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在二戰中閃電戰殲滅蘇軍最多的戰役是哪一個?

雪夜獨步111


首先說明,“閃電戰”這一術語在德國軍事理論中根本就不存在。

有關二戰期間德國“閃電戰”有兩種解釋:

  1. The Blitz(閃電戰)——二戰期間,該術語最早出現在英國媒體的報道中。德語Blitz譯成中文就是“閃電”。The Blitz泛指1940年-1941年期間德國對英國實施的轟炸行動。

  2. Blitzkrieg(閃電戰)——德國波蘭入侵後,西方媒體用這一術語來形容德國裝甲部隊的作戰方式。Blitzkrieg同樣是德語詞組,它由“Blitz”+“krieg”組成,krieg德語意為“戰爭”。Blitzkrieg最早出現在1935年的德國軍事期刊《Deutsche Wehr》(德意志國防)中,其中涉及速戰速決的作戰方式。1939-1941年期間,由於德軍機動作戰的方式在一些戰役中取得了成功,西方媒體在報道中大量採用了Blitzkrieg這一詞。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儘管Blitzkrieg這一術語在德國和英語國家中大量出現,但德國國防軍從未將其作為官方軍事用語,除非是為了輿論宣傳。英國曆史學家、劍橋基督學院院士大衛·雷諾茲(David Reynolds)表示,連希特勒本人都稱Blitzkrieg一詞為“ein ganz blödsinniges Wort”(完全愚蠢的單詞)。1941年11月,希特勒在一次演講中宣稱:“我從未使用過Blitzkrieg(閃電戰)一詞,因為這是一個非常愚蠢的詞”。1942年1月上旬,希特勒將這個詞稱為“意大利語”(意思是意大利語翻譯而來)。

二戰期間,一些德國高級將領也對這一術語提出了異議。其中包括空軍上將庫爾特·斯圖登特(Kurt Student),陸軍上將弗朗茨·哈爾德(Franz Halder)。二戰後,聯邦德國國防軍將軍約翰·阿道夫·格拉夫·馮·基爾曼塞格(Johann Adolf Friedrich William Graf von Kielmansegg)也質疑這一說法。

在這說明一下,我們國內很多稱庫爾特·斯圖登特和弗朗茨·哈爾德為大將,我為什麼在這譯成上將,在此詳細解釋一下。庫爾特·斯圖登特和弗朗茨·哈爾德的軍銜為“Generaloberst”,德語Generaloberst是由“General”+“oberst”組合而成,其中General譯成中文:將軍,oberst譯成中文:上校、最高。Generaloberst直譯就是“上校將軍”或者“最高將軍”,與北約標準軍銜等級對應,就相當於四星上將。二戰期間,美軍專門針對怎樣識別德國軍隊的軍銜出了一本參照手冊。二戰結束後,西方國家將德國軍銜等級與北約軍銜等級來進行等效對比。因此,英語一般將“Generaloberst”譯成“General”(上將)或者“Colonel General”。(下圖資料來源——維基百科。中文是我加上的,以便理解)

言歸正傳。聯邦德國基爾曼塞格將軍斷言,很多人之所以誇張的稱為“閃電戰”,無非是“在當時的形勢下突然冒出的臨時解決方案”(意思就是找一個合理的藉口,或者找回點“面子”)。庫爾特·斯圖登特則將其描述為“在當時環境下自然產生的想法”,作為面臨挑戰的回應,國防軍從未將“閃電戰”用於軍事學說和軍事理論中。

Blitzkrieg(閃電戰)一詞的由來至今尚無明確定論。不管戰前還是戰時,德國陸軍和空軍的軍事理論或手冊中從來就沒有這一論題,根本不存在什麼“閃電戰的統一概念”。1939年以前,這個詞在德國軍事報刊中從沒有提到過。德國聯邦國防軍軍事歷史研究辦公室最新研究發現,至今只在20世紀30年代的兩篇涉及軍事的文章中使用了該術語,意思僅限於表示快速取得戰略勝利,而不是什麼新軍事理論和學說。

