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为何要吃这种苦药?原来有大功效

黄连,《本草纲目》中记载:“其根连珠而色黄,故名。”自古以来即认为四川为主产地,所谓的鸡爪黄连就是黄连中的极品。

《名医别录》:“兼主泄澼。泄者,泻利也;澼者,大肠下血也,俗名为脏毒。除水利骨,厚肠胃,疗口疮者,涤除肠、胃、脾三家之湿热也。久服令人不忘者,心家无火则清,清则明,故不忘”。《药性解》:“黄连,味苦,性寒,无毒,入心经。主心火炎,目疾暴发,疮疡红肿,肠红下痢,痞满泄泻,小儿疳热,消中口疮,惊悸烦躁,天行热疾”。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为何要吃这种苦药?原来有大功效

鸡爪黄连

在最新版的中国药典里面: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胃肠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呕吐等症。病情较重或有其他监证者,则多配入复方。与木香同用,就是香连丸,可调气行滞而除里急后重。如果治疗痢疾,泄泻而身热者,常配伍葛根,黄芩等,如葛根芩连丸。对于肝火或胃热呕吐配伍吴茱萸通用,即左金丸。或配伍半夏竹茹等,如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都可以。都有清热降逆止呕的效果。

用于热病热盛,火炽壮热烦躁,甚至神昏谵语等症状。黄连具有解毒泻火,并以泻心火实火见长。与黄芩栀子等配伍,如黄连解毒汤。泻心火解热毒的功效,还是用于心火亢盛,烦躁不眠,和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血等症状,常和黄芩,白芍,阿胶等配物如黄连阿胶汤。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为何要吃这种苦药?原来有大功效

用于痈肿疮毒,疔毒内攻而目赤肿痛等症状,也可以用黄连以泻火解毒,经常配伍黄芩,栀子,连翘等药,比如《外科正宗》的黄连解毒汤。对于耳目肿痛也可以外用研末或浸汁涂患处。

也可以用于胃火炽盛,消谷善饥烦渴多饮的消中证,常配伍天花粉,地黄等清热生津吃药如崔氏方。消渴症就是西医说的,糖尿病。中医认为消渴症可以分为上中下三消。肺燥胃热肾虚之别,实际上三多症往往同时存在,仅表现程度上有轻重的不同或有明显的多赢,而其他二者不是太显著或者已多时为主,而其它两者为次或者以多尿为主,其他二者为轻。唐代《新修本草》记载:“蜀道者粗大,味极浓苦,疗渴为最”。

这里说的消中指的就是胃热炽盛和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胃火炽盛腐熟水谷力强,所以阳明热盛耗伤精血,所以形体消瘦,津液不足,大肠失其濡润,故大便干燥,苔黄脉滑时有力是胃热炽盛的之象。所以清胃火泻热,养阴增液就是治疗的方案。黄连这里就负责清泻胃火之实热。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连具有抗细菌,真菌,抗病毒,阿米巴,抗炎,抗腹泻,抗癌,降血糖等作用,这些作用源自于黄连里面还有的小檗碱、巴马丁,黄连碱、药根碱等,这些成分的治疗量相当安全,副作用也很少,小檗碱在热水中溶解性好,所以很容易一般的水炮制都很容易其效果。但是由于这些活性成分具有碱性,很容易跟酸性物质发生反应而减低疗效:比如甘草里面含有的三萜类物质甘草酸、黄芩里面含有的黄酮类物质黄芩苷,所以在炮制时需要注意。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为何要吃这种苦药?原来有大功效

小檗碱

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量不能太大,一般都是2克到10克之间,煎服或者是入丸散外用可以增加一些量。如果是量太大的话,很可能导致胃寒呕吐脾虚泄泻的症状,如果出现了这种症状,那么就要及时停药,停药之后就会慢慢的恢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