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知識點

教材分析:

本文通過對李大釗被捕前到被捕後的回憶,展示了革命先烈忠於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麵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除開頭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後的順序來敘述的。被捕前寫父親燒掉文件和書籍,工友閻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勢的險惡與處境的危險;被捕時寫了敵人的心虛、殘暴與父親的處變不驚;法庭上描寫了李大釗的鎮定、沉著;被害後寫了全家的無比悲痛。

李星華( 1911一1979)河北樂亭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直從事教學和民間文學研究工作。她整理出版的《白族民間故事傳說集》,受到了國內外民間文學工作者的好評。

我會寫:

稚:幼稚 童稚 稚氣 稚嫩

避:避免 退避 避暑 避雷針 避而不談

峻:嚴峻 峻峭 冷峻 峻拔 陡峻 險峻

啪:啪嚓 劈啪 噼啪 砰啪 啪啦

瞪:目瞪口呆 瞪眼 迷瞪 眯瞪

僻:僻靜 僻陋 僻野 僻遠 窮鄉僻壤

瞅:瞅見 瞅空 瞅準 讓我瞅瞅

靴:馬靴 皮靴 隔靴搔癢 戰靴 脫靴、

魔:魔鬼 惡魔 妖魔 病魔 魔王

刑:苦刑 判刑 量刑 徒刑 緩刑 刑期

哼:哼,走著瞧。

綁:綁帶 綁架 綁腿 捆綁 鬆綁

啃:啃聲 啃氣 齧啃 啃齧 啃嚼

袍:旗袍 袍子 長袍 同袍 睡袍 紫袍

執:執行 執筆 執著 執迷不悟

形近字:

避(避暑)僻(偏僻) 屜(抽屜)屆(屆時)

絞(絞刑)餃(水餃)

多音字:

糊hú糊塗hù糊弄

衝chōng怒氣衝衝chòng衝著

近義詞:

可惜——惋惜 耐心——耐煩

避免——防止 會意——會心

反義詞:

慈祥——兇狠 幼稚——成熟

含糊——肯定 堅決——猶豫

暫時——長期 沉著——慌亂

理解詞語:

【被難】因災禍或重大變故而喪失生命。

【幼稚】年紀小;形容頭腦簡單或缺乏經驗。

【含糊】不明確,不清晰;不認真,馬虎。

【軍閥】舊時擁有武裝部隊,割據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避免】設法不使某種情形發生;防止。

【輕易】簡單容易;隨隨便便。

【暫時】屬性詞。短時間的。

【恐怖】由於生命受到威脅或殘害而恐懼。

【嚴峻】嚴厲;嚴肅。

【殘暴】殘忍兇惡。

【怒氣衝衝】形容非常憤怒。

【一擁而入】很多人一下子擠了進來。

【亂蓬蓬】形容鬚髮或草木凌亂。

詞語擴展:

ABCC式:

怒氣衝衝 興致勃勃 人心惶惶 得意揚揚 風塵僕僕

喜氣洋洋 神采奕奕 含情脈脈 大名鼎鼎 文質彬彬

課內詞語:

埋頭 幼稚 含糊 避免 局勢 嚴峻 輕易

尖銳 僻靜 魔鬼 苦刑 冷笑 殘暴 匪徒

法庭 安定 佔據 會意 執行 過度

句子解析:

1、那年春天,父親每天夜裡回來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又出去了。有時候他留在家裡,埋頭整理書籍和文件。

父親早出晚歸,埋頭整理書籍和文件,說明局勢緊張。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所以父親要燒掉“書和有字的紙片”,表現了他對革命事業的忠誠。

2、父親是很慈祥的,從來沒罵過我們,更沒打過我們。我總愛向父親問許多幼稚可笑的問題。他不論多忙,對我的問題總是很感興趣,總是耐心地講給我聽。這一次不知道為什麼,父親竟這樣含糊地回答我。

作者當時年紀小,對父親為什麼燒掉書籍和文件不理解。她好奇地問父親,卻只得到一個含糊的回答。這同父親平常不管多忙、不管女兒提出的問題多麼幼稚可笑,都耐心地回答和解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一次不知道為什麼”設置懸念,吸引讀者。同時,為後面情節的發展埋下了伏筆。這是因為當時的局勢十分嚴重,不是同孩子詳細解釋的時候,而且像防止革命書籍和文件落到敵人手裡這樣的事情,也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楚的。這裡寫出了李大釗同志對待親人的慈愛和善與對待工作的認真嚴肅。

