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津生命中最后的故事,三婚妻子在他病中与他结婚,感人至深

张学津一生娶过三位妻子,人们对他婚姻的变化颇多微词,因为离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一件很大的事。加上张学津是名人,格外引人注意。张学津离婚再娶,又再离而独身,婚姻生活的诸多方面,不是一句话能说的清楚的,更多的人并不知道张学津这么多年来在他艺术之外的情感生活上所经受的痛苦,张学津在他的自传体的书《生正逢时》中写过自己的前两次婚姻,但是最终的结局都一句话草草带过,只字不提,如果用中国传统的“从一而终”来衡量爱情和婚姻,那么,错,不在张学津。可是,张学津很善良。他不愿提及。这本《生正逢时》是根据张学津自己多年写的日记积攒起来的故事,他所有的故事,抑或说他的情感的真实经历,全部记录在了他从1962年直到他病逝前一直笔记不辍的日记里,他不能把日记里面所有的事情都说清楚,但我想那些故事会永远的记录在张学津的日记中,这日记装满了整整一个皮箱。尘封起来。

张学津生命中最后的故事,三婚妻子在他病中与他结婚,感人至深

张学津离婚后的二十来年一直是一个人独居,他有时候把电视声音开的很大,徒弟们会认为他耳朵不好听不真,我觉得这无非是他打发寂寞的时光和充实一下空空的家的一种方法。遭遇的情感煎熬和晚年的孤独使得本来就不多话的张学津更加的寡语,外人看来,觉得他很严肃甚至很严厉,很多人不敢和他多说话,不敢靠近他。但是我经历的一件事却给我印象深刻,一个远道而来的马派爱好者找张学津学《三娘教子》,有一个唱腔总是表现不好,张学津就不停地给这个票友示范,一遍不行,两遍、三遍、四遍、五遍、六遍、七遍,掰开揉碎了讲,又细心又耐心。我想:他是那么一个艺术家啊,哪个艺术家能不嫌弃票友是个外行,那么认真地教他啊?其实张学津的心是水做的,结成了冰是硬的。只要对他有点温度,他的心就化了。每一个人需要爱,何况是一个年届七十的独居老人。当他那年遇到张丽敏之后,他的心被温暖化了,生命之花在他心中绽放。

无从得知张学津先生是如何认知他生活的另一半的,而张丽敏说的很明白:我嫁给他,是想照顾他!他是那么一个有艺术才华的人,不能这样孤独无助的生活。票房活动的日子又到了,张学津总是兴致很高的给张丽敏打电话,约着一起前去,张学津先生忽然充满了活力的谈笑风生,使得很多身边的朋友都很清晰地感觉到张学津生命之花的再度盛开。

“丽敏啊,学津可是冲你来的。”一位好友善意的明示张丽敏,作为一个女性,拥有那么敏感的心,怎么能不感受到张学津的热情和生活信念的释放。端庄娴静的张丽敏温柔可亲,张学津需要一个温柔对待他的女人,一个有温度的女人,张丽敏觉得这位大哥不仅仅需要爱,更需要有人照顾。张丽敏说:他是那样一个艺术家,可是缺失的东西却很多。一次张学津和张丽敏一起去参加一个票房活动,进入一个旋转门的时候,张学津不小心给绊了一下,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张丽敏急忙扶起了张学津,张学津自己嘀咕了一句话:真是老了……看着张学津的样子,张丽敏的心都碎了。

一次,张丽敏说刚刚建成的鸟巢和水立方体育场馆,还没有去看过,张学津立刻带着张丽敏去散步了一次,暮色微微,张学津吐露了自己的心声:你看人家一对儿一对儿的都出来散步,老来有伴儿多好啊!张丽敏说:你可以找一个啊!张学津说:我已经找好了。张丽敏问:谁啊?张学津说:你啊!张丽敏说:你容我想想。随着谈话的继续,令张丽敏没想到的是:十年前,张学津就曾对张丽敏充满了好感,却从来没有表达过,一直暗暗藏在心底。也一直独居很多年的张丽敏喃喃:怎么不早说呢?等了十年……

张学津生命中最后的故事,三婚妻子在他病中与他结婚,感人至深

张学津说起和张丽敏的结合,总带有一种戏剧性的解释,他会和身边的人开玩笑说:我爸爸(张君秋)站在云头上,拿着云帚,一指她(张丽敏),我这个学生归你了。的确,如果不是因艺术结缘,不是因为张丽敏是张君秋的弟子,张学津可能无法在这样的茫茫人海中找到张丽敏,可能无法把自己更精彩的生命加以延续。张学津曾对张丽敏说过:我就觉得你合适。张丽敏反问:哪里合适啊?张学津说:你看你不干这一行(从事京剧),但是你不是外行,这样挺好!是的,一个演员在舞台上需要知音,在生活中同样需要能聆听他高山流水的情怀的人。这个人让张学津等到了。

