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有时是一种心理需要!


生病,有时是一种心理需要!

01

无法确诊的疼痛

小刚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长得很精神,做销售出身,给人第一印象就是活泼、开朗、健谈。

他有一个困扰了两年多的问题,总是觉得左侧肩膀的肩胛骨附近不舒服,最初他没当回事,可是后来越来越严重,就去了当地一家区级医院的骨科,先是拍了张X光片子,医生什么没看出来。接着又做了CT。

折腾了一圈,什么毛病都没有!

小刚觉得医生水平不行,于是又换了一家市级医院,比上次检查得还要全面。

还是什么都没检查出来。

小刚很不满,一家市级医院医生的水平这么差吗?这点毛病还检查不出来?于是他又来到一家省级医院,做了更全面的检查。

同样,还是没有查出任何问题。

按理说,没检查出任何毛病,小刚应该高兴才对啊,可是他却一次比一次愁眉苦脸。

他觉得,要么是医生的水平不行,要么是自己得的是很罕见的疾病。

生病,有时是一种心理需要!


02

心里放不下的人

见面的时候小刚告诉我,本来他要去北京最好的医院做检查的,一位朋友建议他先来做一下心理咨询。

小刚说,他第一次发现肩部不适是在两年前的夏天。那段时间他刚跟初恋女友分手,他们之间在一起相处了三年多。

分手是女孩提出来的,她感觉小刚不立事,不能给她安全感。

处了这么久,累了。

连着几天,小刚借酒浇愁,每天晚上都出去喝酒,回家以后倒头就睡,第二天再昏昏沉沉地去上班。

有一天早上,小刚起床就感觉左侧肩膀疼痛难忍,刚开始他以为是着凉受风了,就没在意。后来越来越疼了,他就贴了一贴膏药,还没好,又吃了一片止疼药。

肩膀还是疼!

这下小刚慌了,看了一家又一家医院,区里的、市里的、省里的,中医的、西医的,甚至还看过几个大仙。

都不好使!

这两年多,小刚几乎变了一个人,从一个混日子的人变成了工作狂,每次公司业绩排名都是第一。

他说,他也不想这样投入的工作,但只有忙得昏天暗地,才能让他忘记肩膀一直在疼;只要一闲下来,肩膀的疼痛又让他很心烦。

他总是忍不住去想,哪家医院会更好呢?

两年来,小刚处了几个女朋友,但是相处的时间都不长,一般只有两三个月就分手了。

他说,越处越没感觉。

他的初恋女友,虽然长得算不上漂亮,但是温暖、体贴又很包容。两个人相处时,他很享受这种被像孩子一样宠着的感觉。

后来找的几个女友,一个比一个漂亮。

但是,没有一个能相处得下来的。

生病,有时是一种心理需要!


03

病,是心理的需要

心理动力学有一个名词叫“躯体化”,通俗的说,本来一个人是有情绪问题或者心理障碍的,但是他(她)的潜意识觉得,我的问题一旦暴露出来,就会被人误解或者耻笑。

这样做是不安全的。

于是潜意识就换了一种方式来表达,转换成为各种躯体症状。

生病,有时是一种心理需要。

这种方式既不会被人耻笑,又可以达成某些目的,比如不上学、不上班等等。

有时候,还可以获得别人注意和同情。

比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书中描绘她是: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长得漂亮、文采好、心眼多,就是一个缺点——病病殃殃!

用林黛玉自己的话说就是:爹妈死的早,从小缺少关照。时间一长,气弱血亏,得的是劳怯之症。

王熙凤说她,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

黛玉的特点是不善处事,说话做事不够圆滑,在步步惊心的贾府,无论是跟宝玉、宝钗发生矛盾,还是被赵姨娘造谣诽谤,她总是把气撒在自己身上,一气就哭,一哭就病,一病就有人关心、怜爱。

我猜,黛玉的内心应该是很害怕长大的,成人的世界,眼泪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所以她会慨叹: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生病,有时是一种心理需要!


04

改变,从自我觉察开始

回到小刚身上。

潜意识把他对初恋女友的思念转变成了一种无名的疼痛,越放不下越难受。以至到后来,他只知道身体的不舒服,完全不知道这种不舒服是从何而来。

即便是不断求医问药,甚至求仙拜佛,也没办法解决问题。

我给他举了一个例子,方便理解:

很小的时候,有一天,天上下着很大的雨,你没有带伞,跑着跑着,眼前突然出现一个大坑。你猝不及防,一头掉进坑里,摔伤了腿。虽然十几二十年过去了,你都忘记了掉进坑里这回事了。

但是每到下雨天,你都会感到腿部隐隐作痛。

听了我的解释,小刚说,他常常想起他和初恋女友相处时的感觉,每次回忆起来,都很温馨。但是从来没想过,肩膀疼可能是心理问题。

潜意识帮助他用躯体的疼痛来代替内心的思念。

明白了这一点,小刚说,我感觉肩膀好像没那么难受了。

改变,往往是从自我觉察和体验开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