3、“什麼?爹!”我瞪著眼睛問父親。 “沒有什麼,不要怕。星兒,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說明父親對敵人的到來早有準備,表現了他的臨危不懼、沉著鎮定。

4、一會兒,外面傳來一陣沉重的皮鞋聲。我的心劇烈地跳動起來,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親。

“我”的緊張、恐懼與父親的沉著、冷靜形成對比,更加襯托出父親的臨危不懼。

5、穿灰制服和長筒靴的憲兵,穿便衣的偵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擁而入,擠滿了這間小屋子。他們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們包圍起來。他們每人拿著一把手槍,槍口對著父親和我。

我體會到了敵人的兇狠殘暴。僅僅是父親和“我” 兩個人,敵人卻如此興師動眾,與父親的沉著鎮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6、閻振三搖了搖頭。他那披散的長頭髮中間露出一張蒼白的臉,顯然是受過苦刑了。

說明閻振三身受苦刑,但仍不肯指認李大釗,反映出他忠於革命、絕不出賣同志的高貴品質。

7、他們仔細地把父親全身搜了一遍。父親保持著他那慣有的嚴峻態度,沒有向他們講任何道理。因為他明白,對他們是沒有道理可講的。

與敵人粗暴、蠻橫的態度相對比,父親保持慣有的嚴峻態度,沒有一絲慌亂,也沒有同敵人講任何道理。表現出他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

8、在法庭上,我們跟父親見了面。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灰布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髮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 沒戴眼鏡”“亂蓬蓬的長頭髮”說明敵人對父親施了重刑。“ 平靜” 說明父親在經歷殘酷的折磨後仍保持著對革命事業的堅定信念。“ 慈祥” 充分體現了父親對親人深沉的愛。

9、父親瞅了瞅我們,沒對我們說一句話。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著。

面對親人的哭喊,父親只是“瞅了瞅”,沒有說一句話。“ 他臉上的 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著”, 這是因為“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佔據著”,這就是他對於革命事業的信心。正因為父親對革命事業充滿必勝的信心,所以他在極端危險和困難的情況下能夠坦然自若;不但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毫不動搖,而且也不因親人的喊聲、哭聲而憂傷。相反,他用“安定” “ 沉著” 來感染親人,使她們化悲痛為力量。

10、過了好半天,母親醒過來了,她低聲問我:“昨天是幾號?記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母親沒有在悲痛中倒下,她要“ 我” 記住敵人欠下的血債。表現出母親對親人的懷念以及對敵人的無比痛恨。

11、我又哭了,從地上撿起那張報紙,咬緊牙,又勉強看了一遍。我低聲對母親說:“媽,昨天是4月28日。”

首尾呼應,突出這一天是父親的被難日,讓“我”印象深刻,終生難忘。表達出了“ 我” 的悲痛,以及對父親沉痛的哀悼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段落大意:

⑴第1~7自然段:寫父親被捕前的一些事情(被捕前)

⑵第8~17自然段:寫父親被捕的經過(被捕時)

⑶第18~29自然段:寫我們和父親最後一次見面的情景(法庭上)

⑷第30~33自然段:寫父親被害後,一家人非常悲痛(被害後)。

課文主題:

本文是李大釗同志的女兒李星華在1943年紀念李大釗同志遇難十六週年寫的一篇回憶錄。課文通過對李大釗被捕前到被害後的情形的回憶,讚美了李大釗同志忠於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在敵人面前堅貞不屈的崇高品質,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

課後習題答案:

二、說說課文按照時間順序寫了哪些事情。

答:課文按時間順序寫了以下事情:先寫了父親被捕前燒掉文件和書籍,以及工友閻振三被抓;然後寫了父親被捕時的情景,主要表現了敵人的殘暴,父親的處變不驚;接著寫了法庭上父親與敵人鬥爭的情景,表現了父親的鎮定沉著;最後寫了父親遇害後,全家人無比悲痛的情形。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李大釗在法庭上的表現:雖然遭受了嚴刑拷打,但是他毫不動搖,依舊堅定;面對家人的時候,他用“安定”“沉著”感染著親人,使親人化悲痛為力量。

三、下面的句子分別寫了李大釗的動作、外貌和語言,讀一讀,再找出類似的句子體會他的品格。

◇父親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髮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不是常對你說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你要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候,這裡的工作多麼重要。我哪能離開呢?”

