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樑宏達,李敖,金庸這三個人誰讀的書最多?

婉若驚鴻


你可別搞錯了,這三個人是不同性質不同年代的人,老梁放在金庸和李敖面前他只是個小孩子,有看過老梁與趙文卓同臺嗎?其實他的年紀跟趙文卓差不多,只是相貌長得老成而已。

另外先說老梁吧,他只是一個媒體人,他只出席和錄製節目,沒見參加過什麼激烈的爭辯賽,就算有也不是主角,媒體人為什麼只做節目,因為他背後有一個團隊為他準備一切,他可以不看書,他只看每一期他要說什麼就行,比如說,這段時間很多人罵老師和醫生,站在哪個角度說些什麼會有最多人點贊和為他帶來最大利益和利潤,他就站在哪裡,所以他把醫生和老師罵得狗血淋頭的節目就這樣出來了,後來也出個稍為緩和一點的。至於那些說得頭頭是道的歷史節目,很多人以為他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其實很多都是別人為他準備,然後依書直說的,有可能會說:“你行,你上!”你別說,我有那機遇,我一定能上,別忘了,我是靠嘴巴掙錢餬口的,我上過的課比他多得多,給我一疊資料,我甚至可以比他說得更好。沒有老梁,還有老馬🐴,老智深呢。

金庸嘛,我最服的武俠小說家,不過有同事說他曾經去過北大還是什麼講歷史 ,不過講不下去,因為他用小說的角度來說歷史,這只是聽說,不知真假,我太喜歡他的小說了,曾經一度被迷得天昏地暗的。不過我就想像不出要讀 多少書才可以寫出這麼多部的小說。而且全無重複,無論真假,能融入如此多天文地理以及無限想像,也只有他了。

至於李敖,更是了不起了,他曾經批評過韓寒,說他不懂歷史,寫不出什麼東西,確實,沒讀完書,一個時勢造出來的小子,也只能寫些言情小說,這很正常,李敖經歷過很多磨難,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而且被拘禁過,經歷過老蔣年代,而且讓兒子到北大去讀書,他雖然沒有明確表達過什麼愛國觀,不過我們真的不難看出他的意願。我也聽過他說過很多關於那個年代的故事以及他的個人政治觀,真的不得不佩服。

所以,三個人來說,我覺得應該選李敖和金庸,而如果真正對歷史瞭解以及經歷過磨難的,首選肯定是李敖。


中小學英語精修


把李敖,梁宏達,金庸放在一起比較,本身就是一個笑話,不在一個層次上的人你怎麼比較?你把老舍,冰心和一個初小的語文老師放在一起比文學創作怎麼比?你把李世民,朱元璋這樣的雄才大略經天緯地的大帝和崇禎溥儀這樣的亡國之君怎麼比較?

李敖,自由主義大師,思想家,國學大師,時事評論家,歷史學家,詩人!

發表多部著作,《老年人和棒子》,《傳統下的獨白》。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

“以現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李敖是一個真正有良知的知識分子,他堅持這樣說,也堅持這樣做!西方媒體說他為“中國近代最傑出的批評家”,本人認為不是追捧,而是名副其實!

李敖堅持祖國和平統一,反對“臺獨”!他有著大中華的情懷,也有著滿腹經綸!他的書言語狂傲,但是他有狂傲的資本,是一個讓人拍案驚奇的有著赤子之心的作家!

他說“英國人說,英國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敵人,對我李敖來說,我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正義”!

他是一個少見的才子,也是一個少見的真人!



金庸,武俠小說作家,新聞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59年,於香港創辦《明刊》!

1998,獲文學創業文學獎!

2000年,獲大紫荊勳章!

2009年,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同獲2008年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1985年,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成員之一。任基本法政治體制起草小組的港方負責人,以及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諮詢委員會委員!

2005年,劍橋大學授予金庸榮譽文學博士頭銜,同時受聘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教授!

除武俠小學之外,他研究涉獵法律,歷史,佛學諸領域,發表《色蘊論》,《袁崇煥評傳》,《成吉思汗及其家族》,《全真教考》等著作!

