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斯底里的大明京师保卫战丨成功的英雄也值得推崇

引言

我们中华民族能延续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靠的不仅是光辉灿烂的盛世,更是有数不清的悲情至暗时刻给这个民族注入英魂铁血,使之备受击打而不倒。

如今中华民族的强势复兴,少不了近代被洋人“踩”在脚下的屈辱史给予的奋发图强的力量,每当这个民族遭受空前的灾难时,无论此前如何,他们都将会万众一心同仇敌忾!

回溯过往,发生在公元1449年的明朝北京保卫战,祖先们给我们展示的这种针对侵略者,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绝不后退一步的铁血精神,至今仍闪耀时空。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中国人更喜欢推崇悲剧英雄,说起“岳飞”“文天祥”“邓世昌”等为国捐躯的英雄,很多对历史不是特别了解的人都如雷贯耳;而这些敢于为国牺牲的英雄也值得我们后世的这份纪念。但是我想说,不要总是悲情,还有一些成功的英雄也值得我们大书特书。

说起于谦,很多人会觉得似曾相识,仔细又想不起来。那就列一首他的诗吧。“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想起来了吧,这是小学课本里的《石灰吟》。他,于谦,就是1449年那场大战中的王者!

歇斯底里的大明京师保卫战丨成功的英雄也值得推崇

《石灰吟》

先辈留下的“宝贝”一把火就玩儿没了

说北京保卫战之前,必须得说那个荒唐的,可笑的,耻辱的“土木堡之变”。明朝建立且日渐强大之后,原先的蒙古部族就只能自己在草原玩了,最后分裂成了东,西蒙古两大阵营。而明朝方面,称东蒙古为鞑靼,西蒙古为瓦剌。

瓦剌臣服明朝,借明朝的力量将鞑靼修理的够呛,到了明英宗时期,也就是“土木堡之变”时在位的皇帝,瓦剌一个叫也先的继承汗位,一路风风火火,抢草原,夺牲畜,团结了瓦剌各部,年轻气盛,日益膨胀。瓦剌对明朝当时有朝贡贸易,也行派2000人前来贡马,虚报3000人,想讨得更多赏赐。然后明朝当时掌权的大太监王振识破了,不仅不多给,还把马匹的价格削减了一大半,也先火气就上来了,就去边境大同干了一架,大同败了。

《明史·卷三百四·列传第一百九十二》:秋七月,也先大举入寇,振挟帝亲征。


《明史·卷十·本纪第十·英宗前纪》:瓦剌也先寇大同,参将吴浩战死,下诏亲征。吏部尚书王直帅群臣谏,不听。

败报传来,一丁点儿军事都不懂的死太监想过一把将军瘾,于是怂恿英宗皇帝像澶渊之战中的宋真宗一样亲征,英宗朱祁镇宠信王振啊,固执的准了。京城的精锐一线部队,被紧急动员,慌慌忙忙就出发了。对大明而言,一个不懂军事的人带着一群准备不足的军队,一路晃晃悠悠的去战斗了。

歇斯底里的大明京师保卫战丨成功的英雄也值得推崇

《女医明妃传》邓立民版王振

随同皇帝出征的有包括兵部尚书,各类侯爷,都督在内的文臣武将,然而他们说了都不算,《明史》记载“尚书邝埜、王佐忤振意,罚跪草中”,堂堂兵部一把手,居然因为王振一点点不爽就罚跪在草中。很明显,皇帝是不怎么管的。

王振一路走一路搜刮财宝,还各种迂回。反正他是不累(有马车坐)。到了土木堡这个地方,王振强令扎营,被瓦剌围,土木堡地势高,缺水,明军军心进一步涣散,也先伺机进攻,明军大败,带出来精锐京军包括神机营(火器营)在内的25万大军几近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嘛,可想而知,被早就憋出内伤的士兵乱刀砍死。

