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to Get Rich(如何变得更「富有」)系列:十一

There's no actual skill called 'business'

世界上没有一个叫做「商业」的技能

「商业」一词意义过于宽泛,我们很难将它当作一个技能来看待。然而现在有很多商学院在教授「商业」这门课,很多课程的讲师甚至是很德高望重的老师。商业课程上有一类占比很大的话题是「案例分析」,课程通过展示一大堆数据、模型来帮助我们定位到某种情况下。但遗憾的是,绝大部分模型在我们没有身临其境的时候是很难感受到的。于是商业课多数时候只是成为了人际交往的媒介,企业家们参加商业培训,认识到其他的企业家,扩宽了自己的社交圈,仅此而已。

与商学院传授的知识相比,对多数企业家、管理者来说,基础的原则性的知识反而是更有效的。博弈论、心理学、逻辑学、数学、哲学等都能在我们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提供有效的思维模型和解决思路。与其把时间花在上商学院上(当然抛开扩宽社交圈的需求),不如来读更多的基础学术书籍。

另一个精进「商业」的方法是动手去做。光说不练是不行的,动手实践的成长比上课、看视频、啃书要快得多。实践是很多种提升能力的最有效的方式。比如这个thread的作者Naval自己就说自己从来没有读过任何博弈论有关的书,他通过大量博弈游戏来提升自己的博弈理论和水平。

商业的实践就是开一家公司,开始自己的事业,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思考。但需要注意的是,实践也是需要注意方法的。我们要特别注意「重复」和「迭代」之间的区别。迭代的次数才是决定能力增长曲线的要素,重复次数则毫无意义。比如一家711的店长指望通过重复采购标品、重复收银等行为来提升自己的商业能力是没有可能的。我们一定要在反复的过程中来尝试新的想法和实践,将之变成一次次迭代。比如下一次推广活动尝试一种新运营模式,下一次App发版尝试一种新的商业变现方式,下一次招人招人尝试一种新的面试方法,下一次1on1的时候尝试一种新的沟通话题,都能有效帮我们探索不一样的知识领域,并最终提升我们的商业能力。

但是这种尝试也是有代价的。自己有时候就是最难过的一关。我们经常会说「要跳出舒适圈」也说明了迭代的客观成本。每一次迭代都在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但这样一次次不舒适、一次次的流血,也对应着自己一次次成长,而成长的最终结局大概率是收获更多。创业也是如此,早期都是问题频发甚至濒临倒闭,一个个的问题都是一次次成长机会继而才能得到后面那个更大的成果。张一鸣、王兴等人的现状正是这个连续创业、连续迭代模型最好的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