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師和窺基和尚的故事(下)


玄奘大師和窺基和尚的故事(下)

來自長安的黃芪老師繼續講述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大師取經回長安後的經歷,以及他著名的弟子——窺基大師的有趣故事~

黃芪老師,長安終南山文化中浸潤多年,頗有感悟,常在山中行走,訪名士,問道參學,對長安歷史文化如數家珍,皆可歷歷道來。

黃芪老師繼續給大家分享大唐氣象,長安文化,帶大家回到盛唐,感受盛世文化的心胸氣魄。

民族脊樑,法門領袖,玄奘大師,被稱為中國最厲害的留學生。我們最熟悉他的是他一路西行去印度求法,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寫出《大唐西域記》。從印度取回真經之後玄奘大師被迎回長安,這之後又發生了哪些動人故事呢?

讓我們繼續聆聽大唐玄奘大師和窺基和尚的故事。

(邊聽音頻邊看文章哦~)

玄奘大師和窺基和尚的故事(下)

興教寺

興教寺

這個寺院是我經常去的一座古剎,名字是唐肅宗當年題寫的。意為玄奘大師和他的弟子曾大興佛教,這裡是玄奘大師和他的兩個弟子原測和窺覬長眠之地,他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在現今的長安區樊川北邊的少陵園,我們詩聖杜甫稱為少陵野老,他的 祖籍就是這裡的,也在這裡生活過,樊川更了不得杜牧曾在這裡長期居住,被譽為唐代王公貴族的後花園,很多唐詩都產自這裡,風景很好,站在少陵園上就可以看到巍峨挺拔的終南山,這一帶古蹟眾多,有華嚴寺,淳風觀,杜甫祠等等,所以推薦大家下次如果有機會可以在這裡遊學參訪。

整個寺院很大,裡面有三座塔就是玄奘大師和他弟子的千年靈骨塔。

貞觀20年,大師奉詔到洛陽謁見唐太宗。李世民起身迎接,並對大師的出國不報表示理解,大師當年從印度回來的時候玄奘大師盛讚唐太宗“德籠九域,仁被八區”的威德,唐太宗特命房玄齡負責一切譯經事宜,一切費用全部由國庫提供 。

貞觀22年,大師47歲,完成了《瑜伽師地論》的翻譯工作,應詔赴玉華宮。自此,玄奘大師與唐太宗已非一般的群臣,而是改群臣為兄弟。

太子李治即位後,大師還任慈恩寺專務翻譯。永徽三年,大師五十一歲,為了安置從西域取回來的佛經、舍利和佛像,經唐高宗許可,大師在慈恩寺建造一塔,塔形仿印度的雁塔。

大師在譯經的同時,還經常為弟子們講解經義,培養出一批青年學者並影響及日本、朝鮮,至窺基法師,確立了法相唯識宗。玄奘共譯佛經75部,1335卷,撰《大唐西域記》十二卷等。並將《老子》譯為梵文,介紹於印度。

龍朔三年,大師六十二歲,冬十月十二三日,《大般若》的譯製工作方乃收筆。合成六百卷 。這個時期,大師自覺體力衰竭,所以當麟德元年,大眾啟請翻譯《大寶積經》時,大師只勉強譯了數行便停了下來,對大家說:“我到玉華宮就是為了翻譯《大般若經》,這部經的規模和大般若相同,我的生涯將盡,死期已到了,沒有氣力再譯這部經了。”弟子和大眾聽了,都流下了眼淚。

二月五日夜,弟子問大師:“和尚決定得生彌勒內院不?”大師說:“得生。”說罷吉祥圓寂。玄奘大師圓寂於玉華寺,唐高宗聽到這個消息以後非常傷心,對大臣說:朕失國寶,國失棟樑!並且命令大臣大師安葬費用都由朝廷來出,大師靈柩回來以後,每天前往哭墓的人成百數千、 大師最後埋在了我們西安東邊的白鹿原。當時皇帝給玄奘大師的尊號是大遍覺,意為完全覺悟的人,認為玄奘已經達到菩薩境界。

大師翻譯的最著名的一部經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他把百萬字壓縮到268字,每個字都有它一定的含義。是瞭解佛教的核心經典,歷來很多人靜心求智慧保平安抄寫讀誦,無論寺院,達官貴人老百姓在大家心目中影響力都很大,這離不開玄奘大師的努力。

玄奘大師和窺基和尚的故事(下)


三車和尚的故事

說是當年玄奘法師到印度取佛經,翻過雪山,在一座山頭,別處到處都是雪,只有這個山上沒有雪。玄奘就去一看究竟,發現了一條又長又粗不同尋常的頭髮辮子,他看了半天,認為這裡頭可能不是這個劫數的人。於是就挖出一個非常巨大的羅漢,正在打坐禪定中。玄奘大師用引磬把他喚醒。那位羅漢出定後,說自己是迦葉佛末法時期的僧人,自己修行得定,在這裡入定等待釋迦牟尼佛出世,好跟釋迦佛學習。

玄奘法師說:“釋迦牟尼佛已經圓寂一千年了。”

羅漢說:“那我接著入定等待彌勒佛出世吧。”

玄奘法師說:“你不必等了,萬一你又錯過了怎麼辦。釋迦牟尼佛雖然涅磐走了,但教法還在,我現在去取經,我告訴你,你去東方的長安,有一所最豪華的宮殿去投胎,等我取經回去找你,你跟我一起學習和弘揚佛法。”羅漢一聽有道理,便入滅去投胎了。

玄奘法師回到長安,滿以為羅漢會投胎到皇宮,沒想到羅漢找錯地方,投到尉遲恭家。玄奘法師就去度他,然而那活羅漢入胎,仍有隔陰之謎,不能記得前世。跟玄奘說:“要我出家也行,要一車酒,一車肉,一車美女陪伴,我就出家。”玄奘大師當即答應。

當尉遲公子步入佛門,聽到寺院的鐘鼓聲,喚起前生的記憶,這才大悟,退回了三車,潛心修行,終成一代宗師,因為這個事情,窺基法師又被稱為“三車祖師”。

玄奘大師和窺基和尚的故事(下)




音頻:三維湯~黃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