但是,王振死了事儿小,皇帝朱祁镇被俘了甚至也不是那么重要,关键是从朱棣,仁宣时代遗留下的宝贵财富,25万精锐主力大军没了,而也先当然不会就此停手。

歇斯底里的大明京师保卫战丨成功的英雄也值得推崇

《女医明妃传》:朱祁镇被俘

嘈杂中的怒呵

《明史·卷一百七·列传第五十八》: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那个晴天霹雳传回北京,监国朱祁钰主持会议,群臣慌了,七嘴八舌的,反正就是怂,还不断有人说要南迁,不好听的就是要逃跑。只有于谦出来一声怒呵,说南迁的,应该斩首示众!并以南宋为反例作引。朱祁钰同意了他的意见,并全权委派他主持北京保卫战的一切。而当朝堂上下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都倚重他的时候,他义不容辞的扛下了这份责任!

可这并不是一个容易活儿,能打兵都死了,粮食也不足,京师的兵器储备也不够……,而也先正在去北京的路上马不停蹄。

歇斯底里的大明京师保卫战丨成功的英雄也值得推崇

朱祁镇出征及瓦剌进军路线

但是,于谦都一一完美的解决了。

《明史·卷一百七·列传第五十八》: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

首先是军队。京城剩下来的二线士兵不足十万,于谦紧急调京师周围的精锐部队进驻北京,不久之后,北京城就聚集了22万大军,同时还命令各地抓紧招募训练新军,以备所需。

装备。于谦命一拨人去搜集土木堡溃败同胞的盔甲,刀剑,火铳,大炮(相信那个场面肯定能给他们以愤怒的力量),另一拨人去运南京(陪都)存留的武器装备,同时,兵工厂日夜赶工生产武器。

完整的军队有了,需要得力武将指挥。作为土木堡战败极少数逃出生天的人的大同总兵石亨在大牢里关着,于谦以大局为重,将他放出来,命他主理实际战斗。

《明史·卷一百七·列传第五十八》:通州积粮,令官军自诣关支,以赢米为之直,毋弃以资敌。

粮食。北京没有,附近的通州确有大量存粮,但是一是没有多余人手去运,二是路上混乱不安全。于谦想了个好办法,他让差不多顺路的驰援军队都从通州过,每个士兵都带一点粮食。完美解决,总不会有人去抢大队官兵吧?

同时,还充分动员群众,先是坚壁清野,北京城周围的百姓收拾好各类东西,全部进入城内;再一个是组织技术人员,诸如瓦匠,木匠等统一协调修缮城防。

歇斯底里的大明京师保卫战丨成功的英雄也值得推崇

严阵以待

《明史·卷一百七·列传第五十八》:亟分遣诸将,率师二十二万,列阵九门外:都督陶瑾安定门,广宁伯刘安东直门……,而谦自与石亨率副总兵范广、武兴陈德胜门外,当也先。以部事付侍郎吴宁,悉闭诸城门,身自督战。下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

敌军兵锋正盛,来势汹汹,但于谦反而列阵京城九门之外,城楼上设监军,后退者无论兵将,都只有死路一条;且于谦一介文官,亲自披甲立于阵前。曾经的神机营二线士兵全部荷枪实弹,满腔怒火的埋伏于九门对应的路边民房,就等送死的来了。

歇斯底里的大明京师保卫战丨成功的英雄也值得推崇

《大明风华》:守城士兵

也先来了,他以为他来的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慌乱北京城;事实告诉他:hei~tui~!

措手不及的也先大军,围着京城九门转,希望找点破绽。没找到,硬打,打不过!最后,跑!准备在回去的路上捞一把,结果,各地都严阵以待,被按在地上摩擦后狼狈逃回瓦剌。

歇斯底里的大明京师保卫战丨成功的英雄也值得推崇

世界上第一支成建制火器部队——神机营

结语

皇帝被抓了,一众出征的文臣武将都战死了,精锐主力都阵亡了,北京朝野人心惶惶不可终日,而且也先马上就要来了,名副其实的烂摊子,但是于谦担了,他用他的才,他的德,他的风骨挽住了将倾的大厦,顶起了那一片天!


寻历史魅力,乐当下之人,我是“史海浮沉假行僧”,感谢阅读,感兴趣别忘了关注交流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