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這是美國戰列艦系列的第二篇作品,主要講述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的設計服役之路,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全文總計8886字,配圖35幅

  • 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共2艘:北卡羅來納號和華盛頓號

建造背景

到了1930年,各國之間的敵意越來越明顯。而眼看華盛頓海軍條約也快要到期,海軍5強國於1930年4月22日簽訂了第一次倫敦海軍條約。由於意大利和法國拒絕簽字,英、美、日三國對主力艦的性能進一步限制,並且到1936年後才可以建造主力艦。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華盛頓海軍條約簽訂現場

而由於華盛頓海軍條約和倫敦海軍條約都截止於1936年底,各國於1935年12月9日在倫敦召開了第二次軍備會議。1936年1月,日本退出了條約,而英美法簽訂了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條約的有效期到1942年底,而意大利則未在該條約上簽字。

條約主要規定:主力艦的標準排水量不得超過35000噸,主炮口徑不得超過14英寸。但是到1937年3月,假如日本與意大利不加入,主力艦的限定自動放寬到標準排水量45000噸,主炮口徑不得超過16英寸。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意大利拒絕加入條約並設計建造了裝備有9門15英寸炮的維內託級戰列艦

而早在1929年,美軍就開始著手準備裝備有16英寸主炮的新式戰列艦。但由於海軍條約的限制,該級艦一直不能開工建造。眼看規定中的1937年就要到了,意大利和日本也沒有簽約的意思,各國都紛紛開始了新式主力艦的設計。

美國的新式戰列艦聲稱將裝備有12門14英寸主炮,英國得知了美軍僅僅裝備14英寸炮後,立刻把自己的新式戰艦口徑也降到了14英寸。不過英國人不知道美國留了一手:這種主炮與3聯裝16英寸炮重量相同,可以迅速換裝更強大的火炮。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的早期設計,裝備3座4聯裝14英寸炮。不過那時,他的名字還叫做XVI號方案

就這樣,藉著條約的掩護,在1937年3月後,美國就名正言順的開始建造裝備有9門16英寸主炮,標準排水量35000噸,最大艦寬32.92米的新式高速戰列艦。這就是我們本期的主角: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設計特點

美國在華盛頓海軍條約期間積累的大量技術成果都被集中到了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身上,因此該級戰列艦有著非凡的實力。無論在各個方面,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都與先前的美國戰列艦大相徑庭。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建造中的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可以看到前部的球鼻艏設計

主體上來說,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採用了平甲板船型(指主艙室挨著機艙佈置在艦體前部或後部),擁有著球鼻艏的先進設計。他的塔式主桅,上層建築都與美軍先前的戰列艦有著極大的差別。在艦橋的後方一段距離是2座煙囪。

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設計中的標準排水量達35000噸以上,艦長222米,最大艦寬達到了33米左右。(受限制於巴拿馬運河,當時還沒有經過拓寬,最窄處只有33米)滿載吃水定為11.58米,以便他能使用更多的泊地和海軍船廠。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他的艦型結構看上去優美流暢,與美軍原來的戰列艦大相徑庭

在武器系統方面,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原先計劃安裝3座四聯裝共12門14英寸口徑主炮,始建後又改用3座三聯裝共9門16英寸/45倍口徑Mark6主炮。這種炮塔每座重量為1437噸,最大旋迴速率為4度/秒,俯仰速率為12度/秒。

Mark6是科羅拉多級裝備的Mark1的改進型,他的重量更輕,結構更簡單。主要區別是它支持1225公斤Mark8的穿甲彈。炮管由膛管,身管,外管,和3層套管組成,採用了2道套管環,膛管身管環,炮尾環,和閂鎖膛組成。部分組件採用了液壓自緊技術製成,炮管鍍鉻以延長炮管壽命。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新式的Mark6主炮,他可以發射新式穿甲彈,更為強大

北卡羅來納級的Mark8穿甲彈非常有特點,這種新式超重彈彈道相比其他炮彈更加彎曲,在同距離上的落角也要大於標準重量的炮彈,由此帶來了更好的水平穿深。而大多數戰艦在水平防護方面做得都不夠好,因此它可以輕易擊穿敵人的水平裝甲。

