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舰24小时可以提供多少架次的打击能力?

长空雁51022536


一艘航母每天可以出动多少架次的飞机,这和航母同目标之间的作战距离有很大关系,也和航母搭载多少飞机、有多少飞行员有关系。因此,辽宁舰每天的出动架次可以分为两个数据:极限数据和实际数据。极限状态下,辽宁舰每天的日出动架次为90多架次的舰载机突击架次或150次左右的总出击架次;实际情况下恐怕连这个数字的一半都很难达到。

图为歼15舰载机从辽宁舰上滑跃起飞,滑跃起飞不需要考虑弹射器的复位和补汽时间,因此可以做到密集的排队起飞,出击耗时更短。


航母出动率的影响因素

极限数据也就是在最为理想的状态下,假设作战目标距离很近,而飞机和飞行员又都处于可出动状态;实际数据则要考虑的因素就很多了,包括目标距离、飞机状态、飞行员状态等。现在很多媒体和军迷都非常重视一艘航母的每日最大出动率是多少,这个数据确实很重要,但是这个数据在实战中的意义却并不是很大。别急,这个结论可是由航母作战经验最丰富的美国国防部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得出的,这一思想已经影响到美国下一代航母的设计和发展。

上图为美国海军尼米兹级航母,下图为美国海军福特级航母,福特级的每天最理想出动架次为220架次,尼米兹为190架次,但是他们标定的战术出击架次都是每天120架次,甚至福特级只有3个升降机,比尼米兹级少一台升降机,因此甲板调度效率还低一些。

航母的出动率和作战距离是一对矛盾。对于航母而言,他出现的最大的价值就是延伸了海军的打击范围和距离,而不是打击的火力密度,因此对于航母而言,多出动一些飞机远没有把飞机飞得更远要有价值。在二战中,航母的出现把海军的作战距离从视距内延伸到了视距外,诞生了航母机动舰队,中途岛海战美日双方在舰队都处于视距之外的状态下就结束了海战,从那个时候开始,航母的出动率要求就已经让位于作战距离的要求。

图为美国海军尼米兹级航母,他可以搭载48架F/A18E/F超级大黄蜂舰载机。

一艘航母如果要达到极限的出动率,必须要压缩舰载机的行动时间,必须要尽可能的缩短和目标的距离,最简单的道理:在不同的作战距离下,一架飞机出击时间为4个小时,与一架飞机出击时间为1个小时这是两个概念,如果一次任务时间是4小时,那么航母的出动率显然没有一次任务1小时的时候要高。举个例子,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在最为理想的情况下,最大每日出击架次为190架次,但是实际情况下连100架次都难以达到,于是美国给尼米兹标定的出动率为每天120架次。

航母出动率降低的关键原因

根据美国的统计,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海军一共出动了5艘航母,这5艘航母在为期30天的空中密集打击阶段中出动了8900多架次的突击飞行,平均下来,每艘航母每天为60架次的出击,为什么实际出动率会比理想状态低这么多呢?首先,理想状态不考虑飞行员的承受能力,也就是每一架飞机都可以反复的起飞作战,但是在实际作战中,一架飞机的平均出击时间往往在3小时以上,如果是巡逻任务则是4个小时以上,一个飞行员每天平均出击1.5次就已经非常疲劳,我们普通人每天连续工作8个小时也会累,何况是生死攸关、高度紧张的空中作战了,一个飞行员一天绝对不能出击超过2次,否则自己都会虚脱掉。

图为海湾战争中的美国海军4航母编队巡航在阿拉伯海上,当时出击架次最多的竟然是最小、最老的中途岛号航母,这就是因为他距离目标更近。

其次,航母的出动率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也因为作战的目标往往很远。在理想状态下,航母总是假设目标距离很近,飞机可以连续不断的执行短促的往返进攻,但是在实际作战中,航母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往往需要和目标保持较远的距离,比如美国航母有时候甚至在距离目标800公里左右的距离活动,距离远会让飞机出击的任务时间变长,而一个架次的任务时间变长就会降低航母总的出击架次,也会降低飞行员的出击次数,毕竟出击一次就已经很累了。

图为印度海军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他的前身是苏联海军巴库号载机巡洋舰,他在使用雅克38舰载机或者雅克141舰载机的情况下每天出击架次更高,但是为了延伸航母的打击距离,选择了改造航母,换上米格29K舰载机,这就体现了出击架次和作战距离孰轻孰重。

