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田呼吸法怎么练?

杨荣健2


人生在气交之中,所采用的空气,是地气升上来的阳气(水中的氮气),天降下的阴气(氧气)。空气中含有78%的氮气,21%的氧气。氮气上升,氧气下降,所以氮气属阳性,氧气属阴性。人在地表只能采用地中升起來的氮气,天降下来的氧气。

人有两个鼻孔,左右鼻孔是交替工作的,婴幼儿间隔时间短,随着年龄增长间隔时间相应延长。左鼻孔纳气通过冲脉入腹腔进入三焦(气存丹田),留用氮气,进入卫气之中;右鼻孔吸气通过气管入胸腔进入肺,留用氧气,进入血液之中。人还有第三套采气系统,饮食时“气味合而服之”,天之六气,地之五味及水和唾液共同混后人胃肠,实现“补精益气”的效果(产出营卫二气)。通过气味合服胃肠产出后天之本。

中医养生有服天之气,入胃腸叫服天气咽津液,气功中叫“筑基”。有吸天之气,入胸腔叫胸式呼吸。有纳天之气,入腹腔叫腹式吐纳。呼吸与吐纳的区分是:呼吸是自律的无需人为调控,肺泡内是负压大气自主进入。吐纳要人为调控,训练左鼻孔纳气经咽进入冲脉,同时还要收肛关闭会阴穴防止气直达足少阴络脉到涌泉穴。只有关闭了会阴穴冲脉中的天之气才能进入三焦,实现“气沉丹田”,腹腔才能鼓起来。


汤谷冲霄


丹田呼吸法:

采用站姿或坐姿(盘坐或坐在椅子上、床边均可)。双掌虎口交叉,左掌在里,右掌在外,双掌叠掌轻贴下丹田处(脐下约三横指处)。舌抵上腭,意想下丹田,行顺腹式呼吸法。慢慢地吸气,小腹渐渐地鼓起。继而,慢慢地呼气,随着缓慢的呼气,小腹渐渐凹陷恢复如初。一吸一呼为一次,如此一吸一呼,循环往复的练。练10一一15分钟。接练下式。

双掌往腹前画弧,双掌十指间间距约2一一3寸,成抱球状,双掌掌心冲腹,离腹约2一一3寸远,意想下丹田一会儿后。接着按上述的顺腹式呼吸方法修练,同时要加上相应的意念和双掌的一些动作。即吸气时意想小腹是个汽球,随吸气汽球(小腹)渐渐鼓起,双掌因汽球(小腹)之澎涨被慢慢往前推移,接着慢慢地呼气,随着呼气小腹慢慢地凹陷如初,呼气时意想汽球逐渐变小,变成鸡蛋大小至小腹中心,手掌亦恢复如初。如此一吸一呼循环往复的练,练10一一15分钟。

收功:双掌左掌在里右掌在外,叠放置下田处,意想将全身内外之灵气收回下田三分钟。练功完毕。

按照上边的方法修练,慢慢地就会熟练的掌握丹田呼吸法,练功时要注意意念、呼吸、动作高度协调。三者配合越协调,越容易早日练成丹田呼吸法。


静中乾坤大


丹田呼吸法,并非以丹田代替呼吸系统呼吸,而在于通过意守丹田之中的调整呼吸,达到调整精神系统状态、改善血液循环,清理心理杂念,缓解消除疲劳的效果,从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怎么理解丹田呼吸法

丹田呼吸法,是当今习练气功、放松术、冥想等健身锻炼活动的一种调息的方法。它是锻炼时用的,并非平时所用。

丹田,原是道教修炼内丹中的精、气、神时用的术语。炼内丹,是在天人合一理念指导下,以人体为鼎炉,精气神为药物,注重周天火候炼药,而在体内凝练结丹的修习活动。

丹田分为上丹田(两眉中点印堂穴空间,称聚神所在)、中丹田(两乳中点,膻中穴空间,称宗气所聚)、下丹田(脐下三寸关元穴空间,称聚精之所)。


丹田呼吸法的组成要素

丹田呼吸法的要素有两个:一是意守。调整呼吸时,根据想要调理的方面,意守相应的丹田。二是调息。分为一吸一呼、一吸多呼、一呼多吸和多吸多呼。

1.意守。一般原则:女性,以意守膻中为主,因为守丹田易干扰月经周期。男性,以意守下丹田为主。而意守印堂,多做神经衰弱或负面情绪严重时使用,亦可作为意守转换。比如,习练放松术时,因为印堂活跃最高,可先守印堂,意如从印堂进气,几个呼吸周期后转入意守膻中,亦可再接转小腹关元。如果直接意守膻中,功夫不到者神经系统接纳度不够,影响效果。

2.调息。

■调息的作用。正常情况下,人的器官供氧是持续平稳的。经过调息,改变了原有的供养状况,激发植物神经的再平衡,达到生理代偿效果,强化了器官的健康。实际是对器官供氧的饥饿疗法。

■调息类型的选择。不同的锻炼活动,对调息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原则,按意守区域划分,位置越往上,调息宜短; 越往下,调息宜长。不管是呼和吸,最拉长的是意守下丹田。这是由意守性质决定的:神者最为活跃而发散、气者次之活跃而飘移、精者稳定凝结。

丹田呼吸法的习练方法

1.阶段习练。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一种类型,习练一个阶段。避免习练类型短时间更换频繁,身体需要不断适应,效果不巩固。阶段时间至少半年以上。

