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佛道两家之间的斗争与融合

《西游记》诞生于明朝。其中佛道两家关系在《西游记》中最突出,这不仅是我国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更是千余年来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体现,它们共同构成了《西游记》中传奇色彩,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凝聚力。是我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笔财富。

一、《西游记》中佛道文化二者的融合

1.悟空身上所体现的佛道合流

《西游记》从悟空的诞生、学道都充满了道教的思想特质。在悟空诞生之前,如在开篇第一回,讲悟空出世之前,天地宇宙之生成,充分体现道家有关宇宙生成的理论。

《西游记》中,佛道两家之间的斗争与融合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德经》

道家的这些理论在《西游记》第一回天地生成中得到充分体现。如: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有日,有月有星,有辰”。

从这里很明显的能反映出道家关于阴阳、太极、道的宇宙本体论的问题。道家认为天地宇宙的生成最终要回归于道,所谓,道为天地万物始,大道才是万事万物普遍运行应该遵循的共同规律,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西游记》中天地万事万物的形成大概符合道家里的思想。

《西游记》中,佛道两家之间的斗争与融合

又在讲悟空诞生时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理论,如悟空是由一块灵石因为吸收了天地日月之精华而变化出来的: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一日迸裂,产一石卵,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

这一点又有道家天人合一的色彩。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人的根本是从天地之间来的,人立于大地之上,头上是天,人的身体是大地间接的变化,人的肉身和世间其他的万事万物本质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都是随着“阴阳”的交替变化,在“水、木、金、火、土”的物质基础上生出来的一种存在,这种存在同时又是只能在生成它的这个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中,并且也能被其他同种类的存在所感知认识。

这种存在当然就包括人,所以道家认为人和天是同源的,人顺应天就能通畅无碍,人违背天可能要承担一些后果。直到此时,悟空还是一个道家徒弟。

但就在此时,他背叛了道教,成为了道家的叛徒。

悟空由于拥有一身本领,心高气傲。后来竟然大闹天宫。道教倾全力消灭之,不能成功。不得不请如来助力,如来轻而易举将其拿下,压在五行山下。

《西游记》中,佛道两家之间的斗争与融合

这里的五行山,有道家的成分,五行,即道家的金木水火土,也作五贼、五炁,是万事万物组成的基础元素和特质。五行,也是佛教中五种行法的反映。包括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这是天台宗所倡导的佛教理念。

到此时悟空已经不仅仅是道家的人物了,他已经被投到了佛门义海,从此与佛结下不解之缘。一直到五百年后,因缘被任命随唐僧西天取经,也是为了洗清罪恶,被唐僧解救,正式成为佛教徒。

2.悟空之名

《西游记》中的悟空的名字由来也体现了佛教基本的理念。悟空从师于菩提祖师,一个道家师父竟然给它起了一个佛家弟子的名字。悟空即领悟“空”道。空是佛教中关于宇宙论的一个定义,是说万事万物都处于空状,但空不是无,“有”是“假名”,不是“真如本体”,“空”才是实相。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尽管佛教各流派对佛教的“空”这个核心的教义理论都有各自的不同的解释和主张,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在讲宇宙的万事万物和一切现象为“空”,是不真实的存在,万事万物的实质是“空”,但不是没有,而是现象上的真实和本质上的空的相统一,这不是对立矛盾的,而是佛教所说的“般若”空,是大智慧。

《西游记》中,佛道两家之间的斗争与融合

想要得到这种世间最大的般若空观智慧,就需要一个痛苦的悟道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佛教各派别又有他们自己的看法,有提倡顿悟的,有渐悟的,有苦行苦修的,有不做任何佛事的,但是无论各派别主张如何,都有一点是共同遵守的,就是对空观的彻底认知,只有彻悟了空,才能入道,进而才有可能成佛,达到涅槃境界。

佛教这里的“空”观理念以及对悟“空”的修道过程中要求就是悟空名字的渊源,《西游记》中悟空的名字充分反映了佛教“空”观的追求。

3.菩提祖师与其传道

在菩提祖师传道的过程中,也体现了佛道两者糅合与交汇。首先,菩提祖师其名无疑是佛家的用语,指佛陀在菩提树下静观七日,终悟大道,从此开创了佛教流行于世。菩提也是菩萨名字中的字眼。菩萨为菩提萨陀的简称。