根据美国总统府办公室的统计,在伊拉克自由军事行动期间,美国海军老旧的CV41中途岛号航母完成了日均88.8架次的突击架次,而全新的CV67肯尼迪号航母平均每天只有83架次的突击架次。中途岛号航母肯定比肯尼迪号航母老旧的多,但是出击架次却更多,这就是因为中途岛号航母距离伊拉克更近,肯尼迪号离得远,因此距离近的中途岛号出击架次更多,发挥的作用也更大一些。

上图为美国海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下图为较为老旧的小鹰级航母,在实际作战中,小鹰级和尼米兹级的出击效率差不多,因为他们总的舰载战斗机搭载量都是48架。

另外,一艘航母的舰载机完备率也会影响航母的出击架次,这一个典型就是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他在叙利亚战争期间前往地中海海域执行军事任务,空袭极端武装,但是因为飞机的完备率不高,因此13架苏33战斗机和4架米格29K舰载机一共17架飞机在航母上多天的出动总架次都不到100架次,最后俄罗斯只能把舰载机放在陆地上作战,增加飞机的出击效率。

辽宁舰出击架次的计算

上面说了那么多,铺垫已经足够长,也让大家初步对航母的出动架次影响因素、导致出动率下降的主因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现在我们开始分析辽宁舰每天最大的出击架次。首先我们先计算一下辽宁舰每天可以最多出击多少架次,这是理想状态的数据。辽宁舰总载机量为54架,其中歼15飞鲨战斗机载机量为24架,在最为理想的情况下,也就是每一架飞机出击一次大约1小时任务时间情况下,辽宁舰上的每架飞机可以出击3-4次,这是飞行员和飞机承受能力的极限,也就是每天执行3-4次起降,一次执行任务1小时。

图为辽宁号航母战斗群,辽宁舰可以搭载24架歼15,他的突击架次就是以此为基础计算。

因此,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辽宁舰24架歼15每天可以进行90-100架次的最大出击,比尼米兹级的理想情况下日出动架次要低90架次左右,刚好是美国航母的一半。辽宁舰搭载24架歼15,尼米兹级搭载48架F/A18E/F战机,总载机量辽宁舰恰好也是尼米兹级的一半,这和辽宁舰每天出动率是尼米兹级的一半是吻合的。如果算上其他的直升机,那么辽宁舰54舰载机每天极限的出动架次就是150多架了。

图为歼15战斗机处于待飞位置的辽宁舰。

如果是实际情况下,歼15战斗机作为重型战斗机首先应该发挥的就是作战半径大的优势,巡逻情况下需要在距离航母400公里处巡逻超过2个小时,因此假设歼15在实战条件下,一次任务时间3-4个小时,那么一架歼15和一名飞行员每天就最多只能出击2次,总的飞行员每天平均出动次数肯定不到2次,毕竟有些飞行员经历了高烈度空战后需要进行休息恢复。

图为排队起飞中的歼15战斗机。

同样的,辽宁舰的24架歼15也不可能同时都处于完备可以使用的情况,正如美国航母也不能保证所有的48架超级大黄蜂战斗机都是随时可用,这个航母舰载机的完备率一般在80%左右,比地面战机要高的多,地面战机完备率一般只有60%。因此,辽宁舰每天可以动用的歼15舰载飞机总数应该在18-20架之间,这个数字已经算是非常不错。假设每架飞机每天出击2次,一次任务4个小时,那么辽宁舰的歼15战斗机每天总突击架次不会超过50架次,甚至不会超过40架次,从这个角度来看,辽宁舰的出动架次比美国航母在伊拉克自由军事行动期间,实战中的日平均出击架次要低一半,只有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50%,这个数字也和中美航母总的载机量差距吻合。

上图为停靠在辽宁舰前部甲板的歼15舰载机,下图为巡航中的辽宁号航母战斗群,歼15最大的优势就是作战半径够大。

所以说,辽宁舰的舰载机出击架次有很多的考虑因素,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计算方式,但是总归一点:歼15的作战半径比美国航母的F/A18E/F战斗机要更大,这意味着辽宁舰在攻击时能够取得一定的作战距离优势,这一点是和出动架次同样重要的,我们也不能单纯为了提高出击架次,就降低航母的作战距离和舰载机的任务时间。


