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河南信用承諾制度全面建立!

信用,未來將成為越來越多行業的“敲門磚”:25日,記者獲悉,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南省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0年年底,信用承諾制度全面建立;到2022年年底,各地、各行業信用監管實現全覆蓋,信用監管法規制度體系和新型監管機制更加完善。

【目標】今年年底,我省信用承諾制度全面建立

《方案》提出,到2020年年底,信用承諾制度全面建立,信用報告廣泛應用,信用評價和分級分類監管落地見效,聯合懲戒和信用修復機制不斷完善,貫穿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的新型監管機制初步建立。到2022年年底,各地、各行業信用監管實現全覆蓋,信用監管法規制度體系和新型監管機制更加完善。

【創新】納稅人信用承諾履行情況 ,也將納入個人信用記錄

《方案》提出,我省今後在辦理適用信用承諾制的行政許可事項時,申請人承諾符合審批條件並提交有關材料的,應予即時辦理。申請人信用狀況較好、部分申報材料不齊備但書面承諾在規定期限內提供的,應先行受理,加快辦理進度。

同時,要將書面承諾履約情況記入信用記錄,作為事中、事後監管的重要依據,對違背承諾、虛假承諾的申請人,視情節實施懲戒。

和每個納稅人相關的是,我省要全面實施個人所得稅申報信用承諾制,將納稅人信用承諾履行情況納入個人信用記錄。建立健全個人所得稅納稅信用記錄。全面建立自然人納稅信用信息採集、記錄、查詢、應用、修復、安全管理和權益維護機制,依法依規採集和評價自然人納稅信用信息,並與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立數據共享機制。

我省還將探索開展經營者准入前誠信教育,不過,誠信教育不得收費,也不得作為市場準入的必要條件。

【明確】失信記錄建檔留痕,可查可核可溯

我省要全面建立市場主體信用記錄。根據權責清單建立信用信息採集目錄,在辦理註冊登記、資質審核、日常監管、公共服務等事項過程中,及時、準確、全面記錄市場主體信用行為,特別是將失信記錄建檔留痕,做到可查可核可溯。

相關部門要完善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標識,整合形成完整的市場主體信用記錄,並通過“信用河南”網站、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河南)等渠道依法依規向社會公開。開展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重錯碼治理專項行動,將全省重錯碼率降至萬分之一以下。

提升信用大數據監管能力。鼓勵通過物聯網、視聯網等非接觸式監管方式提升執法監管效率,實現監管規範化、精準化、智能化;減少人為因素,實現公正監管;杜絕隨意檢查、多頭監管等問題,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

【分類】推行信用分級分類監管,信用好減少抽查

信用好,可降低抽查比例;信用差,可提高抽查比例。

根據《方案》,我省要大力推行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對信用較好、風險較低的市場主體,可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減少對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對信用風險一般的市場主體,按常規比例和頻次抽查;對風險較高、違法失信的市場主體,適當提高抽查比例和頻次,依法依規實行嚴管和懲戒。

【懲戒】信用差,或將遇到聯合懲戒,限制乘坐飛機高鐵

《方案》明確,我省將依託全省統一的聯合獎懲系統依法依規建立聯合懲戒措施清單,動態更新、定期推送並向社會公開,重點實施限制失信聯合懲戒對象股票發行、招投標、申請財政性資金項目、享受稅收優惠等行政性懲戒措施,限制獲得授信、乘坐飛機、乘坐高等級列車和席次等市場性懲戒措施,以及通報批評、公開譴責等行業性懲戒措施,健全重點懲戒措施的成效統計與反饋機制,形成行政性、市場性和行業性等懲戒措施多管齊下,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失信聯合懲戒格局。

同時,我省將以食品藥品、生態環境、工程質量、安全生產、養老托幼、城市運行安全等與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直接相關的領域為重點,實施嚴格監管,加大懲戒力度。對拒不履行司法裁判或行政處罰決定、屢犯不改、造成重大損失的市場主體及其相關責任人,堅決依法依規在一定期限內實施市場和行業禁入措施,直至永遠逐出市場。

【追責】依法追究違法失信責任

我省將建立失信法人及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數據清單,健全責任追究機制。對被列入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的市場主體,依法依規對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進行失信懲戒,並將相關失信行為記入個人信用記錄。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出現違法失信行為的,要通報上級主管單位和審計部門;工作人員出現違法失信行為的,要通報所在單位及相關紀檢監察、組織人事部門。對惡意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或農民工工資的國有企業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依法追究責任,並予以公開公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