2005年,德國軍事歷史學家、聯邦德國軍事歷史研究辦公室高級研究員卡爾·海因茨·弗裡澤(Karl Heinz Frieser)對此作出總結:“閃電戰是德國指揮官依據傳統軍事原則並結合最新軍事技術,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正確的部隊’這些有利條件下創造出來的結果”。現代歷史學家只是隨意地用這個詞來描述二戰初期德國軍隊的機動作戰方式,而不是作為一種理論來闡述。根據弗里斯的觀點,在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 Wilhelm Guderian)關於機動聯合作戰編隊的構想中,於作戰層面上,Blitzkrieg(閃電戰)可以作為現代機動戰的代名詞。

在柏林-勃蘭登堡科學院制定的現行的一般通用語辭典(古今德語語言詞彙查詢系統)——德語電子辭典“DWDS”中,“Blitzkrieg”的解釋是:“集中強大的裝甲部隊和空軍用來對抗較弱的對手,以快速取得決定性勝利。”不過這種解釋有點類似於我們的“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集中優勢兵力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軍事思想之一,毛主席說過:“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

戰後關於Blitzkrieg(閃電戰)的爭議

我們國內“某度百科”詞條的解釋是“閃電戰理論是古德里安創造的”?!這種說法太草率,不嚴謹。因為迄今為止,世界軍事歷史中關於Blitzkrieg(閃電戰)這一術語都還沒有如此肯定,何來“理論”一說?

儘管有些歷史學家仍支持“閃電戰”是一種軍事學說。支持這一說法的歷史學家認為,“閃電戰是德國軍隊的作戰理論,也是第三帝國領導層制定政策和經濟計劃時所依據的戰略概念”。

但是,這種“閃電戰理論”遭到其他歷史學家的批評。英國皇家歷史學會的歷史學家理查德·奧弗裡(Richard Overy)在80年代就批評“基於閃電戰的經濟學”這一觀點,他指出,有相當多的證據表明,納粹德國政府自己都認為能夠解決重整軍備帶來的經濟問題。連戰後倖存下來的德國經濟學家和總參謀長都否認德國是依據“閃電戰理論”來發動戰爭。其實希特勒早就為發動戰爭做好了準備。

美國軍事歷史學家、德國軍事歷史專家羅伯特·西蒂諾(Robert Citino)指出:“‘閃電戰’不是一個學說,不是一個作戰計劃,甚至不是一個戰術體系。實際上,它根本不存在,至少不像我們通常認為的那樣存在。德國人從未在任何實際意義中使用‘閃電戰’一詞,幾乎從未在引號之外使用過(意思是指很正式、很專業的採用)。它僅僅意味著快速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許多軍事作家和軍事歷史學家認為,德國人並沒有發明一種新的戰爭理論,而只是將新技術應用到Bewegungskrieg(德語意為:機動戰)這個傳統觀念中,用以快速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針對“閃電戰”是軍事理論這一問題,很多學術史學家表示,“閃電戰軍事理論”這一概念只是個神話。他們認為,閃電戰學說的顯著特徵是“完全缺少一個連貫的理論基礎”,它只是作為一種冒險的、在最後一刻拼湊一起的“臨時解決方案”。約翰·保羅·哈里斯(john paul harris)在《The Myth of Blitzkrieg》(閃電戰的神話)中指出:“這個詞是1939年9月由《泰晤士報》的一名記者創造的,沒有證據表明,德國軍事思想中發展出了‘閃電戰理論’”。

最後,卡爾·海因茨·弗裡澤,英國曆史學家亞當·圖茲(Adam Tooze)和理查德·奧弗裡,以色列國防軍作戰理論研究所創始人西蒙·納萬(Shimon Naveh)得出結論,“閃電戰理論”根本就是一個神話。

而恰恰是因為50年代初期的文學作品才將“閃電戰”演變成一種歷史性的軍事理論。其主要來自於戰後古德里安的英文版回憶錄《Panzer Leader》(裝甲領袖,也有譯成“閃擊英雄”),德文原版是《Erinnerungen eines Soldaten》(士兵的回憶)。在英文版回憶錄中,不管是戰前還是戰後,古德里安都將自己塑造成“裝甲之父”和“閃電戰理論”的開拓者、倡導者。