海事先锋


连续24小时,可出动多少架战斗机,是执行近距,还是远距任务,出动频率都不一样。我们知道,辽宁舰只有一个重载起飞点,如果执行远距任务,载弹量以3吨计算,一个波次最大可放飞8架歼-15,大约可倾泻32枚反舰导弹,足以瘫痪一只航母编队,威力还是不错的。如果执行中距任务的话,3个起飞点可以同时放飞,一个波次大约可以放飞24舰飞机,昼夜接战,24个小时内,起降100架次没有任何问题。短矩起降点,不能满载起飞,这是一个问题,不同于弹射型航母,可以满油满弹起飞,打击威力自不一样,这是我们着力发展弹射航母的原因呀。如果我们的“飞鲨”,可以弹射起飞,每架以8吨载弹量计,出动100架次的话,那种威力,想想也蛮幸福的呗,所可喜的是,003,它就要来了,传说还是电磁弹射型号。

如果换作米格-29K

辽宁舰的姊妹舰,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满载米格-29,最大舰载机数量可以达到50架,数量看似不小,但航程有限,执行远距作战任务,就有点困难,弹多一点跑不远,弹少了没什么意义。所以重型舰载机自有重型的好处与妙用,不是轻型与中型所可比拟的。常见有些网友,用眼来数飞机的数量,说辽宁舰只能携带24架歼-15。其实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所有装备都要考虑极限使用的情况,如果装满了,50架还是没有问题的,甲板加机库,只是调动效率就会下降,还要考虑降落的时间差。现在的辽宁舰,飞行甲板一次部署12架,比较充裕,一个波次放飞后,再调动机库内的飞机,放飞第二个波次。这样一个昼夜,起降100架次轻轻松松。

最大的好处

滑跃起飞型航母,最大的好处,就是便于部署,在技术上没有那么多的麻烦事,简单实用,可维护性高,只考虑出动效率的话,并不算差。美国“尼米兹”,昼夜可起降150架次,“福特”号更在200架次以上,出动效率高,打击效率也高呀。把出动率、打击效能结合在一起来综合衡定,辽宁舰就会差出一大截来。但是辽宁舰也有较高的维护性,没有那么大那么多的麻烦事,无形中也提高了作战效率。蒸汽弹射器,如果保养水平不高,并随着老化,随时都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自然也会影响到其作战效能。把所有因素都撂在一起,可见辽宁舰也是不错的呢,它毕竟是一艘6.7万吨级的航母呀,属于我国首艘。


魂舞大漠


辽宁舰航母编队,曾搞过一次最高航速试验,编队没有平均航速仅26节由柴油机提供动力的054A型护卫舰,也没有20节低航速的903型综合补给舰,护航舰艇全都是柴燃联合动力推进的052C/D型神盾级驱逐舰,编队以30节不间断的高航速穿越台湾海峡,显示了辽宁号航母编队在战时强大的作战能力。

那次辽宁号航母编队高速穿越台湾海峡,并没有忘记放飞歼-15重型舰载机,尤其成功在夜间进行了滑跃起飞和阻拦着舰,辽宁舰已完成航母编队训

练大纲的全部科目,实现了编队内各要素的深度融合,标志着辽宁舰的综合打击能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随着辽宁舰已形成编队体系作战能力,加之002型国产国航母第6次海试完成,海军即将迎来双航母编队,由此带来海军远洋作战能力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

现在,辽宁号航母由2012年9月25日服役时的科研舰,已经华丽转身为一艘作战舰艇,2017年1月,辽宁舰南下远航训练,从公布的禁航区信息看,辽宁舰的训练时间从凌晨2点开始持续14个小时,说明辽宁舰再次进行了夜间起降的探索。

2018年4月12日,海上大阅兵以后,辽宁舰随即奔赴训练场,军报曾经报道说:凌晨,歼-15舰载战斗机布满甲板;随着起飞助理“放飞”示意,多批多架歼-15舰载战机伴着发动机尖厉的呼啸声依次腾空而起。

随即,央视《军事报道》栏目,对辽宁舰夜间作战能力有了新的披露,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某部团长徐英表示,航母编队只具备昼间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具备昼间、夜间24小时全天候,包括复杂气象、复杂海况这样的能力,我们航母编队整个的实力才是完整的。

至此,国内军迷终于获知辽宁号航母具备了24小时的作战能力,至于24时小时内,究竟能放飞多少架次的舰载机,可以从辽宁舰的有一个重载起飞点,外加二个轻载起飞点来加以判断。

