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世故而不世故

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留天真

《菜根谭》中有句话:“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

在这个纷杂的社会,我们要生存,就必须要和人、和事打交道,这个过程中,把握好尺度的同时也要保留真实的自我,也就是所谓的知世故,而不世故。

这不是轻而易举做到的,而是走过千山万水去感悟和修炼的结果。

苏轼在63岁穷困潦倒之时,还写下这样的诗句: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哪知是酒红。

先说自己衰老,又借小孩子之口调侃,酒后的潮红被误认为脸色红润,用自嘲来排解晚景凄凉的失意。

一个人未经世故,容易在逆境中沉沦,也容易苛以待人,而饱经世故而不世故的人,见过生活凌厉,依然内心向暖。

周国平在《灵魂只能独行》里说:

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

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

知世故而不世故


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让人舒服,是一种顶级的魅力

《菜根谭》:“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为人处事,以遇事都要让一步的态度,才是高明的人,因为让一步就等于是为日后进一步留下了余地;

待人接物,以抱宽厚态度对人,才是有福的人,因为给人家方便就是日后给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础。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才华横溢,智慧过人,可当人们赞叹他的学识渊博时,他却谦虚的说:”我唯一知道的是自己的无知。“

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去一个小城,临行前别人告诉他,那里的蚊子特别厉害。

到了之后,正当他在旅店登记房间时,一只蚊子在马克·吐温眼前盘旋,这使得职员尴尬万分。

马克·吐温却满不在乎地说:“贵地蚊子比传说中的不知聪明多少倍,它竟会预先看好我的房间号码,以便夜晚光顾、饱餐一顿。”

一句话逗得服务员不禁哈哈大笑。

结果,这一夜马克·吐温睡得十分香甜。

原来,当天晚上旅馆全体职员一齐出动,驱赶蚊子,免得这位受人欢迎的大作家遭受蚊虫叮咬。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的魅力,让你想要与之接近、放下心防,与之倾诉心中的秘密?

君子如玉,让人舒服的人就好像一块温润的美玉。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就像听一曲舒缓的音乐、品一杯醇厚的热茶、看一朵花静静的开放、让时光如流水般恬淡素净。

奥黛丽·赫本被誉为女神,不仅仅因其貌美,貌美的很多,并不能被全世界的人记住,也不是因为学历,比她学历高的比比皆是。

但她用她的一生诠释了“精神长相”这个词,她在遗言里这样说:

若要优美的嘴唇,就要讲亲切的话;

若要可爱的眼睛,就要看到别人的好处;

若要苗条的身材,就要把你的食物分享给饥饿的人;

若要美丽的秀发,在于每天有孩子的手指穿过它;

若要优雅的姿态,走路时要记住行人不只你一个。

这就是对“精神长相”最好的解读。

一个人真正的资本,不是美貌,也不是金钱,更不是学问,而是自带的,不会随着岁月变迁而消失的“精神长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