德文原版的回憶錄首次於1950年出版。這本書曾作為德國裝甲部隊歷史發展的唯一資料來源,因為當時德國很多軍事資料被放錯地方或丟失了。一些歷史學家就是根據這本回憶錄來解釋一些歷史事件,隨後的傳記作家又通過修改將其美化,進而支持“閃電戰理論”這一神話故事。

1952年,古德里安的回憶錄被譯成英文再次出版。英國軍事歷史學家和軍事理論家羅勒·利德爾·哈特(Basil Liddell Hart)為該英文版序了前言,羅勒·利德爾·哈特要求古德里安在回憶錄中說明,其軍事理論是在他的理論基礎上建立的。利德爾·哈特是戰後最具爭議的人物,很多歷史學家對其軍事理論提出質疑。近年來,歷史學家們發現,利德爾·哈特大量歪曲和捏造事實,包括在宣揚“隆美爾神話”方面影響極大。最有力的證據來自兩個方面:

  1. 古德里安的德文原版回憶錄中,根本就沒有提到過羅勒·利德爾·哈特的軍事理論;

  2. 英國軍事歷史作家肯尼斯·約翰·麥克塞(Kenneth John Macksey)是利德爾·哈特的主要反對者。麥克塞從古德里安兒子手中找到了利德爾·哈特寫給古德里安的原始信件,在信中利德爾·哈特希望古德里安同意,是因為他提出的裝甲作戰思想而促成了古德里安的“閃擊戰理論”。這就是為什麼英文版的回憶錄和德文原版的內容出入相當大的根本原因。

然而,令古德里安沒有料到的是,利德爾·哈特會藉此大肆宣揚。另外,兩名德國將軍埃裡希·馮·曼斯坦(Erich von Manstein)和埃爾溫·隆美爾(Erwin Rommel)的家屬也收到了類似的信件。1968年,當利德爾·哈特被問及此事,以及有關古德里安回憶錄英、德兩版之間的差異時,利德爾·哈特的回答表面上很嚴肅認真,但卻毫無意義,等於沒說。他表示:“我與古德里安本人的通信文件中沒有任何其他問題,除了……我感謝了他……“。

話說回來,雖然不認同古德里安是“裝甲之父”以及“閃電戰理論”的創建者,但歷史學家們還是普遍認為,古德里安是一位出色的將軍,一流的戰術家,並且對德國裝甲部隊的發展起到了核心作用,其軍事才能不可低估。

儘管“閃電戰”這一術語不是軍事理論,僅僅是一種作戰方式。但作為一種代名詞在當今還是相當流行。最後回到正題——納粹德國在二戰中閃電戰殲滅蘇軍最多的戰役是哪一個?

關於這個問題,回答起來有難度!針對蘇聯發動的速戰速決戰術(所謂“閃電戰”)實際上是以失敗而告終。具體要細化到“殲滅蘇軍最多的戰役是哪一個?”那就是“巴巴羅薩行動”中的斯摩稜斯克戰役。

斯摩稜斯克戰役(1941年7月10日-9月10日)在蘇聯斯摩稜斯克市周邊展開,因為斯摩稜斯克是通往莫斯科的必經之地。

德軍按計劃要求古德里安的第2裝甲集團越過第聶伯河,從斯摩稜斯克南面發動進攻;赫爾曼·霍特的第3裝甲集團從北部包圍斯摩稜斯克。

在德軍還沒有發動進攻前,蘇聯紅軍就首先發起了反攻。7月6日,蘇聯第20集團軍第7、第5機械化軍約1500輛坦克在萊皮埃爾附近發動了進攻。可是未曾想到,其結果是一場災難。因為蘇軍直接攻入了德軍第7裝甲師的反坦克防禦陣地,這兩個蘇聯機械化軍團幾乎被全部殲滅。