金庸的武俠小說所表現的深厚意蘊確非古龍,梁羽生所能企及的,他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忽視的一代名家!

金庸不是讀書多少的問題,問題是,別人都在讀他的書!



梁宏達,對不起,不知道他讀書有多少,實在是想不起他有過什麼作品,有什麼能拿的出手的東西讓人稱道,為人肯定!在電視上評頭論足,頭頭是道,而沒有屬於自己的東西,只能證明旁徵博引,博聞強記強於常人,與宗師相比,差矣!


箐英翹楚


梁宏達跟誰都沒得比,只同學問淺薄的人有得比。出了一本什麼體育評書,學習成績好的,頭腦刁鑽的,學問廣深的人,誰去學體育?有關走步,打手,三妙,等學問好深奧的嗎?自從梁宏達出了體育評書之後,中國體育行業取到的金牌會比以前更多嗎?灌籃會更準嗎?他那本垃圾書真的帶給體育行業沾到了衰氣,分文不值。即使成績差的人,選擇了體育這一行業,他可跟那些有幾十年體育專業的教練學,何必看梁宏達外行人糊編亂造的體育評書?如可梁宏達懂體育,在他那個班都取得到前四十名了。梁宏達想在全國取得前四千名的成績有可能嗎?己然自己在體育專業是一個無名的鼠輩,編出來的體育評書,有什麼作用?


正不入邪


這問題提的也是有些醉了!我首先可以先把梁宏達去掉。至於李敖,金庸,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下面可以通過幾方面來比較下。

一,地域方面。金庸遷徙香港,李敖蝸居臺灣。香港與臺灣,哪塊與大陸聯繫緊密些?加上97香港迴歸,大陸與香港更是文化文流日切。而臺灣,由於歷史原因,與大陸關係始終若即若離。因此,金庸佔有優勢。

二,作品本身。易中天說過一句話,評價一本小說,就看小說好不好看。意思很明確,情節引人入勝,可以茶餘飯後消遣,又讓人愛不釋手的書。武俠小說好看吧?不謹好看,而且門檻極低。市井小民,個個入門。而李敖的書,質量是有了。但其中思想性極強,而且遣詞造句,大有講究,典故頗多,文字高明,又豈是市井小民所能喜閱愛讀的?估計看不到15分鐘,就呵欠連天了。故金庸又略勝一籌。

三,粉絲層次。喜歡金庸的,下至十幾歲,上至七八十歲,什麼層次都有。而李敖,卻始終有種曲高和寡的感覺,也許只有那些層次高點的知識分子會喜歡看。你讓一個十幾歲的少年,看李敖,怕是難以體會當中的精妙吧。未完待續,剛好有事。


建建8996


這將是一個沒有確定答案的提問。我是半大老大秋歌,感覺是題主把大家都難住了。問三人誰讀書多,目前三人都沒有自己的讀書目錄亮相於世,也沒有什麼文化機構有他們三個人的讀書記錄公佈。所以,大家都是一頭霧水。問題到此已經自動失效。

不過三個人都是文化名人,放在一起倒是可以比較一番的。博學不必比了,三人可說都是破萬卷的學者了。但就各自特點和成就完全可以說道一二。

就思想高度而言,我首推李敖。就世界華人圈的知名度而言,我首推金墉。就國內熟悉程度而言,梁宏達佔盡地利臉熟。'

李敖在文化的思想性方面對國民的影響遠超金梁二人。在文學藝術方面的影響力,金墉當仁不讓。最後,我封梁宏達是中國文化即時拾趣大使吧。

最後,其實這三人同臺比較本身就是戲說。三人都是文化人,但各有自己的領域,並不相同。李敖的歷史是歷史,金墉的歷史是歷史武俠小說,而梁宏達的歷史是歷史雜談。真的是沒得比。最後耍說題主也絕對奇葩,以偏旁問大道了。服了,高手在民間。哈哈。


