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教育,说普通话,还是本地土话好?

A0幸福1


我认为分两种情况,在学校的教育,说普通话好。在家里的教育说土话比较好。

普通话是全国统一的语言表达方式,老师在课堂上用普通话与学生交流,既方便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听懂老师说的话,又能使说土话的学生知道普通话怎么说,上课的同时学说普通话,也有利于学生将来长大后去外地工作生活时方便用普通话与当地人交流。

但是也不能完全说普通话而忘记了家乡的土话。家乡方言也是我国从古至今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地方文化的一部分。为了避免全国各地的方言消失,可以让家长在生活中用方言土话和孩子交流、学习。


大青山下


普通话,方言,偶尔英语单词和简单句子,这就是我家日常的沟通语言的构成情况。

最近半年是我爸爸妈妈在帮着带宝宝,这段时间也正是宝宝语言突飞猛进的时间段。我家宝宝语言表达能力属于同龄小朋友里算比较突出的,13个月能够清晰表达2字,18个月时能够说6字以上的句子,现在刚2岁已经一口气说完一首歌词中间不带磕巴的,平时跟我们交流毫无障碍,完全能够自如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平时我们在家我跟爷爷奶奶都是方言沟通,我们大人对宝宝都是普通话,所以她能够完全理解普通话和方言的意思,还能够自己清晰的表达出哪些是方言发音,哪些是普通话的发音。挺可爱的。

我认为语言是用来交流的,能听懂,能理解就好了,所以普通话还是方言的表达我也不是特别在意,但孩子跟我在一起我是用普通话来沟通的。等他上学了,看电视节目,他接触的世界更广了,语言发音也会有他自己的标准了。

其实我觉得从小能多接触几种语言(多种方言,普通话,外语)挺好的,对发音的敏感度更高,也许对语言的辨识能力也更高。

如果希望孩子能够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可以等宝宝3-4岁的时候参加演讲班,往标准口音上去培养也是可以的。估计只有新闻联播的播音员的普通话算得上标准,其他人都会多多少少口音或者发音不准。所以不用纠结现在。


Miffy米妞麻麻


个人认为,小孩从小讲方言,多灌输一点本土语言好。为什么,我是潮汕人,从小听潮汕话长大,没有很好的普通话环境。但自然而然不知道为什么,普通话挺标准,反观那些从小去深圳长大的潮汕小朋友,新一代父母也不教他们潮汕话,这些在我身边挺多例子的。所以,他们普通话不见得比我高,反而潮汕话要么懵懂,要么干脆不会。

所以我们也不要刻意说为了方言而忽略普通话,只不过,在一个大普通话环境,你害怕学不会。但方言,没了就是没了。。


杂烩实验室


我是湖南人,爸爸是山东人,我们平时都说普通话,孩子们也都说普通话,我们生活在长沙,但是孩子们基本听不懂,也没有让他们接触。现在我改变了观点,非常有必要让孩子接触各种语言,不论是英语还是方言。

暑假就计划带孩子们回我老家去住一段时间,让孩子学习当地方言,这样孩子可以与老家的小伙伴们玩一块。

但是建议主要的语言环境还是普通话,先说普通话再说方言,就不会发错音。要知道我们当地很多人很多人是说不好普通话的。

我本人也是到了上大学才说普通话的。


三宝妈的春天



我觉得,从小的第一母语,还是普通话好些,有三个好处:


1、一开始就说普通话,小孩在接触信息,看电视,出去交流各个方面,都要顺畅很多,不用转换,像电视上,就都是普通话,他能直接听懂


2、上了小学,老师都是讲普通话教学,孩子从小学普通话,便于理解听懂


3、普通话,相比较于本地方言,更加适用,将来走到哪里,都不费力。


闵老师专栏


说到该教小孩普通话还是家乡话,我家孩子我们都跟他说普通话,家里老人跟他说家乡话,我家孩子是听的懂家乡话但不会说。

我们不教他家乡话,我们平时自己也说普通话不说家乡话。我们这边家乡话有好几种方言,而且这种方言我觉得不怎么好听。我父母就是各有各的方言,我们这个县城方言不下5种,有的我们身为当地人都听不懂。所以我们这个地方的孩子现在都说普通话,这样上学或者跟伙伴玩比较容易沟通。

其实我们国家有的地方方言还是挺好听的,我觉得身为这些地方的孩子可以教他家乡话,比如:广东、四川、上海、苏州。还有福建、浙江、各少数民族的话都很有特色,应该要让孩子传承。这些地方的家乡话都是一种方言,再说个普通话就是会两种语言啦,挺好的。

所以我家孩子说普通话,是因为我们这方言太杂乱,我还是比较有地方特色的方言的,最爱粤语和四川话。


射手妈妈和白羊儿子


首先,这个问题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存在就有合理性,所以家长没有必要为这个事太在意。

