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故事:草鞋岭与试刀山

汉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英雄豪杰风起云涌,经过不断比拼、淘汰,最后剩下曹操、孙权、刘备三家占地为王,三分天下,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巢湖当年处于各方争夺的焦点,在此多次展开拉锯战,在夏阁镇,至今还留有草鞋岭、试刀山等与三国有关的地名。

巢湖故事:草鞋岭与试刀山


草鞋岭位于巢柘路距夏阁三公里处,著名爱国将军冯玉祥故居近在咫尺,新建的合福高铁也经过草鞋岭,过去,巢北人进巢城,草鞋岭是必经之地,这里虽然格局不大,但因处于交通要冲,所以闻名遐迩。

远看草鞋岭,如一只巨大的草鞋横卧,民间传说草鞋岭的得名与刘备有关。刘备以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后代自居,而刘胜则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四世孙,汉武帝刘彻的同父异母哥哥,刘胜有十四个儿子,刘备是其第七个儿子的后代,算起来应该是刘胜的17代玄孙,刘备的祖先们一直继承侯位。在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刘备拜见当朝皇帝汉献帝刘协,听说刘备有皇族血统,刘协命人翻看皇家族谱,一查竟发现刘备居然和刘协的父亲同辈,因而刘备得了个刘皇叔的荣誉,但不幸的是刘备的父亲刘弘早死,因而没法继承侯位,刘备也因此与富贵生活擦肩而过。

巢湖故事:草鞋岭与试刀山


儿时的刘备穷困潦倒,家徒四壁,一无所有,好在母亲在娘家就学会了编草鞋手艺,为了养家糊口,刘备无奈放下身段,跟母亲学习编织草鞋,出售给有需求的贫苦百姓。

传说少年时代的刘备便离开故乡涿郡(今河北涿县),四处飘泊,一日来到巢县夏阁,看到此地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民风淳厚,最重要的是遍地稻草,可以免费取用,就停下流浪的脚步,在此搭了间草棚,专门编织、出售草鞋,当地人看他为人忠厚,草鞋质量又好,穿着合脚舒适,纷纷向他求购,不少人还向他学起了编织技术,刘备也不怕别人抢了他的饭碗,总是有求必应,还经常把草鞋送给那些赤脚的穷人,因而受到了乡亲们的交口称赞,刘备一直到47岁仍在卖草鞋,后来,刘备得到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的协助,建立了蜀汉,夏阁人便把刘备曾经编织草鞋的地方称作草鞋岭,以此表达对刘皇叔的尊崇、感激之情。

巢湖故事:草鞋岭与试刀山


草鞋岭向东北方向不远处,便是试刀山,这座山与三国魏的奠基人曹操有关。当年曹操与孙权在此有过多次争夺战,史称“四越巢湖而不过”,“一篙春水退阿瞒”,巢城内的东炮营、西炮营就是当年曹军驻扎巢县的遗址。

试刀山,原名峙刀山,据康熙《巢县志》记载“峙刀山,去县二十里,山北为万家山分支处,山南为金庭山分支处”,现在,我们站在巢柘路上远脁试刀山,目测距巢城应该不超过十里,只见一峰突兀,极像被刀削掉了半边脑袋,据说曹操在汉末官居丞相,他精通文史,常在工作之余,写些诗文,今人熟知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等名诗,均出自曹操笔下,他是建安文学的领袖人物,与儿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个绕不过去的里程碑人物。

巢湖故事:草鞋岭与试刀山


话说众将士只知道他的文才出众,却从未领略过他的武功,内心多少有点不服。恰在此时,当地有贤士仰慕曹操的大名,献上一把重达百斤的祖传宝刀,刀锋在阳光照耀下发出眩目的光芒,将士们连呼“好刀”,曹操拿在手里抡了几圈,觉得很顺手,便有意一试,随手向不远处的山峰掷去,只见寒光一闪,接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随着烟消雾散,大家定睛一看,高耸的山峰竟被削去一半,将士们无不佩服曹操的神力,称之为“文武元帅”,那削去的半个山头竟绕过巍峨的青龙尖飞到十五里外,稳稳地落在今天的西峰集边,那里原是一抹平地,这个从天而降的山体因此被称为“小独山”。在青龙尖上看小独山,只见山体浑圆,植被葱绿,新来乍到的人见了,都禁不住啧啧称奇,是一个远足赏景的好去处。

在试刀山旁,有一操兵塘,传说当年曹操曾在此练兵,周边百姓每天天不亮就听到士兵们的呼喝声,响震十里之外。

巢湖故事:草鞋岭与试刀山


试刀山一千八百年前经曹操一劈成名,到了现代又被“开肠破肚”,1993年11月18日,穿过试刀山的合芜高速隧道开工,在经受次年12月4日岩溶大塌方之后,终于在1995年12月26日贯通,20年后的2015年6月28日,合福高速又建成运营,这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通道之一京港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辆辆汽车从合芜高速疾驰而去,一列列“子弹头”从合福高铁飞驰而来,令人眼花缭乱,叫人赏心悦目。

方庆宗先生有诗云,“不在峰高在隘要,淮西江右兴师劳。今驱铁甲山心过,枉费枭雄一试刀。”今天,我们放眼试刀山,曹操的那句名句言犹在耳:“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存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天地之志也,”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最忆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