類似的句子:“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著。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佔據著。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於革命事業的信。”正因為李大釗同志對革命事業充滿必勝的信心,所以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不但毫動搖,而且也不因親人的哭喊而悲傷。相反,他要用“安定”“沉著”影響親人,使他們化悲痛為力量。

四、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與開頭有什麼聯繫?想想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答:文章開頭寫了“1927年4月28 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親的被難日…..",最後兩個自然段寫了父親犧牲後全家人的悲痛心情,而且反覆強調了父親遇害的日子, “4月28日”,與文章的開頭形成了照應關係。這樣寫,不僅使文章首尾呼應,結構嚴謹,對文章的中心也起到了強化的作用,表現了作者對敵人強烈的憎恨,對父親深切的懷念,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無數革命先烈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奮戰,前仆後繼。李大釗、葉挺、劉胡蘭、董存瑞、飛奪瀘定橋的紅四團……他們在革命事業的道路上,譜寫了壯烈的篇章。查找資料,瞭解先烈的革命事蹟,和同學交流。

李大釗:河北樂亭人。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新文化運動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直接組織者和領導者。對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起過重要作用。1922年在中國共產黨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曾任中共北方區委書記,領導了北方的工人運動和革命鬥爭。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在帝國主義的指使下,逮捕了李大釗同志。在敵人的監獄裡,大釗同志始終堅貞不屈,表現了共產主義戰士的英雄氣概。反動軍閥竟不顧社會輿論 和人 民義忿,悍然下令於4月28日用絞刑殺害了李大釗同志。當時,在絞架面前,大釗同志作了最後一次演講,宣傳了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真理,然後從容就義。遺著有《李大釗選集》等。

葉挺:北伐名將,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之一,新四軍軍長。1919年初投身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2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廣州起義失敗後流亡歐洲。抗日戰爭爆發後,葉挺於1938年1月出任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軍長,被授予國民革命軍中將軍銜。1946年3月4日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1946年4月8日,他乘飛機由重慶回延安,飛機在山西興縣黑茶山失事,遇難身亡。

趙一曼:1935 年 11 月,趙一曼率領的部隊被日偽軍包圍,她要團長帶隊突圍,自己擔任掩護,左手手腕中彈負傷。她在村裡隱蔽養傷被敵人發現,奮起迎戰時左大腿骨被子彈打穿,因流血過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爾濱偽濱江省警務廳後,日寇和偽滿的警察頭目立即對她進行審訊。此時,她傷口不斷流出的鮮血溼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絕地痛斥日寇侵佔中國東北的暴行。負責審訊的日

本特務惱羞成怒,竟用鞭子狠戳趙一曼的傷口,使她幾次昏死過去。她生命垂危時,日寇擔心得不到口供,把她送進哈爾濱市立第一醫院監視治療。負責看守她的偽滿警察董憲勳和醫院女護士韓勇義都為她的英勇所感動,又聽她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於是決心參加抗聯隊伍。在二人的幫助下,她於1936 年 6 月 28 日深夜逃出哈爾濱,朝抗日遊擊區的方向走。第三天凌晨被日軍追上,趙一曼再次被捕。敵人反覆折磨了她一個月,她怒斥敵人:“你們能夠讓整個村莊變成瓦礫,可以把人剁成爛泥,可是你們消滅不了共產黨員的信仰!”

楊靖宇:楊靖宇是我黨我軍優秀的高級軍事指揮將領。他犧牲前五天,“討伐隊”將已無力奔跑的楊靖宇包圍在一片小樹林中。他們逐步逼近到 50 米處,喊話勸降,對方依然用手槍向“討伐隊”射擊。

日軍見生擒困難就猛烈開火,有一彈擊中胸部,楊靖宇壯烈犧牲。日軍根據追蹤估算,認為他缺糧已有半個月,完全斷糧也至少在 5 天以上,能夠在零下 20 攝氏度且沒有房屋的山林中堅持下來簡直不可思議,於是將遺體送到縣醫院解剖。當腸胃被切開後,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軍官狠狠地說:“算他是一條好漢!”

