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决老年人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老年骑不了单车怎么办?

tiany2


国家应该出台政策,应该允许健康的75岁以下老年人驾驶电动三轮(四轮)车。同时,城市必须建设有电动车专用道,还路权给普通人,给社会弱势群体。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需求,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社会认同感!


中国佐罗


我今年64周岁,儿子多次催我考驾照让开小车,因为年龄大了,没有玩车的兴趣了,再说退休了没有工作需要,养个车需要一定费用不说,管理它也是个累赘。可是没有个车又感觉不方便,外出几站路走下来还是有点累,思来想去感觉还是独轮平衡车不错,十里二十里的路站票也可以忍受,再远的地方可以提上它坐公交车,用完回来又可以直接放在家里,不怕小偷偷。如今骑独轮平衡车已经两年,逛街逛公园、出去办点事什么的都骑它,感觉不错。




河南时恒


老年人岁数不饶人,头脑清醒但腿脚不很灵便,现在厂家生产的低速电动三轮车正好派上用场,低速电动三轮车,既稳当又节能,是老年人走亲访友、赶集上店的最好帮手,他们可利用三轮车出门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们本来胆量就小,骑行在路上也绝对不会和青年一样懂冲直撞,比骑两轮自行车可稳当多了,只要加以引导让他们掌握简单一点的交通常识,他们绝对成不了马路杀手。以我为例我今年七十二周岁,六十九周岁时考的驾驶证,科目一、科目二顺利通过,科目一没考完,监考员就让我出了考场,因为我答了八十道题一道没错,科目二我考的是满分,所以我认为不应该小看年老人,也应该给他们一点上路行驶的自由,剝夺他们的路权是很不道德的。就算要他们考驾照也应该把年龄放宽至七十五岁较为合理。


挑战者一号


看到评论的内容,基本知道笔者的年纪,没有亲身感受,说什么都很轻松,我今年65岁,感觉还挺好,可是我的两个老哥们,都是因为骑车摔骨折的,王老哥八十岁了,一向喜欢骑车,每天早上很早就出来,围着公园绕大圈,锻炼身体,一次不小心摔坏了,腿骨骨折,卧床半年,现在已经过去四年了,还扶着轮椅走路,再也离不开了。


丹凤朝阳18763486


不在年龄,在身体状况。70岁,身体基本健康,骑行就没有任何问题。

本人73周岁,骑行5年,去年环骑青海湖然后骑回西安,1200公里,11天,环骑海南岛900公里8天,现在骑车上班,每天骑行32公里。计划今年六月,骑行318到拉萨,2200公里,计划25天。

但注意,年龄大骑行,体力不是问题,可以慢一些,多休息,但反应能力一定不能差,否则上路不安全。我的头像是去年环骑海南岛在亚龙湾拍的,有骑友或对骑行有兴趣的朋友欢迎私聊。

老年也适合吹萨克斯,也欢迎交流。


老老袁


最理想的老年人代步车,宽80公分车速30公里,只能非机动车道上面行驶,才能称之为老年人代步车。


老邵AAA


作为2.5亿老人中的一员,我想借此说说心里的话。

人老了腿先老,原来抬腿走个10里、8里觉不着,现在腿抬不起来了,走个千把米两腿就像:灌了铅似的,行动之难、不到这个年纪是无法体会的。

现在的老人有几个是和儿女一块住的?他们不欢迎,咱们也不自在。所以多是老两口或一人独居。

生活中有很多事是非出门不可的。比如上街买各种食物、药品、理发洗澡、看病吃药打针。腿脚不行了,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不敢骑了,因为走路都有些偏,医生说是人老了平衡性差了,摔倒两次,我怕再摔断骨头。

接学生,我用的是三轮四轮电动车,开了9年了,小心翼翼,该让不该让我都让,所以一直很顺当;给老伴买了个小三轮,上街买菜、去10余里外的老岳母家很方便,因为等公交车太费时间还误事、还怕年轻人说挤占了他们的空间。

我觉得这些小三轮及低速电动车就很好的解决了老人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如没有了它,真不知道以后还怎么出门。总不能打的去买菜吧?打的也不是随时就有呀?

当然,也确有一些人开三四轮车不遵守交规的问题,可两轮也有这些问题呀,汽车的问题不更多吗?下决心管理起来不就好了吗?

所以恳请能体谅到老人越来越多、出行越来越艰难的实际,在现有出行方式已方便了众多老人的实际情况下,改进管理,严格处罚,帮助老人们更好的渡过余生。

这就是我对解决老人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建议。


峄县西门里老李


老年人由于健康状况的不同,以及居住地活动的区别,以致出行的方式存在许多差异,所以很难用统一的办法解决出行一公里问题。我今年已八十三岁了,回忆六十多到八十的年龄段,对于出行也有许多区别。六十多时身体应该可以,体力明显比前下降,当时出行总是打的,那怕只有一公里路程也要乘车,当时想到以后恐怕走路会成问题,不锻炼双腿对健康不利。七十到八十之间身体更衰弱,走路也一成问题了,根本不想走整天不是躺就是坐,当时就下决心一定要能走,所以,从短程慢慢走,逐步增加步数,这样子大概有一年时间吧。身体较前有进步,八十以后走路基本不成问题了,现在出行总想能够走一段,速度也自然而然变快了,身体也较前段年龄更健康了。所以请老年朋友试试走路的好处,不要依赖车行,当然是不走长途,而是量力而行的短程。供参考。


二郎861


解决老年人的出行最后的一公里的最好办法:是让那些说老人不能使用电动车的砖家叫兽让它们来背老人上街并骑它们送孙子孙女上学买菜等!如果各位看官同意本人意見请举手!


大山俊峰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人人都会老,老人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绝对不是小问题,关系到老人福祉大问题!科技发展了,解决了大多数人出行的问题,可不能忘记,老人出行难的需求,2亿老人比其他任何年龄段都迫切,因为,人老先老腿,老人独立生活是目前社会的常态,所以出行便捷,大大提高了提高了老人独立生活的质量,一般只要头脑清楚,生活可以自理的老年人,电动三轮车速度,不超过25公里,遵守交通规则,应该容许出行,绝对不能“一刀切”,影响老人晚年幸福正常生活!其实,电动三轮车确实是满足老弱群体和残疾人出行需求而生产的,人老了脚步行走路困难,纵观国内外交通规则,外国轻巧型老爷车依然在让老年人共享生活,机动车驾驶必须要驾驶证,驾驶机动老爷车驾驶必须要老年人驾驶执照,其实轻型四轮老爷车市场前景广阔能满足上亿万老年人需求的,尤其是农村老人出行,看病,老年人骑不了单车,而且单车又不稳,如果骑残疾人电动三轮车,是禁止电动三轮车,出行看病进城影响市容市貌,四轮老爷车进城不土气,在农村不洋气,机动车讲究驾驶证,四轮老爷车依然讲究使用老爷车驾驶证的,围观照样处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