在执行中远距离的打击任务时,辽宁舰具备了放飞全部24架歼-15舰载机的能力,包括舰载机滞空时间、舰载机返航降落时间、舰载机加油挂弹时间、舰载机再次起飞升空作战时间,舰载机再次降落时间、舰载机再次加油挂弹时间等。

如此循环往复,包括舰载机飞行员中途休息时间等因素考量,辽宁号航母最起码能执行4个波次的战斗任务,不包括战时歼-15舰载机的战损情况,具备了96架次的空中打击能力,已经具备了强国海军核动力航母的60%战斗力,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作战效能。

当然,这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数据,离实际一定尚有不少差距,最主要的是并未考虑舰载机的战损情况,实战时辽宁号或许不具备24小时内96架次的空中打击能力。

或许,发扬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扬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辽宁舰24小时内的空中打击能力,超过100次都是有可能的,哪句话怎么说来着,一切皆有可能!


国平军史


航空母舰作为海上移动的机场,其战斗力的直接体现就是舰载机的起飞效率,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提供多少架次的打击能力。而由于辽宁舰吨位有限且采用滑跃起飞方式,所以在舰载机起飞效率低于大型弹射起飞航母也是不可避免的!

根据公开数据来看,辽宁舰标准配置可以搭载24架歼-15战斗机和+12架预警/搜救/反潜直升机共计36架舰载机,数量十分有限,那这样的“辽宁号”航母单日24小时可以提供多少架次的打击能力呢?

如上图所示,在“辽宁号”航母右舷一共拥有12个固定停机位,在左舷后方还有2个固定起飞停机位;除了固定停机位之外,在辽宁舰舰尾和舰艏的起飞甲板上分别有7个临时起飞停机位和临时降落停机位,如此算下来辽宁舰甲板之上一共拥有12+2+7+7共28个各种停机位!

但要起飞舰载机时,航母的临时降落停机位是不能使用的,这样辽宁舰在起飞前可用的甲板停机位只有21个,如果再加上3个起飞点,在不影响舰载机起飞的情况下辽宁舰甲板可以停放24架歼-15战斗机,也就是说辽宁舰单次最大攻击波次就是短时间内起飞24架歼-15战机!

除了前3架舰载机配合默契可以在2分钟内全部起飞之外,剩下要考虑甲板调度问题就会慢上很多,而根据“库兹涅佐夫”提供的数据来看,该航母宣称可以在30分钟内起飞12架苏-33战机,作为同一型航母的辽宁舰应该与之相近,如此推算辽宁舰短时间内起飞24架歼-15舰载机需要60-70分钟的时间!

不过,在航母完成第一波次的起飞打击之后就要准备收回战斗机了,如果还要继续执行打击任务就需要边回收、边起飞舰载机,同时还有给舰载机进行弹药补给,甚至维护,此时航母甲板上的临时起飞/降落停机位都不能使用,这样一来对于辽宁舰来说就只剩下14个固定停机位可用!此时的舰载机起飞效率要大大降低,实战的时候可能会更低!

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尼米兹级”航母的实战日均起落架次为160架次左右,极限状况单日也只有200架次左右,另外“尼米兹级”航母携带舰载机数量在80架以上,且拥有4部弹射器,综合考量辽宁舰与之相比单日起飞架次可能只有其40%左右(60-70架次)。换一种算法,即便一天的时间内将辽宁舰上24架歼-15每架都起飞3次,单日舰载机起飞架次也只有72架次!

总之,考虑辽宁舰可以搭载的舰载机数量、起飞方式、停机位、甲板调度以及弹药补给能力来看,实际情况下该航母的单日舰载机起飞架次是十分有限,与大型弹射弹射起飞的航母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天下布武


辽宁舰是我国第一艘航母,改建于前苏联半成品瓦良格号,2012年9月正式加入海军作战序列,截止2018年5月,完成舰载机夜间起降,辽宁舰形成全天候作战能力;解放军海军对辽宁舰的定位为训练科研试验航母,目前辽宁舰正由组织训练和科研试验向实战化能力建设过渡。

众所周知,现代航母作战能力主要由舰载机出动能力决定,舰载机出动架次的多少,决定了航母打击目标数量的多少,以此类推也直接决定了一艘航母的打击能力。舰载机的出动能力由航母载机数量、起飞方式、甲板调度能力以及后勤保障能力综合而定。

