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南明,在刀光剑影中苦苦支撑南明的半壁江山

清军南下后,弘光帝朱由崧逃入芜湖黄得功营中,清兵分兵来袭,黄得功率军在荻港与清兵大战;此时刘良佐在岸上大呼招降,黄得功怒斥他,突然被一支飞来的冷箭射穿喉咙,黄得功在剧痛中绝望自杀,而朱由崧被清军俘虏,并被押送北京处死;南京沦陷之后,大明河山支离破碎,残酷的战争使百姓生灵涂炭,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雄踞四川的张献忠毅然决定率军北上抗清,出征之前杀了妻妾儿女,并告诉义子李定国与孙可望,如果自己死于清军之手,你们就带领军队归顺南明,走联明抗清的路线,一定要把满奴赶出关外,兴复汉人的江山。

梦回南明,在刀光剑影中苦苦支撑南明的半壁江山

由于叛徒出卖,张献忠被狡猾的清军用箭射杀,李定国与孙可望含泪率领大西军余部退出四川,归顺了南明永历政权;李定国在云南厉兵秣马,派人去澳门购置军火,从葡萄牙人手中引进几千支燧发枪,还成立了象兵部队,军队实力暴涨;公元一六五二年三月,李定国率步骑八万与五十头战象出征,连克湖南境内诸州,镇守宝庆的清将沈永忠急忙向孔有德告急,孔有德从桂林分兵救援;李定国抢在援敌之前,从枫木岭渡江直取宝庆,消灭清军五千;六月,李定国出兵祁阳,准备夺取广西的门户全州,消灭桂林孔有德;他兵分三路,由冯双礼率左路取全州,张胜率右路攻严关,自己亲率一路攻桂林外围据点,然后三路合攻桂林;在桂林之役中,大西军作战勇猛顽强,速战速决,左路出奇制胜,很快攻克全州,李定国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勿入全州,与自己合兵推进,直趋严关,这个决策为取得桂林大捷打下了基础。

梦回南明,在刀光剑影中苦苦支撑南明的半壁江山

大西军的战象部队借助凌晨大雾的掩护向前推进,孔有德的炮兵阵地受到大象的踩踏,许多炮兵死于象蹄之下,而大炮也被大象鼻子卷翻,以葡萄牙炮手为基础而创建的满清炮兵部队“乌真超哈”就此覆灭;而此时大西军先锋部队用燧发枪猛射孔有德的军阵,孔有德部由于受到犀利火器的射击而导致死伤惨重,大西军主力趁势掩杀过去,最终只有孔有德一人逃回桂林城;大西军三路大军合围桂林城,守城军士弹尽粮绝,孔有德在绝望中自尽;清军在湖广接连失利,使清政府大为震惊,急忙命洪承畴经略湖广、云贵、两广,趋长沙;十一月,清廷又派敬谨亲王尼堪任定远大将军,率领三贝勒、八固山共十五万精兵朝长沙扑来;面对强敌,李定国进行了周密的布署,大西军暂退出长沙,引诱清兵渡湘江,将冯双礼、马进忠部埋伏白杲市,待清兵过衡山,李定国从蒸水正面攻击,冯、马二将背后出击,两军相夹,合歼尼堪;但这一计划却被冯双礼透露给孙可望,孙可望不想让李定国立功,却暗自想着怎么陷害他,密令冯双礼退出伏击,马进忠见状也撤离了战场。

梦回南明,在刀光剑影中苦苦支撑南明的半壁江山


十一月十九日,尼堪进抵衡州,李定国在蒸水率军出击,接着转战到城北香草庵、草街,不分胜负,为此李定国准备采用伏击战术;二十四日,双方再战,李定国佯装败退,尼堪紧追不舍,追至演武亭,一声炮响,大西军伏兵四起,团团围住尼堪,李定国手举大刀,将尼堪劈成两半,清军失去主帅,大败而逃;李定国缴获了尼堪的铠甲、绣旗,正准备乘胜追击,才发现冯双礼、马进忠未到,派人侦察说已走湘乡;李定国才知自己是孤军作战,无法扩大战果,只得收兵向武岗转移;衡州战役后,李定国叫人绘制孔有德、尼堪画像,刊布粤楚,“露布告捷”;桂林、衡州两次大捷,使得清廷朝野震动,一听到李定国的名字就颤栗不已,甚至还有放弃西南各省与李定国平分天下讲和的打算;李定国出征不足一年,纵横数省,收复湘、桂,击败清军数十万,掀起了继一六四七年第一次抗清高潮后的第二次抗清高潮。

梦回南明,在刀光剑影中苦苦支撑南明的半壁江山

孙可望嫉恨李定国的赫赫战功,千方百计地想要谋害他,李定国为避免内讧,率军转战两广地带,由于没有得到郑成功援助导致孤军奋战,李定国主力部队在新会之战中损失殆尽;而孙可望趁李定国兵力虚弱之时,集结十四万大军进攻李定国,由于大西军将士纷纷反对内战,孙可望的军队临阵倒戈,孙可望看到部下集体叛变,于是赶紧逃跑,最后率百人投奔清廷;孙可望投降后,向洪承畴献出了西南地区的军事地图,使清军彻底摸清了大西军的布防情况,于是清廷决定派三路大军合攻贵州,并且直趋云南全境,李定国军队节节败退,先是在盘江大战中惨败,导致三四十万军民被杀,后又在磨盘山战役中损失了六千多精锐,最后只能收拢残部退入缅境。

梦回南明,在刀光剑影中苦苦支撑南明的半壁江山

进入缅境之后,李定国一边坚持抗清斗争,一边联合白文选去营救永历帝,由于缅王拒绝交出永历帝,导致营救工作失利,而此时吴三桂率军攻入缅境,白文选被部下挟持降清;后来缅王将永历帝献于吴三桂军营,李定国在悲愤欲绝中退兵,最后他一边联合暹罗,一边寻求当地土司支持,欲图东山再起,怎奈军中突然流行瘟疫,又得知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杀于昆明,李定国在恸哭中抑郁而终;他曾经气吞山河,他曾经力挽狂澜,他拥有戎马一生的感人故事,但是未能完成光复大明的心愿,令无数人惋惜,他在忠于明室的悲鸣中逝去,令无数人落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