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父母:以最真的愛,行最深的傷害!

直升機父母:以最真的愛,行最深的傷害!


小尚老師前幾天在一個家長群裡,看到一位媽媽聊天時說道:


“自己8歲的孩子還不能單獨去公園玩,因為覺得馬路很危險,害怕孩子出事情”;


“想到孩子和班級一起去參加戶外活動,就會非常焦慮”;


“每天都要親自打掃孩子房間每一個角落,不允許出現任何危險的東西”;


“甚至親手幫孩子做功課,到晚上11點了還在幫孩子修改作業”。


直升機父母:以最真的愛,行最深的傷害!


在這位媽媽的眼中,孩子所處的環境似乎充滿了危險的因素,他們總有無數的擔心:孩子要洗碗,怕他割破手;孩子要拖地,怕他傷了腰;孩子要和小夥伴一起出去玩,又怕他摔跟頭.....正是這種恐懼之心,導致“直升機式父母”激增,他們恨不得24小時監督孩子,仍舊熱衷於上了學的孩子當嬰兒養!


直升機父母:以最真的愛,行最深的傷害!


他們習慣了時時刻刻保護孩子:孩子玩耍時玩具掉了,他們就幫孩子撿起來;逛街時,怕孩子走得太累,直接抱著他們走;不給孩子使用任何剪刀、小刀之類的生活工具,以防發生危險……


這看似理所應當的保護,往長遠來講,真的是一種正確的愛嗎?


01



說真的,這種看似貼心的保護,短期內或許能讓孩子遠離很多潛在的危險。


但時間一長,它背後隱藏的弊端,必將展露無遺。


直升機父母:以最真的愛,行最深的傷害!


可即便如此,還是有許多家長捨不得讓孩子吃半點苦。而在娛樂圈中,馬雅舒無疑是一個最典型的代表。


在綜藝《媽媽是超人》中,馬雅舒正是中國無數家長的“加強版”縮影。為了保護孩子,不讓他們磕碰到,馬雅舒將家中所有的傢俱都搬空,一家人只能圍坐在地上吃飯。


直升機父母:以最真的愛,行最深的傷害!


孩子對市場的海鮮、蔬菜充滿好奇,上前輕輕一摸,馬雅舒便如臨大敵,擔心孩子會染上細菌,呵斥著一把將孩子拉走!


直升機父母:以最真的愛,行最深的傷害!


連孩子靠近下門口,她都會尖叫著說“不行不行!”


直升機父母:以最真的愛,行最深的傷害!


這樣的保護夠周到,夠細緻了吧?可孩子真的如馬雅舒預期般長大了嗎?


事實上,快4歲的米婭還穿著尿不溼,不會自己上廁所、不會穿褲子、不會自己吃飯……生活自理能力差到被幼兒園退學。


直升機父母:以最真的愛,行最深的傷害!直升機父母:以最真的愛,行最深的傷害!

而這一切無疑驗證了美國心理學會的一項研究:


對孩子的生活過度關注、保護的爸媽可能會傷害他們的情感發展。


“直升機育兒”實際上可能會阻礙孩子的獨立性。


指導幼兒的一舉一動和決定,可能會降低他們自己處理情緒和行為的能力。


直升機父母:以最真的愛,行最深的傷害!


孩子們就像破繭而出的蝴蝶,如果我們出於“好心”去剝開繭,只會讓他們損失成長的機會,終究難以健康長大,變成蝴蝶。


現在捨不得讓孩子吃的苦,在不久的將來,終究會讓他們嚐到更多的苦。


02



阿甘是個特殊的孩子,因為他的智商離政府規定的80分差了5分。但正是因為這5分,使他看起來和平常人那麼格格不入。


如果阿甘是我們的孩子呢?


我相信大多數媽媽都會因為他差的這5分而感到焦慮,擔心他在外邊受欺負、擔心他不能獨自面對這個世界、擔心他承受不了別人的有色眼光、擔心他不懂如何與社會相處……


但影片中阿甘的媽媽卻不這麼想,她不屈服於這幾乎判定一個人命運的5分,她甚至一遍又一遍的叮囑阿甘:


“記住,你和任何人一樣,你並沒有和他們不同。”


直升機父母:以最真的愛,行最深的傷害!


於是,她給他戴上矯正支架;她打扮得像所有貴婦人那樣帶他出門;她教他無懼他人的異樣眼光;她願意付出任何代價,換取兒子一個平等競爭的機會!


她愛他,但她卻在阿甘被那些熊孩子打時,一次也沒有出現過。她愛他,但她卻在阿甘每次開始新的征程時,只在門口送他,囑咐他好好活著。


正因為她愛他,所以她給了他平等面對這個世界的機會,並放手讓他離開。


03



“國學大師”于丹說過:


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直升機父母:以最真的愛,行最深的傷害!


簡而言之,懂得適當放手的父母,方能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那才是真正的愛。


讓孩子心裡“吃苦”,勇於直面挫折

前段時間,鄧亞萍分享了這麼一個小故事:

10歲那年,她參加河南乒乓省隊選拔時落選,父親並沒有用善意的謊言去保護她的自尊心,反而將殘忍的事實告訴了她。


直升機父母:以最真的愛,行最深的傷害!


巨大的打擊並沒有讓鄧亞萍灰心,反而激起了她不服輸的心,憑藉著這股拼勁兒,越挫越勇,直到進入國家隊,贏得奧運冠軍。


雖然父親的果斷看似無情、決絕,殊不知,這才是保護孩子最直接、最應該的方式。


在不傷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儘早讓他們瞭解現實的處境,才能學會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才能保持對生活最基本的積極態度。


父母放手的幅度,是孩子飛翔的高度


蔡少芬曾在微博曬出女兒做飯的照片。圖片中,孩子的個頭不過比灶臺高一點,拿著廚具熟練地炒著菜,最後的賣相還很不錯。


直升機父母:以最真的愛,行最深的傷害!

可不少人提出質疑:做飯要用到刀子、火、電什麼的,孩子那麼小,難道父母都不擔心孩子受傷嗎?


而蔡少芬則大方回應,說“做飯是最簡單的鍛鍊,擔心孩子受傷是正常的。但其實,柴米油鹽也是一種成長和修行。”


直升機父母:以最真的愛,行最深的傷害!


作為父母,應該學會放手,讓實踐來打磨孩子,如果前方的路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那我們就鼓勵他們大膽去試、去闖。


就像我們可以讓孩子在想吃雪糕時,獨自拿錢去小賣部買。


想吃雪糕,自己去買,這是自己解決問題;鼓起勇氣,自己去買,這是鍛鍊孩子勇敢;去到店裡,挑選雪糕,這是學會做出選擇;獨自買到雪糕時的喜悅,這是讓孩子懂得付出才會有收穫。


孩子現在固然嬌弱,但並非我們想象中的那般脆弱。他們是的潛能就像吸飽水的海綿一般,擠一擠,總歸還是有的,只是取決於我們是否願意嘗試。


世間沒有不枯萎的花,人間沒有不艱難的路。“寵狗上灶,寵子不孝”,過度保護孩子,不讓孩子受一點苦頭的父母,最終都會作繭自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