Mark6主炮的重量明顯降低了,科羅拉多級的Mk1主炮重量達到了104.8噸,Mk6則只有97.2噸,跟其他國家的15英寸主炮重量相當。正是因此,在同等噸位的情況下北卡羅來納級能搭載口徑大於其他國家的主炮。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Mark8型穿甲彈彈型及硬度分佈,注意圖中的炮彈沒有畫出被帽

北卡羅來納級的副炮選用了10座雙聯裝38倍徑5英寸炮。這種副炮與先前的5英寸副炮不同:他們採用了帶有獨立換裝室的甲板炮座,並且在每一組炮座下面都有一個獨立的彈藥提升裝置。這種設計可以使副炮的發射效率大大提升。

除此之外,雙聯裝38倍徑5英寸副炮的炮座更輕,再加上功率更大的搖炮馬達,使它還能以15度/秒的速度進行俯仰,以25度/秒的速度進行迴旋。這也可以讓北卡羅來納級在防空戰中取得優勢。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雙聯裝38倍徑5英寸炮,這種副炮廣泛一樣在美軍戰艦上,他們在防空作戰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的防空武器最初為4座四聯裝28毫米高射炮(也就是著名的芝加哥鋼琴)和12挺單管12.7毫米機槍。這些防空武器在實戰中暴露出了許多問題,在服役後被換掉了。這一部分內容會在後面進行更詳細的介紹。

在裝甲防護方面,北卡羅來納級的裝甲區仍然按照可抗禦14英寸口徑炮彈的標準建造,它能夠在19000~30000碼免疫其原本準備搭載的14寸50倍徑主炮。(這個意思不是16英寸肯定能打穿,只是對16英寸炮的免疫距離沒那麼大)裝甲總重14,350噸。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的早期防空武器:“芝加哥鋼琴”

北卡羅來納級的主裝甲帶採用了12英寸的ClassA硬化裝甲,傾斜15°安裝在19毫米STS背板上。水平裝甲則採用了將3.6英寸(邊緣4.1英寸)ClassB水平裝甲安裝在1.4英寸STS背板之上。在最上層還有37毫米厚的甲板裝甲。

他的水平防護能抵禦8750英尺投下的1600磅穿甲炸彈。在縱向隔斷方面,北卡羅來納級採用了11.1英寸的垂直裝甲隔壁。在裝甲盒的內部的有一層16毫米STS第三層甲板與多層16毫米STS材質的橫向隔壁組成了裝甲盒內部的防崩落/防彈片設計。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北卡羅來納級裝甲佈置圖

這樣,即使裝甲盒沒有能夠成功的阻止彈丸侵入,而是將炮彈磕碎、或者侵入的炮彈在第三甲板上方爆炸,這一結構也能夠有效的阻止炮彈與裝甲碎塊以及彈片侵入到戰艦位於第三甲板下方的致命區域,從而對戰艦產生極大的傷害。

北卡羅來納級的12英寸主裝甲帶能經受700磅TNT炸藥的爆炸力。在水下防護方面,北卡羅來納級採用了幹-液-幹-液-乾的五層佈局,由幹艙消耗魚雷爆炸的衝擊波,液體的震盪消耗魚雷產生的能量,因此北卡羅來納級的魚雷防護達到了相當不錯的水平。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被魚雷擊中的北卡羅來納號,如此大的破洞卻僅僅造成了960噸進水,這證明了北卡羅來納級的魚雷防護非常有效

北卡羅來納級的核心區保護也很優秀,除去裝甲盒的重重保護,在彈藥庫的周圍鋪設了一層3.75英寸至2英寸的水下裝甲。而操舵室和主軸,則由14.9英寸的垂直裝甲,11.1英寸的縱向裝甲隔壁以及一層6英寸厚的頂蓋形成一個小的裝甲盒進行保護,使這一區域的抗彈能力不遜於主裝甲盒。

北卡羅來納級主炮炮塔正面有16英寸的傾斜裝甲,而座圈採用了側面的16英寸向中心遞減至14.7英寸的佈置。座圈裝甲延伸至第三甲板,並在這層削薄。內部還有一層19毫米厚的錐柱形護罩保障炮塔內部的爆炸不會波及到座圈外面的發射藥庫。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北卡羅來納級嚴密的炮塔防護

