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監測:能繁母豬、生豬存欄和新生仔豬三者均增加


最新監測:能繁母豬、生豬存欄和新生仔豬三者均增加


  據對全國400個定點縣監測,2月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1.7%,連續5個月環比增長,比去年9月份增長10.0%。全國有27個省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比1月份增加5個省份。

  “養殖場戶前期補欄的後備母豬陸續產仔,新生仔豬數量增加,基礎產能恢復的效果開始顯現。”楊振海表示,2月份全國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新生仔豬數量環比增長3.4%,這是自去年9月份開展監測以來首次環比增長。

  據楊振海介紹,一般春節消費旺季出欄量增加,存欄就會下降,過去10年,2月份全國生豬存欄環比平均下降1.7%。由於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出欄增量多,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部分養殖場肥豬壓欄,生豬出欄下降,2月份全國生豬存欄環比增長2.8%。

  “這一輪產能下滑,南方養豬大省普遍降幅深,對全國生豬生產恢復影響大。2月份,四川、廣西、江蘇、湖南、福建、江西、湖北、雲南等南方主產省產能恢復提速,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速高於全國,對生豬產能整體恢復較為有利。”楊振海說。

  疫情沒有根本改變生豬生產恢復向好態勢

  “新冠肺炎疫情對生豬生產造成了一定衝擊,但沒有根本改變生豬生產恢復的向好態勢。”楊振海表示。

  據調度瞭解,疫情主要影響一些飼料、獸藥、屠宰企業未能按計劃復產,部分養殖場戶動物防疫、種豬投放、仔豬補欄受阻,以及新建和改擴建豬場復工時間被迫推後。對此,農業農村部會同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先後印發3個文件維護正常生產秩序,打通飼料和種仔豬運輸,協調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把飼料、養殖、屠宰加工等骨幹企業納入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開設了熱線電話受理並解決養殖場戶反映的問題,協調有關部門在山東、河南等養殖大省投放政策性玉米,努力把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