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懂運動協調困難,再決定怎樣教孩子學習跳繩,不然會抹殺自信心

最近,一位1年前諮詢過我的家長,在微信問我:“現在孩子6歲了,在家時間很多,我想讓他學跳繩,因為有很多家長讓孩子跳繩,說又能長高,又能提升專注力。但我的孩子學跳繩幾天了,一點進展都沒有,一次都沒成功,我還因此罵孩子不認真練,現在孩子不肯學跳繩了。”

這位家長之所以想讓孩子跳繩,因為孩子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想通過跳繩來改善孩子的情況。

現在有些醫生也是建議孩子多跳繩,很多家長也在做。但這位家長忽略了自己孩子還伴隨有運動協調困難。

動作協調障礙是指兒童在動作協調上出現問題,患者的動作協調發展與其年齡及智能發展不相符,有運動協調障礙的孩子,有些在大的肢體動作上不協調,有些在精細動作上有問題,有些孩子可能兩者皆有。


弄懂運動協調困難,再決定怎樣教孩子學習跳繩,不然會抹殺自信心

跳繩固然好,但也不是不可或缺;別人家練習跳繩的方法好,但不一定適合你的孩子。

家長了解運動協調困難,才能讓孩子在學跳繩這件事上事半功倍。

教孩子學習跳繩是一件特別謹慎的事,對於運動協調能力差的孩子,家長首先要認清以下誤區。

誤區一:盲目對比

  • 別人家的孩子1天就學會了,我家孩子怎麼學了一個星期了,還是學不會?
  • 你同學小林都是用這個方法學會的,你怎麼就學不來呢?

很多家長都會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進行比較,學會跳繩的時間要比較,學跳繩的方法也比較。

如此不按實際情況,忽略孩子的真實水平和能力,盲目進行對比,會給家長會造成更多的焦慮,給孩子也會造成焦慮和打擊他的信心。

有一個調查資料表明,孩子在回答“最煩父母做什麼事”時,排在前三名的是:叨嘮,批評,拿自己與別人比較。

所以當父母在跳繩這件事上經常拿孩子與他人比,會產生自卑和牴觸情緒。因為,孩子願意去學的時候,表明他有想學好的心。有些孩子不是不想努力,而是因各種原因達不到你所期望的目標。

對比,除了讓孩子自慚形穢,抬不起頭外,也極大地刺傷了他的自尊心。當這樣的比較多了,孩子聽麻木了,自尊也沒了,自然不會求上進了。

弄懂運動協調困難,再決定怎樣教孩子學習跳繩,不然會抹殺自信心


誤區二:跳繩不好是不認真不努力

運動生理學家們發現:

人的運動機能的發育差異是由先天和後天兩種因素造成的。先天的人種間的差異,性別間的差異,以及個人間的差異影響了人的運動機能的水平。

有運動協調困難的孩子,存在先天的不足:肢體不協調,當他們學跳繩的時候,失敗的次數會更多。有些運動協調障礙嚴重的孩子,連跳躍起來都難。

在大家眼裡,跳起來,雙手甩繩子過去,這樣的動作是很簡單。但當中包含了孩子的下肢力量、上肢力量、手腳協調、手眼協調、整體肢體協調、空間位置判斷這些要素,其中一個方面的能力弱,孩子學跳繩都會很困難。


弄懂運動協調困難,再決定怎樣教孩子學習跳繩,不然會抹殺自信心


所以家長要觀察,弄清楚原因。不要看到孩子學不會就說是不認真不努力,不要看到孩子不能連續跳躍就說孩子態度有問題。

哈利波特的扮演者—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就是患有運動協調障礙,丹尼爾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說過:自己上學的時候就覺得比其他同學要辛苦,我很努力去做,但都做不好,像廢物一樣,騎車、書寫、踢球等活動中都有一些困難,甚至連綁鞋帶這樣簡單的動作也是很大的挑戰。

所以家長看到孩子學不會,要觀察其原因,不要一概而論你就是不認真不努力。

弄懂運動協調困難,再決定怎樣教孩子學習跳繩,不然會抹殺自信心

哈雷波特扮演者丹尼爾,患運動協調障礙


誤區三:只關注結果,不關注學跳繩的心理過程

只關注結果,是大多數家長都有犯的錯誤。只關注結果,結果不好就指責孩子,這容易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和信心,有些孩子更會產生:我很可能學不會的,到時學不會要被罵,不學也被罵,那我就不學了吧。

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習得性無助”:懷疑自己沒有能力做到,或者即使做到了也無法取得很好的結果,從而壓根就不想去行動。

在孩子學習跳繩的過程中,其實家長要多關注孩子在學習過程的心理變化。

  • 第一階段:剛開始學時好奇、忐忑不安

這一階段,孩子通常是覺得跳繩很好玩、動作很帥、感興趣,然後會跟父母學跳繩。但踏出第一步時,孩子也會擔心:當我做不好時,父母會是怎樣的態度,會是說我,還是包容理解?