7月10日,古德里安的第2裝甲集團開始對第聶伯河發起突襲,很快就擊潰了蘇聯第13集團軍。蘇聯第13集團軍損失了5個師後被迫撤退。當德軍兩個裝甲集團向東推進後,斯摩稜斯克一帶的蘇軍第20、第19及第16集團軍面臨著被包圍。

在斯摩稜斯克南面,古德里安的第2裝甲集團繼續快速推進。在北部,德軍第3裝甲集團的前進速度要慢得多,由於是沼澤地帶,下雨使情況變得更糟。

7月16日,古德里安的第29摩托化師在第17裝甲師的支援下攻入斯摩稜斯克,佔領了除郊區以外的所有城鎮,並與蘇聯第16軍展開了為期一週的巷戰,阻止其反攻。7月18日,德軍兩個裝甲集團的包圍鉗子距離相差16公里。

緊接著,蘇聯方面,季莫申科派剛剛晉升的康斯坦丁·羅科索夫斯基(Konstantin Rokossovsky)從烏克蘭陣線趕來負責組建一支臨時部隊以阻止德軍的攻勢,慶幸的是,這支部隊有效的阻止了德軍第7裝甲師不斷的增援進攻。由於德軍的鉗子未能及時封閉包圍缺口,使得蘇聯紅軍得以逃脫。

7月27日,德國人終於成功地將斯摩稜斯克以東的地區連成一體。並把紅軍第16、第19和第20軍的大部分圍困了起來。幾天後,在斯摩稜斯克前線蘇軍的幫助下,蘇聯第20軍帶領部隊成功突圍。德軍也重新建立了包圍圈並開始清除蘇軍,最終俘虜了約三十萬蘇聯紅軍。

在這一首戰階段,蘇聯紅軍傷亡50000人,約三十萬人被俘,損失坦克700輛。

在整個斯摩稜斯克戰役期間,蘇軍共犧牲186144人,273803人受傷,300000被俘,被德軍摧毀和繳獲了3273輛坦克,903架飛機被摧毀。

德軍方面,死亡29650人,100327人受傷,5682失蹤,214輛坦克被摧毀。

斯摩稜斯克戰役是蘇聯紅軍在巴巴羅薩行動開始後又一次嚴重慘敗。儘管蘇聯紅軍組織了反擊,可結果變成了一場軍事災難。


血色黃昏的黃昏


1941年9、10月份的基輔地域合圍戰;蘇西南方面軍被全部消滅,近70萬人被俘,方面軍司令員基爾波諾斯犧牲。


李衛平210150960


基輔戰役,85萬


小樓聽雨71514


基輔戰役,蘇軍66萬戰死或被俘虜。


平南九哥


說法不一,以下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閃電戰的出現

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爭的序幕,德國充分運用其在航空兵、裝甲兵上的優勢,快速突破波蘭部隊的防禦後縱深迂迴到波蘭防線的後方,分割包圍了大批波蘭部隊。合圍中的波蘭軍隊不僅喪失了補給和通訊交通,而且由於戰線後方被佔領,失去了退卻到國土縱深休整補充的能力,因而大批被德軍俘虜。僅僅28天后,波蘭首都華沙被攻克,36天后,波蘭有組織的抵抗被完全粉碎。

波蘭戰役被視為閃電戰的開山之作,其後德國入侵挪威和比利時、荷蘭、法國都採用了類似的戰術,即大規模集中運用坦克和機械化部隊、與航空兵和傘兵高度協同、實施突然攻擊、快速突破、縱深迂迴包抄。從而在精神上瓦解對方的戰鬥意志,這種作戰形式被稱為“閃電戰”。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時也採用這種戰術。