其次,方言是家乡最有特色的记忆和代表。说方言很亲切,孩子如果能从小学习一下方言,我认为非常好。这是记住家乡最好的方法。

但孩子如果一直说方言,上大后,就很难和城市的孩子融入,对一些工作也很不利。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一直说方言,长大后就因为普通话不好,一直感到很自卑,找工作很费劲。

再次,我认为,有条件应从小让孩子多说普通话。现在全国都推行普通话,普通话说好了,对将来找工作和交流很有利。

最后,我认为,多说普通话,也要说一些家乡话,这两个其实不矛盾。和孩子说英语一样,普通话和家乡话同时学,当双语一样学,两不误。

我是一名语言康复老师,如果大家有语言上的问题,可以关注我,给我留言。


东方春光语言康复训练


我是南方城市的妈妈,我的方言是粤语。近些年来,随着普通话的推广,身边越来越多年轻爸妈不会跟孩子讲粤语了,孩子回家跟父母、爷爷奶奶交流都是用普通话,甚至有些老人家不会普通话,为了跟孙子交流,反倒学起普通话来。

我非常深爱我的方言,也非常希望下一代、下下一代……都能持续地把这种语言当成熟练的母语。所以我从小就跟孩子讲粤语,家里的老人家跟宝宝交流也是讲粤语。随着宝宝长大,在3岁时左右开始带孩子去参加一些妈妈们组织的亲子活动,发现大部分孩子都是讲普通话,有些小区的孩子也是讲普通话,孩子因为不会讲和听不懂,经常会问,“妈妈,他们在讲什么?”

那个时候的我真心纠结和难过了。随时宝宝开始上幼儿园,很快地他就学会讲普通话,虽然不会非常标准,但一天比一天熟练,词汇量一天比一天大。我之前担心孩子不会讲普通不能很好地跟小伙伴玩的担心没了。

新一轮的担心是,宝宝开始在家里也跟我讲普通话了。为了让孩子坚持练习粤语,我在家里会刻意跟孩子讲粤语,到了假期,会带他回外公外婆家,纯粤语的交流环境。真的不想他忘记这门古老的语言。


宁太太的成长日记


个人觉得小孩教育说普通话比较好,本地的方言也略会一些,将我们祖传下来的语言在我们的后代流失,罪过。

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通用语言,孩子从小接触标准的普通话教育,将来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有句话说得好“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说明了语文的重要性,而普通话语言就是学语文的关键,是基础。



我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都是用壮话教我的,普通话是上幼儿园才接触,那时候老师跟我讲普通话,我听不懂,我总是用壮话跟老师说,老师说上了幼儿园就要学会讲普通话,所以我才慢慢学习普通话,由于刚刚开始学,所以经常讲话半土半洋,惹得小朋友们笑,过得挺自卑的。还好小孩学习也快,去了一个月,基本上都学会了,但因为学得有些晚,加上以前幼儿园老师的普通话不够标准,我普通话发音并不是很准。直到长大后读了中师,需要考取普通话证书,才努力去学习,过程很辛苦,练普通话练到不会正常说话,老是怕说错。但老师却说,不能正常说过,说明有进步了,要继续努力练习,很快就可以了。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也是我个人的经历,我觉得从小教育孩子讲普通话很重要,教孩子的时候,语音一定要准,要不然会误了孩子的一生。(图片来自网络,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米米幼师


还是说普通话好

这个问题的话可以分享我自身的经历。我们家乡是讲壮话的,上小学的时候还是壮话教学。后来上了初中,就开始讲普通话了。但是说普通话的时候经常是带有壮话的口音。对于外来人的朋友,或者说是外来的同学。就听不懂我们在讲什么,觉得挺尴尬的。只有我们自己懂得自己在说什么。但是因为从小说壮话长大的。所以现在当我们改口音的话是比较难的。

特别是在上学时期。因为说话不标准,而不敢讲话,这会让人感到自卑。所以说,如果能够从小就开始说普通话,就是比较好的选择。对于同龄人来说,相当于不需要努力,就可以掌握世界上重要的语言。对于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假如从小就没有掌握好自己的语言。到了长大了之后还要学习英语等其他的语言。这个就相当于从小就开始学习英语和长大了以后才开始学习英语,现在这么多人学习英语,但是最后的能够学成的基本上是很少的。虽然很想学,可是没办法呀,难度可想而知。

有些爸爸妈妈可能孩子回家无法跟老人交流。所以觉得学习本地的土话好。但是其实是过于担心了,小孩的学习能力很强。只要经常听到爷爷奶奶说的基本上都能够领会,那个是什么意思?但是正常的语言还是以咱们的普通话为准,因为在学校也是学的普通话。

我自己说的普通话就不是很标准?在工作的时候,某些重要的岗位就因为这一点而无法胜任,从小养成的习惯。短时间改变也是有一定的难度,加上繁忙的工作,想要用其他的时间去刻意的改变。也是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工作也是觉得挺可惜的。所以还是觉得说普通话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