弄懂運動協調困難,再決定怎樣教孩子學習跳繩,不然會抹殺自信心


  • 第二階段:成功感與失敗感

當孩子摸清父母態度後,就會專心於學習跳繩的技巧。在學習技巧的過程中,孩子會觀察積累經驗,然後付諸於行動。

當孩子按著經驗成功做到時,孩子有成功感,這成功感會激勵他繼續研究跳繩的技巧。

當做不到時,難免會有失落感,如果總是失敗,孩子的信心會逐步減少。

  • 第三階段:繼續或到此為止

孩子嘗試過後,無論失敗與成功,心裡都會考慮一個問題:我要繼續還是到此為止。

嘗試多次都失敗的孩子多因做不到而放棄,容易產生習得性無助心理。

成功了的孩子,也會有放棄的心態。當做到後,孩子覺得目標達成了,我已經會了,反正我又不是想成為高手的,我就學會即可。

弄懂運動協調困難,再決定怎樣教孩子學習跳繩,不然會抹殺自信心

困擾繼續還是到此為止


4個方法,幫助孩子更有信心學跳繩

在瞭解上面的3個誤區後,家長先反思之前教孩子時,自己都有哪些犯規了。

總結過去經驗,再繼續教孩子,整個過程會更加輕鬆。

下面我就分享4個方法,給各位家長提供一些方向。

1、先提升運動協調能力

跳繩是需要很好的運動協調能力,所以對於有運動協調困難的孩子,家長要先提升運動運動協調能力,家長可觀察孩子哪一方面能力弱,然後先進行針對訓練提升。

以下提供一些居家訓練方法:

  1. 家長可以讓孩子頂著沙包(或毽子、小玩具、書)向前直線走、倒退走,還可以腳跟碰腳尖交替向前走
    (鍛鍊平衡與視覺空間判斷)
  2. 只用前腳掌或只用後腳跟直線走(鍛鍊小腿肌肉,提升下肢力量)
  3. 手拿一本書,書上放乒乓球,向前繞過障礙物走,也可只用前腳掌或只用後腳跟向前繞過障礙物(鍛鍊手眼協調、下肢力量)
  4. 跳躍著走、跳格子走、單腳向前跳同時把球踢到相應位置(鍛鍊下肢力量和空間位置判斷)


弄懂運動協調困難,再決定怎樣教孩子學習跳繩,不然會抹殺自信心


  • 爬行

現代發展心理學研究正面,爬行有利於大腦發育和動作發展(尤其是促進孩子協調能力的發展)。

  • 平衡訓練
  1. 單腳站立(睜眼和閉眼各做一次),每次站10秒,或單腳原地跳躍10次(睜眼和閉眼各做一遍)(提升平衡能力,孩子跳繩時跳躍起來更容易保持平衡,從而更有安全感)
  2. 單腳向上跳躍,手同時向上拋球,落地時手也接住球(鍛鍊孩子手眼協調、手腳協調和下肢力量)

弄懂運動協調困難,再決定怎樣教孩子學習跳繩,不然會抹殺自信心


2、豐富孩子的知識經驗

孩子對跳繩的認知是跳繩的基礎,如果孩子覺得跳繩索然無味,毫無用處,想必孩子也不能堅持多久。

在準備長時間練習跳繩前,家長可以先帶孩子瞭解跳繩的作用;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分析跳繩可能會幫助到他哪些方面。

同時,家長還可以找跳繩的教學視頻,孩子有空時可以自己看視頻,琢磨琢磨。

當孩子胡亂在試著跳繩時,家長也可以允許孩子這樣做,孩子看似胡亂在試,或許他正在試驗自己觀察到的某個技巧方法。

待孩子對跳繩有全方位的認識後,一旦開始了練習,孩子更能堅持下去。

弄懂運動協調困難,再決定怎樣教孩子學習跳繩,不然會抹殺自信心


3、保護孩子的興趣,多關注過程,給予肯定

孩子學跳繩時,保護他的興趣勝過一切。有興趣,孩子才有動力繼續下去。

對於孩子學跳繩的過程中,我們要避免把孩子與別人做對比,我們要告訴孩子:

  • 你連續跳躍比之前更流暢了;
  • 你手腳更協調了;
  • 成功的次數比之前多了;
  • 你的甩繩子動作更熟練了;
  • 你很認真在觀察和練習;
  • 你觀察很細心,看到了這個小技巧

只把孩子的現在與之前相比,不要跟別人相比,肯定孩子的進步,給孩子鼓勵,讓孩子保持興趣與信心,繼續學下去。

對於有運動協調障礙的孩子,及時的鼓勵顯得更為重要,魯道夫•德雷克斯(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強調鼓勵,並說過很多次: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鼓勵的長期效果在於它能讓孩子自信。

弄懂運動協調困難,再決定怎樣教孩子學習跳繩,不然會抹殺自信心


4、錄像回放,共同進步

有些家長在教孩子跳繩時,往往都是孩子做,家長看,家長點評和指導。

跳繩是一個親子活動,不是家長只看不做的,建議家長自己也跳,有時也可以故意跳不好。

還可以把大家跳繩的過程錄下來,來個視頻回放,一起尋找跳得更好的方法。孩子看家長的視頻,給家長建議,家長看孩子視頻,給孩子建議,大家相互做對方的老師,孩子會更有興趣堅持下去。

如果一味地只是孩子做,家長都來點評,孩子心理壓力會很大,當家長多數是點評孩子做得不好時,孩子的信心和動力都會受到打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