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孩子用手機玩遊戲,一管就急,怎麼辦?

梓浛媽媽VLOG


你好,家長朋友,你們眼中的高三學生應該是無時無刻都在埋頭學習看書刷題等,因為只有這樣你們才認為孩子用功了,沒有荒廢時光。其實這都是我們大人的理想情境,我已經帶過很多高三學生,發現有部分學生並不是一直待著學習,反而成績也很不錯。所以作為家長不要讓孩子無時無刻不在學習中。

一、高三的孩子尤其是現在這個階段,很多學生都有點焦慮,時間緊迫,知識漏點還有點多。所以孩子是需要轉變環境,需要釋放壓力的。而身邊的手機也就成了孩子的首選,現在很多高中生所知道的獲取信息的方式很少,拿起手機玩遊戲也就成了習慣。所以等孩子休息時,我們家長可以介紹幾種獲取信息的途徑,比如可以找頭條裡一些老師發的短視頻看,還可以下載一些英語單詞背誦軟件等。

二、家長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你們可以和孩子抽時間靜下心來談談,家庭良好的關係氛圍是可以促進孩子的成長的,包括學習。在和孩子談時還是要多走心,因為這階段的孩子已經過了青春期,開始有了防備心了。多溝通,才不會讓我們管理孩子時處於緊張而又尷尬的情境。

三、家長要平時一身作則,不沉迷與遊戲,電子小說等。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良好的環境是可以影響到周圍的人的。

在家庭教育中,爭吵只會惡化,唯有有效溝通才是有效途徑。


Cell702


據我瞭解,絕大多數孩子在希望獲得手機前,都對父母作出過保證,答應過條件。但真正得到手機後,所有的許諾都會被背棄。不是孩子不守信用,實在是手機太令人沉迷,孩子已無法自拔。

稱手機遊戲為電子毒品,並不為過。遊戲成癮與鴉片成癮有很多類似之處:最初只是新奇好玩,成癮之後難以戒斷,癮發之時,心情煩躁、坐立不安;最後完全成為精神支柱,須臾離開不得。

任何一名高三學生,面對即將到來的人生最重要的考試,都會有緊迫感和危機感。仍然無法擺脫手機的控制,天天機不離手,顯然已成病態。一說就急,哪裡還敢打罵?真要打罵他,說不定會直接和家長放對,後果不可預料。這就是溺愛放縱的苦果,只能自己品嚐了。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轍。首先,可以求助老師。一般來說,能擔任高三班主任的老師,都有比較豐富的班級管理經驗,如何把學生從沉溺中解救出來,多少也有些辦法。比如,專門跟孩子談心,給予鼓勵,效果比家長苦口婆心勸告的好。

為什麼呢?我們想想,孩子讀高三了,還沉迷手機,其實,自制力不夠只是顯性的因素,真正的原因,是對高考失去了信心,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意思。這時候,如果老師能給他信心,給他關心,讓他覺得,自己還有希望,老師還很關注他,或許,他就能振作起來,下定決心戒掉手機遊戲。

其次,高三學生應該是住校的,這位家長朋友說兒子天天手機不離手,是走讀嗎?這樣的話,建議住校。住校不能帶手機,這是學校的統一規定,大多數學生能遵守。藉此將兒子的手機留在家裡,半個月或一個月放一次假時,就算讓他玩個痛快,問題也不大。時間長了,對手機的依賴度就降低了。

如果沒條件住校,只能走讀,我還有一個建議,跟孩子談判:手機暫交家長保管,畢業後再還給他;同意的話,可以滿足他一個要求。這個要求,是他一直以來最想得到的東西,即使很貴,也可以咬牙答應。比如更好的手機、電腦等。只要順利完成高考,有一個好的結果,一切都好說。

手機幾乎已成為現代人身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剛識字的小孩子,到退休的老人,都對這方寸屏幕痴迷不已。手機已全方位入侵了我們的生活,想要將其與孩子完全隔離,是不現實的。對於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既要曉知以理,並加以限制,更要引導他們將身心投入到現實生活中來,在學習與人際交往獲得成就感,找到價值感,得到他人的接納。這樣,就不會對虛擬世界產生嚴重的依賴。即使會玩手機遊戲,也不至於沉溺其中不可自拔。


