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火線記者會(下):集體感染無解,南韓醫療的崩潰難題


防疫火線記者會(下):集體感染無解,南韓醫療的崩潰難題

南韓疫情進入緩和階段,目前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將患者的健康威脅降至最低,妥當準備好各種資源。圖為大邱的啟明大學醫院,一名抱著便當的醫護人員。圖/法新社

▌前篇:〈防疫火線記者會(上):「南韓經驗」守住了病毒大擴散?〉

根據南韓政府公佈的統計數據,目前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確診患者中,有95%與大邱新天地教會有關(包括信徒與其家人),90%聚集在大邱市與慶尚北道(部分信徒往返兩地),群聚感染則高達8成。

因為大邱新天地教會爆發群聚感染,導致南韓每日新增確診數大幅增加,也使總患者數一度僅次於中國,成為世界第2。南韓擁有5年前處理MERS疫情的經驗,儘管這次在應對新冠病毒過程中找回許多自信,卻也有措手不及或執行困難的部分。

「其實,就算除去新天地教會,南韓的社區傳播仍在發生中,這當中有相當多部分是無法知曉其流行病學連結的。這已脫離透過一般防護措施所能控制的範圍,現在則進入緩和階段。我想這階段最重要的問題是,為了將患者的健康威脅降至最低,要如何妥當準備好各種資源。」翰林大學預防醫學系教授金東賢說道。

防疫火線記者會(下):集體感染無解,南韓醫療的崩潰難題

就算除去新天地教會,南韓的社區傳播仍在發生中。圖為首爾的一處教會聚會所,因為疫情影響而人數大減。。圖/美聯社

事實上,包括廣受外界注目、出現發燒症狀後仍持續往返新天地教會、飯店與地區診所等許多大型公共場所,而可能導致病毒廣範圍傳播的31號確診者在內,許多病患至今尚未能釐清感染原因。

身兼韓國流行病學會會長的金東賢認為,儘管南韓已儘可能投入最大規模的醫療人力進入大邱與慶北來遏阻疫情,過程中仍出現許多問題。包括患者數大規模增加、病床數卻不足,導致部分確診者必須自家隔離,卻因來不及就醫而去世,還有許多長者與弱勢族群視為住家的療養院,爆發集體感染等問題。

同樣問題也可能出現在其他國家,要如何準備?各國也必須視自己的醫療系統,予以應對。由於要追蹤確診者接觸哪些人,甚為困難,所以維持『社交距離』是重要的。

金東賢說道。維持「社交距離」是南韓政府在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後,不斷宣導的口號,希望民眾透過藉著減少與他人的近距接觸,減少病毒感染與擴散的機會。

防疫火線記者會(下):集體感染無解,南韓醫療的崩潰難題

「要追蹤確診者接觸哪些人甚為困難,所以維持『社交距離』是重要的。」圖為金東賢,翰林大學預防醫學系

教授兼韓國流行病學會會長。圖/楊虔豪攝影

防疫火線記者會(下):集體感染無解,南韓醫療的崩潰難題

維持「社交距離」是南韓政府在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後,不斷宣導的口號,希望民眾透過藉著減少與他人的近距接觸,減少病毒感染與擴散的機會。圖為疫情下的首爾街頭。圖/歐新社

面對有記者詢問:南韓疫情嚴重導因於集體感染,有無關鍵解方?金東賢則回應:「關鍵解方應該是沒有的,仍然只能社交距離的層次上,儘可能努力防止群聚,但儘管中央與地方政府給予勸告,仍有許多宗教機關在舉行集會。」

面對不少療養院與長照設施發生院內集體感染的情況,金東賢也點出南韓在應對上碰到的問題。他表示:「這些設施不乏許多肺炎等高危險患者,卻已無法提供適當醫療服務,而得將他們移送到其他機構,或把療養設施直接關閉,並限制相關(醫護)作業人員外出,但實際要執行,仍有很多困難。」

