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弹筒怎么用?

于无声处34


1935年6月,浙省保安处长俞济时奉命率领三个最强的保安团(第3、第4、第7)入鄂,在宜昌接收被红四方面军打垮的杂牌军第58师余部,这也就是第74军成军时的两个主力师之一。黄埔一期的嫡系再加上俞飞鹏主管军需,所以重建后的第58师次年就被列为“调整师”名单中,装备也非常精良,在1937年开赴淞沪战场之前,所部拥有的掷弹筒数量高达243具。

(这个姿势不准确,脚部错了)

列位可能要问,还没打上鬼子呢,怎么就有了缴获的掷弹筒呢?当然不是从日本人手里夺来的,而是民国兵工厂1934年根据日式“大正十年式掷弹筒”仿造的,并且数量不多,第58师能够一次性装备200多具,显然还是因为有通天的关系。那么在抗日战场上,为什么鲜见我方的掷弹筒有较好的战绩呢?一言难尽,说来话长。

先说这个“大正十年式掷弹筒”,它是日本陆军1921年定型和开始生产的,到全面抗战爆发的1937年列装了大约7000具,属于早期型轻型掷弹筒,被盟军武器专家称为“膝盖迫击炮”。为啥这么叫呢?因为这东西结构还不精良后坐力极大,如果错误地用大腿作为射击支撑的话,大腿当时就算废了,不养几个月都走不了路。

(这个靠点谱)

这算是一个毛病,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十年式掷弹筒射程非常有限,发射九一式手榴弹最大射程是175米,在战场上的威力自然大打折扣。最严重的缺点,则是十年式掷弹筒属于“滑膛式”,也就是炮管里面没有膛线,懂行的自然明白,如此该炮的精度就不咋靠谱了,完全要凭射手的经验和感觉,按民国时期中国军队的训练水准和弹药供应水平,打不准是正常,打得准才怪了。

许多人称谓掷弹筒为“轻型迫击炮”,也对也不对,它确实有跟迫击炮一样的特性:曲射、前装、轻便,但是发射原理又有所部同,迫击炮是利用炮弹的重量落到底座上击发引信,炮弹装进去后什么也不用管,只需要捂耳朵听响就可以了。而掷弹筒发射的榴弹重量小,是必须射手用手动控制用来击发的“引铁”,才能通过底火把榴弹打出去。

(大正十年式)

从1937年起,日军全面换装十年式的改进型“八九式掷弹筒”(1929年定型),并且一口气生产了12万具,成为二战日本陆军装备数量最大的轻武器之一,对我方的机枪阵地、迫击炮阵地和隐蔽工事威胁极大。“八九式掷弹筒”改为线膛,同时专门配套研发了“八九式榴弹”,不仅准头提高了,射程和杀伤力也增大了,有效射程为500米,而最大射程则达到了670米。

两者的口径是相同的50毫米,那么如何区分这两种掷弹筒呢?首先是尺寸,“大正十年式掷弹筒”全炮长413毫米,而“八九式掷弹筒”全长608毫米。另外八九式增加了底座(专业称谓为“驻板”)的厚度和筒壁厚度,自然全炮重也就上去了,前者的重量仅为2.6公斤,而后者达到了4.7公斤,另外前者的方向照准线为红色(在筒身上半部分),后者则为白色。

(引铁和整度器)

掷弹筒的正确操作方式,以跪姿为例:射手左手持筒身,左臂伸直靠近左膝内侧,将驻板前端据左脚的内侧中心固定好(压住),右手则用来控制引铁。射击时头部要保持垂直,左眼和方线照准线与射击目标要成直线,然后根据所需射程调节筒内的“整度器”和筒身仰角,完成上述动作后拉动引铁击发。听起来很容易,但是在战场上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准备和射击,并且能够击中目标,可并不容易。

因为掷弹筒没有支架也没有瞄准具,同时圆柱形的榴弹也没有尾翼(迫击炮弹是有的),还要考虑风速等情况,所以发射稳定性和射击精度都实在难以保证,只有经验非常丰富的射手才能做到首发必中,能够在试射一发后随后击中目标的,都是高手。日军中严格训练过的老兵命中率能达到达95%,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水平。不过“八九式榴弹”的杀伤半径有5到8米,再加上50毫米的口径,即便弹着点有点误差,威力也是不小的。

