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竊符救趙”——是毀國求名還是脣亡齒寒的自救?

公元前259年,秦國發兵三十萬征討趙國,圍攻趙國國都邯鄲。九個月前,秦趙剛剛經歷了三年的長平之戰,趙國四十萬大軍被坑殺,元氣大傷,無力單獨抵抗秦國的進攻,只好向國際求援。

信陵君“竊符救趙”——是毀國求名還是唇亡齒寒的自救?


除秦國外最強的齊國,收到趙國的求救信,保持長平之戰時的中立,不發兵,趙國要求的糧食援助也不給;燕國實力較弱,韓國經過伊闕之戰有心無力,也得意於秦國的強勢威脅和遠交近攻戰略,三家不都敢救援。剩下的魏楚,雖然發兵,卻作壁上觀。

信陵君“竊符救趙”——是毀國求名還是唇亡齒寒的自救?


當初趙國向魏國求救,魏安釐王出於唇亡齒寒的考慮,派大將晉鄙發兵救助趙國。而秦國威脅魏王,如果幫助趙國,等秦國攻下邯鄲就打魏國。魏國經歷馬陵、桂陵等戰役,也已經不能對抗秦國。考慮到魏國的利益,魏王讓晉鄙駐紮在邯鄲附近的鄴城,也不失救趙的承諾,到時看誰有優勢,再選擇幫助誰。

魏軍止步不前,趙國急的團團轉,平原君趙勝將希望放在了信陵君魏無忌身上。魏無忌好養士,食客多達三千名。平原君先以他禮賢下士的高尚道義、急人之困的精神才讓他和天下人仰慕為突破口,又說他姐姐還在趙國,救趙國就是救姐姐。魏無忌也明白趙國對魏國的意義,救援趙國成了天下人對他的期望,為了不負眾望,救姐姐,魏無忌多次向魏王請求出兵,而魏王卻不為所動。

信陵君“竊符救趙”——是毀國求名還是唇亡齒寒的自救?


魏王何曾不想救趙,魏無忌的姐姐,也是他的妹妹,是平原君的妻子,卻被秦軍圍於邯鄲,可想而知城破之時她也將面臨和平原君同樣的命運,親人之情,他何曾不想救。只是面對萬萬個子民和國家利益,他要從大局考慮,也只能選擇忍痛割愛。

魏無忌求魏王無果,抱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勇氣和決心,糾集他的三千食客們,組成一百多輛戰車,向邯鄲進發。而他不知道他輕率的舉動,以卵擊石讓自己送死不僅不能幫助魏國解圍,而且會給秦國口實助趙而攻打魏國。還好出城門時他以禮相待的侯贏給他獻計,讓如姬去竊取魏王的兵符好替代晉鄙,又推薦他帶上大力士朱亥,如果晉鄙不交出兵權則讓朱亥殺了他。

信陵君“竊符救趙”——是毀國求名還是唇亡齒寒的自救?


果然,魏無忌拿了兵符到了鄴城,晉鄙不相信魏王會無故臨時更換一個統領十萬軍隊的大將,只是他沒想到有個叫朱亥的人敢突然間把他殺死。魏無忌奪得了兵權,帶兵衝向秦軍,趙國裡應外合,一舉打敗了秦軍,隨便收回了長平等失地。

信陵君的這一戰,拿的是他的祖國作為賭注,他賭贏了,贏得六國的一片讚譽、趙國贈送的湯沐邑和魏國的上將軍銜。而如果他輸了,秦國打敗趙國後,師出有名必將目標對準魏國,而魏國已損兵十萬在外無法抵擋秦國,魏國就只能提前滅亡。

信陵君“竊符救趙”——是毀國求名還是唇亡齒寒的自救?


魏無忌打敗了秦軍,害怕魏王問罪,就在趙國居住。而秦國果然把怒火發洩到魏國,派兵攻打魏國,魏王無奈,將上將軍印給他,讓他回國對抗秦國。而魏無忌不僅不想回去,還命令賓客:“有敢為魏王使通,死”,於是“賓客皆背魏之,莫敢勸公子歸”。他在趙國遇到的毛公、薛公兩人勸公子說:“公子所以重於趙,名聞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廟,公子當何面目立天下乎?”若不是兩人說魏國沒了他將會被天下人取笑,他恐怕會不顧魏國生死而一直定居趙國了。

不過,從後來來看,信陵君救趙也許確實延續了魏國國祚。公元前229年,秦滅趙,沒了趙國的依靠,4年後,魏國也隨著滅亡。

信陵君“竊符救趙”——是毀國求名還是唇亡齒寒的自救?


信陵君的賭注太大,如果輸了他將一無所有,也會揹負“滅國”的罵名。不過,他賭贏了,帶著上將軍的威名統領六國軍隊將秦軍打回了函谷關,使秦國不敢十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