一是觉得自己这个侄子很聪明,二是这句话也刚好拍了自己的马屁,自己也是真命天子,是上天注定的。

赵匡胤这一高兴,就没有追究赵恒了,要不然在那个时代,私坐轮椅肯定是犯上作乱,要被杀头的。

然而,事后,赵匡胤多少觉得很奇怪,心想这肯定是自己的弟弟赵匡义教的,于是,对他有了提防之心。

编辑

尽管如此,仁慈的赵匡胤还是没能防住赵光义。他死后,赵光义发动兵变,以替侄子代为管理,夺了侄子的皇位。后来把侄子晾在了一边,竟然真把皇位传给了小儿子赵恒。

当然,赵恒之所以能上位,也是经历了曲折的。

相传,唐末有一个知名道士——陈抟老祖,他一直隐居在华山修道,不但精于黄老之术,而且还擅长奇门遁甲之术,尤其拿手的是相面之术。

宋太宗赵光义听说了陈抟老祖的大名,派人从华山把他请下山来辅佐朝政。赵光义问陈抟老祖,我要去攻打北汉,收复山西河东地区,你看可不可行?

出人意料的是,陈抟老祖却闭目不答。赵光义见状,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立马派兵去攻打北汉了,结果大败而归。

赵光义就很生气,对陈抟老祖说:我请你来辅佐我,你倒好,什么主张和建议都不给我。

陈抟老祖还是不说话,第二天收拾了行囊又回到华山隐居了。

编辑

几年后,出乎赵光义意外的是,陈抟老祖不请自来,对宋太宗说:现在时机已到,可以收复北汉了。

赵光义听了将信将疑,但还是赶紧调兵遣将去进攻了。结果,赵军势如破竹地平定了北汉,从而让北宋的占领了整个中原。

这时,赵光义对陈抟老祖佩服得五体投地,一次,他又请教陈抟老祖立储君的事。

当时赵光义看好自己的第三个儿子赵恒,原因很简单:赵恒一生下来就与众不同。

编辑

相传,赵恒出生的时候,就有很多非常奇怪的征兆。赵恒的母亲有一天做梦,竟然梦到自己的衣服的大襟托住了太阳。要知道古人把皇帝称为天子,把皇后称为母仪天下,日就是指天子,月就是指皇后。而赵恒的母亲用自己的衣服托住了太阳,这预示着赵恒的母亲将来要做皇后和皇太后,她注定要生下天子。

不久,赵恒的母亲就怀孕了。十月怀胎,赵恒出生时,红光照耀着整个产房,接生婆把赵恒擦干净以后,发现赵恒的左脚脚趾头上有个“天”字,令人称奇不已。

赵恒出身的异相,再加上他从小聪明多智,因此赵光义一直看好赵恒。

尽管如此,赵恒也继位还是有难度,因为他前面还有两位哥哥,按照立长的原则,他基本是凉凉了。

编辑

然而,赵恒的两个哥哥后来竟然先后死去,赵光义当然把皇位如愿以偿地传给了赵恒。赵恒就是宋真宗,这当真应了他对赵匡胤说的那就话,四个字:听天由命。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这是说的宋朝的时候,宋太宗赵光义的儿子赵恒。当时还是宋太祖赵匡胤当皇帝的时候,赵恒可能偶然之间坐上了龙椅,结果让赵匡胤和赵光义看见了。

赵光义当时吓得不停的磕头认罪,赵匡胤可能就没太当回事,而且还问赵恒说龙椅好不好坐。

赵恒就答由天命耳,这好歹把眼前的危机给度过去了,赵匡胤也就没有在追究这件事情。

不过后来赵恒确实当上了皇帝,因为人在他前面有两个哥哥,但是一个疯了,一个早夭,所以最后赵恒没有费多大力气就登上了皇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