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網課學習中的逆襲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習慣於校學習的學生也不得不拿出手機、打開電腦聽網課。

通過前段時間的網課學習,家長反饋出多方面的問題,如:孩子太難管了,不按時聽課,聽課時精力不集中。任課教師也反映,班內學生兩極分化很大,自覺學習者,學習效果較好,約佔班級總人數2/3,不能按時交作業者佔班級總人數的1/3,有的學生乾脆不交作業,家長心急如焚,教師也深感無奈。

兩極分化,很大程度上源自學生的學習品質----自律。

什麼是“自律”?

自律,指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法度,拿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真正的自律是一種信仰、一種自省、一種自警、一種素質,一種自愛、一種覺悟,它會讓你發覺健康之美,感到幸福快樂、淡定從容、內心強大,永遠充滿積極向上的力量。

仔細閱讀上面這段話,不難看出自律的含義。一個人從理解“自律”到做到“自律”,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訓練和自我覺醒。

如何培養“自律”?如何讓孩子做到“自律”?則是家長需要關注、啟發和引領的。

自律,網課學習中的逆襲


一、 思想態度的轉變

人常說,態度決定行為。孩子自己認識不到學習重要性,就不能很好的端正學習態度。學習靠家長催,催急了,孩子心煩,被迫點開視頻觀網課。視頻播放完畢,他就說學完了。在半知半解情況下,寫作業成了應付差事,潦草完事。

世間事重在“認真”二字。無論什麼事,只要認真對待,用心做,即可達到事半功倍。因此,要轉變思想,端正學習態度。

家長可通過給孩子講名人名家小時候的學習趣事,講現實生活中的成功的學習案例,用榜樣的力量影響孩子。這樣,孩子心中有了目標,他會以某個人為航標,向著目標前行。

從孩子的興趣入手,比如孩子喜歡打籃球,他在打球方面花時間多,打球時心無旁騖,自然籃球比其他人打得好。孩子喜歡畫畫,他畫畫時廢寢忘食,自然能畫出賞心悅目的作品。由此及彼,學習功課也是一樣。家長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潛移默化中,讓孩子愛上學習,認識學習的重要性,自然發奮努力學習。

自律,網課學習中的逆襲


二、 自我調節和控制

自律,是我們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優秀品質。

自律,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狀態。一個人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只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也會很好。因此,家長想讓孩子有一個自覺學習的好習慣,就要從生活細節抓起。比如要克服孩子睡懶覺的壞毛病。每天定好鬧鐘,聞鈴即起。天天堅持,持續二十多天到一個月時間,早起的習慣漸漸養成了。

自律,克服障礙,迎難而上。學習中遇到困難,不必氣餒,不怕失敗。比如,有的數學題有多種解法,可以從問題入手,一步步往前推,也可以從已知條件入手,漸漸逼近最終答案。

遇到確實不會的題目,學會尋找解決途徑,可以上網搜索,也可以請教家長和老師。虛心求教也是一種好的學習作風。

自律,網課學習中的逆襲


自律,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制定一個學習計劃,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每天按照計劃執行。從小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按時聽網課、寫作業。而且聽課時,做到靜心、專心、用心。作業字體工整,書面整潔,列式正確,答案全面。

自律,給自己制定一個學習目標。遠大的、長期的學習目標像一座高山,可望不可即,一時半會爬不上去。因此,還要制定短期目標和切實可行的小目標。比如,每天早起背誦一首古詩,每天堅持練習一個小時的書法,每晚做20道口算題等。這些小目標花不長時間,又很容易做到,既有小小的成就感,又使得到心靈愉悅。這樣,積少成多,堆土成山,長此以往,遠大目標指日可待。

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說,如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征服自己。北宋朱熹說,不奮發,則心日頹靡;不檢束,則心日恣肆。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誰不自律呢?

自律,網課學習中的逆襲


自律,方能對自己的人生收放自如。那些不懂自律的學生,勢必會在這次疫情中的網課中一落千丈,即使有家長的死抓狠揪,也難以取得學業的進步。一個孩子養成自律的習慣並踐行之,一定會取得學業上的突破,將來走上社會,也一定能作出非凡的成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