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崇祯继位之后,没有杀魏忠贤,而是继续让其参政,大明的走向会是什么样?

猴大爷说


杀了其实也没事,但是杀完应该立马扶持效忠于自己的厂卫去监视和牵制东林党。


宇智波野原新之柱



应该会延续几十年吧,当然这里不是说魏忠贤的作用多大,而是说崇祯帝如果不杀魏忠贤的话,那么意味着崇祯帝在政治上成熟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接下来宋安之来说说。

魏忠贤在最近一段时间,被很多人给无限抬高,比如说魏忠贤当权期间后金(大清)在东北寸步难行,比如说崇祯帝后悔杀魏忠贤,临死之前还下令安葬了魏忠贤等等。

但是很明显这些都经不起推敲,根本不是真的。

客观来说,魏忠贤的重要性在于他可以攻击东林党,使朝局平衡,皇帝可以居中调节,不至于被蒙蔽甚至大权旁落。

崇祯帝如果不杀魏忠贤的话,并且允许其继续参政的话,那么说明崇祯帝政治上很成熟了,说明他会用帝王心术了,知道制造魏忠贤的阉党和东林党互相攻击的局势,然后自己来居中调节,从而真正的大权在握的,不至于被一党独大的东林党所蒙蔽。

那么崇祯帝既然在政治上成熟,帝王心术可以的话,自然是不至于将明朝搞得亡国,怎么说都可以使明朝延续个几十年的。


宋安之


(一)魏忠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根据有关史料可以看出,魏忠贤的家庭情况在当时应该还算可以,最起码他有媳妇,还有一个女儿,而且史书中说他“少无赖”,也就是一个无业游民,要知道在古代家庭没有一定的基础,孩子早早都开始找工作干活了,而魏忠贤而可以不从事生产劳动。

魏忠贤之所以进宫,史书中也交代清楚了。“与群恶少博,少胜,为所苦,恚而自宫”,也就是魏忠贤经常与这些地痞流氓、恶少们赌博,并且他这个手气忒背,经常输为赌债所逼,最后没办法,为了躲债,就一狠心给自己一刀子,进宫找工作了。

魏忠贤毕竟是混过社会的人,相比那些从小在宫中长大的太监,他会更加有眼色、更加讨好人。进宫后魏忠贤就拜在一个姓李的太监门下当义子,改名为李进忠。随后搭上魏朝、王安这些有权势的太监,跟着第三者插足魏朝、客氏之间,与客氏确立对食的关系。客氏是朱由校的乳母,等到朱由校即位后,魏忠贤和客氏并受宠爱。客氏被封为奉圣夫人,魏忠贤破格从惜薪司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客氏的儿子侯国兴、弟弟客光先以及魏忠贤的哥哥魏钊也被荫封为锦衣卫千户。

接触到权利的魏忠贤开始充分发挥自己在社会上积累的害人能力。先将情敌魏朝逐出皇宫,独霸客氏;跟着将顾命太监王安诬陷杀害,将其名下的阉官全部斥退;从此魏忠贤用司礼监王体乾和李永贞、石元雅、涂文辅等人为羽翼,在宫中大权独揽。

明朝一直存在一个矛盾,就是皇帝总是与文官们不对付。这些文官们都是标榜清流的士大夫,形成了官僚政治集团,被称为“东林党”;这些人里面有许多经历了几十年的政治风云历练,都占据了许多重要位置,而且左右着舆论的力量。熹宗朱由校之前经过“移宫案”,就对士族官员产生反感,就对身边魏忠贤、客氏这些人非常依赖。

其实起初魏忠贤对东林党人是非常仰慕的,但是这些士人非常高傲,在他们眼中根本瞧不起这个痞子太监的魏忠贤。后来魏忠贤开始借助皇权的支持,极力打压东林党人,同时为皇帝挡住了许多士族的口诛笔伐。

魏忠贤在向东林党靠拢失败后,开始自己培养朝堂势力。让自己的党徒入阁拜相,顾秉谦、魏广微、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来宗道、杨景辰等内阁大臣都是魏忠贤的党羽;广受义子,最有名的为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五虎”为文职,为工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崔呈秀、一年内由太仆少卿六迁至工部尚书的吴淳夫、一年内由大常少卿升至兵部尚书的田吉、太常卿倪文焕、左副都御史李夔龙;“五彪”为武职,为左都督田尔耕、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许显纯、锦衣卫指挥崔应元、东厂理刑官孙云鹤和田尔耕的心腹杨衰;“十狗”之首的是周应秋,此人善烹饪,魏忠贤的侄子、肃宁伯魏良卿最喜欢吃他烧的猪蹄,升至左都御史有赖于此,被人称作“煨蹄总宪”;十孩儿四十孙更是人品繁杂,如李蕃、李鲁生由知县分别擢御史、给事中。