《西游记》中,佛道两家之间的斗争与融合

菩萨是修行之初,已经发了至大宏愿,以大乘佛法修行,想要成就佛果,但因慈悲众生,没有成佛,可自由往复于六道轮回之间,救济苦难众生脱离苦海。例如地藏王菩萨。这是菩提祖师的名字体现的佛教之意,但他身上又无不体现着道家特色。

“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其中的金丹、休漏泄、玉兔、龟蛇等都是道家内丹派炼丹术语。再者,在菩提老祖向悟空传道的方式上,又与禅宗五祖弘忍深夜密传衣钵于慧能有异曲同工之妙。《西游记》第2回写到,菩提祖师用戒尺敲孙悟空头三下暗示他三更入室传道。菩提祖师敲悟空三下又是佛教禅宗棒喝教学方法的反映。

关于棒喝,是禅宗教学方法之一,禅宗反对籍教悟宗,而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即在教学过程中对受学者对症下药,解粘去缚,促其猛醒。对于迷惑甚深之人,他们则运用当头“棒喝”甚至拳打脚踢,使其幡然醒悟。

《西游记》中,佛道两家之间的斗争与融合

禅宗的这套教学方法,反映在《西游记》中,就是菩提祖师棒打悟空三下,便是使其开悟。这正是彻底中国化的佛教——禅宗所独有的“棒喝”教学法。

4.释道和衷共济

《西游记》中还有一部分内容更十分鲜明的体现了佛道一家的思想。尤其是在孙悟空大闹天宫以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天庭举行了一场欢庆乐会,身居高位的佛祖如来屈身下凡天界,竟然与六道众生齐聚一堂,十方三世诸佛众菩萨与天界众神共同欢庆“战斗”的胜利。

“玉帝传旨,即着雷部众神……不一时,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都向佛前谢恩。”

在这里,佛与道的界限已十分模糊,佛道甚至成了一家。

二、佛道的斗争与冲突

1.法力上的佛强道弱

悟空作为一个道家徒弟,学有所成后张扬放肆,大闹天宫,成了道家的叛徒,道家自己收拾不了局面,最后还是佛祖助力将其制服。这反映了佛道两家的相辅相成,和衷共济。

《西游记》中,佛道两家之间的斗争与融合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这不也正是反映了道家的无能,抬高佛教的地位吗?作为自家徒弟,道家举全家之力竟然没能收拾的了一个妖猴。

玉皇大帝派太白金星下凡招安。太白金星竟然因为飞行太慢,在返回天界是时没能跟上悟空。这简直是对道教的讽刺。后来,李天王与哪吒三太子领众将也没能将其收服。悟空又大乱蟠桃盛会,道家众神也束手无策。作为《西游记》中的道教长老玉皇大帝也只是个只会谴兵派将,独断专行,自以为是的昏君。

悟空最后终于被拿住,被推入八卦炉焚身,但是也没有灭其身,还助其练就了火眼金睛。大圣破炉而逃,这时更是嚣张。

“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棍,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

《西游记》中,佛道两家之间的斗争与融合

最后无奈之下玉皇大帝特请如来救驾,如来轻松易举翻掌一扑,就将其推出西天门外。

在这里佛与道两家对比的情况,充分体现了佛道关系之优劣高低。说扬佛抑道也不无道理。

2.佛胜道输

《西游记》中佛道之争还体现在车迟国斗法上,车迟国名字由来也和道教内丹功法有关。羊力大仙,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就是《悟真篇》所云:羊车,鹿车,牛车的象征。只是把牛换成了虎。

至于为什么把牛换成了虎,也和《西游记》扬佛抑道的思想有关系,因为牛在佛教中是有一定地位的,牛在人间受苦受累,并没有任何怨言,从来不抱怨,牛没有贪嗔痴,这就相当于和人一样,是一种修行,所以佛教认为牛也有灵性,也可成就佛果。

