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硕:京剧锣鼓知识(一)[缓锣]

王硕:京剧锣鼓知识(一)[缓锣]


京剧锣鼓作为一门学问,是个大话题,包含的内容很多,可以说是纷繁复杂。在这里我想以若干小标题从常识的角度对它的基本形式和精神做些介绍。

[缓锣]

我们先从每当开戏时最先听到的两个锣鼓——[缓锣[和[撤锣]说起。先说[缓锣],它是一出戏开始时的第一个锣鼓,如同西洋歌剧、舞剧的序曲或前奏曲,通过它的作用,可以把戏的基本情调、信息传带给观众。[缓锣]之‘缓’不是缓慢之意,而是一种情势的积极调动和发起,要通过这段锣鼓的演奏把舞台的情绪、气氛由静而动、由缓转疾、快而有效的调动和营造起来,以顺利地进入和展开剧情。


一出戏最开始的[缓锣]也应该是体现该戏风格的一个标志。[缓锣]之名其实是对一类锣鼓的泛指,并不是一个锣鼓点的固定名称,常见用作[缓锣]的锣鼓点有[大锣圆场]和[冲头]。以锣鼓打法的传统规范,两者用法的区别在于:

如遇戏一开始头一场就是曲牌“打上”,则[缓锣]必须要用[冲头],因为[圆场]锣鼓不能直接开领曲牌。


又如《审头刺汤》一剧,戏一开始就是起[大开门]曲牌“发点”,陆炳升堂;《龙凤呈祥》头一场上来也是唢呐牌子“打上”,刘备临案登舟。类似情形之下,[缓锣]都要打[冲头]。除了上述[大锣圆场]和[冲头]两种常见的[缓锣]之外,有很多武戏,因从戏的一开始情绪便比较激越,为了体现武戏的风格,其[缓锣]就直接以[急急风]锣鼓来完成。它一般是以慢起[上天梯]开始,逐渐把力度催起来,经“长调门”后收住。

上面谈到的[缓锣]就是指在开戏时作为序曲或前奏曲;宽泛地说,[缓锣]也不一定都是在开戏时用,另如场次之间,段落之间也都有“缓锣”的需要。而且[缓锣]的性质和作用也并不都是由缓转疾、由平淡变激昂,它应该是结合剧情发展的具体需要来处理节奏的变化。如果上一场的表演情绪是激越的,下一场的气氛是低沉或平稳的,则[缓锣]的节力度就应该是由疾变缓,由强变弱,由块变慢,以锣鼓的演奏来做一个场次或段落之间的音乐过渡和连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