南韓中央防疫對策本部副部長權埈鬱也認為,透過大規模檢疫來遏阻疫情發展,使南韓獲得正面評價同時,也有事先未設想到的問題,使得政府只好緊急應對,卻出現若干混亂的情況。

「我們並非沒有不足之處,最大問題是醫療體系。新天地教會造成快速傳播,出現大規模患者,(確診者接觸他人)又處於密閉設施內,這種難以預測的情況發生,就算南韓每人擁有的病床數,已相對來得多,仍足以撼動醫療體系。供給病床和擴充醫療人員都有困難,我們事先應更早就準備應對。」權埈鬱說道。

防疫火線記者會(下):集體感染無解,南韓醫療的崩潰難題

南韓疫情嚴重導因於集體感染,有無關鍵解方?圖為大邱的醫院,為收治確診患者而面臨醫療資源的困境。圖/新華社

由於各國不論健保或醫療體系多麼先進發達,醫療資源都處於有限的狀況;特別在發生緊急危難情況下,要應付短時間內突增的大量患者,如何將有限資源做最有效運用、將傷害或犧牲減少至最低,必須在疫情還不嚴重時就得預先設想。這成為本次新冠病毒疫情應對過程中,南韓首先嚐到的教訓。

因應疫情大規模擴散,不只醫療人員,一般民眾對口罩的需求也大幅增加,使得南韓出現較臺灣更嚴重的大排長龍購買口罩現象,持續延燒。


為此南韓政府下令:國內廠商生產的口罩,其每日產量的70%,必須徵用為公定販售口罩,價格從原本每張1,000韓元,調升到1,500韓元。政府並出面協調支援,讓廠商產量提升,但過程中卻出現廠商與政府間的矛盾。

生產醫療用口罩的中小型業者EDENT 指出:自己被要求將原本生產量提高10倍,但代表政府溝通的調達廳,卻只願意承擔廠商提交的一半成本,宛若被剝削,因而發表聲明、中斷口罩生產,引發正反意見交鋒。此外,先前也傳出口罩用來阻擋有害物質的MB過濾不織布原料不足,要立刻提高口罩產量,恐有困難。

防疫火線記者會(下):集體感染無解,南韓醫療的崩潰難題

因應疫情大規模擴散,不只醫療人員,一般民眾對口罩的需求也大幅增加,使得南韓出現較臺灣更嚴重的大排長龍購買口罩現象,持續延燒。圖為首爾的口罩趕工。圖/歐新社

對此,南韓食品與醫藥品安全處向記者回應道:「目前每日生產1,100萬張口罩所需的不織布供應已無問題,口罩生產業者與政府的矛盾,是因對成本意見相左而導致。 」目前,政府正持續調度現有生產線與新機器,確保MB過濾不織布能順利生產。

此事後來經確認發現,之所以導致廠商與政府間的矛盾,是因調達廳官員在標示訂單數量時,不慎多加了數字「0」,導致計算後,成本價格被縮減,才導致「負擔一半成本」的誤會。調達廳之後承認錯誤,並向EDENT 致歉,EDENT 也宣佈重啟生產,並表示將把口罩販賣所得,捐獻給對抗新冠病毒的醫護人員。

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南韓毫不隱匿直接面對,透過大量檢驗來發現與阻擋病源擴散,挺過感染高峰,為世人留下正面解決問題的形象。

但於此同時,患者大增,也導致醫療資源入不敷出和分配不均;而弱勢與長者收容機構遭感染,不僅致死率高,要移送或封院,哪個選項風險最小?同樣的問題,當下或日後都可能重複發生,持續考驗防疫部門判斷能力。

防疫火線記者會(下):集體感染無解,南韓醫療的崩潰難題

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南韓毫不隱匿直接面對,透過大量檢驗來發現與阻擋病源擴散,挺過感染高峰,為世人留下正面解決問題的形象。圖為首爾多處商店已經關閉。圖/美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