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貂蟬也沒有連環計,正史上呂布與王允聯手誅殺董卓的經過

漢末群雄系列之呂布(下)

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


呂布重大事件之六——合謀王允,誅殺董卓

呂布與董卓之間最直接的矛盾,就是董卓因為一點小事拿手戟扔呂布,由此呂布認清了所謂義父子,不過是利益的結合,根本沒有真感情。

呂布心裡有疙瘩,忠誠度就會下降,於是貂蟬與王允該登場了。


沒有貂蟬也沒有連環計,正史上呂布與王允聯手誅殺董卓的經過


在《三國演義》以及無數的三國題材文藝作品中,貂蟬的刻畫極為深入人心,以至於這位虛構的大美人與西施、王昭君、楊玉環並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歷史上並沒有貂蟬,這個大家都知道。至於野史以及民間傳說中的貂蟬,屬於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而衍生的美好願望與想象,這裡就不多探討了。不過貂蟬作為呂布背叛董卓的導火索,歷史上倒也有其原型。呂布借董卓貼身侍衛的職權之便,與董卓府上的婢女私通,並且因為之前的心結,使得呂布內心更加不安。

《後漢書·呂布列傳》載:卓又使布守中閣,而私與傅婢情通,益不自安。

這位與呂布暗通款曲的婢女沒有留下名字,這在當時也很正常。貂蟬的形象即根據這一句粗略的史料不斷豐富發展,結合呂布部將秦宜祿的妻子杜氏的美貌,以及古人的想象力創作而來。

歷史上雖然沒有王允巧施連環計,但真實的歷史也很精彩。王允本來計劃讓士孫瑞擔任南陽太守,藉口討伐袁術到地方徵兵反攻長安。董卓也不傻,並不信任士孫瑞,於是王允順勢改任士孫瑞做了尚書僕射,繼續等待機會。

王允除掉董卓的計劃密謀已久,公卿大臣中許多人都是王允的支持者。在董卓的淫威下,王允仍然擁有一個地下情報網,很快便得知呂布與董卓不和的消息。

那麼可能有讀者會好奇,既然歷史上沒有貂蟬,那麼王允怎麼跟呂布搭上線,怎麼商定誅殺董卓的策略?

《三國志·呂布傳》載:先是,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壯健,厚接納之。後布詣允,陳卓幾見殺狀。時允與僕射士孫瑞密謀誅卓,是以告布使為內應。

王允是幷州太原人,跟呂布同出幷州。老鄉見老鄉,分外親切,就因為這種很普通的理由,王允總是對呂布很好。呂布不知情,但王允早就草蛇灰線伏脈千里,不曾想呂布還真的派上了大用。


沒有貂蟬也沒有連環計,正史上呂布與王允聯手誅殺董卓的經過

貂蟬


王允不能主動找呂布透漏計劃,畢竟風險太大,誰知道呂布心裡到底怎麼想。無巧不成書,王允正在苦惱無良策誅殺董卓,呂布主動上門。

因為有同鄉情誼,一來二去呂布對王允逐漸非常信任。某天呂布去王允家做客,因為心中煩悶,就把董卓之前朝自己扔手戟的事向王允傾訴了一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王允府中還有一人在場,便是外出徵兵不成的士孫瑞。呂布來之前,這兩人正在商量計劃,聽聞呂布大吐苦水,王允順勢便要拉呂布入夥,讓其做內應。

王允直接向呂布攤牌,不啻為一場豪賭。假如呂布仍然心向董卓,王允及其黨羽全部完蛋,但事實證明呂布的內心世界是非常簡單的,這使得他對趨利避害有著超過很多聰明人的敏感度。呂布就像一頭猛獸,雖然頭腦不太靈光,但對周遭環境的變化異常敏銳,本能地感覺到長安城即將迎來鉅變,加上董卓對自己並無真情,所以不僅沒有被激怒,更沒有打算報告董卓,而是很沒底氣地問道:“我和董太師可是父子關係,怎能背叛?”

