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毋潜之春泛若耶溪五言古诗

綦(qi)毋潜,字孝通,虔州(今江西省南康市)人,唐代诗人。他是唐代江西著名的诗人,开元十四年进士及第,历任宜寿尉、左拾遗等职,入集贤院待制,后因兵乱而而弃官归隐。前人称赞为“盛唐时,江右诗人为潜最著”,我们来看看他的《春泛若耶》。

綦毋潜之春泛若耶溪五言古诗


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诗题中“若耶溪”指的是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若耶山下,唐代诗人多隐居于此。诗文大意:这清幽幽的兴致绵绵不绝,我顺水而去,随遇而安。晚风吹动小舟前行,沿着一路鲜花来到若耶溪口。到了晚间,已经转入西方山谷,隔着山峦仰望天空的南斗星。潭中的水雾迷离飞舞,林中月色在身后逐渐低沉。人生在世是如此的渺茫,难以捉摸啊,我希望能够成为持竿垂钓的隐士啊。


綦毋潜之春泛若耶溪五言古诗

通过全文可以看出诗人通过一个“幽意”贯穿全文,表达了诗人想脱离世俗的纷扰,寻找一种隐者之趣。诗文用“幽意”开头,即写出了清幽之景,这一路行舟看到峭拔的山峰,然后“随”体现了诗人一种顺其自然的闲适心情。但真正的清幽之景是从“入溪口”之后才逐渐展现开来。通过入夜的山峦,溪水,漫天的群星,潭中的水雾,林中的月色找到了内心中真正的“幽意”,这才是诗人内心渴望、期盼的那种心灵纯净的清幽之景,使诗人的灵魂得到了升华。最后两句诗人更加直白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此地与外界的不同,没有那纷扰渺茫的人世,这里只有隐者自然的乐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