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一棵树——读梁衡《树梢上的中国》


读懂一棵树——读梁衡《树梢上的中国》


●汪震国

在世人的眼里,树是一种随处可见、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植物了。但是在作家梁衡的心目中,树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朋友,是我们生命中最忠实的伴侣,尤其是那些历经千百年沧桑的古树更是记录人类历史的活化石。于是,就有了他多年来踏遍青山的四处寻访,就有了他不辞辛劳的现场考察,就有了这本颇受读者好评的《树梢上的中国》。

梁衡是我国新闻界一位著名的记者,也是文学界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散文尤其是政治类散文更是让他声名远播,不少佳作还入选各种散文年选和大中学校的课本。早在十多年前,就在他的散文创作精品迭出之际,他却突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中华大地上的古树,并直言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找到一百棵人文古树,写出一百篇关于人文古树的文章。

在神州大地上寻找一百棵人文古树,听起来似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因为按照通常的标准,一棵树只要超过百年,就可以称为古树。中国地大物博,森林资源又这么丰富,寻找几棵古树又有何难。然而当你看到梁衡定出的具体标准后,就可以知道做好这件事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梁衡对人文古树是这么定义的:这棵树不仅要有上百年的历史,还必须有故事有传奇,尤其是要与重大的历史事件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这棵人文古树从纵的方面来看必须是历史的里程碑,从横的方面来看必须是当地的坐标图。依据这样的标准,可见要寻找到一棵这样的人文古树有多难了。

十多年来,梁衡常常是一根竹杖、一身迷彩服,或独自一人,或在朋友和当地有关人员的陪伴下,走在寻访人文古树艰难的旅途上。他曾为了寻找那片长臂猿喜欢攀爬和嬉戏的古树林,冒着被蛇蝎攻击的危险,钻进海南岛荆棘丛生的热带雨林中苦苦寻觅;他曾为了亲身体验从古树洞里仰望天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静静仰卧在杂草丛生的古树洞中,不顾一地的泥泞;他曾为了采写《这最后一片原始林》,在黑龙江绥棱县的林海中被一种名叫“草爬子”的毒虫所叮咬,不得不两次住院开刀……正是通过这样艰苦的努力,不懈的坚持,梁衡为我们寻找到了一棵又一棵人文古树。可以说这些人文古树,每一棵都满载着岁月的记忆,每一棵都与历史人物或重大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棵都会给我们讲述一个闻所未闻的故事。《中华版图柏》《华表之木老银杏》《死去活来七里槐》《万里长城一红柳》《沈公榕,眺望大海150年》《一棵怀抱炸弹的老樟树》《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不要说阅读全文了,只要看到了这一连串的标题,梁衡笔下的这些人文古树,就足以让我们浮想联翩了。

如果说,寻找一棵人文古树并不容易的话,那么读懂一棵人文古树就更是难上加难。梁衡曾坦言:“我们平常说读懂一个人不容易,其实要读懂一棵树更难。人难过百年,树可千年;人才几族几种,树论科、属、种,有万万千;人有衣食保障还生命多舛,而树曝于荒野,山崩地裂,雷劈电闪,却仍然挺直脊梁;人的大脑里只存有一生的记忆,树的年轮里却藏有数朝数代的沧桑;人到须发皆白时,儿孙绕膝,大不了讲讲一生的经历,可大树呢,立于山,临于水,居然能不慌不忙,娓娓道出秦汉唐宋。”正因为要读懂一棵人文古树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多年来梁衡才会一次又一次地前往现场踏勘、实地采访和不断考证。例如,为了读懂位于山东莒县浮来山上的那棵春秋时期的老银杏树,梁衡在两年内曾先后4次前往探访考察,在遍访当地的老人与有关人员,查阅当地的史料后,终于读懂了这棵千年古树。这棵古树不仅向他讲述了著名的“毋忘在莒”“庆父不除,鲁难未已”“捉放曹”等历史故事,而且还给他讲述了这棵古树与毛泽东、蒋介石、陈毅等人之间曾发生过的关系。梁衡这哪里是在读树,其实他就是在读书,在读中国历史这部大书。正如梁衡所说:“中华文明五千年,有说不完的故事。可以读正史如《左传》《史记》,可以读小说如《三国演义》。也可以听人说书。但我们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去读一棵活着的老树。”“我总觉得,树与人是平等的,它和我们一起创造历史,记录历史。所不同的是,它远比我们长寿,在文字、文物之外可以为我们存留一部活的人文史。”

其实,梁衡遍访古树,阅读古树,写作古树,从表面上看是“借森林来保护文化,借文化来保护森林”。其实从更深层次上来说,是为了调整人和森林的关系,改善森林生态环境,也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在《树梢上的中国》的“前言”中,梁衡开宗明义写道:“这是一本专题散文集,想从过去没有人用过的角度,来看环保、看生态、看人与树的关系。”梁衡认为,人与树的关系已经走过了物质阶段和环保阶段,如今人类应该进入第三个阶段,那就是从文化的角度去看人与树的关系。因为人类除为了生存而进行物质生产外,还进行着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活动。树木、森林一直在默默地注视并记录着这一切。地球上比人年长的植物只有树木。森林本身就是一个活的、与人类相依为命的生命体。它曾经是,现在也还是人类的家,如它消失,人类也必将不存。树木是与语言文字、文物并行的人类第三部史书。在每一棵人文古树的年轮里,都蕴藏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在每一棵人文古树的树梢上,都飞掠过一段段文明的印痕。人类只要读懂了森林和树,也就读懂了自己的历史,也就明白了自己的未来。就如爱默生所说:“在丛林中我们重新找回了理智与信仰。”

《树梢上的中国》收录了梁衡十多年来所写的22棵人文古树,就数量而言,与他当年定下的一百棵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用梁衡的话说:“动手以后才知难度之大不可想象。这无异于是一种历史研究与田野考古。写一棵树常要来回数千里,采访三四遍,耗时几年。要写一百棵是绝对不可能了。”所以他“幻想着官方、民间都行动起来,能在全国发现并正式挂牌三百棵人文古树,并顺势建起三百个乡村古树文化公园,保存历史,留住文化,留住乡愁。其文化积累的意义将不低于唐诗三百首。”虽然这个倡议目前还没有得到有关方面的响应,但是年过古稀的梁衡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近些年来,每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他依然跋涉在崇山峻岭之间,孜孜不倦地寻访并阅读着一棵棵人文古树。新近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徽饶古道坚强树》,就是他最新的寻访与阅读成果。在此篇文章的结尾,梁衡写下了这样一段充满情感和哲理的感言,值得我们所有的读者细细品味,慢慢思量:“请读懂一棵树吧,这是在考古,在探秘,在复盘历史,在追溯文明,在破解一本自然留给我们的天书,是在回望人类自身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