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具体的——致敬新冠疫苗志愿者

关注美熠,陪你侃一侃热点



爱必是具体的,只有这样,这爱才有意义。


如果你爱一个人,却浑然不知所爱之人的感受,没有为他做过任何一件他需要你做的事,只顾在那儿爱着,说着,感动着,那你只是爱上了自己的“爱”。


爱是一种很微妙的情感,说不清道不明。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一个人爱不爱你,不要听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挺有道理的。


爱是具体的,是累人的,是需要得到被爱者的实际反馈的。真正的爱是一桌饭菜,是早起晚归,是水电费房贷,是久逢相视的欢笑,是困境中的一个拥抱。


我们常被父母的爱感动,是因为他们日以继夜地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而不只是因为说了一句“我爱你”。


爱是具体的——致敬新冠疫苗志愿者


如果你说你爱故乡,却选择了逃离那一片穷乡僻壤,不闻不问,那这爱就只是你自己在头脑中营造的一种幻象,一种想法,比精神病人的臆想好不了多少。


有多少人像我这样,想着等我发达了,就回老家去捐款,修路修学校整治环境。但这个想法的实现却被现实所拖延。现实中的我们一有点钱,立马就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去了。


我很佩服那些回到农村去的人。他们名牌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大都市的高薪职位,没有出国移民,而是回到老家去发展农业畜牧业,去投身教育,去振兴乡村。


他们回到农村,不过是当一名农村报编辑,当一个村小学老师,或者当养猪场老板,却实实在在地在为家乡发展贡献着一份力量,这是游子对这片故土的爱。


爱是具体的——致敬新冠疫苗志愿者


我们正在见证历史,我们也正在书写历史。我们每个人在这一场疫情中的行动都将成为后人研究这一历史事件的例证。


我们说爱国,而爱是具体的,那我们又为这个国度做了些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要实现全民免疫要靠疫苗。疫苗是将病毒人工灭活或减毒等方法制作出来的用于预防疾病的制剂。


目前,我国的新冠疫苗的攻关已经到了临床试验的阶段,即人体试药。但在这一阶段的疫苗,谁也不知道它的安全性,会不会有副作用,有没有后遗症。


我们一听到新冠病毒就逃得远远的,甚至有些人路上遇到一辆“鄂”字牌的汽车都犯怂。但对抗病毒和疫情,总得需要有人逆行,医学专家、医生、护士、政府工作人员等等。而值得我们感恩的逆行者还有

注射新冠疫苗的志愿者。因为他们是第一批的探路者。


爱是具体的——致敬新冠疫苗志愿者


第一期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的志愿者一共108人,分成低、中、高三个剂量疫苗组,每组36人;要求是没有感染新冠肺炎病史的健康人,并在隔离观察14天后,再坚持完成6个月的研究随访,整个过程都要接受血液样本采集。


靳官萍,35岁,从事医药行业;

任超,36岁,退伍军人,常跑马拉松;

朱傲冰,27岁,大学生,退伍军人;

闫女士,47岁,家庭主妇;

陈梦桥,自由电影人;

阿明,41岁,私企老板;

……

他们是武汉地区的常住居民,他们本该庆幸自己逃脱新冠病毒的魔爪,却本着对国家的热爱,对专家组的信任,而选择了以身试“药”。面对网友“伟大”“英雄”等夸赞,他们却说,“我们只是做了一件能做的事。”


参加临床试验的志愿者,其实跟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却比我们更多地想为这个国家做一些事情。这是他们的爱,对国家的赤子情怀,平凡而伟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