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占据全世界90%的中医药市场份额,中医何去何从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模仿的民族,但学习模仿的对象基本只限于强者。这也是中医药在日本发展的逻辑。

日本占据全世界90%的中医药市场份额,中医何去何从

大家一直自豪地认为中医药是我们的国粹。

但权威期刊《中草药》最近透露:日本占据了目前全世界90%的中药市场销售份额。看到这个消息后,不禁让人感到尴尬。

知耻而后勇。只有详细了解中医药在日本的发展,特别是日本中药的长处,再加以借鉴,我们才真正有可能守护好中药这个中国人的传家宝。

日本也曾抛弃中医药

南北朝末期,中医传入日本,唐代,日本开始全面学习中国文化。中医学也被日本全盘吸收,并在后世发展成为具有日本特色的“汉方医学”。

日本汉方医学和中国中医是同根同源、同根异枝。

日本占据全世界90%的中医药市场份额,中医何去何从

日本遣唐使

虽然在近1000年的时间里汉方医药保护了日本人的健康,但近代以来却受到极大挑战,甚至一度被抛弃。

在1868—1869年,战争已不是冷兵器时代的大刀长矛,而是用上了火枪火炮,死伤规模更大。随军的老中医束手无策,但从英国使馆招聘来的西医挽救了很多士兵的生命,很多人很快恢复,又投入战斗。

西医“理所应当”地取代了中医。

日本占据全世界90%的中医药市场份额,中医何去何从

18世纪中后期日本人所著《红毛杂话》中的显微镜

等到清末,大量中国人也开始到日本学习西医。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鲁迅先生。

中医药在日本复兴

到20世纪7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日本经济快速现代化,患慢性病、过敏性疾病的国民人数迅速增长,特别是老龄化带来了大量的老年病。西医对此常常无法解决,而中医药(汉方医学)却往往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中日建交也大大加强了中日文化交流,中国中医药的大量成果再度被介绍到日本。

日本政府也给予了大量支持。根据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原方,目前日本有210个处方受到普遍应用。1976年,厚生省正式将汉方药列入健康保险,把主要的210个有效方剂及140种生药列为医疗用药,可以进入医疗保险,这样患者个人就只需要承担10%—30%的费用,大大鼓励了汉方药的应用。

日本占据全世界90%的中医药市场份额,中医何去何从

日本一处汉方药店

日本汉方药厂有200家左右,汉方制剂多达2000多种。

89%的日本医生会开汉方药处方,处方用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

目前日本6万家药店中,经营汉方制剂的达80%以上,在药局、药妆店的显著位置,基本都能找到汉方药。

日本占据全世界90%的中医药市场份额,中医何去何从

一家汉方药店的宣传画

日本民众也非常认可汉方药,近80%的日本人认为,汉方医药治疗慢性病十分有效,60%的日本人认为汉方药能促进健康长寿。

日本“帝国制药”(日本一家制药公司:编者注)生产的贴敷剂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膏体1.8万吨,相当于12亿贴,连接起来可以绕地4.2圈,产量居世界第一。

日本占据全世界90%的中医药市场份额,中医何去何从

帝国制药产生的膏药

中国医学经常与京剧、中国画并称为“中国三大传统文化”。但是,以中国医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汉方药(中药)在世界上却更有名。中国媒体5日报道,汉方药之所以在世界出名,是因为“日本的制药公司面向世界销售汉方药”,“明明是中国的汉方药,日本却能在世界各地赚钱”。

日本人为什么走在了前面?

据说,日本医学权威大肪敬节在弥留之际曾激励弟子们: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十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

核心期刊《中草药》于2016年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目前日本汉方药占据了全世界90%的中药市场销售份额。

日本汉方药如何实现了逆袭?

日本占据全世界90%的中医药市场份额,中医何去何从

中国引进的大塚敬节所著《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金匮要略研究》

1. 政府支持

2001年3月,文部科学省发布《教育核心课程设置》,汉方医学教育被纳入其中。到2004年,80所医科大学全部开展了汉方医学的教育。

政府还投资建立了一系列汉方医药研究机构,比如北里研究所附属东洋医学研究所、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和汉药研究所。

日本占据全世界90%的中医药市场份额,中医何去何从

面向大众的读物(来源:図解 いちばんわかる! 東洋医学のきほん帳)

2. 重视创新

日本的创新主体是企业。

日本制药企业的科技人员占全国科技人员总数的60%,其研发费用占整个国家投入的80%。日本的三大汉方药生产企业(三共、津村、钟纺)的新药研发费用均占每年销售收入的10%—20%。

日本占据全世界90%的中医药市场份额,中医何去何从

清肺汤DUSMOCK

日本汉方药大多采取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等剂型,摆脱了水煎火熬的传统中药服用方法。为最大限度保留药效,药物提取过程采取温浸提取、减压浓缩、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等技术和设备。

3. 严苛的质量控制

人生活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不受病邪侵袭是不可能的。病邪侵入机体,要传入脏腑、经脉。如肝病易传脾,在未出现脾病的症状时,就予以健脾;太阳病易传阳明,针灸治疗配穴时,注意取阳明经穴,也是为了防外邪内传阳明;燥邪易伤津,在未出现津伤之前,就用生津之品;风邪易耗血,在未出现耗血之前,就养血活血。

因为身体结构复杂,病情症状多变,日本在汉方药的生产过程中,就极力压缩这种不可控的因素。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颁布汉方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汉方药都按这个标准生产。

日本占据全世界90%的中医药市场份额,中医何去何从

改源感冒药生产线

日本还专门出台了药材种植规范,要求生产过程中尽量不用化肥和农药,尽可能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对每个环节都有详细记录,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日本对于汉方药中重金属残留量和农药残留量的监控非常严格。而且日本汉方药对于鉴别和含量测定的要求非常高,普遍比中国中药标准更为严格。

标准化,是现代生产的显著特征。标准化后的汉方药不会与欧美标准发生冲突,显然也更有利于汉方药走出日本国门,被国际市场接受。

比如,津村制药的“六君子汤”就被西方医学界用来进行辅助抗癌治疗。

日本占据全世界90%的中医药市场份额,中医何去何从

汉方生姜湯

4. 重视传承

中药原料、中医典籍,是中医药的两大法宝。

中药强调“道地药材”。“津村药业”先后在中国建立了70多个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材种植基地。国内拥有最多GAP基地的中药企业是同仁堂,而同仁堂GAP基地也才只有8个。中国生产的大量药材原料出口到日本,日本进行加工再把成药卖到全世界。

但是近年来日本汉方药企开始加速中药材国产化。比如,津村用青森县八户市的废弃小学,进行药用人参栽培国产化种植,在北海道2021年前年栽培量有望增加到2000吨,是2016年的3倍。

日本占据全世界90%的中医药市场份额,中医何去何从

汉方药原料展示

重视中医古籍的传承。不同于西医,中医的智慧植根于中国传统古籍之中。现在日本汉方医籍的藏书量仅次于中国,还有20多家汉方医籍出版和翻译机构,每年出版汉方医药书籍100多种。日本还特别关注大陆和港台地区最新的中医药研究动态,在大陆和港台地区设立专门机构,收集所有中医药出版物,为其所用。

日本占据全世界90%的中医药市场份额,中医何去何从

汉方药原料

中医在日本发展也并非尽善尽美。比如,日本对中医存在“废医存药”的情况等等。

但这却给了我们很大的赶超机会,毕竟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家宝。

别人可以急功近利、占其一端、为己所用,而我们必须发扬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