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害孩子一輩子,家長的這8個習慣一定要改

不想害孩子一輩子,家長的這8個習慣一定要改

文 | 青豆

本文首發小十點


曾聽過一句話:“世上父母分兩種,一種成為孩子一生崇敬的榜樣,一種讓孩子明白永遠不要活的像父母那樣。”


孩子就是父母的鏡子,折射出父母為人處世的樣子。


好比你照鏡子,發現鏡子裡面有個黑點,一直擦鏡子,卻不知道原來是自己的身上髒了。


父母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


父母的壞習慣,會影響孩子三觀和格局。

不想害孩子一輩子,家長的這8個習慣一定要改

愛批評抱怨


教育專家王人平老師曾說:


要讓孩子看到父母對生命的熱情。


一個悲觀無趣、苦大仇深的成人世界,孩子怎會對未來有憧憬。


生活本不易,一味的抱怨,並不能改變惡劣的情況,只會傳播負能量。

生活中最難能可貴的品質是,在各種困難面前,我們還能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


對生活充滿熱情的父母,才能養出內心陽光的孩子。


不想害孩子一輩子,家長的這8個習慣一定要改

過分注重外表和物質


常常在各種家長群裡看到,有些父母炫房子,炫豪車,炫禮物。


過分注重外表和物質的家長,容易讓孩子產生扭曲的價值觀,被物慾綁架。

不想害孩子一輩子,家長的這8個習慣一定要改


如果為了虛榮心,去消費超過自己經濟能力的物品,而吃力狼狽的樣子,才是給孩子最不好的示範。


家裡什麼條件,就怎麼養孩子。


讓孩子看到生活的真實,讓孩子明白外表和物質永遠只是外物,人更重要的是要有內在的修養。

不想害孩子一輩子,家長的這8個習慣一定要改

只懂得用物質安撫孩子


很多家長都曾經為了安撫孩子的情緒,孩子一哭就給糖吃,孩子不好好吃飯就給玩具。


它的副作用就是,孩子習慣了你的套路,轉而“變本加厲”地哭鬧,去跟父母索取。


心理學上有個“德西效應”,指的是過多的外部獎勵,會降低孩子對事情本身的興趣。


物質可以安撫一時,不能安撫一世。

孩子的情緒最終沒有得到解決,自然不會滿足於物質帶來的暫時快感。


正確的做法是鼓勵和勸解孩子,花費時間和耐心去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


不想害孩子一輩子,家長的這8個習慣一定要改

過多使用手機


前陣子,網上有個小學生寫作文吐槽自己的爸爸:“別人的爸爸都帶他們的孩子去玩,你就叫我看書,我真的非常生氣,你已經不是我爸了,你快是手機的爸爸了。”

不想害孩子一輩子,家長的這8個習慣一定要改


不可否認,手機已經入侵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用手機是根本不可能的。


錯誤其實不在電子產品本身,而在於我們如何平衡和使用。


願天下父母懂得,真正的陪伴,要身心同在。


不錯過孩子成長的點滴精彩,才能見證孩子生命中的每一個高光時刻。


不想害孩子一輩子,家長的這8個習慣一定要改

在家裡抽菸喝酒


研究表明,父母抽菸喝酒,孩子成年後抽菸喝酒的比例高達65%。抽菸喝酒,傷的不僅是自己的身體,還會讓孩子有樣學樣。


成年人的不愉快,寄託在菸酒上是無用的。


不良的生活習慣只會奪走你的健康,奪走你的精力,讓你離美好生活越來越遠。


疏解壓力的方式有很多種,不要選擇傷人傷己的方式。


不僅為了自己,更為了孩子和家庭戒菸戒酒,才能更長久地陪伴自己的家人。


不想害孩子一輩子,家長的這8個習慣一定要改

在孩子面前吵架


“要不是為了你,我和你爸/你媽早離了 。”


這大概是全天下的孩子最怕聽到的一句話了。


如果你在婚姻中感覺不快樂,不要把這種不幸怪罪在孩子身上。


孩子不是父母感情的籌碼,並不能為不幸的婚姻負責。

不想害孩子一輩子,家長的這8個習慣一定要改


同樣,如果你曾被你父母的婚姻傷害過,就停止這種爭吵循環,不要讓孩子也遭受一遍苦難。


家是談感情的地方,不是爭辯對錯的地方。在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中,孩子才有底氣肆意生長,大膽嘗試,勇敢拼搏,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不想害孩子一輩子,家長的這8個習慣一定要改

愛說髒話


一個人的素質,藏在他的家庭教育裡。


如果父母經常說髒話,不僅容易讓孩子的身心受傷,還會影響孩子說話的方式。


孩子還會認為“父母都說髒話,那我說有什麼關係”,繼而學會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別人。


豪爽不等於粗魯,沒有人會喜歡一個滿嘴髒話的人。


良好的家風,就是一個孩子成長最好的土壤。


為人父母謹記,不要出口成髒,不要出口成傷。


不想害孩子一輩子,家長的這8個習慣一定要改

總愛拿孩子跟別人比較


中國青年報社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


83%的家長曾有過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孩子作比較的行為。


很多家長比得過就沾沾自喜,比不過就捶胸頓足,鬱悶生氣。


父母愛拿“別人家孩子”和自己家孩子比較,是一種“心理偏盲”現象。


這樣的父母往往總是放大“別人家孩子”身上的優點,而放大自己的孩子的缺點。


不想害孩子一輩子,家長的這8個習慣一定要改

一旦這種心理現象發生,父母就更加焦慮,孩子就更加挫敗。


別人家孩子,從來都不能成為孩子努力的標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和短處,父母應該鼓勵孩子,拿過去的自己,跟現在的自己比。


正視自己的改變,反思自己是否有進步,這才是更為明智的教育。


教養的本質,是一個生命陪伴另一個生命,一起成長。


意味著做父母的我們,要一路付出,一路欣賞。


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不能單靠用嘴巴說“你應該,你不應該”。


而是以身作則,告訴孩子“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


人無完人,或許這8個習慣我們都有,我們要做的是不斷地修正自己,成為孩子人生路上最好的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