(卧姿射击)

日军的“八九式掷弹筒”大面积列装后,大正十年式掷弹筒并未退出战场,而是主要用来发射信号弹、烟雾弹等特种弹种。中国军队直到全面抗战爆发后,才发现八九式的厉害,早期吃了很大的亏,于是也开始仿制,于1938年仿制了出一款新式掷弹筒,被命名为民国二十七年式,大约生产了40000多具和150万枚榴弹,但是质量一般且训练不足,所以战场应用不及日军。

八路军也曾经仿制过“八九式掷弹筒”,单方面称为“50小炮”,条件所限制造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在我方火力贫弱的敌后战场上却很有效果。小时候看《敌后武工队》的连环画,清楚地记得武工队员在房顶上用“50小炮”打击日伪,当时还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后来才明白,原来就是边区兵工厂仿制的掷弹筒。

(美军试用膝盖迫击炮)


度度狼gg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上图是萨沙的收藏。


掷弹筒的使用方法很简单。

以89式掷弹筒为例,首先将榴弹的保险销去掉,将榴弹放入掷弹筒中。

然后拉动击发杆,掷弹筒的撞针就会撞击到榴弹的底火。

榴弹的发射药被点燃,大量气体被释放出来,推动榴弹向外飞出。

89式掷弹筒是有膛线的,所以精度高,射程也远。

但膛线导致加工难度增加,对于榴弹的要求也高。

为了保证榴弹配合膛线,就必须使用紫铜的弹带。

这会使榴弹底部的“弹带”部件均匀膨胀并嵌入膛线,从而让发射筒的炮弹以下形成密封。

另外,掷弹筒没有迫击炮这么复杂,所以只能通过调节杆伸入发射筒的尺寸,来调节炮弹与发射筒底部的距离。

距离越短则射程越远,反之则越近。

掷弹筒因为这种设计,发射时候的声音很小,不容易暴露掷弹筒手,相对比较安全。

二战中,日军掷弹筒起到很大作用。

但是,二战结束以后,尤其是中国出现了大量轻型迫击炮以后,掷弹筒很快就被淘汰了。

原因不复杂,掷弹筒的加工并不简单。

首先榴弹需要加工紫铜弹带,无论紫铜还是弹带的加工都比较复杂。

另外,掷弹筒采用线膛的话,弹筒本身加工也不容易。

所以,抗战中国军和八路军仿制的掷弹筒,都是滑膛结构,没有才行膛线,就是加工太复杂。

另外,掷弹筒最大问题是精度。

同轻型迫击炮不一样,掷弹筒没有稳定的底座,完全靠一支手扶着固定。

所以发射掷弹筒的时候,不免会出现晃动。这样榴弹出膛必然会有误差,无论射手技术再好也不能避免。

另外,掷弹筒没有精确的测距和瞄准机制,只有概率瞄准设备。

所以掷弹筒是否命中,百分之八十以上要靠射手本人的经验,甚至手感。

如果射手是个老手,可以能做到每发都击中。

如果是新手,往往就是白白浪费弹药。

而且,掷弹筒小组是2人,一共只能携带16枚榴弹。

掷弹筒榴弹的威力和手榴弹基本一样,所以对于精度要求很高。

如果不能准确击中,爆炸就很难造成损失,作战效率很低。




萨沙


掷弹筒操作挺简单,但要打准比较难,非常考验经验。


简单的说下操作吧,日本八九式掷弹筒没有支架,因此只能用手扶着,呈45°角朝向目标

至于如何确定45°,它在身管上有个气泡水平仪,瞄准的时候看这个泡泡就行

瞄准的话,在炮身管上有一条线,拿着条线对准目标方位

然后就是估算目标距离,掷弹筒下边有射击刻度表尺。而且有两套表尺

一套是最大射程190米,用于发射10式手榴弹

另一套是最大射程650米,用于发射专门的八九式榴弹

通过下图红圈处的这个旋钮来调节射程。

其实原理是简单的,它这个距离调节实际上是加大榴弹在炮身中的入膛深度。越深入,榴弹就被发射药加速时间越长,射程也就越远。

总结就是,将掷弹筒朝目标斜向支好,通过气泡水平仪定好45度角,将身管上的瞄准线瞄向目标位置,然后塞入八九式榴弹或者加了发射药的10式手榴弹,判断目标距离,调节射程表尺,扣动扳机