蘇州搏擊者少兒武館


冰凍三盡,非一日之寒。到這時候才著急,也行許晚了,據我瞭解,絕大多數孩子在希望獲得手機前,都對父母作出過保證,答應過條件。但真正得到手機後,所有的許諾都會被背棄。大人應該以身示教。稱手機遊戲為電子毒品,並不為過。遊戲成癮與鴉片成癮有很多類似之處:最初只是新奇好玩,成癮之後難以戒斷,癮發之時,心情煩躁、坐立不安;最後完全成為精神支柱,須臾離開不得。任何一名高三學生,面對即將到來的人生最重要的考試,都會有緊迫感和危機感。仍然無法擺脫手機的控制,天天機不離手,顯然已成病態。首先,可以求助老師。一般來說,能擔任高三班主任的老師,都有比較豐富的班級管理經驗,如何把學生從沉溺中解救出來,多少也有些辦法。比如,專門跟孩子談心,給予鼓勵,效果比家長苦口婆心勸告的好。為什麼呢?我們想想,孩子讀高三了,還沉迷手機,其實,自制力不夠只是顯性的因素,真正的原因,是對高考失去了信心,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意思。這時候,如果老師能給他信心,給他關心,讓他覺得,自己還有希望,老師還很關注他,或許,他就能振作起來,下定決心戒掉手機遊戲。其次,高三學生應該是住校的,這位家長朋友說兒子天天手機不離手,是走讀嗎?這樣的話,建議住校。住校不能帶手機,這是學校的統一規定,大多數學生能遵守。藉此將兒子的手機留在家裡,半個月或一個月放一次假時,就算讓他玩個痛快,問題也不大。時間長了,對手機的依賴度就降低了。如果沒條件住校,只能走讀,我還有一個建議,跟孩子談判:手機暫交家長保管,畢業後再還給他;同意的話,可以滿足他一個要求。這個要求,是他一直以來最想得到的東西,即使很貴,也可以咬牙答應。比如更好的手機、電腦等。只要順利完成高考,有一個好的結果,一切都好說。手機幾乎已成為現代人身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剛識字的小孩子,到退休的老人,都對這方寸屏幕痴迷不已。手機已全方位入侵了我們的生活,想要將其與孩子完全隔離,是不現實的。對於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既要曉知以理,並加以限制,更要引導他們將身心投入到現實生活中來,在學習與人際交往獲得成就感,找到價值感,得到他人的接納。這樣,就不會對虛擬世界產生嚴重的依賴。即使會玩手機遊戲,也不至於沉溺其中不可自拔。


人家有情是纏綿


倘若父母從小對孩子疏於管教,讓孩子成為一個“癮君子”,對手機愛不釋手的毛病,那等孩子長大後就很難糾正過來了。那麼我們該如何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避免他們手機成癮呢?在這兒,我分享這3個小技巧:

NO.1事前和孩子約法三章

給孩子玩手機前,先和孩子約法三章,比如完成作業或做完家務才能玩一次而且時間不得超過30min左右。為了避免孩子偷偷玩手機,家長們可以經常更換手機的密碼。

NO.2篩選優質的內容,引導孩子積極向上

有條件的家長們可以為孩子準備一部專屬手機,下載一些適合孩子觀看的動畫片或兒童電影,或者適合孩子聽得輕音樂,從而達到“啟迪智慧、照亮未來”的積極作用。

NO.3 特定場合不允許玩手機

要給孩子傳遞一個概念,玩手機要有“儀式感”,不可以走到哪兒玩到那兒,想什麼時候玩就什麼時後玩。在特定的場所是不允許手握手機的,諸如:餐桌前、睡覺前玩手機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引起孩子食慾下降或造成難以入睡。



打工帝


在這方面,我是“資深家長”,給您幾個建議,供參考。

首先,要知道不該“怎麼辦”,以免徒勞。已經高三了,再講理想,講大局是不行的,一方面是時間來不及,另一方面是您不見得會講,如果會講,現在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然後,利用“偶像”效應和攀比心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偶像,這個偶像不太可能是老師和家長。讓“偶像”旁敲側擊表達“看不起玩遊戲的孩子”這個觀點,這個不能轉述,也不能直接說。最好再順便通過這個“偶像”給孩子樹立一個攀比對象,成績比這個孩子好一些,但別太多。要講究點方法,不要以“家長請來的救兵”身份出現。

最後一點,電子信號干擾。切記不要直接斷網,不要沒收手機,會適得其反。WiFi和移動信號是都能夠干擾的。在“興頭上”斷線會讓孩子抓狂,又找不到發洩對象,還被隊友埋怨,會不自覺的恨上網絡和遊戲。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李易軒易經學堂


手機幾乎已成為現代人身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剛識字的小孩子,到退休的老人,都對這方寸屏幕痴迷不已。手機已全方位入侵了我們的生活,想要將其與孩子完全隔離,是不現實的。對於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既要曉知以理,並加以限制,更要引導他們將身心投入到現實生活中來,在學習與人際交往獲得成就感,找到價值感,得到他人的接納。這樣,就不會對虛擬世界產生嚴重的依賴。即使會玩手機遊戲,也不至於沉溺其中不可自拔


編號xlo


那就和他好好聊聊人生,多關注一下考試失利,會有什麼結果。另外,孩子打遊戲適當放鬆也是可以的,遊戲中也有很多人生道理能讓他體會。


黃叔講堂


手機摔掉,現在不把手機摔掉,將來他摔你家長


中考政治精講


跟他一起瘋過了一段時間就好啦


白雲華


我的兒子今年上高一,假期期間也是非常貪玩,這是他們這個歲數的通病,想想咱們十七八歲時也是如此,要慢慢談,娓娓說,曉之以情才可,切忌盲目打罵,這個時間正是叛逆期,不要適得其反才好,還有就是有的孩子本來就不喜歡學習,現在又不能上學,從而造成這樣的結果。還有一種孩子,聽話,懂事,就需要嚴格要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