秋歌988


哎!提問的肯定和梁宏達有仇,不用反駁,肯定見不得他好。

跟誰比不好,拿來跟這兩位比。金庸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基本上都知道他,而且幾代人都崇拜他,男女老幼讀過他的書的很多很多,要問作品拍電影電視劇的,他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李敖才華橫溢,一生鑽研學問,著書無數,嚴謹犀利,一身傲骨。是公認的國學大師,歷史學家。他自稱文章前五百年後五百年沒人強過他,雖是很狂但也沒見什麼人出來懟他。不是認可他這麼說,而是尊敬他,覺的他有狂的資本。

要是梁宏達這麼說,不說第二天,當天晚上就被口水淹死。

跟這兩位比,就算跟白巖松比我都覺得不是個。


東嘮西叨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三位都是了不起的人!

金庸小說開了武俠小說很多領域的先河。他以武俠江湖為寫作背景,用傳奇文字敘述一個我們很少知曉的社會層面,在社會的邊緣透析人生。別有一番意境。

李敖裡另類人士,他嫉惡如仇,一生奮鬥不止,直至生命最後一刻。但他的中華情懷卻感人至深。對分裂分子,漢奸頭子,獨裁惡霸,白色恐怖,黑惡勢力,日奸美奸,一律在他打擊之內,他對國學有獨到見解,也曾入國民黨監獄,與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之流斗的不亦樂呼,僅這一點就值得人們尊敬。

梁宏達出口成章,博覽群書,睿智敏捿,針砭時蔽,博記強聞,過目不忘,博學多采,用語言文學另樹一幟,這些大師都是會讀書,會用書,他們是書籍的主人,所以能活說活用,這此優良品質正是我們學習的!

雖然我們達不到他們的水平,但不妨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學以致用這句話,怕沒有什麼錯!


狼煙一九三一


這個問題我覺得沒人能回答準確,請大家看清楚了,題主問的是這三個人,誰讀的書最多,並沒說比其它方面,比如:誰寫的書多、誰的學問大、誰的名氣大、誰的個子矮、誰的腦袋大等等,而只是一個比點――讀書多。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可能把天下的書都讀盡了,也沒寫過隻言片語,你能說這樣的人讀的書少嗎?有的人儘管讀的書並不是很多,卻能留下傳世佳作。當代作家鐵凝在18歲的時候就寫出了《夜路》、《喪事》,她那時候只過是個高中生而已,論讀的書多,她恐怕排不上號,那時候比她讀書多的人可能是數不勝數吧,有幾人能相比呢?她到了20歲左右又寫出了《哦,香雪》,滿打滿算20多歲的人,能讀過多少書呢?可就是寫出了那樣的作品,這隻能說天賦很重要,不能說她讀的書太多了才寫出那高質量的作品。所以,一個人讀書的多少,用留世的作品證明不了,要想弄清誰讀的書多少,只有一個辦法,把三個人讀書的數量調查清楚,然後把統計出的數量進行對比就清楚了。


希望藍天


《自由體詩》

——(胡比)

比來比去一團遭,時時讓人來發笑。

天南地北不搭界,白天黑夜各行道。

——(他們)

他們沒讀我書多,我書三山過五嶽。

言談舉止皆嬌作,黎民共我齊入河。

——(好壞由人)

書讀太多非是好,歪理偏理皆能找。

書中好壞任由人,強盜他也呼聲高。



如若天風


這不是一個好的問題,但也能就此說點啥。

有人會做美食,那叫烹飪大師。有人吃遍了美食,那叫美食家。烹飪大師和美食家不可同日而語。一個創造了美食,另一個僅僅是消費了美食。把做飯的和吃飯的混在一起,問他們誰吃的美食樣子多,這個問題就很不靠譜了。

對於書,也是如此。有人是寫書的,那是文化的創造者。有人是讀書的,那是文化的消費者。當然要鼓勵人們多讀書。但就誰對文化最有貢獻者,寫書的人,那些為我們的文化添磚加瓦的人,永遠高於讀書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