閃擊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是標準的閃電戰計劃

1941年6月22日,德國集結前所未有的巨大兵力,發動對蘇聯的突然襲擊。1941年6月22日凌晨2時,納粹德國的6000門大炮脫下了偽裝的炮衣,近300萬德軍等待著進攻的命令。凌晨三點半,希特勒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下達了向蘇聯進攻的命令,霎時,靜謐的黎明被千萬發炮彈的爆炸聲撕裂,德軍的2000架飛機像烏雲一樣壓向蘇軍的陣地,炸彈如雨點般降落下來,成千上萬的蘇軍士兵在睡夢中死去。到當天中午,蘇軍就失去了1200架飛機,其中有800架是在機場上尚未起飛就被炸燬的。到傍晚時分,德軍的坦克部隊已經向蘇聯境內推進了50千米。偷襲獲得成功後,德軍動用了190個師,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和190艘艦艇,從波羅的海到黑海2000多公里的戰線上,發動了對蘇聯的全面進攻。

德軍兵分三路,北路攻打蘇聯波羅的海沿岸和列寧格勒;中路指向莫斯科;南路奪取蘇聯的“糧倉”烏克蘭。北路德軍在18天內深入蘇聯腹部400—450千米。一直到1941年底都可以看成一場規模宏大的閃電戰

閃電戰作戰階段分為:集結 ,展開, 突破, 突穿, 擊虛與鑽隙, 席捲。

席捲是“閃電戰”最後一個階段。整個突進部隊將以敵人的交通線為目標,進行分割幷包圍遭孤立的敵軍主力。 除了1940的敦克爾克包圍戰是利用英倫海峽進行單翼包圍外,幾乎二戰所有的“閃電戰”皆是以兩翼進行包圍作戰。待雙鉗合圍後,剩下的工作就是圍殲包圍網內的敵人。此工作通常都交由步兵部隊擔任,裝甲部隊則從前線補給整合戰力後再繼續往下一個目標推進。

從這個方面來講:前期的明斯克戰役,基輔戰役,斯摩稜斯克戰役,都可以算得上是實行“巴巴羅薩計劃”的閃電戰的一部分。

個人覺得明斯克戰役是相對標準的殲滅蘇軍最多的戰役(閃電戰)。

明斯克戰役

1941年6月22日,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發動進攻,不到20天就殲滅蘇軍西方面軍大部,俘虜50萬人。

蘇德戰爭初期,德軍於1941年6月22日~7月9日在比亞韋斯托克和明斯克地域進行的進攻戰役。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司令為馮·博克元帥)根據“巴巴羅薩”計劃,企圖以強大的裝甲部隊實施鉗形突擊,圍殲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和明斯克地域的蘇聯紅軍集團。蘇聯紅軍西方特別軍區奉命固守突出部及其以南共470公里寬的邊境地帶,掩護主力展開。德軍參戰兵力為56個師又2個旅及1個航空隊;蘇聯紅軍參戰兵力為44個師。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軍突然出動數百架飛機轟擊蘇聯紅軍西方特別軍區的26個機場,當天擊毀蘇聯紅軍飛機738架,奪得制空權。德軍第3裝甲集群從蘇瓦烏基地域出發,在蘇聯紅軍西方面軍和西北方面軍的接合部突破防禦,爾後向維爾紐斯、明斯克方向發展進攻,第9集團軍隨後跟進;第2裝甲集群從華沙以東地域出發,迂迴佈列斯特要塞,繼而向斯盧茨克、明斯克方向快速推進,第4集團軍隨後跟進。


23日,德軍佔領格羅德諾。蘇聯紅軍第10和第3集團軍各一部向該市實施反突擊,未達目的。24日,德軍佔領維爾紐斯。巴甫洛夫大將急令西方面軍預備隊前出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25日,德軍向西方面軍深遠後方實施兩翼包圍,使其面臨被合圍的危險。蘇聯紅軍第3和第10集團軍奉命通過僅剩60公里寬的走廊,撤離突出部。26~27日,德軍2個裝甲集群先後進至明斯克近郊,並於28日佔領該市;西方面軍主力第3、第10集團軍的11個師在比亞韋斯托克和明斯克之間新格魯多克附近地域陷入合圍。29日,德軍第9和第4集團軍在比亞韋斯托克以東地域會合,將被圍蘇聯紅軍分割為兩部分。1941年7月9日,被圍蘇聯紅軍大部被殲,一部分散突圍,一部在德軍後方開展遊擊活動。據德軍戰報:此役繳獲坦克3332輛、火炮1809門,幾乎佔領白俄羅斯全境。


