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家长辅导作业的必经之路,从“有点难”到“熬过来”

宅家教育你崩溃了吗?今天辅导孩子作业你咆哮了吗?还有你家爸爸/妈妈在你育儿路上拆台了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中国人对于孩子未来的期许,从来都是夹杂着焦虑。

怀上孩子时就开始关注学区房。学会说话走路后就开始关注英语启蒙,国学启蒙,艺术启蒙。小学开始,开始关注盯住孩子的学习成绩……

国家不停地呼吁素质教育,家长们一面怒怼学业教育的弊端,一边加入鸡娃的行列。

焦虑是家长辅导作业的必经之路,从“有点难”到“熬过来”


最近天天向上中,章龄之辅导作业时的烦躁,是不是也在你家上演

首先是信心满满的开场,不停的鼓励,宝宝你可以的,真棒。

然后是纠正孩子的坐姿,酒酒就是想趴着写,几次纠正拉扯后终于坐好。

焦虑是家长辅导作业的必经之路,从“有点难”到“熬过来”

接着是完全不在状态的写作业,妈妈亦步亦趋,盯着每一道题,写字,组词,孩子完全状态外,很不适宜的展现他的想象力,走路,却想着“鹿”,像极了我家一写作业,想象力就十头牛就拉不回来的孩子。小脑袋瓜完全圈不住刚学的知识,一分钟前刚刚说的“来”字,瞬间就抛去脑后,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章龄之被气笑的“内伤”的无奈,这孩子都是属金鱼的吧,只有七秒的记忆。

最后,转瞬就忘的“去”字成功的激起了老母亲的“愤怒”。

焦虑是家长辅导作业的必经之路,从“有点难”到“熬过来”

章龄之育儿可谓是劈荆斩刺,每晚孩子睡觉之后,还在坚持查资料和备课,给孩子教学时努力按照孩子理解的角度去说,去做到生动和愉快。

放养孩子,轻轻松松一阵子,那父母和孩子都会快乐。但是那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满屏的焦虑隔着屏幕溢了出来,章龄之说出了很多妈妈的心声想要放养“但是狠不下心来,怕耽误他的学业。”

焦虑是家长辅导作业的必经之路,从“有点难”到“熬过来”

配合儿子上网课学习的过程,有点难——真的崩溃过——现在好多了——我觉得自己熬过来了。

就像孩子学习新知识到掌握需要一个过程,而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从有点难到熬过来也是一个过程,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合作需要磨合,简单的一句别焦虑,放养吧,让他自己负责这些轻飘飘的建议都是火上浇油,真正要让孩子独立自主地去完成学习,这个需要过程也需要父母去引导。


虽然不太赞成章龄之节目当中那样怼孩子学习,步步逼紧的做作业,但是,一样的过程我也经历了,也正是的这样的经历,经过磨合最后才养成孩子独立自主做作业的。

关于引导孩子自主学习,我有以下的经历。

1. 咆哮式的虎妈,不争气的小脑袋瓜,哗啦啦的眼泪,对立的亲子关系。

大宝开始上中班后,学校开始教古诗了,面对朋友圈里同龄孩子从1数到100,20以内加减信手拈来,起初不太在意的我,面对还不会写1-10的宝宝,最后实在按捺不住心里的焦虑,开始跃跃欲试,先是去图书馆借来各种数学启蒙的书本,想要让他对数字感兴趣。

起初他是懵懵懂懂,比起那些有趣的绘本故事,数学的启蒙他记住的只有一个调皮的“数字精灵”。

焦虑是家长辅导作业的必经之路,从“有点难”到“熬过来”

然后是开始写数字1-10,这个过程,是至今为止我最后悔的育儿经验

中班的宝宝,还没有学会拿笔,尽管我买了专门规范写字的辅助笔,握笔和坐姿的培养,还有总是记不清楚的数字,总能一块跑出来激怒我。

每隔几分钟,我就在那边提醒,坐姿,握笔,内容。从最初的鼓励,提醒,到了最后的不耐烦,和咆哮。

我不知道“温柔从容”的我,“母爱满分”的我,为什么此时此刻,会有一只怪兽从心里跑出来,我想掀桌子,想要扔笔,我咆哮着“质问”,你有在认真学吗,你怎么记不住,刚刚不是才说过。