北卡羅來納級的指揮塔裝甲四周裝甲厚度為367.5毫米至406毫米。頂部裝甲厚度為175毫米,底部裝甲厚度為97.5毫米。他的艦底防護採用了深達175.26毫米的三層艦底結構,三層艦底又廣泛地進行分離。

經過數十年的研究,美國終於發現了高航速的價值。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裝有8臺蒸汽鍋爐,分別安裝在4個艙室中。擁有4臺複式減速齒輪傳動渦輪機,4軸推進。設計功率為121000馬力,動力系統總重3286噸,動力系統功率密度為60.83磅/馬力。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巨大的發動機

相較於之前的美軍戰列艦,北卡羅來納級的航速有著突破性的進展(科羅拉多級航速僅能達到21節)。北卡羅來納級的設計航速被規定在了27節。實際上華盛頓號在1941年12月27日於費城外海海試時,曾經達到過28.2節的高速。

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艦上油箱能裝載燃料油7167.2噸,柴油677.1噸,汽油22.1噸。而這使他擁有了極為強大的續航能力:在15節的航速下,最大航程達到了16230海里。換個說法講,就是他不補充燃料可以繞著地球赤道行駛3/4圈。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高速航行中的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除此之外,北卡羅來納級的電力供應十分強勁:全艦常規電力由4臺1250千瓦的渦輪發電機以及4臺850千瓦的柴油發電機提供。另外還配有兩臺應急柴油發電機,每臺可以提供200千瓦的電力。

該級艦總供電功率為8400+400千瓦。這樣充足的電力供應可以使艦上作業高度電氣化,這也大大增強了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上各種設備在使用時的效率。因此美國戰列艦上的艦員的任務,要比大洋對岸的日本船員輕鬆非常多。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已經高度電氣化的美軍戰艦內部(照片中是一艘美軍重巡洋艦)

北卡羅來納級的動力艙被橫向隔板分為了5個大艙,第一個大艙為發電機艙,佈置了兩臺蒸發器以及兩臺柴油發電機,之後的每一個艙室中成對安放兩臺鍋爐以及一臺輪機。另外兩臺柴油發電機則安放在3號炮塔之後的艦尾艙室中。

這種設計可以對動力系統起到很好的保護:即使4個引擎艙中的一個完全被毀,也僅僅會損失四分之一的動力。若魚雷命中兩個艙室之間,導致兩個動力艙完全癱瘓,也只會損失一半的動力,艦艇依然有憑藉自身動力脫離戰場與進行損管的可能。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北卡羅來納級動力艙佈局

而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的另一項先進技術就是他的火控系統。火控技術主要有:桅頂校射、航空校射、雷達校射這3種方式。這裡我們就先來一一簡單介紹一下這三種校射方式的的具體過程:

首先就是最低級的桅頂校射,觀測員站在桅杆之上進行觀測,精確度當然是很一般了。儘管說站得高,看得遠,(日本戰列艦比較重視這種方法,因此艦橋都很高)但是他的極限視距是26000碼,而且在遠距離上精度會變得非常差。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2種校射方式的命中率對比圖

再來說一說飛機校射:飛機校射可以讓最大觀測距離更遠,並且精確度也有了極大飛躍。不過飛機校射的缺點就是飛機容易被擊落。(大和號在萊特灣海戰中,2架飛機剛剛開戰5分鐘就被擊落了)

而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則使用了美軍當時最先進的火控雷達,這大大提升了他射擊的精確度。新式的Mark3雷達對驅逐艦大小目標的最大有效範圍為16000碼,對戰列艦則是28000碼。最小作用範圍是1000碼。測距精度正負40碼。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北卡羅來納級裝備的Mark3火控雷達

在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的艦尾處,安裝了1座水上飛機彈射器。戰艦上可以搭載和使用3架沃特OS2U翠鳥水上飛機或者寇蒂斯SC-1海鷹水上飛機。這種水上飛機可以在起飛後幫助戰列艦校準主炮,提升戰艦的火炮精度。(也就是飛機校射)

其中翠鳥水上飛機空重1870kg,最大起飛重量2721kg,最大空速264千米/小時,最大升限3960m,最大航程1860km。裝備兩挺0.3英寸白朗寧機槍,有一定的自衛能力。飛機校射配合著先進的火控雷達可以讓火炮的使用效果更佳。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北卡羅來納號上的翠鳥水上飛機