個人看法,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淺議輕談


閃電戰是納粹德軍使用的一種軍事戰術。強調快速、奇襲、集中力量打擊,通過突然的進攻先發制人達到作戰目的。納粹德國在進攻波蘭時就已經展示了閃電戰的戰術,在進攻蘇聯時,將閃電戰戰術戰術發揮到極致。

顧名思義,閃電戰一個要義就是:快。用機械化部隊通過突然進攻,快速切割,分割包圍等方式制勝。納粹德國在1941年6月22號實施”巴巴羅薩“計劃,閃擊蘇軍,用的就是閃電戰戰術,550萬納粹德軍短時間內突破蘇軍邊境290萬人的防線。蘇軍北、中、南三個方向全數被攻破,震驚世界。”巴巴羅薩“計劃的實施時間在1941年6月22日—1942年1月。

在德軍的閃電戰中,蘇軍在基輔遭受了最為慘重的一次失利。不僅僅丟掉基輔以及整個蘇聯西南部,還導致整個蘇聯西南方面軍幾乎損失殆盡,蘇聯在這場大包圍戰中傷亡加上被俘的人員高達70萬人。另外一場損失慘重的戰役則是和莫斯科會戰息息相關的維亞濟馬-布良斯克戰役,此戰是雙重圍殲戰,蘇軍損失人員高達67萬人以上。其實莫斯科會戰也可以看做和”巴巴羅薩“計劃相關的後續戰役,但莫斯科會戰中德軍無法再有效實施閃電戰,所以這裡僅拿德軍有效執行閃電戰戰術取得的重大戰果來說。但是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在納粹德國閃擊蘇聯的初期,蘇軍陣亡人數較少,被俘人數極多,超過300萬人被俘。基輔會戰是蘇軍在被納粹德國閃擊後同德國進行一場會戰。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大一場圍殲戰或者包圍戰,蘇軍叫它基輔防禦戰。此戰蘇軍西南方面軍被納粹德國”南方“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部分兵力團團包圍,而在包圍圈外,蘇軍還有不少救援力量企圖打開突破口或者實施反包圍,戰況極為慘烈。到1941年9月20日時,納粹德軍攻佔基輔,基輔會戰大局已定。蘇軍只有兩萬多人突圍成功。蘇軍在基輔會戰傷亡19萬人,被俘65萬人,總計超過70萬人員損失。

維亞濟馬-布良斯克戰役,此戰還是和西南方面軍相關。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在維亞濟馬,奧廖爾-布良斯克地域對蘇軍西方面軍、預備隊方面軍和布良斯克方面軍實施的兩次大規模的圍殲戰。此戰蘇軍人員損失並不見得比基輔會戰低。從1941年9月30日-10月23日,納粹德軍相繼在布良斯克地區和維亞濟馬地區包圍殲滅蘇軍布良斯克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蘇軍在莫斯科外圍的防線相繼被突破,納粹德軍此時真正兵臨城下。蘇軍65萬人被俘。但是此戰損耗了德軍過多的物資裝備,反而莫斯科得以有時間加固防線,而德軍陷入缺少物資的尷尬局面。

縱觀納粹德軍的閃電戰,總有兩個問題揮之不去。第一就是後勤補給問題,這是二戰中一直困擾納粹德軍的現實問題。沒有油料補給,就無法實施大規模裝甲力量進攻,無法達到快速推進、快速進攻的目的。第二個就是制空權問題,在蘇德戰爭中,德軍只能在前期取得優勢制空權,在推進到莫斯科一線後,制空權反覆爭奪。而閃電戰作為立體進攻樣式,取得制空權對作戰制勝和擴大戰果極為重要。


靜聽竹林風


基輔會戰


獨舞傾城夜闌珊


當然是基鋪戰役,殲滅一個方面軍,俘虜60萬蘇軍。


萬水千山2178


巴巴羅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