《西游记》中,佛道两家之间的斗争与融合

所以,《西游记》中为了忌讳牛,把牛改成了虎。在这里,国王想借三位国师以达到政治巅峰,同时以求长生不老之梦。可是他这是被妖道所惑。三位道士在车迟国以自己曾经对国王有过功,能够祈雨降灾,所以想以此为荣,借此机会扩大道教的权威,灭佛教之门。

他们奴役和尚,毁寺庙田产。唐僧取经团队作为佛教代表,遇此等灭佛事件,自然要与之抗衡,以维护佛教权威,在收拾三道士的方式上,佛教显然是占上风的。第四十四回,道教中的三圣天尊竟然被处理到厕所里。也更能体现出《西游记》中佛道两家的斗争。

在与三妖道斗法比赛时,三个道士皆输,还丢了性命,说明了佛家法力远胜于道家,尤其是在祈雨一项上,道士利用了符箓派中的雷法仪式,确实有效,可是他们没料到,悟空有通天入地的本领。

“好大圣,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就变做一个假行者,立在唐僧手下。他的真身,出了元神,起到半空中。高叫:‘那司风的是哪个?布云的是哪个……果然雷也不鸣,电也不灼。”

悟空原本为道教徒,一身道家本领,现又依佛法修行,归了佛教,再加上,曾经大闹天宫,三界六道众神诸仙莫有不知,都不敢得罪,这一来,司风的风婆,推云的童子,布雾郎君,雷公,电母都遵了大圣之命。

道士五雷法求雨失败。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佛强道弱,释胜道输的观点。

3.教义理论之争

比丘国同样是国王受妖道蛊惑,要吃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孩的心。悟空救了当地百姓,降服了妖道。更妙的是这一节还有不少唐僧与其国丈的对言,充满了佛道辩论争势的色彩。

《西游记》中,佛道两家之间的斗争与融合

“为僧者,万缘都罢;了性者,诸法皆空……三界空而百端治,六根净而千种穷……幻相有形终有坏,分外何求。”那国丈闻言,付之一笑,用手指定唐僧道:“你这和尚满口胡柴!枯坐参禅,尽是些盲修瞎炼……三教之中无上品,古来惟道独称尊!”

这一情节与历史上佛道两家的教义之争极其相似。历史上佛道两家之争的一项内容就是关于佛与道的理论上的教义之争,佛教的哲学体系十分宏阔,尤其是世界观的论证,这不是道教所能比附的,所以佛教抓住了道教关于哲学体系上的软肋,大加攻击;然而道教以华夏正统自居,排斥佛教,认为佛教为蛮夷粗野的狂见。

《西游记》中的这种表现就十分明显,在这一回,唐僧与国丈的对话就可以为证。

三、《西游记》中佛道文化之关系的历史原因

《西游记》是一部文学作品,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其中所描写的佛道和衷共济的倾向,是对社会现实中佛道两家合流的反映。探究《西游记》中释道文化的关系,必须站在历史的维度上来纵观佛道两教在历史上千余年来的发展演变趋势,以及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发生的特殊的反映两家关系的事件,只有进行这种历史性的探究,才有可能深入准确的把握《西游记》中佛道关系的真正内涵。

《西游记》中,佛道两家之间的斗争与融合

1. 历史上佛道合流的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宗教发展的大变革时期。此时三教融合趋势十分明显。道教在理论上和组织上趋于成熟。佛教则变成了一个对中国文化有重要影响的意识形态。儒学不是宗教,也非本文探讨主题,故不详述。

总之,此时社会意识形态已经由独尊儒术变成了三教并存。这一时期也是统治者寻求适应宗法等级制度意识形态的时期。此时主张佛道一家的就是齐梁时期的著名道教理论家陶弘景,在理论上,他倡导“三教均善”,从形神角度论证三教相互关系。

真正的仙人应将道教的炼形,佛教的澄神融为一体。在陶弘景身上所拥有的三教合一的思想正符合那个时代三教融合的潮流。理论上,道教积极吸收佛教中的理论,不断扩大自己的哲学体系,在组织上,学习佛教的组织与宗教仪式,佛道两家关系的融合趋势很明显。