性能數據

艦長:222米

艦寬:33米

平均吃水:9.6米

最大吃水:10.5米

標準排水量:36600噸

滿載排水量:46700噸

武器系統:三座三聯裝16英寸/45倍徑主炮,十座雙聯裝5英寸高平兩用炮 防空火力:4座4聯裝28毫米機關炮(改造前),15座4聯裝40毫米“博福斯”高炮和20毫米“厄利孔”高炮36門(改造後)

裝甲防護:主裝甲帶305+19毫米。三層甲板中部37+(36+104)+19毫米,總計180毫米。三層甲板外部37+(36+104)+19毫米,總計196毫米。主炮正面406毫米,側面249毫米,背面300毫米,頂部178毫米。炮座前部373毫米,兩側406毫米,後292毫米。指揮塔中線373毫米,兩側406毫米,頂部178毫米,底板99毫米,通信管 356毫米。總重14350噸

艦載機:沃特OS2U翠鳥,寇蒂斯SC-1海鷹

動力系統:8臺鍋爐,4臺複式減速齒輪傳動蒸汽輪機,4軸推進

主機功率:121000軸馬力

航速:28節

續航里程:16450海里/15節,5560海里/25節

艦員編制:1885人,2339人(戰時)

服役歷程

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總共建造了2艘:北卡羅來納號和華盛頓號。北卡羅來納號於1937年10月27日在紐約海軍船廠開始建造,到1941年4月9日建成服役。華盛頓號於1938年6月14日在費城海軍港開工建造,到1941年5月15日開始服役。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建造中的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 北卡羅來納號

在服役後,北卡羅來納號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訓練任務。在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被偷襲時,北卡羅來納號正在遙遠的紐約港內。儘管如此,他的艦長還是要求為北卡羅來納號加裝防空炮。很快,他便被加裝了40門20毫米厄利孔高射炮。

在服役初期,北卡羅來納號並沒有前往太平洋戰場。他在大西洋上為運輸船隊護航,作為對德國海軍的威懾力量。到了1942年6月10日,北卡羅來納號終於開赴太平洋。此時美軍剛剛在中途島獲得大勝,把4艘日軍主力航母送進來海底。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畫作中在太平洋上執行護航任務的北卡羅來納號戰列艦,背景中是企業號航空母艦,大致在東所羅門海戰前後

1942年8月7~9日,美軍在瓜達爾卡納爾島和圖拉吉島登陸,北卡羅萊納號也終於加入了戰鬥。在這裡,他的任務是為美軍的航空母艦護航,提供防空火力支援。在8月24~25日的東所羅門群島之戰中,他護衛著企業號,擊落了7架敵機。

由於企業號在戰鬥中受傷,北卡羅來納號被派去為其他航空母艦護航。9月15日下午,這隻編隊被日軍伊-19潛艇發現。黃蜂號航空母艦中雷沉沒,而北卡羅來納號也中1枚魚雷受傷。19日上午,它駛往湯加塔布島進行緊急修理,21日返回珍珠港大修。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黃蜂號航空母艦被魚雷擊中後沉沒

在這次大修中,北卡羅來納號不僅修復了被魚雷炸出的大洞,更重要的是換裝了更先進的防空武器。原先的4聯裝28毫米高射炮在實際使用中效果非常糟糕,他們被新式的4聯裝40毫米博福斯高炮取代。這讓他的防空火力有了大幅度提升。

博福斯高炮炮彈發射後通常可在大約5000碼距離上自爆,最大射速每門炮約為120發/分鐘。厄利孔高炮的射速為450發/分鐘,初速為835米/秒,最大射程4800碼。而這種強大的防空武器裝滿了北卡羅來納號:他裝有15座博福斯高炮,36門厄利孔高炮。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正在猛烈射擊的4聯裝40毫米博福斯高炮

40毫米博福斯高炮堪稱是二戰最著名的防空武器之一,他可以迅速製造出密集的防空火力網,有效阻止敵方戰機的接近。美軍的40毫米博福斯高炮仿製自英國的Mk II型四聯裝40毫米高炮。

該型高炮於1942年4月定型,同年6月22日於懷俄明號訓練艦上接受了測試。美國海軍對其表示非常滿意並逐步用其淘汰掉了原先裝備的28毫米四聯裝高炮,博福斯四聯裝40毫米高炮就此成為美國海軍艦隻的標準防空武器,在二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單單一座博福斯高炮就可以製造出如此恐怖的防空火力網