圖文解說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及課堂測試題

課堂測試

1.看拼音,寫字詞。

yòu zhì cháng xuē chǒu jiàn

( ) ( ) ( )

mó guǐ jiǎo xíng zhí xíng

( ) ( ) ( )

2.在括號裡填上合適的詞語進行搭配。

( )的槍聲 ( )的眼光 ( )的小屋

( )的吼聲 ( )的態度 ( )的匪徒

3.選詞填空。

嚴峻 嚴肅 嚴格 嚴厲

(1)不管怎麼說,( )要求自己總是有好處的,因為它會讓人進步得更快。 (2)他一再違反紀律,今天終於被老師( )地批評了一頓。

(3)形式非常( ),傷員必須馬上轉移。

(4)升旗時要( )認真。

劇烈 猛烈 激烈 強烈

(5)曉慶生過病,上體育課不能( )運動。

(6)孩子們( )要求週末不要上課。

(7)敵人佔領的高地被我軍( )的炮火摧毀了。

4.照樣子,寫出描寫神態的四字詞語。

不慌不忙(ABAC式):

怒氣衝衝(ABCC式):

5.按照要求寫句子。

(1)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改寫成轉述句)

(2)用加點詞語寫句子。

他不論多忙,對我的問題總是很感興趣,總是耐心地講給我聽。

6.品讀句子,完成後面的練習。

(1)父親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不慌不忙”寫出了李大釗 。

(2)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髮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 ”“ ”說明李大釗飽受折磨;“ ”寫出他大義凜然,堅貞不屈;“ ”一詞,則再次直接地表明瞭李大釗作為一個慈父的可親形象。

7.對於課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課文歌頌了李大釗同志忠於革命事業,堅貞不屈的偉大精神。

B.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的作用是照應第一自然段,首尾呼應。

C.“可怕的一天果然來了。”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是承上啟下。

D.課文是按被捕前、被捕、被審、被害順序記敘的。

8.閱讀課文片段,回答問題。

局勢越來越嚴峻,父親的工作也越來越緊張。他的朋友勸他離開北京,母親也幾次勸他。父親(堅定 堅決)地對母親說∶“不是常對你說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你要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候,這裡的工作多麼重要。我哪能離開呢?”母親(只能 只好 )不再說什麼了。

(1)用“”畫去括號裡不恰當的詞語。

(2)“我哪能離開呢?”換一種說法: 。文中用反問句的好處是 。

(3)父親的這段話寫出了父親( )品質。(多選)

A.自以為是 B.忠於革命 C.關心家庭 D.不畏犧牲 E.為革命獻身

9.假如你來到李大釗烈士墓碑前,你想說些什麼?

參考答案:

1.幼稚 長靴 瞅見 魔鬼 絞刑 執行

2.刺耳 銳利 漆黑 粗暴 嚴肅 兇狠

3. 嚴格 嚴厲 嚴峻 嚴肅

劇烈 強烈 猛烈

4.無邊無際不三不四 一心一意 氣勢洶洶 小心翼翼 得意揚揚

5.(1)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他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

解析:這是改成轉述句的訓練。首先要明白句子的意思,然後將說話的內容進行改變,注意標點符號的改變,還要注意內容的改變,要保證句子意思不變。

(2)不論我做麼說,他總是坐在那兒,總是一言不發。

6.(1)鎮定自若(2)沒戴眼鏡 亂蓬蓬 ;平靜;慈祥

7.A

8. (1)堅定 只能

(2)我不能離開。表達了李大釗堅強不屈,對待革命無比的忠誠。

(3)B D E

9.李大釗,你為了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你雖然犧牲了,但是你的共產主義在人民群眾中遍地開花,你是了不起的英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你的真實寫照。

解析:這是口語交際的訓練,是對李大釗說出感人肺腑的心裡話。首先要明白李大釗為革命作出的傑出貢獻,其次,梳理語言,表達對李大釗的崇敬之情。注意在表述時恰當運用名人名言,會更富有感染力。

我是梵果教育,關注小學孩子的學習。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轉發或者收藏,同時我們平臺有海量的學習資料及各年級部編版語數英電子課本,需要的請私信“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