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高考中,英语是主课。还各种考试必考?

橙汁比酒好喝


为什么在高考中,英语是主课,还各种考试必考?

您好!作为资深英语老师,已经多年没听到类似的问题了。乍一见感到挺亲切,也感到奇怪:中国走向世界已经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有人对此疑惑?

似乎是现在大家都已经接受了这样一个现实:英语很重要。其实,英语并不是一开始就作为中国的第一外语。中国大陆从1949年至在1960年代中期,因与苏联的关系极为密切,外语主要以俄语为第一外语,从1960年代中期以后,选择英语作为第一外语,1978年特别是1983年以后,英语(外语)是在高等学校升学考试中,和其他科目一样同等对待。从此,英语在中学课程中取得重要地位。

所以从这个变化中可以看到学习外语,学习哪门外语与世界经济政治的走向有很大的关系。

多年对英语的热捧中,始终有一种呼声存在,有人认为应该把英语取消掉。原因在于,很多人学英语困难,学业职称之路因英语而受阻;故而吹捧“外语无用论”,认为英语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应用价值,指责中国教育过分强调英语的地位,忽视中文素质的培养,中文文化处于受歧视的地位。

然而客观的说,因为英语的准“世界语”地位,如果没有大量熟悉英语的人才,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会产生负面影响。现代文明成果,多数都是用英语写成的,或者可以找到英语文本。与此同时,英语是国际交流中最流行的沟通工具,学好了英语,有利于我们走出去。从全球来看,印度经济的崛起就与他们官方语与英语有关。因此,英语这门技能,同样非常重要。

题主此问的画外音可能是对此不满。其实,英语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反感的是把一门语言当做材料来学习,对它机械地加以考察。实际是,作为教学指挥棒的高考,现在也是加强英语语言能力的考查,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们学习。

耸人听闻地说:不学英语,会后悔的,这就相当于自己给淘汰了。

好好学吧!英语像一扇窗,一扇门,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提高我们的格局。





微语心耕


英语是二十一世纪的两个工具之一,计算机是载体,英语是交流内容的表达形式;清朝不跟别国交流,结果别人用大炮把你的门轰开了,所以,现在很多学生不喜欢学英语,那是因为封建思想在作怪,终究会被社会所淘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