大权在握的魏忠贤,控制着朝堂内外。被称为“九千岁”,也就是名副其实的二皇帝。其党羽极力讨好他,开始为他在民间制造舆论,为其修建生祠。首建生祠的是浙江巡抚潘汝祯,作为对此举的鼓励,潘汝祯升为南京刑部尚书。朝野上下的官员,无论是想升迁,还是谋事,都必须走魏忠贤的门路。辽东巡抚袁崇焕也是较早为魏忠贤建生祠的官员。

朱由校在位七年就病死了,死后传位给弟弟、信王朱由检,也就是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即位后,魏忠贤想企图控制皇帝继续大权独揽,就像崇祯进献国色美人四人。奈何年轻的崇祯皇帝此时正雄心正盛,想有一番作为,不吃魏忠贤这一套。不久就将魏忠贤免职发配凤阳守祖陵,魏忠贤在路上上吊自杀了。

魏忠贤在天启年间也启用了赵南星、孙承宗等能臣良将,所建立的关外防线在今后十数年间阻止清兵入关发挥了巨大作用。后来崇祯年间,辽东形式恶化,相比天启年间辽东形势更为利于明朝,因此许多人认为魏忠贤在的对外工作还是有些功劳,不应予以否认。那么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下面来讨论一下。

(二)魏忠贤这个专权太监到底扮演的什么样的角色

宦官专权在中国历史上自古就有,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汉朝、唐朝、明朝时期的宦官专权。但是他们还是有区别的,汉朝是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唐朝是宦官集团与武将藩镇集团,明朝是宦官集团与文官集团。他们都是在皇权受到威胁后,在皇权的支持下,身边的宦官开始进去权利中心,最终形成专权。但是汉唐两朝宦官集团最终发展到失去皇权的约束,宦官们甚至可以决定皇帝的废立;而明朝的宦官专权始终没有脱离皇权的支持,如果离开皇帝的支持,这些专权宦官们立刻会被文臣集团排除权利的中心。

明朝专权的宦官有许多,在《明史》中特意为他们整理了两传。比如有:王振、汪直、梁芳、李芳、冯保、陈矩、王安、魏忠贤、王体乾、崔文升、王承恩等,依托宦官的大臣被称为“阉党”,《明史》同样为他们列了一传。比如有:焦芳、张彩、顾秉谦、崔呈秀、刘志选、曹钦程、王绍徽、霍维华、阎鸣泰、贾继春、田尔耕等。

明朝的专权宦官是皇帝受到士族文官集团的威胁后才被推出来的,其实质是代表着皇权。宦官们就是皇帝与大臣们之间的隔离带,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皇帝与大臣直接发生冲突。

因此,有人说魏忠贤时期,也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在国家边防上做出了积极贡献。其实不管哪个时期,总是有一些有才能的人需要被放在关键的岗位上,辽东地区关系到明朝的边防安全,无论是魏忠贤、还是后来的崇祯皇帝都必须将一些有能臣良将摆在这个关键位置。至于崇祯皇帝后期,辽东边境恶化,固然离不开崇祯皇帝个人的原因。

崇祯皇帝即位后,铲除魏忠贤其实是势在必行。因为此时的魏忠贤权利已经达到替代皇权的地步,崇祯皇帝要自己掌权就必须将能够替自己作主的人踢开。最终问题出现在,崇祯皇帝在铲除魏忠贤后,没有及时填补皇帝与大臣之间的权利真空,或者说崇祯皇帝在铲除魏忠贤后并没有更好的处理与文臣集团之间的关系,致使在后期面临着无人可用的囧局面。其实与其说魏忠贤有功与明朝,还不如骂明朝皇帝怠政,明朝大臣勾心斗角、不作为,明朝制度自身有缺陷。


安定郡小书生


大明不会改变灭亡的命运,而且还很有可能提前灭亡。

很多明粉都吹魏忠贤拯救大明于水火,但其实明朝的灭亡和魏忠贤是脱不了干系的。如果让此人继续执政,明朝也许亡的会更早。

魏忠贤当政时,到底做了什么?

我觉得这才是评价魏忠贤的关键。

  • 虽然魏忠贤主政时,清朝没有打进山海关。

  • 但是,这只能说明清朝的实力还有征服中原的程度。不能说明魏忠贤做得就很好。


事实则恰相反,正是魏忠贤削弱了明朝的实力。

但是,这其实是个慢性过程,直到魏忠贤死后才爆发。

魏忠贤掌权给辽东战场带来的影响——军饷逐年减少。

魏忠贤不是前线的指挥者。

他所能决定的不是怎么行军布阵,而是用哪些将领、怎么保障军需的问题。

但是,辽东战场的军饷是逐年减少的。


自万历四十六年(1618)到泰昌元年(1620),辽饷共发放有2000多万两,平均每年600多万两。

天启三年(1623)的辽饷是628万两。

天启四年(1624)魏忠贤彻底掌权。自此开始,辽东军饷逐年减少:

