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爲戰國四公子,信陵君與平原君誰更勝一籌


戰國四公子以賢豪之名並稱於世,要評判信陵君與平原君的高下,似乎有點困難,卻又十分有趣。細尋歷史蹤跡,我們會發現,作出判決其實並不難。

信陵君與平原君原本是惺惺相惜的朋友,後來信陵君的姐姐嫁給了平原君,他們由朋友而成為休慼與共的親戚。因而,在秦國滅掉四十五萬趙軍,將邯鄲緊緊包圍之際,信陵君不惜盜取魏王兵符,矯令調動魏國軍隊救趙於危亡。

同為戰國四公子,信陵君與平原君誰更勝一籌

信陵君之於趙國,建了不賞之功,但對魏國而言,卻是難以寬恕的罪臣。信陵君知道魏王怪罪自己,不敢回去,就留在了趙國。這一留就是十年。信陵君、平原君兩位公子同居一國,交往更多,這使回答本文題目所設的疑問成為可能。

對於信陵君救趙的義舉,趙王可謂感恩戴德。他十分理解信陵君的處境,於是與平原君商議,準備拿出五座城池獻給信陵君。

趙王對信陵君真是推以至誠,出手也很闊綽。當然以信陵君的存國之功,這些賞賜是受之無愧的。

趙王的計劃,信陵君微有所聞,暗暗裡已坦然接受:以此蕩蕩奇勳,受五城之獻,難道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信陵君自以功高,時時溢露出驕矜之色。

同為戰國四公子,信陵君與平原君誰更勝一籌

客居他國,而又功高蓋主,這實在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偏偏信陵君自相矜伐,毫無察覺。他的一個門客深以為憂。

信陵君日日置酒高會。有一次,趁著他酒睡剛醒,這位門客及時進言說:“有些事情要牢記在心,而有些事情又不可不忘。別人有恩於己,則斷不可忘;如果公子您施恩於人,則願公子忘之。這次您竊符救趙,矯詔興兵,還椎殺將軍晉鄙,雖有功於趙,而對魏國而言,實非忠臣。但公子您卻居功自驕,愚意以為實不足取,竊為公子您擔憂啊。”

同為戰國四公子,信陵君與平原君誰更勝一籌

信陵君真是寬宏通達之人,馬上斂容正色,反躬自責,愧悔得無地自容。不久,趙王設隆重的禮儀,擺好酒宴,親自接信陵君到王宮。信陵君一掃往日的自得之態,非常謙恭的說:“我有負於魏,而又無功於趙,真是慚愧啊。”神色甚是悽然惶恐。

趙王設的是慶功宴,準備當場將五座城池獻給信陵君。但功臣的態度如此謙抑,甚至自責自罪,宴會的氣氛也就隨之低沉下來。直到傍晚時分,酒宴闌珊,趙王的獻城之辭都無法說出口。

最終趙王將鄗邑給信陵君作為留在趙國的日常開銷。而魏王也終於原諒了這個以禮賢下士聞名於世的弟弟,把信陵又復還給了他。

同為戰國四公子,信陵君與平原君誰更勝一籌

閒散富貴的信陵君自然無法改變仁而下士的本色。不知道通過什麼途徑,他打聽到才德高潔、恥於名利的毛先生、薛先生分別隱跡於賭徒和酒客之中,於是多方尋訪。這兩位先生神龍見首不見尾,藏匿起來不肯現身。

但信陵君終於還是打聽到了他們的行蹤,於是換下華服,悄悄地去找到毛先生、薛先生。他們聲氣相求,一見甚歡。從此,信陵君時常和毛先生、薛先生相往還,微服混跡於賭場酒肆之中。

信陵君的放浪形駭之舉引來熱議,平原君也聽到這則熱點新聞。於是對夫人說:“我以前聽說你的弟弟是天下無雙之士,可他竟然時常與賭徒酒鬼們廝混,原來公子竟是一個荒唐之人。”

同為戰國四公子,信陵君與平原君誰更勝一籌

弟弟為此不堪,姐姐當然要規勸。平原君夫人剛說完,信陵君便要告辭離開,說:“都說平原君遍交賢士,是天下少有之人,所以我不惜辜負魏王,甘冒不韙,矯令興兵,卻秦救趙,以稱平原君之心。但現在看來,平原君的交遊雖廣,只是為了博取虛名,並不是真正的想得到人才。我早在魏國的時候,就聽說毛先生、薛先生的賢名,到了趙國,唯恐不能相見。我傾心虛己,與之結交,尚且擔心人家不願意,而平原君居然以此為羞,看來,他不值得深交。”

同為戰國四公子,信陵君與平原君誰更勝一籌

於是打點行裝,準備離去。夫人將這番話告訴了平原君。平原君這才知道國有大隱而己不能識,誤會了信陵君,趕忙向信陵君免冠謝罪,百般挽留才將信陵君留了下來。

平原君的門客們聽說了這件事,覺得信陵君更識賢重士,竟有一半人歸於信陵君之門。天下賢士以此而知道信陵君在趙國,紛紛前來投奔。信陵君的門客大大超過了平原君,大有以客勝主之勢。

自此,信陵君與平原君的高下之辯不言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