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先生《人生》 后传 (第一章)

题记

人生是短暂的,也是漫长的。在慢慢的人海中,与我们擦肩而过的人千千万,但我们的记忆里只有熟悉的一小部分人。他们大多都逃不出我的亲人、亲戚、兄弟姐妹、老师同学、领导同事,因为大多数人仅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默默无闻的生活着。

不管生活如何艰难,过程多么崎岖和坎坷。但是平凡的我们不能选择随波逐流,顺其自然,我们应该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坚持走下去。

实质上,人生的每一次选择,都表露出我们对生活的态度。有些人受到挫折会缩成一团不知所措、逆来顺受,任由命运的摆布,碌碌无为的度过自己的一生;有些人性格坚毅,勇敢面对生活丢给他的沉重打击,最后在人生的旅程中绽放出永恒的花朵。

路遥先生撰写的《人生》,形象生动的刻画出时代局限下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反映出爱情在出身、身份、文化以及地域因素下的卑微;颂扬黄土原上宽容、憨厚、朴实的农民。《人生》的最后,高加林已经深刻的重新审视了自己,他踏上高家村的那一刻,虚心接受德顺老汉的谆谆教诲,看到乡亲们对他的宽容和安慰,听说巧珍低声下气为他继续教书的事求高明楼。他高傲的心彻底的垮了,被一个个熟悉的面孔所融化了,男子汉的泪水顷刻间浸湿了双眼。

人生是漫长的,面对挫折更应该坚强,抬起头、挺起胸,脚踏实地的继续活下去。

-------------以此续写路遥先生的《人生》,弘扬中国广大劳动人民骨子里对生活的热爱。

路遥先生《人生》 后传   (第一章)

人生海报

第一章

汽车驶离了车站,克南像一根木桩立在原地,木讷的表情分辨不出是喜是忧。别了,我亲爱的人,我们将永远天各一方,祝你一路顺风,祝你幸福。

偌大的县城,在瑟瑟的秋风中呼啸着,仿佛在呼唤他亲爱的人回来。马路两边的白杨树,无精打采的飘落下几片树叶,重重的摔在地上,发出悲壮的声响。

亚萍透过汽车窗户,凝视着汽车站,目光呆滞。从等车到离开,她没有和克南说一句话,湿润的眼睛不断的在车站外的每一个角落扫射,像猎人等待猎物的出现。加林没有出现在她的眼帘,难道他忘记我昨天给他说的话了吗?是不是他今天不舒服来不了,对他肯定是病了,没有来。亚萍在心里安慰自己,脸上流下了两行滚烫的泪滴。

汽车飞逝在县城北边的河道上,两边的白杨树刷刷刷的向后排,杂乱的黄草没有一点生机。突然他眼前一亮,那棵见证了她和加林第一次牵手的老槐树溜进她的视线,她看到加林正在树下和她招手,但是很快又消失了,只看到龟裂的老槐树干,死寂般的站在那里。

亚萍终于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放出声音哭了。亚萍母亲早已将亚萍搂进怀里,没有给她擦去眼泪,任凭她放肆的哭泣。周围的乘客都侧脸看她母子两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随后又各自在车上闭幕眼神了。

路遥先生《人生》 后传   (第一章)

加林和亚萍谈国际形势

加林坐在炕头上,夹在手里的纸烟不知道什么时候熄灭。他从破旧的裤兜里掏出火柴拼命的划,地下堆满了折断的火柴。高玉德一早就去自留地了,现在正是秋田收获的季节,自留地里的葫芦瓜、茄子、辣椒、土豆已经成熟,玉德老汉正吃力的收取。加林他妈坐在灶门口的小凳子上,用那双失去光华的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儿子,没有动作。

加林点着了烟,猛吸了一口,披上米黄色的衫子出门了。随手上篮子,朝自留地方向走去。现在是初秋,这个时节气温一天天的变冷。加林抖着瑟瑟的身体,爬上自家窑洞后面的土坎,看到父亲佝偻着身体在摘葫芦瓜。远处传来了德顺老汉唱的信天游:

荒天荒地黄日头

哥哥你心里别犯愁

妹妹我心里挂念着哥哥

你好好把日子过火

............

路遥先生《人生》 后传   (第一章)

加林和他的父亲

德顺老汉的歌,使加林想起了德顺老汉在回家那天给他说的话,他已经深深的伤害了巧珍,不能再伤害亚萍,他后悔自己没有认清自己的身份,高傲的认为这个世界属于他,却往往没有想到,他永远都走不出这片黄土原。

加林的心已经慢慢的平静了很多,他本打算要去送亚萍,想到他们见面后再勾起往日的回忆,让两个人更痛苦。决定就不去送亚萍了,至少两个人心里都好受些。

汽车飞驶在通往省城的柏油马路上,亚萍已经在母亲的怀里睡着了。

路遥先生《人生》 后传   (第一章)

劳动的加林

“加林,你快来,我们一起去南京,哪儿才能尽情的展示你的才华”,“我们回到南京就结婚,我要和你生活在一起,白头到老”,亚萍在梦里呼唤着她的心爱的人。亚萍的母亲轻轻摸了摸亚萍的额头,细细的汗珠已经湿透了他的刘海。亚萍母亲赶快呼喊她父亲,说亚萍发烧了,让父亲从手提包里取出退烧药和水,叫醒亚萍让她吃药。亚萍吃过药,又闭上眼睛倒在母亲怀里。

时间已经是下午3点了,汽车终于在省城汽车站停下了。亚萍的低烧也退下去了,这个点离火车出发还有一段时间,亚萍母亲带着亚萍去医院附近的医院看病,又补充了退烧的其他药,亚萍父亲在省城的最大的食堂买了盒饭,赶往火车站。在火车站的门口,他们蹲着吃完了离开黄土高原的最后一顿晚饭。

路遥先生《人生》 后传   (第一章)

破败的火车站

火车站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形形色色的人们穿越在人群中,有男人、女人,有老人、小孩和中年人,有穿着整洁的公家人,也有邋里邋遢的乞丐,鱼龙混杂的车站,成为省城最繁华的区域。亚萍一家三口,手里提着沉重的行李,跟在长龙后面,等待检票。

他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了,沉甸甸的提包里,除了日常使用的物件和贵重的物品,衣物、吃食,还藏着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深深的感情。

路遥先生《人生》 后传   (第一章)

初秋的黄土高原

再见了美丽的黄土高原,再见了熟悉的朋友,再见了我亲爱的人。

火车吐着白雾,淹没在红火的夕阳里。亚萍盯着窗外,注视着县城的方向,为她亲爱的人行注目礼。眼睛又地下晶莹的泪珠,她没有擦拭,任凭眼泪流过脸颊,滴落在膝盖上又掉到火车地板上。

火车冒出的白烟,遮挡住即将沉下西山的太阳,亚萍抹去眼泪,不再看窗外。

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谁的人生没有坎坷,一马平川的生活也是索然无味的。父母对视了一下,仅仅的盯着亚萍看,他们了解女儿的苦楚,但却无能为力。亚萍似乎感觉到父母用安慰的眼神看他,他测过头左右看了看父母,舔了舔嘴唇,脸上微微的浮出轻松的笑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