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能區分真假和田玉嗎?看了不後悔

從這期文章開始,聯盟將以玩玉人的角度,以連載的形式為大家整理分享一系列的乾貨內容,一定會對愛玉的您有所幫助。做這樣的連載實屬不得已,因為據相關消息,今年籽料的數量依然堪憂,而隨之價格上漲的同時,假貨的出現一定會更加猖獗。


你們能區分真假和田玉嗎?看了不後悔

◆ 遍佈市場的滾筒料

您如果問我:“你怎麼知道的?” 回答是:1、消費者一味追求籽料的變態市場需求。2、籽料的價格過高,使很多愛玉人望籽興嘆。3、籽料資源匱乏,不能滿足市場數量的需求。4、籽料多有“瑕疵”也不夠“白”,無法滿足玉友需求完美無瑕之玉的願望。


那麼今天咱們就先從滾筒料開始說起吧!


什麼是滾筒料?


從字面上理解,滾筒料,就是經過滾筒研磨以及後期處理,使得其貌不揚的料子,搖身一變成為“人見人愛”的籽料,身價也隨之水漲船高。


你們能區分真假和田玉嗎?看了不後悔

◆ 市場上的滾筒料



“滾筒料”的煉成


製作過程及原理:將各類原料放到滾筒中,不停轉動翻轉,模仿在自然界中滾動撞擊摩擦而形成的鵝卵石形狀。不停注水,起到降溫的作用,防止原石高溫而出現炸裂紋。


滾筒中的細砂,這細砂其實就是和田玉打磨使用的油石,只不過是圓球形狀的,有了它的存在,經過多日轉動,原石表面才能形成仿製籽料的毛孔。


你們能區分真假和田玉嗎?看了不後悔

你們能區分真假和田玉嗎?看了不後悔


最後一個步驟就是人工上色,不僅可以掩蓋瑕疵,還可以提升滾筒料的價值,不僅更能以假亂真還能使利益更大化。


你們能區分真假和田玉嗎?看了不後悔

你們能區分真假和田玉嗎?看了不後悔

◆ 製作完成的“籽料”,紅皮白肉,是不是很有誘惑力

你們能區分真假和田玉嗎?看了不後悔

你們能區分真假和田玉嗎?看了不後悔

黑山料滾筒仿籽,早些年已經讓很多玩玉的人吃了藥


如何辨別滾筒料?


1

外形:

籽料形狀各異,但是面與面的過渡無一不自然圓潤。而滾筒料,由於時間倉促,難免會有在不易磨蝕的邊側的過渡比較突兀不柔和。

你們能區分真假和田玉嗎?看了不後悔

◆ 滾筒料

2

毛孔:

毛孔,籽料的毛孔,因在自然環境中存在各類惡劣天氣,撞擊力度、跌落高度都不相同,所以毛孔或大或小,或圓或尖,或深或淺,甚至在一塊籽料表面也會有或疏或密的情況。而滾筒料由於製作環境相同,毛孔相對比較一致。


你們能區分真假和田玉嗎?看了不後悔

◆ 滾筒料毛孔


3

裂紋:

籽料的裂紋從外表看有明顯的缺口,且層次分佈不齊,但是外沿圓潤,這些裂紋缺口是籽料在河水中經過洗刷和衝擊造成的。如下圖:


你們能區分真假和田玉嗎?看了不後悔

◆ 天然紅皮白肉籽料


而滾筒料的裂紋,往往只有簡單的線,線裡有絲絲沁色,有撞擊坑的話邊沿也不像籽料一樣圓潤,相對比較鋒利。


你們能區分真假和田玉嗎?看了不後悔


4

皮色:

籽料的皮色是受到自然礦物質的侵蝕而形成的,礦物質的成份不同,會造成顏色的不同,有時候一塊籽料上面會有多種皮色的情況出現。


籽料皮色給人一種與玉質共同生長,渾然一體的感覺,而且還會伴有深淺不一、聚散不定、濃豔皆有的情況,完美者極少。


你們能區分真假和田玉嗎?看了不後悔

◆ 滾筒料加色


而人工著色多出現在玉質松或者多棉多僵的地方,顏色豔麗,色重且飄,缺乏渾然一體的感覺,完美者較多。


你們能區分真假和田玉嗎?看了不後悔

◆ 滾筒料加色


5

氣味:

籽料皮色因為是礦物質形成的原因,所以氣味也具有其天然的特性。而人工上色過去多以化學成份,也就是強酸來達成,所以伴有化學特有的酸氣。

你們能區分真假和田玉嗎?看了不後悔


但隨著造假技術的不斷提升,現在的人工上色也多采用礦物質染料了,所以通過氣味分辨皮色真假,已經不是唯一的途徑了。


你們能區分真假和田玉嗎?看了不後悔

◆ 看看滾筒料有多大的量


6

手感:

籽料最大的特點就是滑如凝脂,潤如嬰肌的手感。而滾筒料則缺乏這種油潤厚重的手感,手感生澀、少油。


你們能區分真假和田玉嗎?看了不後悔

◆ 滾筒料

7

玉質:

和田玉當中每種原料都有自己獨特的結構和成份特性。籽料眾所周知為毛氈狀,而滾筒料因選料多樣,所以不具備此特點。


從成份上來講,雖然和田玉都是透閃石成份,但是其特點又不相同。籽料則濃,青海料則透、水,俄料則瓷白等等。

你們能區分真假和田玉嗎?看了不後悔

◆ 市場上的滾筒料手串


對於“滾筒料”,有些玉友可能還比較陌生,但有的玉友已經深受其害。現在市場上的滾筒料基本都是和田玉山料“滾”出來的,而國家目前的鑑定證書,只要是透閃石成分,一概寫和田玉,不會標明是籽料還是山料。


你們能區分真假和田玉嗎?看了不後悔


◆ 滾筒料手串

辨別技術給大家總結了這些,但是隨著造假技術的日以增進,市場上越來越多皮色、毛孔、外形、瑕疵等諸多因素,依然真假難分的偽籽料。作為行業內人,我們永遠都只有一個原則——只要有一點懷疑的原料,即使再有誘惑力,我們依然毫不猶豫的放棄。


今年籽料的情況一定會催發出更多更先進的造假技術,在這裡提醒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願普天下的玉友都能擁有自己的那塊真材實料的“籽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