据公开数据显示,美国尼米兹级航母单日舰载机放飞架次一般为100架次左右,最多时可达到惊人的150架次,这种打击能力是相当恐怖的,以一架舰载机打击1-2个目标为例,美国单艘航母一天之内即可打击将近上百个目标,超越好多国家空军的打击数量,这也是美国依赖航母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航母打击群威慑力的直接展现。

以辽宁舰为例,总共有三个起飞点,两个舰首近起飞点和甲板左后部的一个远起飞点;通常舰载使用舰首的两个近起飞点放飞舰载机,远起飞点滑跑距离相对较长,主要用于舰载机对地作战任务,满足舰载机较大载重起飞,但是远起飞点位置设计位于舰载机回收区域,这一定程度上考验航母甲板调度能力。

官方当前尚未公布辽宁舰载机数量,外界猜测普遍认为搭载24架歼-15这一数据最为合理,据此以两个架次交替放飞计算,辽宁舰昼夜间理论上能够放飞60个架次,但实际操作很难达到这一数据;美国采用蒸汽弹射也就100架次左右,我国滑跃起飞效率远低于弹射起飞,理论上蒸汽弹射一分钟可放飞一架,滑跃式起飞方式有明显的倍数差距。

综合辽宁舰的甲板调度、甲板载机数量以及后勤保障等因素计算,辽宁舰的昼夜起降架次一般在48架次左右,高强度起降架次也绝对不会超过60架次;从公开甲板图片来看,辽宁舰甲板最多搭载12-13个停机位;此外舰载机复飞的话还需要进行一系列加油、充电、挂弹以及检修等流程,这期间需要消耗大大量的时间。

需要着重介绍一下的是,夜间起降难度极高,就算是美国当前也只有三分之二的飞行员具备夜间起降飞行能力,我国虽掌握了相关技术,但在飞行员储备上与美国差距不是一丁半点,所以夜间能够起降12个架次就已经很不错了,这种能力不是简单训练就能获得的。

所有的数据都是依据美军公开数据,结合我国辽宁舰实际情况估算而定的,辽宁舰的昼夜实际起降能力外界恐怕在未来四五十年内也不会得到官方的证实,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鹰鸽分析


在24个小时内能够出动多少架次的舰载机,是衡量一艘航母作战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辽宁舰在这方面的具体数值是多少呢?恐怕永远不会被官方披露。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数值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受到各种变量的影响。航母出动舰载机的架次数量取决于非常多的因素,即使是同一款航母,它们在相同时间内舰载机出动架次也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

舰载机出动架次数量多少主要取决于什么呢?

第一就是航母的平台能力。一般来说,航母的吨位越大,机库越大,航母搭载舰载机的数量就会越多。航母的飞行甲板面积越大、升降机越多,出动舰载机的能力往往就越强。在航母平台能力中,起飞设施至关重要,舰载机起飞方式是目前主要影响舰载机出动架次的因素。目前的情况是装备弹射器的航母远超采用滑跃起飞方式的航母。

例如美海军“尼米兹”级航母装备有四具蒸汽弹射器,可同时放飞四架固定翼舰载机,而辽宁舰在执行中等距离打击和防空任务时,一次能放飞三架固定翼舰载机,在执行远程打击的重载起飞任务时,每次只能放飞一架。

例如尼米兹级航母的最大出击率,在头四天的高峰任务频率是每昼夜出击230架次,但只能持续4天。之后要转为正常持续出击,每昼夜可出动120架次。考虑到辽宁舰的载机量只有尼米兹级航母的一半,同时放飞战机数量也仅为尼米兹级的一半,而且由于原设计的因素,导致甲板效率相对较低。所以辽宁舰在执行500公里中等距离打击任务时的最大出动率,可能相当于尼米兹级正常持续出动率的一半或三分之二,即每昼夜可出击60~90架次。不过,如果执行半径大于900公里的远程反舰突击任务,辽宁舰就只能单独使用舰尾的3号起飞点,每次放飞一架战机,出动率会非常低。

目前舰载机出动能力最强的航母当属“福特”级航母,它装备4具电磁弹射器,舰载机出动效率较“尼米兹”级提升了约25%,能力惊人。资料显示,“福特”级航母的正常日出动量为160架次,紧急情况下日出动量可达310架次甚至更高,打击目标数量明显增加,作战性能提升比较显著。

不过,并不是航母平台能力强,它的舰载机出动能力就一定强,航母上的航空保障能力是第二个决定舰载机出动能力的因素。舰载机出动除了需要拥有舰载机,还要舰载机能够顺利出动。舰载机如何去顺利出动呢?那就是需要拥有足够多的、足够优秀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