  • 四年为499万两;五年(1625)是298万;六年(1626)是104万;七年(1627)是146万。

在魏忠贤的加持下,这仗可是说是没法打了。这就是魏忠贤的“政绩”。

再让魏忠贤折腾几年,相信清朝会利用这些机会,提前入关的。


HuiNanHistory


明朝之亡,实际是亡于东林党。东林党在无知民众中煽动三大仇恨:仇恨税收,仇恨宦官,仇恨内阁。任何社会,包括西方社会,只要仇恨的种子种下去了,一定会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就算是农民起义,如果是因为煽动仇恨发动起来的,最后夺得政权,民众间的仇恨还在,会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很多统治者就采用极端的手段清除仇恨,如日本明治维新,福泽谕吉等人煽动的对传统文化的仇恨,使得日本为转移仇恨,不得不对外发动战争,最后大和民族差点葬送于二战,所以,任何社会,都应该立法禁止煽动仇恨。东林党煽动的三大仇恨,其中仇恨税收,使得民变迭起。历代饥荒无数,并不是每次都形成农民起义,只有当饥荒或灾难和仇恨夹杂在一起,才会形成各种起义。崇祯重用东林党人,杀魏忠贤,整宦官,但是,万历皇帝曾有个小金库,开启密码在魏忠贤手上,崇祯杀魏忠贤,导致金库再也找不到,最后被李自成挖出来了。崇祯频换内阁达19次,压制太监干政,也没解决仇恨问题。最后明亡。如果崇祯继续重用魏忠贤,也没用,仇恨问题解决不了,内患严重,大臣被仇恨熏心,相互组团仇恨,整个社会形成极恶劣的心理环境,每个大臣都处于孤立状态,每个大臣都以自保为第一。自保不暇,还哪能工作呢?这是明朝有能力的文武官员自动投奔清朝的关键。心理环境破坏得太严重了。


锐增双钟


魏忠贤死不死,大明都会亡,但如果明光宗传位于信王,明朝可能不会亡那么快!很多人说崇祯刚愎自用,疑心重,杀魏忠贤、袁崇焕导致亡国,但其实他的这些缺点,皇帝都有,远不至于导致亡国,之所以亡国,是因为明朝已经积重难返,他本人也是回天乏术了!如果让他接任明光宗,虽然执政时间只多了7年,但这7年魏忠贤就不会把持朝政,内阁有方从哲,申时行等人,一个克勤克俭的皇帝,大臣们各司其职,就算皇帝脑子再笨,大臣再贪,也远不至于把大明朝弄亡了,所以,明朝灭亡,魏忠贤有很大责任,不明白有些人为啥要洗白魏忠贤,甚至觉得魏忠贤有治国理政的才能,实在可笑


碳曼巴历史第一


这个論题在讨论下去,真的可能就是宿命论了!气运可惧,天命难违!大明的运势是崇祯的宿命!而不是魏忠贤的宿命!大明的一切取决于崇祯而不是魏忠贤!张献忠受招安!李自成流落商洛山!努尔哈赤中炮落马而伇!崇祯中兴,指日可待,谁知道这大好的形势,数年之间就荡然无存,形势急转直下,最后只能在歪脖树下吊死!发思古之悠情,谁人不扼腕叹息!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追不失,虞兮虞兮奈若何,奈若何兮奈若何!……


吉鄜義宣


真这么“惊喜”嘛?可能吗?魏公公的人品我们先不谈,单说说魏公公的能力,今天被人反复鼓吹的无非是魏公公有识人之明,对东林党那帮嘴炮大师穷追猛打的好呢,可是仔细想想,这帮网友全部犯了一个错误 ,历史的进程是几个人就能改变的嘛?承不承认大明贪腐那是自上而下、历史悠久?如果承认,那就好办了,我们再来问一句,大明的贪腐,以至于百姓怨恨已经到了民怨鼎沸的程度了?真以为老百姓是傻子嘛?能活下去,怎么可能跳出来起义!
当然了,如果有网友说那都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暴民和刁民罢了,那我就要恭喜这些网友了,年纪轻轻的就达到了当时大明官僚的思维高度——“不做安安饿殍,何效螳臂当车?”大明的灭亡究竟是因为什么啊!是后金灭了大明?明明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灭了大明啊!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是什么?是起义军啊!魏忠贤参政会怎么样?不压榨百姓了?不贪腐了?还是说他魏公公一个品低劣能力一般的且面对崇祯皇帝尚且自保不能的势力,能大刀阔斧的对整个已经病入膏肓的帝国进行改革?

帝国的百姓已经抛弃了帝国,帝国的官僚也早已抛弃了帝国,帝国的军队争先恐后的投降起义军,现在来个以贪腐出名、奸诈闻世的魏公公,就能澄清玉宇,还大明江山?嘿!怕不是提前送葬大明吧!


戴老师讲历史


满人不一定入关,满人入关的时机简直是太好了。但城头大王旗一定会换。明末已经烂透了。没的救,烂尾了,打鸡血也不行,可不止一个魏忠贤,是一大群魏忠贤。即使寇准、刘伯温这样的名臣在世,给大明逆天续命,也只能多维持个三五十年。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历史文明有时倒退,但总的方向一定是向前发展。


客居地球三千年


魏忠贤代表的是向富人收税,以明朝儒家卖国为荣的德行,短期之内没有事,长期收税儒家绝对放清兵进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