在隋唐时期,佛道融合仍然是时代的主流。首先在社会功能上,大多数统治者实行的是三教并奖的政策,如隋文帝下诏书明确保护佛教道教。唐太宗始将三教并奖政策定为国策。三教融合趋势加强与三教兼习风气大盛。很多士大夫都是释道并习,如唐德宗时,大臣韦渠牟,与三教都有很大渊源。士大夫在当时是社会上的高级知识分子,又有权势,其作为必将能带动整个文化界的流向。他们的参与,使得佛道两家在融合上更深入。

《西游记》中,佛道两家之间的斗争与融合

其次,在教义上,隋唐时期的释道融合也十分透彻,三教矛盾采取折中调和的态度,从而为三教的合流创造了政治条件。从佛教方面说,唐代佛教已是中国化的佛教,它已经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骨髓,佛教找到了与中国社会本土文化相适应的最好形式,如禅宗,是彻底中国化的佛教派别,受道家影响最深。

从道教方面说,唐前期出现的清静无为学派如成玄英、王玄览、司马承祯等人,其学说皆援佛入道,因而轻炼丹符篆重清修养神。宋朝统治者多扩张道教,但在宋朝时,也有体现佛道一体的学说,内丹学大家陈抟就主张佛道合流。在丹法上他主张先性后命,陈抟还吸收佛教禅法。重视精神上的解脱与阳神成仙,这是一种佛道结合的内丹哲学。

《西游记》中,佛道两家之间的斗争与融合

全真南宗始祖张伯端也倡三教合一,认为三教同归于性命之学,他站在内丹学的立场上贯通三教。元朝统治者多重视佛道两家的社会功能,也有三教合一的思想,作为全真七子中最负盛名的高道丘处机就力主三教合一,邱处机的思想基本上继承王重阳和马钰而来,又有进一步的发挥。

所以,《西游记》中所呈现的释道一家的文化形态正是佛教入华以来不断寻求与中国本土文化相适应的体现。经过对历史上佛道两家关系发展演变的探究,再来看《西游记》中佛道文化的融合关系就十分明晰了。

2.《西游记》中佛道文化之斗争与冲突的历史原因

《西游记》中不只有佛道融合的一面,也有相互斗争的内容,同理,这些也都是对历史上佛道教互相斗争的映射。

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夷夏论之争中就有关于佛道二教互争高低的内容。佛教借助自身理论上的优势,对道教理论上的缺陷进行尖锐的攻击。南齐道士作《三破论》,认为佛教是修死之术。无神论思想家范骥著对佛教的根本观念“神不灭论”进行了大力批判。这些历史上佛道两家的互争正是上文比丘国唐僧与国丈争论的现实本源。

《西游记》中,佛道两家之间的斗争与融合

《西游记》中灭佛,奴役和尚,毁坏寺院就是历史上限佛,灭佛运动的反映。在佛道冲突超出了理论争辩的范围时,就表现为限制甚至毁灭性打击某一方的行为。中国佛教史上有三武一宗四次灭法事件,北魏太武帝灭佛,其早年信佛教,后信道教,受崔浩的蛊惑,太武帝对佛教成见日深,终于酿成残酷的灭佛事件。还有北周武帝灭佛也是在道士的煽动下产生的。

《西游记》中这种情况也有很多,上文提到的车迟国国王、比丘国国王,都是受道士蛊惑而演变成的灭佛事件或者排佛行为。

另外,《西游记》中这种扬佛抑道的思想,有一个原因就是《西游记》成书的明王朝,其皇帝多数好方术,宠信道士,明朝诸帝中,奉道最虔、为时最久的当属明世宗。世宗即位之初尚能励精图治,中年以后专信道教,不理朝政。导致朝廷内外乌烟瘴气,社会腐败。

《西游记》中,佛道两家之间的斗争与融合

作者生活在这种现实中,深感人民对统治者的不满,但迫于压力,不能直接表露。借文学这个载体,表达讽刺时弊之情感。

四、总结

纵观历史,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就不断寻求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相适应,以求常存,道教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吸收佛教理论,以丰富自身的哲学体系。

在社会功能上,佛道作为正统儒学的两翼,共同辅佐王化,安稳人心,其中佛道有融合亦有斗争,正是在这种融合与冲突的交错发展中,在发展到明朝时,才有了《西游记》中佛道文化之关系的演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