就在那样热情的夏季,张丽敏同意和张学津的结合。每年张学津都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身体,不知怎的,张丽敏心中隐约地浮现着对张学津丙肝病情的一丝担忧,而张学津并不多想,他对张丽敏说:要是检查情况良好,你就一定嫁给我好吗?张丽敏看着张学津渴望的眼神,笑着点点头。一直焦急等待的检验报告出来了,当看到这份报告时,张学津的天空黑了,响起了一个炸雷,一顿瓢泼大雨浇得张丽敏浑身冰凉。报告上写着:肝部恶性肿瘤!张丽敏不知道是怎么搀扶着张学津走进电梯的,身边的世界仿佛没了知觉。电梯门一关,张学津再也忍不住了,抱着张丽敏大哭,一个劲地抽泣着重复一句话:怎么会这样?我的……好日子刚来啊……张丽敏不知道怎么去宽慰张学津,她不明白张学津的生命为什么又一次跌落。致命的跌落!她觉得张学津此时像一个没了一切的孩子,孤单地站在这世界上。她无法接受她所了解的张学津这七十年来情感上形如炼狱般的苦,如今又一张冷酷报告单无情的去撕毁张学津的一切。张丽敏哭泣着问张学津:现在怎么办?咱们怎么办?张学津说:我跟你走!“我跟你走!”张丽敏体会到这句话的意义太沉重了。

开车走过一座又一座立交桥,灰色天空下的北京进入了暮秋,在不知两个人在车里哭了多久,眼前是模糊的,看不清前面的方向,什么也看不清……张丽敏把张学津接到自己家中居住,领回了结婚证,张丽敏和张学津正式结婚了。我们不说什么叫崇高,其实谁也没想着崇高,如果爱,这样的结果就应该到来。

张学津和张丽敏的交往一直很低调,张学津觉得就是找一个老来有伴的人。马派演员穆雨说过:有一天,师父让我给他带东西,说在剧场门口等他,一辆黑色小车从我身边开过,我根本就没想,结果我师父从车窗里探出脑袋叫我,我才看见师父的前座上开车的是一个女人,我心跳的很厉害,难道她会是我的师娘?马派演员朱强说过:师娘对师父特别好,师娘最大的功劳,就是把我们这些徒弟全部团起来,围在师父周围,以前我们都怕师父,不敢多说话,现在有了师娘,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师父喜欢说笑了,我们也能哄师父开心,师父到哪儿,干什么,师娘都陪着,师父一下子年轻了许多。穆雨又说:师娘对我师父没的说,师父刚到家,新买的实木家具,我师父坐了坐,说了一个字:硬。第二天全部换了真皮沙发。师娘换的!你琢磨琢磨,我师娘对我师父有多好。马派演员高彤说:那次师父过生日,徒弟们全到了,在一家上海菜的菜馆吃饭,吃完了出门走的时候,师父说了一句:以后咱们多聚聚。你知道,师父以前很少说这话的。那天他确实很开心。师娘这个女人温暖了他。马派演员宋昊宇说:我师父很坚强,这么重的病,没当回事,要不是我这师娘,他不会这样。

张学津生命中最后的故事,三婚妻子在他病中与他结婚,感人至深

张丽敏不嫌弃张学津是个病人,丙肝是通过血液传染的,平时正常在一起用餐是没有关系的,但是即便如此,丙肝病人的用餐还都是分餐制的,大家各自分好,张丽敏觉得这样会让张学津觉得生疏,在一次次的聚会用餐中,张丽敏和徒弟们打破了分餐制,都和师父一起同食,同食,是中国人由来已久的习惯,是心贴心的“一家人”的概念。树立这个概念,才能化解张学津心中的“冰”。张学津觉得餐桌上的每个人都很爱他。

张学津像变了一个人,在灿烈的阳光下,依然开放着色泽鲜艳的花,偶尔,他也会在电视直播的演唱会上露露面,唱上一段,满头银发,身穿银灰色西服,精神饱满,气派非凡的他,观众根本看不出来他是重病之身。不管是不是潇洒的马派要求演员一定要保持这个状态,张学津也必须保持这个状态。要不他就不是张学津。张学津勇往直前地开始了他充满爱的生活,他不去想这份生活还能维持多久,张丽敏给他带来了勇气和信念,化作无尽的快乐。他快乐,愿意自己活的长一些,还没有享受到这种生活呢。

那一个清晨,阳光刚刚透进窗户,张丽敏开始给客厅做卫生,张学津从屋里走出来,看着张丽敏擦地的样子,半天,张学津冒出一句话:你说你和这地板较什么劲?擦那么多遍?张丽敏说:不擦怎么行,新家要保持卫生知道吗?张学津“噢”的一声不说话了。张丽敏看了张学津一眼:你看着我干嘛?你也要劳动!张学津说:那我做什么?张丽敏说:嗯,那你拿抹布把床头柜擦了。张学津找了块抹布走进了卧室。张丽敏看着张学津扑哧笑了。不一会,里面传来了张学津的声音:老婆!快来!老婆快来啊!张丽敏说:什么事啊?张学津在屋里叫道:老婆,快来看我擦的床头柜干净不干净啊!

点滴的回忆在张学津去世之后一直成为了张丽敏挥之不去的伤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