一架舰载机在起飞前,需要进行大量检查,主要包括油气液电的补充工作、挂载武器弹药、进行故障诊断,排除,维修,平时还需要进行各种全面检查维修。这些工作需要不同的部门齐心协力才能完成,而且要求各部门人员水平较高,才能保质保量完成舰载机保障工作。

任何一个部门负责的工作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下一部门的保障工作,导致舰载机出动时间推迟,甚至无法执行当天的出动任务,假如没有可出动的舰载机,那么航母何谈拥有强大的舰载机出动能力呢?

在很多时候,谈到航母的作战能力时,很多人只是盯着航母排水量、载机数量、舰载机性能/种类等方面的信息,据此来判断航母的作战能力,这其实是明显不合理的,航母上的“人”同样至关重要。


科罗廖夫


航母是国之重器,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是否能拥有航母,其国际地位绝对会与众不同,而且能有航母的国家其国家综合能力都比较强,辽宁号虽然不是我国第一艘航母,但也是经过我国精心的维修和改造的,这是我国第一艘航母,因此对我国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航母其实分为了三个级别,轻型,中型和大型,因为辽宁舰的排水量在55000到61000吨左右,理论上是属于大型航母,不过和同样是大型航母的美国福特级排水量在10万吨以上,差了近一半,因此其真正的舰载数量我们无从知晓。



航母的作用不仅仅是一个海上飞机场那么简单,他是一个综合性的平台,他携带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丹药,航母上还有许多士兵,辽宁舰上游1960人,飞行员为626人,参谋40人,房间更是高达3857个,这么多人吃喝拉撒就是啊小的负重,而这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航母的载舰能力。

衡量航母作战能力的标准之一就是出动架次,无论是在海上对攻还是对陆打击,航母的出动架次越高,打击能力越强,就越拥有主动性,而一艘航母在最高峰值下出动飞机的架次是任何国家都不会忽视的。

辽宁舰是在2012年9月才正式加入海军作战序列的,到2018年5月份完成了舰载机夜间起降,已经具全天候的作战能力。



航母被称为海上机场,其主要作用就是看航母上的舰载机作战能力是多大,而舰载机越多了,肯定是战斗力更强,打击的目标更多,航母的作战能力就取决于这些舰载机。

美国中途岛级号改完后64000的满载排水量才搭载60多架舰载机。而曾经在叙利亚战场上执行过任务的“库兹涅佐夫”号就携带了6-8架苏-33舰载机,卡-52K,卡-31R,卡-27PD以及4架米格—29KR/KUBR多用途飞机,从2006年11月15号开始的一个多月里,俄罗斯总共出动他400架次左右,每天起飞平均是10架次,而这其中还不是否属于攻击架次,因为在舰载机执行任务时,还需要有搜救飞机和预警机保护,因此这么一算,库兹涅佐夫号其实出动的攻击架次并不多,当然这并不是其出动架次最高的能力。



由于“库兹涅佐夫”是在叙利亚执行的作战任务,所以可以和美国高峰出动条件下的架次率进行比较,根据美国海军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尼米兹”在高烈度的作战条件下,可以在4天的时间里,最高的一次是出动279架次,最差也是218架次,“库兹涅佐夫”号每天的架次率和“尼米兹”号之间差距数十倍之多。

目前辽宁舰的载舰量为36架各类飞机,包含24架J-15重型战斗机,4架直-18预警直升机,6架直-8F反潜直升机和2架直—9C搜救直升机,甲板上其实可以停不少的飞机,只是必须要考虑飞机可以正常起落,而辽宁号的甲板其实面积不小,只不过飞机需要滑跃起飞,船首的甲板除了滑跃起飞以外,别的也没什么作用,增加飞机数量就是增加了占用甲板面积的问题,这种做法使得飞机起飞降落也比较复杂,一次只能操作一架飞机起飞,所以航空效率很低。因此这又牵扯到舰载机的数量和最大起飞量以及起飞方式和效率。



辽宁号的滑跃设计和SU33的巨大体积,让辽宁号的载机量仍然不高,但是要优于“库兹涅佐夫”号,不过辽宁舰相比于“尼米兹”还真的差一截,至于24小时之内飞机最多可以提供多少架次,恐怕短时间内是无从知晓了。