孩子面对火山爆发的我,委屈的流着眼泪,敢怒不敢言,手足无措的自责自己为什么学不好。眼里泪水不停地流,嘴巴紧闭不敢出声,双手都不知道应该放在哪里。直到愤怒的我,打开怀抱拥抱住他才忍不住大哭起来。

而我自己也忍不住想要大哭,挫败的不是孩子一直学不会,而是,为什么我教不会。

焦虑是家长辅导作业的必经之路,从“有点难”到“熬过来”

其实是我太焦虑了,这些对于孩子来说,难吗?真的很难。孩子是第一次学习,他要先会拿笔,还要学正确的坐姿,还要同时记住那些数字的样子,然后“画”出来。

想要孩子几次就学会,无异于,想要孩子同时学会说话,走路和吃饭。

2. 不想做作业的委屈,想要抓狂想要放弃的教导主任。

等到孩子上大班,学校开始教一些简单的数字了,提前学会的写字的宝宝,并没有想象中比别人更优秀。也没有出现因为学会就厌倦的现象,有可能,对于那几个数字,每一次写对于他来说都是重新学习。

而大班开始,学校开始会布置一些数字或者拼音的简单作业,对于前面几年都是玩玩玩的孩子来说,回家写作业这项新任务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挑战,回家为什么不能看电视了?为什么不能玩玩具?为什么还要继续上课?

还有,画画在家画就是一个好玩的游戏,去画画学校兴趣班学习就是艰巨的任务,每到兴趣班上课时间就百般不愿意,并不是兴趣班学习没有意思,而是,去兴趣班学习要花很多的时间,这样的话,就没有时间玩和看电视了。

于是,孩子的作业变成家长的作业,每次做作业都要拉锯战,刚开始想让他自己安排学习任务,安排学习时间,这个过程是痛苦的。

焦虑是家长辅导作业的必经之路,从“有点难”到“熬过来”

孩子不想写作业所以采用拖延战术,非要吃完饭,安排一点游戏时间再开始学习,然后就各种拖延,拖到11点,不停地试探爸爸妈妈的底线,想看看父母会不会因为太晚了而放弃他的作业安排。

眼看着他的拖延,想要抓狂想要放弃。

3. 斗智斗勇的游戏设置,升级打怪乐趣无穷,英雄排行榜上风云涌动,闻鸡起舞废寝忘食。

终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培养,大概两三个月,孩子终于接受了必须学习这件事情。也慢慢有意识要自主学习,但是父母还是需要在一边引导。而且孩子并没有“别人家孩子”的天赋,并没有在学习领域碾压同龄人。可以进步的空间还是很大。这个时候得意他会自主学习,还为时尚早。

给孩子报名了一个珠心算的学习班,网上虽然也有对心算提出质疑的,但是,我心里想,至少以后他做数学题时候可以有别的思路去验证解题。珠心算最重要的是不断的练习,刚开始孩子练习的时候,错的题目不多,我以为这孩子学习还不错,心里有点安慰。过了几天,珠心算的学习群里,每天做完作业打卡孩子的学习成绩,我才发现,我高兴得有点太早。比起班里总是占据前三的女孩子,孩子的成绩忽上忽下,而且整体来看也只能说是中等水平。

对于学习群打卡,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至少他客观反映了孩子学习成绩,学的不好,那方向在哪里,学习进步了,那上升空间在哪里,通过对比都是可以知道的。为什么不跟“别人家的孩子”对比,只要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合理的对比,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差距,适时的鼓励,对于孩子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焦虑是家长辅导作业的必经之路,从“有点难”到“熬过来”