王允一聽就知道呂布需要個臺階,順勢說道:“你姓呂,他姓董,本來就沒有血緣關係。你差點就死在董卓手上,這也能叫父子?董卓扔手戟的時候,心裡有父子之情嗎?”呂布便不再猶豫,下定決心加入王允除掉董卓的計劃。

初平三年(192)四月,漢獻帝疾病初愈,在未央殿大會群臣。這種大場面董卓自然要出席,而且隨行衛隊拱衛周圍,陣勢森嚴。只不過看上去萬無一失的安保措施,其核心侍衛隊長呂布卻早已成為反董陣營的超級臥底。

這天清晨,董卓的隊伍行至北掖門外,可董卓的馬怎麼也不肯再往前走。董卓覺得可疑,就想折返。呂布勸說後,董卓才緩緩進門。原來這門內果然有埋伏,騎都尉李肅帶著幾十名勇士衝了出來,李肅直奔董卓就是一戟,但董卓朝服內有護心甲,只是胳膊受傷墜下馬車。董卓大喊:“呂布何在?”

《後漢書·董卓列傳》載:肅以戟刺之,卓衷甲不入,傷臂墜車,顧大呼曰:“呂布何在?”布曰:“有詔討賊臣。”卓大罵曰:“庸狗敢如是邪!”布應聲持矛刺卓,取兵斬之。

根據史書記載,之前長安市井就流傳著呂布的風言風語,還有好事者編成歌謠在街頭巷尾傳唱。可見王允為首的反董一黨勢力龐大的同時,誅殺董卓的行動連京城百姓也略知一二。

然而這種情況下董卓竟然沒有絲毫懷疑呂布,這不太符合邏輯。

考慮到董卓是個會在外衣內穿上護心甲,外出時眾多衛士保護,尤其安排呂布寸步不離的人,可見他對安全問題相當重視。如果真的察覺呂布有異樣,絕不會盲目信任。筆者認為,一方面呂布的演技好,沒有露出絲毫馬腳;另一方面,董卓當時已經人心盡失,雖然部下精兵猛將很多,但朝廷大臣以及京城百姓,無不痛恨董卓,所以根本沒有人願冒天下之大不韙給董卓通風報信,告訴董卓有人正在密謀除掉他。結果就是,當李肅第一下沒有刺中要害,董卓第一反應是呼叫他最信任的義子呂布。呂布應聲而出,但卻要了董卓的命。

《後漢書·董卓列傳》載:士卒皆稱萬歲,百姓歌舞於道。長安中士女賣其珠玉衣裝市酒肉相慶者,填滿街肆。

關於董卓筆者之前已有系列文章,這裡點到即止,我們還是講呂布。一個惡貫滿盈的魔頭被誅,長安全城沸騰,壓抑許久的男女老少載歌載舞,喝酒吃肉大肆慶祝。百姓是單純的,咱們無需考慮呂布刺殺義父的行為多麼背信棄義違反倫理,對遭受董卓壓迫的官員百姓、男女老少,呂布此刻就是英雄。更關鍵的是,呂布也覺得自己是個英雄,這個信念影響了呂布後來的人生軌跡。


沒有貂蟬也沒有連環計,正史上呂布與王允聯手誅殺董卓的經過

呂布與貂蟬


呂布重大事件之七——王允一意孤行,斷送大好形勢

董卓死後司徒王允錄尚書事,總攬朝政,以呂布為奮威將軍、假節,儀同三司,封溫侯。

呂布這下從董卓的侍衛長一躍成為比肩三公的大人物,呂溫侯這個廣為人知的稱謂也是從這裡發端。值得一提的是,王允之前就是溫侯,董卓封王允為溫侯時王允還老大不願意,覺得這是向敵人低頭,在士孫瑞的勸說下才委曲求全接受了封侯。這個溫侯在呂布看來可能是莫大榮譽,在王允看來卻是一種恥辱,所以當權後趕緊甩給呂布,雙方皆大歡喜。