疯狗的轻武


小日本的89式掷弹筒弹是线膛武器,使用高低压发射原理。

第一,其实日本掷弹筒的原理并不是很复杂,就是一个依靠高低压原理发射的掷雷器。掷弹筒所使用的榴弹,它的底部有个发射药室,里面装着发射药。



第二,榴弹底部的中间那个孔,安装有击发火帽。扣动扳机后,螺杆中间的击针,击发榴弹底部的火帽点燃发射药。



第三,射手通过调节右侧的那个射程螺母,来调整螺杆在发射管内的长度。螺杆在发射管内的长度,决定了榴弹和发射管底部的空间距离。掷弹筒就是通过调节这段空间距离,来调整发射时的膛压,膛压的大小决定了掷弹筒的射程。

日军在二战中使用过大正十年掷弹筒和八九式掷弹筒。

日本人独有,跟美国人打仗时没卵用,跟中国人打仗的时候无敌,典型的欺软怕硬武器。可以说,掷弹筒就是专门为中国战场设计的武器。不过,这句话另一面的意思就是别的战场都不适应。



资料显示,1922年日本人开发了一款射程200米的垃圾掷弹筒,后来1929年他们觉得这东西太垃圾,开发了另一款射程500米的改进型掷弹筒。


日军在1937年的凇沪会战中日军首次使用掷弹筒发射催泪性气体和喷嚏性(呕吐性)气体,使中国守军很多士兵失去意志。

到了1938年的武汉会战期间,由于日军遭遇国军多次围歼和更为顽强的阻击,日军使用毒气更加肆无忌惮并开始使用剧毒的糜烂性毒气芥子气和路易氏气,造成中国士兵的大量伤亡,日军无视人权与海牙公约,大规模使用生化武器,给中国人民带来严重伤害。

Ghoul内幕


掷弹筒结构组成和射击原理:日本二战中对于掷弹筒非常的热衷,研制出了数个型号,结构都大同小异,区别在掷弹筒抛射筒的长度有所不同,掷弹筒由抛射筒、炮筒支柱(也叫炮筒脚)、底座(也叫脚板)三大块组成,另外还有简单的机械面准具,支架,背带,方便使用。日本掷弹筒的口径约50毫米以下,通常抛射筒长260厘米左右,炮筒脚长17厘米左右。整个的重量约2.7公斤,还是很轻便的。日本的掷弹筒所发射的弹药有两种数个类别,一个是专用弹,这个小炮弹由碰炸引信,弹体和尾部发射药组成,和子弹差不多,不同的是发射药筒和弹体是连在一起出膛的,发射药筒底部有火药气体释放孔,利用火药气体压力把炮弹弹射出去,射程300米~500米左右,最大700米,不过没什么实战意义,打不准,炮弹重约一斤三两,有效杀伤半径5米左右,看来日本的弹药技术也不咋滴。


掷弹筒的发射构造和发射方式:日式掷弹筒采用筒口前部装弹,装弹前先拉下弹筒脚杆里面的发射机,发射机(击发杆)由弹簧支撑,顶部有一个撞针,有一个扳机,用一段小绳子栓着,装弹后,一个手抓住炮筒,一个手拉扳机的绳子,利用机械瞄准具简单的概略瞄准,感觉差不多了就拉动扳机绳子,弹簧推动发射机前进,顶部击针尖撞击炮弹底火,引燃发射药,发射药爆燃的火焰膨胀气体通过泄压孔进入发射筒,形成高压,迫使炮弹摆脱静引力沿炮筒加速前进,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发射。由于发射药筒和弹体相连,所以没有留膛残留物,可迅速发射下一发。理论上每分钟可以发射30发。掷弹筒发射频率低于迫击炮的原因就在发射机上,需要一发一挂机待发,类似于栓动步枪。但实战中这个射速是办不到的,主要是弹药携带量有限,一个两人小组携带16枚,4枚一个弹袋,一人8枚。