2.融合习练。要把习练融于自己工作生活之中。比如听会议时可做,睡觉前可做,看电视时亦可做。

3.坚持习练。只要定下决心学习这种锻炼活动,这辈子就是它了,一定要坚持下来。不坚持尝不到甜头没感觉,不坚持不会有效果。

感兴趣的朋友可关注,交流习练体会。


2019东子


不论大家怎样去评价,我的答案对与错。我还是想正确告诉你,传说中的丹田呼吸法是不存在的,再往白里说,人的丹田不是呼吸器官,不论你练什么样的功法,丹田也是不会呼吸的,自然就不存在丹田呼吸法这么一说。人体上唯一的呼吸器官就是肺,平时我们的呼吸方式叫浅呼吸,也叫胸式呼吸。而练气功是为了挖掘人体的呼吸潜能,通常采用深呼吸法,也叫腹式深呼吸。分顺式和逆式两种。再说丹田是储存人体元气的地方,练气功第一点就是增加丹田里的元气量,功法里通常叫筑基。现在好多人错把练功中的气沉丹田叫成了丹田呼吸法,其实是两回事。气沉丹田是五气朝元的一部分,长期练气功的人都知道,腹下丹田里的元气是人体能量,而不是腹式深呼吸的氧气量。


传统养生大周天传人


腹式呼吸。开始吸气时全身用力,此时肺部及腹部会充满空气而鼓起,但还不能停止,仍然要使尽力气来持续吸气,不管有没有吸进空气,只管吸气再吸气。然后屏住气息4秒,此时身体会感到紧张,接著利用8秒的时间缓缓的将气吐出。吐气时宜慢且长而且不要中断。做完几次前述方式后,不但不会觉得难过,反而会有一种舒畅的快感


阳光明媚37138641


我是韩迷-为你回答

丹田呼吸法:

练法:左手手心向内,以内劳宫穴对准肚脐(神阙穴),捂在肚脐之上。右手手心向内,内劳宫穴对准左手外劳宫穴,捂在左手之上。即两手手心向内相叠,盖在肚脐之上。两手劳宫穴对准肚脐。然后放松身体和精神,保持姿势不变,自然呼吸即可。

姿势不限,或坐或立或仰卧均可。只需注意身姿端正,不左歪右斜,不弯腰驼背就可以了。

环境要求:最好选择空气清新之地,山清水秀之地最佳;如果在室内,至少保持空气干净。安静之处最好,实在找不到静谧之地,选个不太嘈杂的地方也凑合。

要领提醒:

1、不要刻意去做深呼吸!不管你以前是不是练过瑜伽、气功、太极拳、站桩、意念等等,不要把那些运动的要求照搬过来。正经的内家功夫必须注意自然而然,不能掺杂任何人为造作的东西。所以刚开始一定以呼吸自然为上!一定以呼吸自然为上!一定以呼吸自然为上!重三!

随着心态的平静和身体的自我调整,呼吸会自然深长,那才是真正的深呼吸。自己鼓肚子、瘪肚子的不算!

(多说一句:你要想玩那个不如去做仰卧起坐!)

2、心静之后,体会(注意是体会,是去发现有没有,而不是自己做出来)呼吸的源泉在自己腹部深处,然后把注意力淡淡地(似有似无,不要刻意)放在那里——这是给自己的体会找个目标,我要体会哪里啊?体会那里!这么个意思。而不是通过意念引导什么,也不是意念导引,这是有本质区别的,切切!这是,逐步体认是通过肚脐在呼吸。如果肚脐区域发热,即是得法了。如果不热,切勿强求,自己想像出来热感是不算数的!

特别提醒注意:从里面热出来和表皮热的感觉是不同的。不是用手悟热的,是从身体内部热起来的。

一切都是通过你自己去发现,而不是自己去做出什么!跟你练了一个月俯卧撑,然后发现自己肌肉强壮了没有本质区别!是一个意思!肌肉强壮是你做俯卧撑的结果,而不是你在做俯卧撑时老在琢磨我往肌肉里注射点什么它就长大了。

时间要求:每次不低于30分钟。平时随时可做,亦可代替午睡休息。又可当作晚上睡前的预备活动。


韩迷


丹田呼吸法是借用丹田的气来改善和增加肺呼吸功能的方法。丹田是练功人储存能量的地方,就是中医说的元气,元气是人一出生就带来的,但随着人年纪增大而慢慢减少。人如果元气不足就会腿无力,腰不直,说话没劲,出现衰老。练功的人就是让这气减緩或者不减反增。丹田呼吸法是借丹田的气,推动胸隔膜,让肺收缩扩张空间增大,从而达到增加肺活量的目的,方法是呼吸时小腹尽量内收到后腰并上提,吸气或者呼气。这方法类似自己作人工呼吸。勤练有好处。


淄博泥人李


所谓丹田呼吸,是指意守丹田时进行的呼吸。或者说站桩时,一呼一吸意在丹田,谓之丹田呼吸。不是用丹田进行呼吸,那是一种感觉,人主要只能靠肺进行呼吸,还有皮肤呼吸(那是一种辅助形式的呼吸,不是主要的)。丹田呼吸与脐呼吸、踵呼吸一理,均是意念为之,即用鼻呼吸(肺呼吸)时,采取逆腹式呼吸法意守着那里而谓之。大致如比,不喜勿喷!


手机用户智谋


都在放屁。我在做功,深有体会。不狂言。随便。没有那么罗嗦。规划条条。功夫到水之成。水到渠成。


曲绵波


打坐,排除杂念,气沉丹田,意领气动,腹式呼吸,吸气如闻花香,呼气如叹气,使气从任脉升到督脉降,打通任督二脉,入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