從筆者對王允轉讓呂布溫侯爵位這一行為的解讀,能夠得出王允並不尊重呂布的結論。自己視為恥辱的東西轉交給別人,這當中的心理活動顯得格局很小。呂布雖然不知道王允內心想法,但隨著時間推移,對周圍環境異常敏感的呂布終究會覺察到王允的態度。

且說王允掌權,作為誅殺國賊的首要功臣,自然擁有極高威望,大臣們都很支持,董卓部屬們則惶恐不安。如果能夠因勢利導合理決策,東漢政局迎來撥亂反正不是天方夜譚。但事實證明王允在幕後運籌帷幄可以,走上前臺當領導確實不行。

董卓掌權靠的是蠻力,是軍隊,所以王允首要問題就是如何處理董卓陣營的主要將領。就連呂布都知道應該好好安撫,把他們集體赦免即簡單又直接。結果王允猶猶豫豫瞻前顧後,不肯聽呂布建議。呂布又勸說把董卓的財物分賜給公卿、將校,爭取他們支持,王允又不聽。

《後漢書·陳王列傳》載:而素輕布,以劍客遇之。布亦負其功勞,多自誇伐,既失意望,漸不相平。

原來,王允內心看不起呂布,只把他當做一名武夫看待。呂布這個工具人,王允利用完就態度大變,實在是急功近利的典型案例。而呂布覺得自己親手誅殺國賊,功勞最大,王允的態度讓人失望,於是兩人逐漸產生矛盾。

王允跟呂布這對搭檔都不適合統管全局,不過平心而論呂布畢竟更瞭解軍事,也更瞭解董卓集團的將領,提出的一些建議很正確。只可惜王允比呂布還狂妄,權力使王允失去冷靜,昏招連出。先是處死大名士蔡邕寒了公卿百官的心,然後對涼州軍態度反覆錯失爭取時機,可謂文臣武將盡失,大好局面急轉直下。


沒有貂蟬也沒有連環計,正史上呂布與王允聯手誅殺董卓的經過

王允


呂布重大事件之八——痛失長安好局,出逃關東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王允也不是一天丟掉長安的。我們都知道李傕郭汜很快殺到長安,王允身死、呂布出逃。但涼州軍殺奔長安的過程,有必要介紹一下。

王允不採納呂布赦免涼州眾將的意見,又不同意其他人提出派皇甫嵩到涼州鎮撫的建議。可是王允連皇甫嵩都不信任,滿朝文武還能信任誰?王允想徹底剷除涼州軍而不是保留,但又沒有好方法,猶豫不決之際,蔡邕被殺的消息傳到涼州。涼州軍中紛紛傳言,連蔡邕這種稍微與董卓有牽連的大名士都被處死,那董卓親信的涼州將領們更不會被赦免。

既然拋棄幻想,一切反而好辦,在董卓女婿牛輔的帶領下,涼州軍集結數萬兵力,以李傕、郭汜、張濟三名悍將為首,在中牟擊敗河南尹朱儁。牛輔坐鎮弘農郡陝縣,李郭張三人率軍在陳留、潁川大肆劫掠,“殺略男女,所過無復遺類”完全就是一副不計後果魚死網破的架勢。

王允能依靠的大將當然就是呂布,但長安局勢複雜呂布也不敢輕易出城,於是派李肅到陝縣討伐牛輔。這位李肅是呂布的同郡老鄉,演義中勸說呂布投靠董卓,正史中朝董卓刺出第一下的人。只可惜縱然如此,李肅卻因為戰敗而被呂布誅殺。

相較於演義當中動輒斬殺戰敗將領,正史中這種記載非常少,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不是因為重大過錯,即便將領打敗仗也很少有懲罰,更不用說處死。道理很簡單,打仗本身風險就極大,要是輸了就殺頭,誰還肯為你賣命?