日军掷弹筒所发射的弹药:榴弹是主要的弹药,也是专用的制式弹药,除了榴弹可还以发射日本特有的圆柱形的手榴弹,但这个手榴弹的弹体采用的预制的破片造型,而且是外面有预制槽线,因此气密性不好,发射距离近,二战中日本也用掷弹筒发射毒气弹,这是违反日内瓦公约的,但日本鬼子完全没有人性。掷弹筒由于发射药是固定的,所以距离的调整主要靠发射筒的角度,45°时最远,超过或低于这个角度就近。另外,虽然有瞄准器,但不好使,主要靠发射者的经验,在弹片横飞的激烈场面也会使用受限,主要是射程近。但二战鬼子的对手实力都很弱,所以有它逞强的地位。


掷弹筒主要由日本在二战中使用,其它国家也有使用,但没有日军广泛,虽然重量轻,携带方便,便于使用但也有固有的缺陷,射程、精准度、杀伤力都有所不足,导致掷弹筒并没有走下去,战后也有仿制改进型,但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作战理念也发生了改变,掷弹筒逐步的退出历史舞台。

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探讨指正,欢迎你的关注,图片来源网络。


兔哥42928


掷弹筒,二战时期,曾经大量装备侵华日军,是日军步兵的主要支援火力,经常被用来敲打对手的轻重机枪;在太平洋战争中,又让美军海军陆战的马润们吃足苦头,对单兵这种战场上的有生力量,杀伤力可谓非常大。其实,就是一门超轻型的迫击炮,主要特点是射角大,弹道弯曲,可用来杀伤躲藏在工事和隐蔽物后的敌人,或者在远距离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射程因型号不同而有所区别,有效射程一般不会超过500米。
炮重不超过3公斤,一个单兵即可自行操控,随身携带8发50mm的榴弹,弹重每枚不过数百克,杀伤半径约10米,射程因型号不同而有所区别,有效射程一般不会超过500米。至于掷弹筒的发射,也是非常简单的,先拔掉榴弹上的保险销,再将榴弹放入掷弹筒中,大致对准目标即可,用手拉击发杆。
当然,也可以将掷弹筒置于地面,用脚丫来踏击,也可发射筒内的榴弹;关于掷弹筒的发射方式,兵器类杂志、战争书籍、网络上都留存有图片。
掷弹筒的发射,全靠射手的经验,能否顺利击中目标,射手个人技术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经验丰富的掷弹手,才能准确地击中目标;因此,就其射击精准度来说,事实上只有天晓得。

据战后老兵写的回忆录来看,日军的掷弹筒居然打得很准,抗战军人轻重机枪手中,其阵亡率非常高,大多死于89式掷弹筒包括92步兵炮的轰炸。
尽管掷弹筒杀伤效果好,且操作方便,可由单兵携带随一线步兵移动,对一线步兵进行支援,但毕竟非常简陋,就被彻底淘汰了。战后,步兵的支援武器就由RPG-7火箭筒、60mm等轻型迫击炮、35/40mm榴弹发射器,包括同口径的枪挂榴弹发射器,以及一次性发射就丢掉发射管不占编制的多功能火箭发射器所取代。

国平军史


掷弹筒有效射程在250-400米之间,口径大多50mm以下,杀伤范围5m左右,特点是轻巧便于携带,火力支援快速,发射步骤:射手拉动击发杆,然后弹药装填,在凭借射手的经验来调节炮口角度达到最佳落炸点,最后射手使用击发杆来实现炮弹击发!这种也就二战的鬼子使用的比较多,后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榴弹发射器!


㵘䨻


象小口径迫击炮简易射击一样用。不过更简便,它口径更小(50mm)、射程也近300米左右。


用户峥嵘岁月


小号迫击炮呗


皇家骑士16


调整,方向角,角度,把,栆核弹,丢进炮桶,一切,oK,了,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