12月9日,北卡羅來納號重返戰場。直到1943年11月,他都執行為航母護航,巡邏等任務,參加的戰鬥活動較少。1943年11月,北卡羅來納號參加了11月20日對吉爾貝特群島的攻擊,並於12月1-8日與其它5艘戰列艦一起炮擊了瑙努島上的日軍機場。

1944年1月,北卡羅來納號被編入第58特混編隊,參加了馬紹爾群島登陸戰。後來又於6月6日又參加了馬里亞納群島(塞班島)的登陸戰役。接著於6月25日支援了航空母艦對的關島攻擊。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正在進行齊射的北卡羅來納號戰列艦

由於傳動軸故障北卡羅來納於1944年7月6日返回了西海岸進行檢修,因此錯過了著名的萊特灣海戰。9月30日檢修完畢出廠,並於11月7日返歸第58特混編隊,繼續參加戰鬥活動。1945年2月19~25日,北卡羅來納號協同其他7艘戰列艦炮擊了硫磺島。

隨後,他又於同年3-4月,參加了沖繩登陸戰役,為航母提供空中掩護,擊退了數百架自殺飛機的攻擊。4月6日下午,在日機的空襲中,他被友艦的一發5英寸炮彈誤擊,受到輕傷。5月9日,這返回珍珠港檢修直至6月28日。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戰爭後期的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這是為數不多的塗裝如此清晰的照片之一

在維修完成後,北卡羅來納號返回艦隊,同威斯康星號、密蘇里、亞拉巴馬號、英軍戰列艦英王喬治五世號一眾戰列艦炮擊的日本本土的工業區。9月2日,北卡羅來納號錨泊在東京灣,參加了日本投降簽字儀式。隨於1945年10月17日回到美國東海岸。

二戰中,北卡羅來納號戰功卓著,獲得了15枚戰鬥之星。1947年6月27日,北卡羅來納號退役,被編入後備役。1961年6月1日,北卡羅來納號正式被除名。北卡羅來納州用33萬美元買下了他,停在費爾角河的一個永性泊地,並作為一艘戰爭紀念艦。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北卡羅來納號戰列艦博物館,這艘英雄戰艦也有了一個不錯的歸宿

  • 華盛頓號戰列艦

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訓練後,1941年12月,華盛頓號成為威爾考克斯海軍少將的旗艦,指揮第六戰列艦分艦隊和大西洋戰列艦編隊。1942年4月4日,華盛頓號加入英國本土艦隊,與英國戰艦一起護送船隊,將戰爭物資送往摩爾曼斯克。

在此後,華盛頓號同北卡羅來納號一樣,在大西洋作為威懾德國海軍的力量。在中途島海戰後的6月10日,華盛頓號被調往太平洋作戰。1942年9月15日,華盛頓號抵達17特混艦隊在太平洋上的集結地,加入以大黃蜂號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戰鬥群。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停泊中的華盛頓號戰列艦

但沒過多久,1942年10月27日,大黃蜂號就在聖克魯茲海戰中戰沉,此時太平洋上美軍能用的航空母艦就只剩下了企業號一艘。華盛頓號也理所應當的加入了企業號的編隊,為他保駕護航。

由於此時瓜島戰時緊急,日軍又出動了戰列艦,在鐵底灣水域的美軍艦隊損失慘重。哈爾西做出來一個大膽的舉動:派出企業號的貼身護衛,華盛頓號和南達科他號戰列艦前去鐵底灣迎戰日軍。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南達科他號戰列艦,同華盛頓號一樣都是美軍最新銳的戰列艦

1942年11月14日,在瓜島戰役中,華盛頓號作為李海軍少將指揮的第64特混編隊的旗艦,與日軍在鐵底灣展開了一場大戰。在戰鬥之初,華盛頓號就用自己的5英寸副炮擊沉了日軍的凌波號驅逐艦。

然而佔據很快變得對美軍不利:打頭陣的4艘美軍驅逐艦遭到了突然出現的日軍襲擊,全部失去了戰鬥力。在驅逐艦後面的戰列艦華盛頓號向左轉向,南達科他號向右轉向,以避開前面的驅逐艦。這就使美軍的兩艘戰列艦分散開,陷入各自為戰的局面。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凌波號驅逐艦,在海戰一開始誤認為美軍編隊是巡洋艦組成,被華盛頓號痛擊沉沒