李肅被殺,凸顯出呂布剛剛大權在握還不成熟的一面。想必呂布吸取了教訓,後來幾乎沒有因為敗仗而處死部將的記載,反倒逐漸滑向另一個極端,變得優柔寡斷起來。

李肅雖然戰敗,可牛輔更是草包,雖然打了勝仗卻惶恐不安,一天夜裡營中發生騷亂,牛輔竟然嚇得帶著金銀細軟就跑路。主帥這麼窩囊,身邊的人就有想法,直接把牛輔腦袋砍下來送到長安請賞去了。

作為董卓的繼承人,牛輔的死使涼州軍群龍無首。正在四處劫掠的李傕、郭汜等人聽聞消息氣得不行,。因為呂布、王允、李肅都是幷州人,所以涼州軍遷怒於幷州人這個群體。李傕、郭汜把在本軍內的幷州人全部揪出來,總共幾百人,不論男女全部誅殺。

這個行為可見李傕等人的兇殘野蠻,同時也反映出他們對呂布、王允又恨又怕。恨自不必說,怕指的是這些人屠殺自己軍中的幷州人洩憤,稍微冷靜之後又派使者到長安請求赦免。

如果王允接受李傕、郭汜的投降,董卓部下們的叛亂就此可以完結,長安可以恢復安定。然而王允再出昏招,這次終於錯過命運給王允的最後一次機會。


沒有貂蟬也沒有連環計,正史上呂布與王允聯手誅殺董卓的經過


《後漢書·董卓列傳》載:王允以為一歲不可再赦,不許之。傕等益懷憂懼,不知所為。武威人賈詡時在傕軍,說之曰:“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諸君若棄軍單行,則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相率而西,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

呂布、王允、牛輔、李傕這些智商不在線的人進行了數回合低水平較量,互相浪費大把機會後,真正的聰明人賈詡終於看不慣“挺身而出”,秀了一把什麼叫真正的實力,隻言片語改使整個漢末歷史的走向發生改變。

王允派出胡軫、徐榮在新豐迎戰李傕、郭汜,胡軫投降、徐榮戰死。李傕沿途不斷吸收零散部隊,又與樊稠、李蒙等人會合,總兵力超過十萬,來到長安城外。

證明呂布武勇的時刻終於來臨,面對涼州兵聲勢浩大,呂布並未慌張,而是親自出北門迎戰郭汜。

裴松之注引《英雄記》載:郭汜在城北。布開城門,將兵就汜,言“且卻兵,但身決勝負”。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汜後騎遂前救汜,汜、布遂各兩罷。

這是歷史上極為罕見的兩軍大將單挑記載,最後以呂布刺傷郭汜獲勝而結束。這種兩軍拉開空間,像演義那樣放手讓主將單挑決鬥的場面,別說三國,就是整個古代歷史您也找不出幾處。所以呂布儘管缺點非常多,但武勇毋庸置疑。只不過,也就是呂布和郭汜這種頭腦簡單的人碰到一起,這麼耿直的將領實在不好遇見。

長安雖然城高牆厚,但前面說過,王允不僅得罪涼州軍,內部人也得罪很多。所以僅僅堅持八天,呂布軍中的叟兵就叛變開城,引入李傕。涼州兵大殺四方,城中頓時亂作一團,王允保護漢獻帝逃到宣平城門樓上,被李傕包圍並捉拿。呂布則帶著數百名騎兵殺出長安,向東出奔武關。

這裡的叟兵,是廣泛分佈在涼州至益州一代的西部少數民族叟人,被徵募徵召為士兵。涼州軍受羌胡影響較多,甚至內部本身就混雜有少數民族士兵,所以叟兵成為內應有其合理動機。


沒有貂蟬也沒有連環計,正史上呂布與王允聯手誅殺董卓的經過


在王允的連續昏招之下,誅殺董卓帶來的漢室復興希望轉瞬即逝。從王允執政到李傕破城,總共不到兩個月,呂布與王允共掌朝政的短暫美夢破滅,從此離開權力中樞,開始輾轉關東各地。

呂布的第一站,是去投奔尚在南陽的袁術。下一期,筆者將繼續為您講述呂布後續的歷史事蹟,呂布先投袁術,再奔袁紹,又找張楊,造成呂布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原因為何?感興趣的話敬請點擊關注吧,您的支持是我持續更新的最大動力,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