于是,把作业设置成游戏任务,让孩子升级打怪,实时播报孩子的排名,观察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距,和他一起商量对策,不停的复盘,最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在意的同学,比如他喜欢的他讨厌的他在意的,观察他们的学习情况,然后用来刺激孩子,所以英雄排行榜上竞争激烈,孩子每天都在等学习任务的分发,天天都在关心自己的排名,关注对手的成绩。

4. 良性循环自主学习,袖手旁观暗中发力。

当孩子开始每天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时,我觉得自主学习这个门我终于迈进来了。每天给他自己选择科目的自由,每天给他安排时间的自由,每天给他试错的机会。但是他也不是每天都能出色完成任务,他只是不再讨厌学习。我也不再老鹰盯着猎物一般,时时刻刻提防他犯错,不再咆哮,不再焦虑。

他还是会做错题目,还是会写作业走神开小差,还是会拖拖拉拉想方设法逃避作业,但是,他已经会自己的成绩自己负责,会自己分析自己错的原因,会因为错太多题目内疚哭泣,会因为做的不好而反省自己的坐姿自己的注意力。

我要做的更多的是,默默的观察他,帮他分析他的关键错误,和他一起复盘,一起进步。

终于,辅导作业时候也能“母慈子孝”了。

当然,我的孩子还没有上小学,我要学习的路也还很漫长。

焦虑是家长辅导作业的必经之路,从“有点难”到“熬过来”



关于辅导孩子学习,“崩溃过”,“疯过”,终于不咆哮的我,有几个建议。

1. 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孩子

做为辅导作业的家长,你们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他们这个年龄段,学习能力大概是什么样的,他们这个阶段主要需要学习什么呢?什么时候是学习语言的敏感期?什么时候是学习数学的敏感期?你的孩子对于什么感兴趣?他是视觉敏感性的孩子还是听觉敏感性的孩子?什么样的学习方法他的效率最高?

各行各业上岗都需要培训,父母难道就不需要学习了吗?父母时时刻刻都要学习,不要经验主义,不要拿来主义,要认真观察我们的孩子,通过亲密的陪伴去观察。

磨刀不误砍柴工,先了解我们的孩子,再去培养他,引导他。而不是质问他为什么你不会,为什么你记不住,为什么?孩子也不知道为什么。

焦虑是家长辅导作业的必经之路,从“有点难”到“熬过来”

2. 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关于学习能力的培养,怎么强调专注力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你批评他爱开小差,你批评他写字总是丢三落四,批评他题目总是看不清楚,批评他写作业总是慢吞吞,你以为他是在拖延,以为他是故意气你,以为他三心二意心思不在学习上。其实你不知道,孩子也很迷茫,很无助,他有可能是专注力不够。

专注力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引导和训练的。这个能力的学习,比你逼他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成绩更有效。

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多去学习关于专注力提高的知识,然后锻炼我们的孩子,通过努力提高他的专注力。

焦虑是家长辅导作业的必经之路,从“有点难”到“熬过来”


3. 不要焦虑

“别人家的孩子”出类拔萃,我们羡慕不已,我们不知道的是,背后父母的付出。我们家的孩子想要优秀,那是需要时间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要今天学习,明天就开始焦虑,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还没有掌握。

就算你努力了,孩子也努力了,依然成绩平平,也不需要太焦虑。对于现在,你们都在努力,这个学习的过程,你们享受一起成长的亲子关系,对于未来,最坏的情况也无非平平凡凡,但是,没有焦虑的传递,平和的人生态度不好吗?

焦虑是家长辅导作业的必经之路,从“有点难”到“熬过来”



写在最后:

焦虑的父母很多时候,是对自己处境的不安,然后将这种不安投射在孩子的身上。但是,也没有必要因为自己的焦虑而自责,那些“章龄之”妈妈们,都难过,崩溃过,好多了,最后熬过来了。因为孩子在长大,而只要我们多多用心,我们总会找到方法,陪孩子一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