日軍首先用探照燈照住南達科他號,立即使用魚雷和艦炮進行集中攻擊,南達科他號正巧電路發生故障,炮塔失去動力無法開火,全靠靈活的機動才躲過了魚雷攻擊,卻被多發大口徑炮彈命中,上層建築被打得面目全非,不得不向西南撤退。

此時美軍就只剩下了華盛頓號面對整個日本艦隊。但因為日軍都在攻擊南達科他號,華盛頓號被日軍無視了,而華盛頓號正抓住了這個機會。他用先進的雷達鎖定了日軍霧島號戰列艦,並開始了猛烈的炮擊。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華盛頓號以一敵多,憑藉強大的火力和優秀的火控系統擊沉了霧島號戰列艦

日軍霧島號戰列艦在七分鐘裡就被擊中九發16英寸炮彈和四十發5英寸炮彈,多處起火,舵機失靈,喪失了戰鬥力。同時,日軍重巡洋艦愛宕號和高雄號,驅逐艦朝雲號也都被華盛頓號的副炮擊傷。(在很多資料中都聲稱朝雲被擊沉,事實上這是錯誤的)

日軍見華盛頓號炮火非常兇猛難以取得勝利,主力艦霧島號又受到重創,不得不放棄炮擊機場的計劃,於15日凌晨三時下令施放煙幕退出戰鬥。霧島號因為傷勢嚴重,無法撤退,又擔心遭到美軍飛機的攻擊,就在15日凌晨1時23分打開海底閥自沉。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日軍金剛級霧島號戰列艦

就這樣,華盛頓號戰列艦以一敵多,奇蹟般地挽救了殘局,擊潰了日軍艦隊,一戰成名。這是太平洋戰爭唯一一次由1艘戰列艦獨力擊沉敵方戰列艦的戰例。在這場戰役中,先進的火控雷達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此後,華盛頓號戰列艦的生活也恢復了平靜,他與美軍其他戰艦一起行動。炮擊了很多日本的島嶼,保衛美軍的航空母艦不被日軍空襲。華盛頓號還創造了連續航行79天,31494英里的記錄,在此期間,它給別的驅逐艦加油59次,自身加油16次。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畫作中的華盛頓號戰列艦,背景是一艘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在海戰中,華盛頓號共擊沉了一艘戰列艦、一艘驅逐艦、一艘加油船和數艘運輸船,它在戰爭中單獨擊沉敵艦的總噸位比美國海軍的其他任何戰列艦都多。他還擊落了12架敵機,參與轟炸10座島嶼,被空襲53次。

在戰爭中華盛頓號戰列艦共獲得了13枚戰鬥之星勳章,並且沒有一人戰鬥死亡。華盛頓號是美軍戰列艦中功勳最為卓著的。1960年,華盛頓號退出海軍現役。1961年被出售給Lipsett公司解體拆毀。這樣一艘傳奇戰艦沒有被保留下來實在是令人惋惜。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華盛頓號並沒能像北卡羅來納號一樣被保存下來,作為歷史的見證

小結

總體來說,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的設計非常成功。他擁有著前所未有的強大火力,高航速。美中不足的是防禦力方面略有欠缺,因此美軍為了彌補這個問題又設計建造了南達科他級戰列艦,也就是我們下一期的主角。

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在戰爭中都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價值。其中華盛頓號更是成為了美軍有史以來最為傳奇的戰列艦,不僅戰果豐厚,而且在整個二戰中全艦無一人死亡。這在世界戰爭史中都是極為難得一見的。

淺談美國戰列艦(四)——鐵底灣的傳奇: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已經成為博物館的北卡羅來納號戰列艦,他被保養的非常好

如今,我們還可以去到北卡羅來納州的費爾角河,去親自感受一下那段傳奇。相信當你真正的站在一艘戰列艦面前時,一定也會被他的魅力所深深吸引。(北卡羅來納號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展艦之一。每年有大約25萬遊客參觀,陳列著大量視聽資料)

本期關於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的介紹到這裡就要告一段落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一下,謝謝大家的支持!!!在下一期中,我將會為大家帶來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