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不是所有人都能出家当和尚

如同现在人们上学,工作前要履行一些程序一样。古代人想要出家,必须严格遵守出家的规章制度

古代的出家制度是非常严格的,古代的出家人会受到各界人士的尊重,出家人的地位非常高。现代人以结交高官或者富人为骄傲,在古代如果一个人有一个出家人朋友,那么这个人是非常荣幸的。

比如古代的文人墨客们,特别是名声显赫的大诗人,他们往往会有几个高僧作为自己的朋友,来交流感情,谈论社会和人生。诗仙李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有诗写道:“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这里的金粟如来指的是维摩诘。他自号青莲居士,将自己和维摩诘联系在一起,可见他对佛家的推崇与敬重。

在古代不是所有人都能出家当和尚

还有就是苏轼,他有很多僧人朋友,这是苏轼朋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苏轼与他们之间的故事很多,主要是关于智慧的领悟、佛法的领悟。其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佛印了。在苏轼所结交的僧人中,道潜与苏轼的交往最为密切,堪称苏轼最知心的方外之友。

不仅如此,古代出家人的学问也是非常高的。除了要精通平常人要学习的内容之外,出家人还要学习一般人不懂得佛法。这就需要出家人有很高的知识水平。此外,在古代,无论是高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他们见了皇帝是一定要下跪的,但是出家人拜见皇帝是不用下跪的。这是朝廷给予僧人们最高的礼遇。

在古代不是所有人都能出家当和尚

根据以上描述我们了解,古代出家人的地位是何等高尚,那么一个古代人想要皈依佛门,到底需要怎样的考核呢?就像现在人想要上大学,考研究生都需要考试一样,古代人想要出家为僧或者削发为尼也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也就是说出家之前一定要经过出家资格考核的认证,如果考试合格那么朝廷就会颁发出家资格证书

古代的出家证书叫做度牒,这时国家为那么依法成为僧尼的人所发的证明性文件,度牒上会写上出家人的年龄,籍贯,俗名,所入寺院,师父,联署关系等。就像现代人的身份证一样。有了度牒,古代僧人才有了合法的出家资格。有了度牒的僧人在今后的生活中享有特殊的待遇。如免除兵役,地税,以及徭役等等。还有的就是一些皇家礼遇,受到各界人士的尊重。

在古代不是所有人都能出家当和尚

度牒拥有如此大的效用和优待,可想而知,利用度牒来谋取利益的人也是趋之若鹜。甚至有的人还会制造假的度牒,这就好像现代人制造假的证书一样普遍。这样僧人数量越来越多,国家的财政输出的也就越多。历史上三武一宗灭佛就是因为佛教阻碍了国家的发展。

宋朝的时候,朝廷会不定期地发放度牒,这些发放出去的度牒都有自身的价格,想得到的人必须出钱来买,因此出售度牒也是朝廷丰裕银库的一个渠道,既然拥有的度牒会给僧尼带来很多益处,那么在古代想要出家不是那么容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