琅琊利剑


目前来看,只能说是勉强摸到了达到最初等的实战能力的门槛。

一个完整的航母战斗群,是以航空母舰为核心,以舰载飞机为主要远程打击、预警、拦截力量,以各种配套的水面舰艇作为护卫和中末端防御力量,同时需要水下能跟得上编队的攻击型核潜艇作为反潜驱潜手段。同时还需要高速战斗支援/补给舰进行随行物质补给。

辽宁舰编队中,核潜艇及防空型驱逐舰都是现成的,主要的短板在于:1.舰载的歼十五战斗机当前数量太少,飞行员经验不足,飞机本身是否发展到完善可服役状态也是疑问。2.舰载的卡-31/直-18预警型预警直升机天生存在缺陷,性能远远不及E-2T此类固定翼舰载预警机。3.舰载机队中缺乏加油、反潜等型号。

因此,辽宁舰编队当前是不成熟的一个航母战斗群雏形,还不能称得上具有实战能力。

当务之急,首先在歼十五战斗机完全完成研发定型的前提下,集中力量加快生产,尽快完成一个最后到三四个舰载机联队(师/旅)的战斗中队(团)编制,在岸上基地和舰上基地加强训练,锻炼出一批合格的舰载机飞行员,同时加快固定翼预警机的平台研发,早日实现舰载预警及反潜巡逻的固定翼化,同时摸索核潜艇、水面护卫舰艇、航母之间的战术配合。

这些任务完成之后,船台上的001A,002恐怕已经建成服役了,此时可以有效的形成三个航母战斗群,具备初步的海上实战能力。

归根结底,辽宁舰是我军在获得完整远洋打击力量之前的过度手段,训练舰的名号名至实归。


公子世无双QQ


在上世纪90年代末购进乌克兰“瓦良格”号改装而来的“辽宁号”航空母舰,在2012年正式宣布服役我国人民海军,作为我国第1艘服役的航母,“辽宁舰”可是当之不让的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那么假设在战时,“辽宁号”航母舰在一天24小时内最大可提供多少架次舰载机的打击呢?


“辽宁号”航母航空最大可搭载50架各型舰载机,其中可能有多达26架歼-15舰载歼击机,以及大约20架以上以俄罗斯卡-28为基础的多用途的舰载直升机。航空队行动强度估计为每昼夜起降80-90架次。从航母现有飞行前准备位置的数量来估算,能够从“辽宁舰”甲板上同时起飞的飞行器极限数量很可能是16架,与同类型的俄军“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相同。

根据上述中国航母战斗群可能的战斗编成,可以充分评估其战役能力,无论是防御能力,还是进攻能力和打击能力。首先应该分析空中、水下和水上区域控制能力。在独立行动时,在水面力量侦察区域的纵深方面,在遭受威胁的方向可达500-600公里,在其他方向为200-300公里。在水下局势监控方面,在遭受威胁的方向,控制范围为航母周围60-80公里。在高空空域,在遭受威胁的方向,控制纵深可达500-600公里,在其他方向控制范围为300-400公里。在低空空域,相应指标将分别锐减至200-250公里和80-100公里。
在这里我们可大胆猜测,在执行夺取重要战役地区优势、保持有利条件的任务时,辽宁号航母舰在一天24小时之内高强度的不断起飞作战的话,最高起飞100个架次的歼15舰载机的作战打击。中国航母舰载航空兵能在一天之内摧毁3-5个小型舰艇编队,包括导弹舰艇编队,反击敌方1个中队到1 个大队的战术航空兵的2-3波次打击。在对付缺少有效防空系统的地面目标时,“辽宁舰”舰载航空兵每天能以规定效能毁伤最少3-4个,最多8-10个目标。

头条“军器战位”报道!

发布:牧小明

作者 : 感谢我们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愿世界没有战争。

军器战位:关注每天为你讲解军事武器装备知识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军器战位”每天讲解军事知识


军器战位


辽宁舰最多可以搭载36架歼15,打击能力按照一半计算,每天出动三次,间隔6小时,共54架次。每架携带两枚反舰导弹,每次36枚。可以对10艘军舰的舰队发动有效打击。不过考虑到作战损失,实战不超过50架次。

每次起飞作战按2个小时计算,回来后要检修,补充消耗的油电气,加油。因为不可能全部飞机同时维护,要分批进行。6个小时都是快的。

而且飞行员需要休息,每天飞5、6个小时超出身体极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